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第2页
-
中老年人观察舌下脉络的变化
本报记者 韩彬 采访专家 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 刘超峰 主任医师 人体表面像是一张复杂而有待解析的地图,小心勘察这张地图,会发现许多与健康有关的奥秘。很多中老年朋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刘超峰主任提醒,经常去医院查心电图不现实,但是可以每天照照镜子查看舌头,就要及早发现心血管出现问题的征兆。 刘超峰主任指出,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脏的许多疾病可以通过舌头表现出来:舌尖红赤是心火旺盛的表现,病人可能出现失眠、心悸、小便疼痛等症状;舌头如果有瘀斑瘀点是心血瘀肿的表现,临床可能出...
-
舌苔常有变化 有时黄 有时白 红
江苏许先生问:我今年65岁,发现舌苔常有变化,有时黄,有时白,有时红,是何道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答:正常人舌苔多为薄白苔。中医认为舌苔白主寒,黄主热,苔红少见。一般来说舌苔的变化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太可能一会儿白,一会儿黄,一会儿又红。这种情况只是“染苔”,也就是说进食了一些有颜色的食物或药物,残留在舌苔表面造成假象,比如喝牛奶后舌苔白而厚,吃了蛋黄后舌苔变黄,吃桔子或饮橙汁后舌苔变为橙红色,也有口腔内出血染成红色的。建议自己注意一下饮食与舌苔变化的关系,必...
-
慢性心衰治疗的新变化
关于慢性心衰的治疗,近年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治疗慢性心衰,主要是使用地高辛、速尿等强心、利尿、扩血管,用以改善患者的喘憋、胸闷、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水肿等表面症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研究发现慢性心衰发生的根本一个是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另一个是心室重构。 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衰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俗的讲,心脏就像一个泵,能通过反复地收缩推动血液向全身流动,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着泵的功能,它的过度激活相当于给心脏这个“泵”增加了负担,使心脏承受的压力变大,导...
-
“小变化”可能暗示“大疾病”
眼睑下垂、睡觉流口水、顽固性咳嗽、瘢痕发生变化……您的身体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此时您需要警惕,有些轻微的不舒服症状可能预示着一些重大疾病。 眼睑下垂眼皮感觉越来越厚重,还有些下垂,早晨轻,晚上重。这时不能只想到去美容院,而应该警觉到这是不是重症肌无力的先兆,还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如果眼睑下垂是一侧的、突然的,并有瞳孔散大的症状,应立即到神经科治疗。 看灯光出现彩圈看灯光时,发现灯光周围出现彩圈,这预示着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其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即彩圈近看较小,...
-
结晶的蜂蜜后营养是不有变化
许多瓶装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就出现了结晶。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蜂蜜是一种高浓度、水分很少的物质,在13℃~14℃ 时.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底部会有局部变白。我们可以利用蜂蜜结晶来鉴别蜂蜜的纯度。如果蜂蜜的结晶拿筷子取出来后放在嘴里瞬间就能溶化,放在手上一抹就开,一点颗粒都没有,说明是纯蜂蜜。如果结晶抹开后有小颗粒,说明可能掺了糖。 由于蜜源不一样,蜂蜜结晶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蜂蜜很容易结晶,有的不太容易结晶,而且结晶的状态也不一样,比如五味子蜜,结晶就呈羊脂状...
-
身体变化预示脂褐质堆积
脂褐质沉积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中,导致细胞代谢减缓,活性下降,从而造成人体器官功能衰退产生衰老。您可以看看自己身体出现了什么变化,就能判断出自己哪些部位脂褐质在堆积。 1.经常感冒,小病不断,说明脂褐质沉积在免疫器官。 2.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不高,说明脂褐质在脑细胞中大量沉积。 3.皮肤粗糙、黯淡、无光泽,额头、眼角出现皱纹、色斑等,说明脂褐质沉积在皮肤细胞。 4.脂褐质沉积在晶状体细胞,使其退化变性,会引起视力障碍。 5.脂褐质沉积在头发,就会出现白发甚至脱发。 6.脂褐质沉积在脂肪细胞,就会促进脂肪堆积,使人...
-
六气应脉 指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变化
刘完素运气脉法理论及临床价值探讨 气象阴阳的变化, 可以影响血脉的运行。人体对四季气候的适应会相应地反映在脉象上。早在《黄帝内经》时期, 古人已察觉到平人应四时, 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的脉象变化[1]118-120。故后世医家, 尝试用五运六气医理探讨四时脉法, 通过考察运气的流行, 结合六部脉象常变, 推断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在这些医家中, 刘完素的运气脉法理论最具代表性。其脉法理论, 涵盖主气应脉、客气应脉、客主加临、南北政问题以及司天不应脉等诸方面内容, 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
初秋该如何养生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朱镇华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候。人亦如此,需要收敛身心,达到从容平和、不急不躁的状态,将夏天向外宣散的神气慢慢收回来,收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因此应趁着秋天肺气生发,多做深呼吸,清肺气,呼吸吐纳。只有应秋天之气,让身、心、神处于“收”的状态,才是秋天该有的养生之...
-
中医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 临证遣药组方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比例与用量,已经是中医千古传承之难题,非师父不心传,非弟子不勤学,其实是用药之比例与用量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真不可言传么?其不知意也! 比 例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
天气变化警惕感冒后心慌、胸痛
随着天气逐渐变凉,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冒后病毒侵入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很多病人是因为天气变化不注意及时加减衣物导致感冒后,出现心悸、乏力、胸闷、胸痛后,才发现是患了心肌炎。近年来,随着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有猝死的危险。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人的前驱症状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许多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少,诊断较困难,而有些心肌炎病人自觉症状亦不明显,很多患者由...
-
中医太阳主寒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通过与膀胱、小肠相属连,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将卫阳之气宣发到体表,以实现防御寒邪的功能。 •膀胱气化包含了下焦肾阳的蒸腾气化,中焦脾胃运化转输,上焦心肺的宣发布散,同时还包含三焦阳气布散推动及水道的通畅条达,使津液之精华濡润周身,津液残渣最终通过汗液及尿液排出体外。 中医学术界关于太阳气化理论存在很多争议,如膀胱气化、三焦气化、肾的气化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太阳病和太阳经的关系等。这些争议的产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经络理论认识不足甚至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