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痉挛 第2页

痉挛 第2页

  • 血管神经性头痛_神经性头痛血管痉挛治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_神经性头痛血管痉挛治方

    处方:天麻、川芎、石决明各15克,白芷、白僵蚕、胆南星、红花、葛根、甘草各10克,吴茱萸、炙全蝎各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平肝潜阳,通络止痛。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等引起的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剧烈疼痛,呈跳痛,胀痛或刺痛。劳累、情绪刺激可诱发或使之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阵发性反复发作,舌质红,脉弦。 专家点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系由风、痰、瘀杂合而致。本方中天麻、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胆南星、炙全蝎、白僵...

  • 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

    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

    顾某,女,51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壶腹部低分化性腺癌2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化疗8次,化疗时及食刺激性食物后右上腹部痉挛性疼痛难以忍受,体虚乏力,纳差,稍畏冷,多汗,便干,常以开塞露通便,苔稍厚腻,脉偏沉弦。 气象脉象症象三象结合,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承气汤化裁:北柴胡30克,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天花粉15克,左牡蛎20克,淡黄芩15克,生川军(后下)12克,炒枳实20克,川厚朴15克,熟附片(先煎2小时)60 克,生晒参10 克。14剂,每日1剂,以水180...

  • 白术芍甘散治疗痉挛性胃痛

    白术芍甘散治疗痉挛性胃痛

    胃痉挛是由于其黏膜受到刺激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神经反射,从而产生胃壁肌肉的一种剧烈收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绞痛,可向中下腹甚至向胸前、后背放射。胃痉挛疼痛多由于一时性受凉或胃炎引起。突发痉挛性胃痛,要排除其他疾病或确定诊断后才能进行治疗,否则会掩盖急腹症的表现而延误治疗时机。下面推荐痉挛性胃痛的中医单验方治疗。 方药组成:白术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肝脾不和,胃脘疼痛。用于痉挛性胃痛、腹痛,亦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颈椎病等属于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用法:...

  • 预防支气管痉挛 养生保健这么做

    预防支气管痉挛 养生保健这么做

    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他是梅派艺术传人,生前是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他18岁开始与父亲同台演出,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他晚年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等梅派后学;他曾荣获美国纽约林肯美华艺术中心授予的亚洲杰出艺人奖;他曾被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艺术大师奖”和“终身成就奖”,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他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 虽然梅葆玖先生...

  • 眼睑痉挛的中医治疗

    眼睑痉挛的中医治疗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但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眼皮跳”实际上是人体某种疾病的先兆,医学上称为“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面神经支配区肌肉的痉挛和抽搐,其临床表现为开始一侧眼睑跳动,逐渐由上向下可扩展到半侧面肌,严重才可累及颈肩部肌群。这种不自主痉挛,自己不能控制,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 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常用的是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其副作用较常见的有上睑下垂、干眼症、角膜暴露、溢泪。治...

  • 治面肌痉挛验方

    治面肌痉挛验方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其症状表现为患侧表情肌麻痹,如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多因感受风寒、情绪激动而诱发。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早期以祛风活血为主,病程较长的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息风解痉。笔者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1.麻黄3克,防风10克,川芎15克,赤芍10克,全蝎10克,胆南星9克,白芷9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菊花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此方适用于面肌痉挛早期发病,初受风寒者。    2.天麻10克,钩藤5克,川芎20克,生地...

  • 汤剂配中成药治愈面肌痉挛

    汤剂配中成药治愈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症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 症,通常紧张、强光以及咀嚼为激发症状 的诱因,以女性多见,极少有自愈,给患 者造成极大痛苦。近年来应用阿胶鸡子 黄汤加减合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面 肌痉挛症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病人96例,其中男性42 例,女性5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8 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3年,平均 3-2年。均符合偏侧面肌痉挛的诊断标 准,并排除功能性眼睑痉挛、梅格综合 征、习惯性抽动症、抗精神药物引起面肌 运动障碍等。 二、治疗方法 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

  • 面部神经痉挛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

    面部神经痉挛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

    广西南宁市农培德献方: 笔者阅读了7月1日第3 版湖南省郴州市读者陈树金 的患者求援,其52岁,两年 前脸部右侧抽搐,经医院诊 断为面部神经痉挛。求治此病 的良方。 笔者作病情病理分析认为, 面部神经痉挛,是骨骼肌或平 滑肌突然不自主的收缩引起病 症,是较常见的神经病专科疾 患之一。 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宜 益气活血,通络止痉为主。应 读者患者所急需求,笔者谨作 献方一帖如下,仅供参考。 内服处方:党参15克,桃 仁6克,黄芪15克,紫丹参 20克,鸡血藤15克,杭白菊 15克,酸枣仁15克,葛根12 克,...

  • 面肌痉挛 方解加减运用

    面肌痉挛 方解加减运用

    楚海波,男,1962年生,郑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3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痴呆、面肌痉挛、面瘫等脑系疾病,尤其在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早防早治,防治结合”的学术思想。   组成:白芍6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白附子10克、白僵蚕15克、全蝎6克,蝉蜕15克、怀牛膝30克、葛根30 克、天麻15克、清半夏15克、丝瓜络3克、甘草10克。...

  • 面肌痉挛针刺辨治

    面肌痉挛针刺辨治

    面肌痉挛是以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发生 间断性、 不规则、 阵发性的非自主性痉挛抽搐为特点 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多起于眼轮匝肌, 后逐渐向下发 展到嘴角, 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累及颈部和肩部。 常因过度疲倦、 情绪激动、 天气突变等原因诱发或加 重,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1] 。同时 此类患者普遍存在精神高度紧张、 情绪波动等心理疾 患, 从而导致面肌抽搐症状进一步加重。本病属于 “筋 急” “面风” “痉证” 等范畴。在文...

  • 陕西名医治膈肌痉挛方

    陕西名医治膈肌痉挛方

    处方:丹皮、元胡、枳 实、姜黄、蒲黄、郁金、沉 香、赤芍、法半夏、檀香(后 下)、代赭石(先煎)各10 克,红花、桃仁、三棱、莪术 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 解痉缓急,平呃降气。用于 治疗膈肌痉挛,中医辨证 属气滞血瘀。症见呃逆频 繁,声高不扬,突发休止, 心神不定,时有呕吐,咽下 困难,常伴有严重的胸闷 气短,憋气,胃脘部疼痛拒 按,舌质多暗紫有瘀斑,脉 沉涩或弦细。 创方者:王希胜(陕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 科主任,肿瘤专业学科带 头人)。...

  • 中风痉挛性瘫痪针灸治疗通督调神针法

    中风痉挛性瘫痪针灸治疗通督调神针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 张宇,董赟 关键词 中风痉挛性瘫痪;机理;针灸治疗 中风痉挛性瘫痪是临床的疑难病症,在国际上也 是公认的难治之证。过去认为痉挛是脊髓、神经元、 肌梭和梭内肌过度活跃导致。治疗痉挛的手段主要 体现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上。然而随着神经药理学 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发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痉 挛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上、 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元 GABA-B 受体、神经干、神经 肌肉接点、肌肉等不同的解剖部位,有着十分复杂的 机制。 中风痉挛患者在临床上的典...

  •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据数据统计,脑卒中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84%[2]。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脑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率有所下降[3],尽管如此,脑梗死仍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4]。痉挛性瘫痪成为脑梗死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且影响着患者后续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5,6]。在现有针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针灸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在针灸技术中,腹针疗法治疗肢体筋脉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总结了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以飨其道。 1 痉挛性瘫痪的...

  • 张伯礼辨治冠状动脉痉挛经验

    张伯礼辨治冠状动脉痉挛经验

    冠状动脉痉挛(CAS)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是由于多种因素刺激冠状动脉强烈痉挛收缩而引起的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症状以静息性胸闷憋气、胸痛等为主,多于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等发作,服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数十载,勤于临证,精于医理,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多年,现将张伯礼治疗CAS临证思路经验总结如下。 症有所异辨病为先 CAS可有多种临床类型,包括CAS引起的典型变异...

  • 脑血管痉挛头痛属中医偏头痛范畴 中医处方

    脑血管痉挛头痛属中医偏头痛范畴 中医处方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自拟葛菊芎麻汤(药物:葛根、杭菊花、川芎、天麻、僵蚕、白芷、白芍、甘草、丹参、生地、水牛角)治疗头痛获得很好疗效。现举病案三则于下。 【脑血管痉挛头痛】   王某,女,32岁,2013年8月5日诊。自诉左侧偏头痛三年,逢工作紧张,情绪不好、失眠、月经前更加严重。昨天傍晚又发生头痛,痛如针刺,彻夜未眠,今早又来月经,下腹隐痛,起床后全身乏力。现唇舌红,舌尖密布瘀点,苔黄,口苦、口干,大便四天未排,脉弦,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痉挛。...

  • 醒脑调衡针刀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醒脑调衡针刀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脑卒中也叫中风,是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它是以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卒中后期多出现即挛又痿现象,尤其痉挛性偏瘫是影响康复的一大障碍,临床应用针刀醒脑调衡法缓解痉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黄帝内经》所说的“偏枯”“偏风”“风痱”即指偏瘫而言。《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

  • 治胃痉挛疼痛

    治胃痉挛疼痛

    胃痉挛就是胃运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由胃壁平滑肌收缩引起。胃壁平滑肌由控制它的神经激素控制。简单地讲,神经激素作用,可以造成胃痉挛。 快速治疗:饴糖2汤匙,温开水冲服。 治疗胃痉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刺激在腿上的梁丘穴,胃痉挛的剧痛也好,普通的胃痛也好,都可立刻缓和疼痛。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 治疗急性胃痛的止痛穴 治疗胃痉挛

    治疗急性胃痛的止痛穴 治疗胃痉挛

    胃疼、胃胀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毛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胃疼的经历。从中医角度看,胃疼的病因有受风寒、饮食生冷、饥饱失常、暴饮暴食、过度饮酒、情绪激动、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等。许多年轻人饮食不规律、寒热不分,尤其是一些女孩子爱吃冰淇淋和冰冻的水果、饮料等,很容易引起胃部不适。还有些人由于常生气,造成肝气不疏而导致胃疼。以上情况很常见,由此,如何在家中防治胃疼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介绍一个离胃很近的穴位:中脘穴。在腹部两侧肋弓与人体前正中线相交的地方,叫“剑突&rdqu...

  • 芍药甘草木瓜汤治腓肠胍痉挛

    芍药甘草木瓜汤治腓肠胍痉挛

    腓肠肌痉挛又叫脚肚转筋或脚挛急。此病多见于成年男女,老年及体弱者尤为常见。本病虽可发生在吐泻或失血之后,但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局部受凉引起。当然,也有劳累或无诱因而发作者。发作时,小腿后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其脚不可伸直,伸之则疼痛更剧,1~5分钟后,可自动缓解,笔者将《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加入木瓜,组成芍药甘草木瓜汤,作为基础方,并随证加味,用来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兹简介如下。 方药:白芍30~45 克,炙甘草10~15克,木瓜30克,加水1000 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早晚服。 随证加昧:但寒不热,四肢...

  • 真武汤治疗面肌痉挛

    真武汤治疗面肌痉挛

      真武汤在《伤寒论》通行本中有两条方证,即太阳篇第82条和少阴篇第316条。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太阳篇32条,大青龙证第1条(通行本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去阳明去路,黄氏夹注)。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太阳去少阴去路,黄氏夹注)。”《伤寒悬解》与通行本所不同处在“以真武汤救之”一语,究竟是《伤寒杂病论》版本在漫长历史沿革过程中有所遗漏,还是黄元御著《...

  •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辨证分型

      面肌痉挛是指颜面抽搐,即眼睑、嘴角及面颊肌肉抽搐,通常仅出现于一侧。中医治疗此症辨证分型如下。   肝气抑郁型:   颜面抽搐,头晕耳鸣,精神不振,或伴有哭闹,每因情志波动而诱发。舌红,苔薄白,脉弦缓。治疗宜疏肝解郁。药用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佛手12克,薄荷3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肝血亏虚型   颜面抽搐,时发时止,伴有头晕目眩,舌红苔少,脉弦细无力。治疗宜养血缓急。药用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20克,钩藤10克,当归...

  • 手脚痉挛案中药方 共奏补益肝肾不留邪

    手脚痉挛案中药方 共奏补益肝肾不留邪

    患者,女,55岁。诉夜间熟睡中阵发性拳打脚踢3月余就诊。3月前,患者莫名其妙地在夜间熟睡时,俄然四肢痉挛致醒,须重复伸手伸脚才干遏止痉挛。患者认为缺钙,自行购买钙片医治。半月后未见好转,逐步发展到几乎每晚一次发作。到某市医院做各种生化查看,未查出切当疾病。服用维生素B1、糖钙片等医治,效果不显,前来就诊中医。刻见:连续1周每晚1次熟睡中四肢痉挛,得拳打脚踢才缓解,严重影响睡觉质量,精力欠佳,舌红苔少,脉细弦。 辨证:肝肾阴虚,头绪不营。 处方:木瓜20g,补骨脂10g,山茱萸10g,石斛10g,...

  • 妇女阴道痉挛 用中药方加针灸治疗

    妇女阴道痉挛 用中药方加针灸治疗

    阴道痉挛通常痉挛部位仅限于阴道口周围的肌肉,有时则表现为阴道全部肌肉的紧缩,致使产生外阴部、大腿内侧及下腹部的感觉异常,对这些部位的任何刺激都将加重阴道的痉挛。现提供二方主治:用于阴道痉挛,性交时插入阴道里的阴茎不能自拔及阴道疼痛等症。 1、红花、丹参、当归各20克,桃仁(打碎)、莪术、乳香各15克,水煎服,一次见效。 2、艾叶川乌、草乌各0.5克研末加适量植物油调糊状敷于脐周,20-30分钟见效。 阴道痉挛也可用中医针灸治疗:交合时会阴部肌肉痉挛,拘急疼痛,小腹坠胀,口燥舌干,小便短赤,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

  • 结肠痉挛症治疗祖传秘方

    结肠痉挛症治疗祖传秘方

    结肠痉挛患者常有如下感觉;大便并不干硬,有时还稀,虽有便意但非常难解,便型有时为片状,有时又细如小指,便中混有大量胶质样粘液,使大便粘附于结肠粘膜则很难解出。 本病多为患者曾患痢疾没有及时治愈延为慢性,或长期饮食失节(过饱);或长期精神忧郁等所致。 本人治这种结肠痉挛症,常用生芪30克,杭菊10克,代茶饮,疗效甚佳。(杨振钢) 治腹泻中药方 当归15克,蜜壳15克,乌梅15克,甘草15克,灯芯草为引,泻中带白加白糖少许,泻中带红加红糖少许。(韩敬斋)...

  • 空腔脏器痉挛性疼痛指压法

    空腔脏器痉挛性疼痛指压法

      所谓空腔脏器,是相对于实体脏器而言的,临床上是指管腔状、脏器内部含有大量空间的脏器,如胃、肠、膀胱、胆、子宫等脏器。我是一名乡卫生院医生,下乡时经常会遇到突发的急性胃痉挛、胆囊炎疼痛发作、妇女痛经等空腔脏器痉挛性疼痛疾病,而患者手头又无药可用,离医院又远,不能马上到医院就诊,我便尝试用指压至阳穴来治疗胃脘痛、胁肋痛;指压腰阳关穴治疗妇女痛经,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操作时,让患者俯卧或趴在床边,医生先找准至阳穴(俯卧或俯伏,于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简便取穴是肩胛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下)...

  • 膈肌痉挛气逆上冲中医推拿治疗

    膈肌痉挛气逆上冲中医推拿治疗

      膈肌痉挛是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止为主症。如偶然发作者,大都轻微而自愈;如持续不断,则须通过治疗始能渐平。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反射性、神经性、中枢性、代谢性四类,以反射性最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和任何季节。若胃癌、尿毒症、肝癌、肝硬化晚期出现呃逆,则每为病情加重的预兆。   本病属于中医学“呃逆”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寒邪中阻;或嗜食过热、辛辣,酿生胃肠积热;情志失调,郁怒不节,肝失条达,横逆克伐脾胃,运...

  • 胃肠痉挛推背部

    胃肠痉挛推背部

    冬季气温低,感受寒邪后特别容易胃肠痉挛,引起胃肠部挛痛。遇此病症,用推背疗法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上肢贴身伸直,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宇步,两手十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上部(注意手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到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暴发性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顺推至腰部,推4—5遍后,再令患者将头偏向另一侧,仍按上法推4—5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仍要适中...

  • 胃痉挛喝杯热红茶

    胃痉挛喝杯热红茶

    秋冬时节,气温较低,许多脾胃不好的老人非常容易出现胃部冷痛,痉挛,腹胀等不适。喝杯热红茶就可以缓解寒冷引起的胃痉挛。 红茶性味甘温,具有暖胃止痛的功效。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减小。另外,茶多酚的氧化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能够温胃养胃,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胃部受寒痉挛疼痛时可以泡杯红茶,趁热饮用,不久就可以缓解痉挛。 泡红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放3—5克茶叶就可以,保证茶和水的比例为50:1。也就是说如果放3克红茶,应当用...

  • 胃肠痉挛推背有特效

    胃肠痉挛推背有特效

    胃肠痉挛属中医的胃脘痛、腹痛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本病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腹部受凉等而诱发。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多可自行缓解,亦可反复发作。患者腹软,偶可触及痉挛肠管呈条索状物。遇此病症,施用推背疗法,可获立竿见影之效。此法简单易行,非医务工作者亦可操作。简介如下,不妨一试。 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要枕枕头,头侧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忪。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正于患者背上部(注意手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前臂和...

  • 解剪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剪刀步态

    解剪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剪刀步态

    患儿仰卧位,助手、医者分别固定双下肢,医者曲第一足趾,顺势屈膝屈髋,外展大腿,使膝关节贴近床面,用掌根(或拇指)拨揉大腿内收肌群;膝关节被动伸直固定于外展位,重复拨揉大腿内收肌群;逐步加大下肢外展角度,当外展有抵抗时,再屈膝拨揉大腿内收肌;被动加大外展角度,拨揉、屈膝拨揉大腿内收肌,直至最大限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度。双下肢交替使用。结果:显效(双下肢内收肌肌张力下降,股角趋于正常;下肢肌力增加,主动运动增加,联合反应消失)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