首页 病 第75页

病 第75页

  •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症 处方重用党参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症 处方重用党参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用中药 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 著,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病人63例,年龄40~56 岁,全部已婚,经彩超及妇科检查排除生 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全身性疾患。 症见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止,色红,夹 有血块,或伴全身乏力,倦怠,失眠多梦, 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中医辨证属脾 虚气弱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党参20克,白术、茯苓、龙眼 肉、酸枣仁、阿胶(烊化)、茜草、地榆各 10克,黄芪30克,当归9克,三七3克 (研粉冲服),炙甘草6克。水煎2次,取 汁40...

  • 妇科急性危重病症 以中医妇科独特的理论与方法

    妇科急性危重病症 以中医妇科独特的理论与方法

    医者之重在于治病救人。妇科急性危重病症,如血崩、高热、腹痛、昏厥、痉病等,以中医妇科独特的理论与方法,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权衡阴阳,识病察变,往往可使病情由急转缓。 补气摄血固脱 妇人崩漏不止实属妇科危急重症,虽病因各异,但其来势急剧,失血量多,气将暴脱。失血则可损气,气衰无以摄血,更使冲任失固,崩血不止。血崩不止治当以气为主,《景岳全书·血证》谓之:“此正血脱益气,阴生阳长之大法也。”临床常首选独参汤,以人参30克煎汤速服,后以补中益气汤等使中气充足,方可...

  •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下利中。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芍药桃仁(去皮尖,熬)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

  • 产后病方二

    产后病方二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川穹7.5克,肥母鸡1只,猪肉、杂骨各500克,葱、姜少许。用常规整理鸡,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将鸡、猪肉、骨、药包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姜、葱,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食肉及汤。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

  • 产后病方五

    产后病方五

    生牛膝200克,酒3000毫升。用酒煮取生牛膝1200毫升,去渣。若用干牛膝根,酒渍宿后煮,随个人酒量分次服。本方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

  • 中药泡澡 赶走“月子病”

    中药泡澡 赶走“月子病”

      很多人认为坐月子时要忌水,否则就会落下“月子病”。然而在桂林市中医院,不少产妇产后第三天开始就用中药泡澡。专家表示,这样做不仅不会落下月子病,还能促进产后恢复,预防和根治“月子病”。      “坐月子”别忘了排毒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坐月子时忌水的风俗,认为产妇要是碰到水受了凉,就容易出现头痛、四肢关节痛等月子病。因此,坐月子时,一个月内不能洗头,更不能洗澡。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rdqu...

  • 何任教授治妇科病临床方剂

    何任教授治妇科病临床方剂

    ●何任教授简介 何任(1921年~2012年),浙江杭州人。1940年毕 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自幼随父学中医。曾开业行 医。1955年后.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 长.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潜心于中医教 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临床长于内科、妇 科病的治疗。喜用“金匮方”。对湿温急证以及胃脘 痛、崩漏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对《金匮要略》的研 究.最见功力.著述甚丰,人称金匮第一人。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浙江分会 会长。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

  • 浅述马培之妇科病诊治特色

    浅述马培之妇科病诊治特色

    马培之( 1820-1903) , 名文植, 晚号退叟, 清代名 医, 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世代业医, 尽得其祖父马省山 真传, 又旁收王九峰、 费伯雄之学术经验, 精通内、 外、 喉科, 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 为孟河医派最具代表性的 医家之一。曾应诏入宫为慈禧诊病, 慈禧称赞他“脉理 精细” , 御赐 “福” 和 “务存精要” 匾额。其著有《医略存 真 》 《伤寒观舌心法》 《外科传薪集》 《纪恩录》 《务存精 要 》 《马培之医案》 及《青囊...

  • 女性产后病 瑶医妙方解

    女性产后病 瑶医妙方解

      在中医纷纷提倡“治未病”的时候,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以下简称仁爱分院)瑶医门诊副主任医师董明姣却提倡“治欲病”。   “治欲病”即在将病未病之时,用最简单最安全的瑶医治疗方法,如药浴、药蒸、药灸、药罐、药酒外擦、药膏贴敷、瓷针或针刺放血等为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董明娇说,女性在产后由于身体虚弱,容易被病邪入侵,如“月子风”和“奶疮”。这些可以用瑶医特色治疗有效缓解和治愈。...

  • 不孕症,带下病,清热健脾化湿处方

    不孕症,带下病,清热健脾化湿处方

    主诉:人流术后2+年,未避孕至今未孕。 现病史:平素月经6-7天/30-32天,经量中等,有小血块,痛经(+-),2010年元旦结婚,婚后于2010年5月孕50天无痛人流一次,术后避孕3月,2010年8月开始未避孕至今未孕。G1P0A1。平素带下稍多,时有下腹部绵绵作痛痛,行经时腹痛略有加重。2011年6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双侧输卵管轻度积水,盆腔粘连。LMP:27/3—3/4。现症见:带下稍多,下腹隐痛不适,纳欠佳,大便质稀,小便调。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男方精液...

  • 产妇满月发汗汤防月子病

    产妇满月发汗汤防月子病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产妇满月要喝碗发汗汤以防月子病。但现在的发汗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已经不单是喝碗发汗汤那么简单。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产妇喝发汗汤的问题呢?   中医对产妇的调理有着久远而深刻的认识,清代《履霜集》载“妇产后气血内虚,外为风寒湿乘虚而入皮肤经络,则毛孔闭塞,阳气郁结,九窍不利,以致头疼身疼”。分娩是很多女性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十月怀胎已经耗费大量精、气、神,再经过分娩这一紧张、痛苦、消耗体力的过程,致其筋骨毛孔大开,消耗一身元气,身体抵抗力随之下降。而且产...

  • 产后病方十

    产后病方十

    野鸡1只,面粉适量。将野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取其肉,剁茸作馅,调味。面粉和面作皮包馄饨,煮熟,空腹食。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所致腹痛。...

  • 浅析吴佩衡在妇科疾病中附子的应用经验

    浅析吴佩衡在妇科疾病中附子的应用经验

    吴佩衡先生是中医扶阳学派的代表人物, 是云南 经方学理论的领军人物, 遣方用药深受张仲景《伤寒 杂病论》 的影响 [1 ] 。善用附子、 桂枝、 干姜等温阳药物 治疗寒证疾病, 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而尤以附子的应用 最为得心应手。在 《吴佩衡医案 》 《医药简述 》 《中药十 大主帅》 等文献资料中, 吴氏治疗疾病多种, 涉及内外 妇儿各个学科, 尤以内科居多。目前关于吴氏学术思 想的研究, 内科已经获得了很多成果 [2 -3 ] , 至于妇科方 面, 至今尚未见系统性的汇总报道, 故本文以吴佩衡先 生论著为主要依...

  • 用膏方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疾病

    用膏方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疾病

    罗颂平运用膏方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导师罗颂平教授是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岭 南罗氏妇科的带头人, 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妇产科主任, 不仅对妇女经、 带、 胎、 产常见病有丰 富的临床经验, 更擅长运用膏方调经种子, 全身调理。 笔者在跟随导师门诊学习过程中, 总结罗教授运用膏 方异病同治经验, 并摘录分析如下。 1 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 若促使发病的病 机相同, 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 ] , 它既是中医治疗疾 病的基本原...

  • 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总结

    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总结

    杨倩中西医结合诊治烧心经验 杨铮主任师从孔伯华弟子姚国栋,北京市第 四批市级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悬壶 40 余载,在各科常见病、疑难病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现将其在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的经验总结如下。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 病,常由盆腔炎性疾病未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 致,引发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盆腔炎反复发 作、不孕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本病具有病程 漫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 [1 ] 。病理主要 表现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组织增生及瘢痕形 成。临床表现多样,主...

  • 养血安胎治习惯性流产 刘启廷典型病例

    养血安胎治习惯性流产 刘启廷典型病例

      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且每次流产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患有习惯性流产的育龄女性一般会受到家庭伦理、地方习俗等多方面社会压力,思想负担大,亦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该病属于中医学“滑胎”、“屡孕屡堕”或“数堕胎”范畴,根据受孕时间长短,又划分为“暗产”“堕胎”及“小产”等。怀孕一月,不知已受孕而伤堕者,称为“暗产&rd...

  • 产后病方八

    产后病方八

    红兰花30克,酒2000毫升。将药入酒内,煎至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风邪人腹所致腹中刺痛。...

  • 更年期相关性疾病与中医优势

    更年期相关性疾病与中医优势

    更年期是女性健康防护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对更年期女性的生理病理变化,首次提出更年期相关性疾病这一概念,以强调对中年女性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将更年期相关性疾病的防治目标提前。通过中西医治疗比较,探讨中医防治更年期相关性疾病的优势。 女性因生理差异,许多疾病都与女性独特的衰老过程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和绝经,部分妇女会出现血管舒缩性症状、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内脏下垂和萎缩等疾病。如何及早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更年期管理的重要任务。 1更年期与...

  • 浅析妇科疾病与舌尖瘀点的关系

    浅析妇科疾病与舌尖瘀点的关系

    茫茫广宇, 万物化生, 物生有因, 必现于形。 中医 学在四诊中, 以舌象观人之脏腑, 阴阳调变, 精化异 同之玄机, 理即于此。 中医学认为, 舌是人体惟一外 露的内脏, 通过人体十二经脉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相 通, 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 因此, 通过察舌体、 舌脉能获知人体脏腑、 气血、 经脉、 病邪的状况。 近 年来, 人们渐从人体脏腑——体表相关学说中认识 到, 舌也同人体之面、 眼、 耳、 鼻、 手、 足生物全息元 特征一样, 在病理条件下 , 除可具有其病理特征外, 更具有可能与...

  • 中医观目诊断妇科疾病的经验

    中医观目诊断妇科疾病的经验

    吴熙教授从医数十载,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现将其观目诊断妇女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观目诊断妇女病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观察眼睛的结构、形态、色泽、斑点等变化,来诊断妇女病的一种诊法,称为全息诊法。目与全身联系非常紧密,望眼不仅可以测知五脏六腑的病变,而且对妇女病的诊断可起“见微知著”“一目了然”的作用。目诊同样也需要与望、闻、问、切互参互补、综合分析。 黑睛望诊法 黑睛相当于西医解剖学的虹膜、角膜部分。黑睛诊法实际上也就是虹膜诊...

  • 女子不孕有十病 祛痰除湿行壅导滞

    女子不孕有十病 祛痰除湿行壅导滞

    一天,关女士是陪同丈夫来看病的,想要生宝宝。望着她肥胖的体型,黄暗色的脸,我说,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妻子也要好好调治了。关女士问,我有病吗?我说,看你的体型、脸色,再看你的白腻厚浊苔,痰湿很重,应该还会有头重、手足困重、体倦怠、胸闷泛恶、大便溏、白带多、带下会水样稀等症状。关女士连连点头,她确有这些症状,让我帮助开中药。   ◎痰湿壅滞,脂膜闭塞,可致不孕   孕育关乎男女双方,一般由于女方的原因引起的称为不孕。陈士铎《石室秘录》子嗣论指出,女子不孕有十病:胎胞冷、脾胃寒、带脉急、肝气郁、痰气盛...

  •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者中药方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者中药方

    基本方生黄芪、焦白术、菟丝子各15克,当归12克,炒白芍、炒杜仲各10克,远志5克,麦冬9克,甘草3克。 伴妊娠恶阻者加砂仁6克,陈皮5克,黄芩9克;伴少腹冷痛、漏红淋漓者,去麦冬加阿胶12克,姜炭3克,黑艾叶6克,升麻5克;伴胎热内盛、血色鲜红者,加仙鹤草10克,地榆炭、侧柏叶各9克;腰酸者加桑寄生10克,续断6克;体虚者可改黄芪30克,加人参9克。 用法有习惯性流产病史者,在确诊怀孕后开始服药,每5天服1剂,服至妊娠7个月为止。若小腹有下坠感、腰酸漏红者,则每日1剂,症状缓解后改为5日1剂。 吉...

  • 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归脾汤首载于南宋严用和所撰的《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1]。由黄芪、白术、当归、酸枣仁、人参、龙眼肉、木香、大枣、茯苓、远志、甘草、生姜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等症。笔者灵活的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脏 躁 王某,女,48岁,2008年4月初诊。近1年来感心悸怔忡,同时伴疲乏无力、失眠健忘,潮热、心烦,饮食减少。月经数月一至。舌淡苔白,脉细弱。同时查心电图示:T波改变,心得安试验阳性。中...

  • 《内经》“二阳之病”理论及其在女科男科临床中的应用

    《内经》“二阳之病”理论及其在女科男科临床中的应用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 曲,女 子 不 月” [1 ] ,该句理奥义深,一直争议颇多。历代医家 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发,并指导临证。笔者就 其理论内涵及其在女科、男科疾病的临证应用探 讨如下。 1 理论内涵 “二阳”谓之 “阳明” 。大肠、小肠都属于胃, “二阳之病”即阳明胃病,故二阳之病常以阳明胃 病统言之。上述文义医家多认同,分歧在于对 “发 ”“心脾”及 &ldq...

  • 不孕症的临证经验 病案实录临证体悟

    不孕症的临证经验 病案实录临证体悟

    齐聪运用膏方治疗不孕症验案1则 膏方又称膏滋, 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熬, 去渣浓 缩, 加冰糖或蜂蜜收膏而成, 是中药丸、 散、 膏、 丹、 汤五 大剂型之一, 具有剂量小、 便于久服、 服用可口等优点。 膏方不仅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还具有调理脏腑气血阴 阳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及虚证。女性因其特 有的经、 带、 胎、 产、 乳等生理特点, 容易耗气伤血, 因此 膏方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膏方在 妇科临床上多用于调经、 止带及冬令保健滋补, 而用于 治疗不孕症的报道很少。 齐聪教授系上...

  •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我们在治疗妇人病时经常将海螵蛸和鸡内金作 为药对配伍应用,治疗妇人血瘀之证疗效颇验。现 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血瘀与妇人病 瘀血在妇人病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瘀血既包 括离经之血,也包括在血脉中运行不畅之血 。《证 治准绳》曰 :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 血瘀滞不行” ,说明血瘀易于形成 。 《景岳全书· 妇人规》曰 : “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 拗,每不可解” ,正因其 “多郁”的情志特点,易 使气机郁滞,故...

  • 产后病方十三

    产后病方十三

    桂皮6--9克,红糖适量。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血瘀腹痛。...

  • 产后病方四

    产后病方四

    螃蟹数只,洗净,盛碗内,隔水蒸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饮汤,食蟹肉(可蘸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晶)。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 《金匮要略》与妇人病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金匮要略》与妇人病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外感病与杂病的区别,在诊断治疗方面是六经辨证为主与脏腑辨证的区别。在用药方面张仲景重视单味药的独特效应,如治疟疾用蜀漆、常山,治黄疸用茵陈;重视药物配伍产生的协同作用;重视药物炮制、煎服法:附子生用回阳救逆,炮用温阳止痛;在煎煮顺序上麻黄、苇茎、厚朴、枳实应先煎,饴糖、蜂蜜后煮;茵陈汤先入茵陈缓除热中之湿,后入大黄、栀子峻攻其热。《金匮要略》的矾石丸和蛇床子散在外治法中开创了妇人阴道纳药的先河。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理论方面 首先创新了脏腑经络辨证法。其次是重视脉理,在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