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治 第13页

主治 第13页

  • 主治各型流感肺炎 清金润肺止咳化痰组方

    主治各型流感肺炎 清金润肺止咳化痰组方

    张鸿谋,男,1939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现兰州大学医学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著名中医,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擅长肝内胆管结石、胆囊胆管结石、胆囊炎、胃炎、肾结石、阑尾炎、风湿病关节炎、肿瘤、肠梗阻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蜜制麻黄9克,炒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生地12克,瓜蒌9克,北沙参9克,浙贝母6克,麦冬9克,百部9克,知母9克,款冬花9克,金银花15克,板蓝根9克,黄连3~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1日1剂。煎两...

  • 冬季感冒频发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冬季感冒频发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冬春时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紊乱,病毒乘虚而入,引发感冒。特别是工作、生活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迅速传播,老人、小孩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是易感人群。 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由于起病急、症状明显,诸如头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痰多、发高烧种种症状也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肺炎等疾病。感冒由病毒引起,而目前对治疗病毒感染尚缺乏疗效确实、副作用又很小的药物,并且感冒的病程具有自限性,所以感冒的治疗应以缓解症状,预防继发感染为主。 预防感冒首先应注意适量...

  • 刺激骨髓造血 主治各种类型贫血方

    刺激骨髓造血 主治各种类型贫血方

    魏克民,男,1938年生,浙江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学重点学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顾问。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和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4年。对血液病和肿瘤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其领衔主持的“蚕砂提取物研制国家中药二类新...

  • 耳鸣秘方,耳内经常如蝉叫虫鸣 张梦侬主治方解

    耳鸣秘方,耳内经常如蝉叫虫鸣 张梦侬主治方解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诸如耳鸣辨证须分清虚实,认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秘方:煅磁石粉120g,煅龙骨粉、煅牡蛎、山萸肉、泽泻、车前子、沙参、黄芪、葫芦巴、茯苓、制龟板各60g,制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g,丹皮30g。...

  •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暑热证中医称为“疰夏”(或苦夏),认为是幼儿体虚感触暑热之气所造成的。暑热证一般分暑伤肺胃、下虚上盛两种证型,前者主要与肺胃阴虚有关,医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后者多因脾肾阳虚复感暑邪所造成的,医治建议温下清上、护阴潜阳为主。小儿暑热证,又称夏天热,是3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时间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下面推介一个治小儿暑热症的简效方。 治则:温下清上,伏阴潜阳。 主治: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精力萎靡、面色少华、虚烦不安、口渴多饮、纳呆、便溏、汗闭...

  • 夏秋季之湿温病 柴葛解肌汤立为主治之方

    夏秋季之湿温病 柴葛解肌汤立为主治之方

    新订柴葛解肌汤系笔者老师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将《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增各药之剂近3倍并加炒地榆、连翘、青蒿而成。《伤寒六书》载柴葛解肌汤治风寒感冒,郁而化热,恶寒渐轻,身轻增盛,无汗头痛,心烦不眠等证,其病理为太阳经风寒未解,已渐次传入阳明经。石恩骏认为,夏秋季之湿温病,典型者如肠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可将新订柴葛解肌汤立为主治之方。 方药组成:柴胡18克,黄芩12克,白芍12克,炒地榆15克,生姜2片,葛根20克,羌活9克,桔梗9克,连翘15克,大枣5枚,甘草9克,白芷9克,生石膏30克,青蒿18克。水煎...

  •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中医穴位主治疗法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中医穴位主治疗法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耳鸣、耳聋的探究 耳鸣、耳聋均是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证,两者病因病机大多相似,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耳鸣是自觉耳内鸣响,影响听觉;耳聋则是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疗法,西医多从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方面论治,疗效欠佳。针灸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针刺夹脊穴治疗该病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推广的要点。本文将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耳鸣、耳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1 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耳鸣、耳聋有诸多论述。程钟龄在《医学入...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主治方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主治方

    罗建国,首届湖南省娄底市名中医,享受娄底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医药文化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2次被湖南省卫生厅评为“湖南省优秀中医药工作者”。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发表论文25篇,发表健康科普文章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本。 组成:黄芪50克,鱼腥草30克,板蓝根30克,草决明20克,土茯苓20克。 功能:...

  • 主治胃痞病 化瘀消痞组方

    主治胃痞病 化瘀消痞组方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枳实12g,黄连6g,半夏曲15g,黄芪12g,党参12g,茯苓12g,...

  • 主治梅核气 张恩树中医方解

    主治梅核气 张恩树中医方解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射干10克,木蝴蝶5克,合欢花5克,佛手花5克,玫瑰花5克,厚朴花5克,绿萼梅花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气,开郁化痰,清热利咽。 主治:梅核气证属痰气交阻者,相当于西医慢性咽炎。 用法:日1...

  •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脾虚湿滞 参芪益肠方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脾虚湿滞 参芪益肠方

    霍介格,男,汉族,1966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肿瘤相关并发症及内科疑难杂症。 组成:人参10g,黄芪15g,藤梨根15g,八月札10g,薏苡仁20g,苦参6g。 功用:健脾祛湿,化瘀解毒。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及中晚期患者属脾虚湿滞、瘀毒内结证者。症见纳差、乏力、大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腻,脉细弦或濡。 用法:每日1剂,...

  • 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治方剂 治疗失眠

    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治方剂 治疗失眠

    《伤寒论》中,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治方剂,对于治疗失眠等病症具有显著效果。笔者曾跟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凌江红学习经方,现将笔者用乌梅丸治疗厥阴病失眠心得体会整理分享如下。 在接触经方之前,笔者曾治疗过许多失眠患者,部分患者有所改善,但多数患者疗效不佳。有些患者甚至因为长期服用安眠药物而出现耐药性,导致失眠症状反复发作。学习经方后,笔者了解到厥阴病失眠的病机主要在于阴阳失调、寒热错杂,且厥阴经当令在于凌晨1~3点,故对于一部分在固定时间醒来的失眠患者,尤其是在...

  • 主治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主治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炮附子10g,桂枝10g,麻黄6g,丹参30g,鸡血藤30g,川牛膝12g,红花10g,地龙10g,当归15g,赤芍15g,炮甲珠10g,甘草15g。 功能: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主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

  •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柴葛大青龙汤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柴葛大青龙汤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业务院长,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葛根20g,柴胡20g,生石膏30g,黄芩6g,麻黄6g,杏仁6g,桂枝4g,羌活6g,生地黄18g,玄参12g,麦门冬6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3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用量,临证随年龄、视病...

  • 升降散主治伏气温病

    升降散主治伏气温病

      升降散方原为治疗温疫之方,在《二分晰义》中治疗灾后之疫病。杨栗山也取用其治疗温疫:“乙亥、丙子、丁丑,吾邑连歉,温气盛行,死者枕藉。予用此散,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得愈者十数人,余无算。更将此方传施亲友,贴示集市,全活甚众。”   但读《伤寒温疫条辨》可知,杨栗山笔下的温疫主要是指伏气温病,全书主要在论述伤寒与伏气温病的不同。由升降散加减出的治温十四方,更多地是在论述对伏气温病的治疗。升降散原方大黄量独重,也许原方君药即为大黄,用治温疫。经杨栗山加减出治温十四方,大部分方中大黄用量较...

  • 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瘿病

    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瘿病

      组成银柴胡15克,白芍14克,川芎10克,陈皮15~30克,枳壳15~30克,制香附14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4克,青皮9克,郁金14克,生牡蛎30克,浙贝母10克,玫瑰花6克,合欢花6克,甘草9克。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瘿病,证属肝气郁滞,痰瘀互结,症见瘿部肿大,胸闷不舒,烦躁易怒,不寐多汗,消瘦乏力,胁肋胀痛,或兼脘腹胀痛,善太息,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细滑。   用法上药除生牡蛎外加水浸泡半小时,生牡蛎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浸泡药物共煎25分钟,两...

  • 大柴胡汤主治病症 药物组成及功效

    大柴胡汤主治病症 药物组成及功效

      说起大柴胡汤,我和它有不解之缘,也可以说正是大柴胡汤的非凡疗效,促使我走上了学中医的道路。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我的一个亲属患胆囊炎,经常发作,每次发作都表现有骇人的腹痛,其疼痛甚至可达到昏迷的程度,四肢冰冷(后来知道这叫“疼痛性休克”),并伴有剧烈的呕吐不止,能把胆汁都吐出来。每次发作,全家人都惊恐万状,而又束手无策。每次到医院去,都是打吊瓶控制,但隔不了多久,就会又发作。不能吃油腻和凉的饮食,一吃病就复发。后来医院的一个大夫给介绍一个中医学院的老中医,开了一个处方,没有几味药...

  •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源自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成为: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发热加柴胡、薄荷煎。经后世许多医家广泛应用至今,笔者导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佩青教授继承国医大师、中医肾病专家张琪教授应用本方的经验,临床常用本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主治本方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之证。如《本草纲目》:“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

  • 主治胃源性腹泻,固脱止泻

    主治胃源性腹泻,固脱止泻

    功效:固脱止泻,主治胃源性腹泻,症见进食后半小时左右胃脘部疼痛,痛则泻下不消化食物及黏液,甚至夜间也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呈黑褐色,伴耳鸣、头晕、腰酸等,舌淡,脉沉细无力等。 处方与用法: 赤石脂、禹余粮各60克(均先捣碎),煅瓦楞子、海螵蛸各30克,车前子20克(包),水煎,每日1剂,分4次温服。5天为1个疗程。待控制症状后,以肾气丸、香砂六君子丸巩固,防止复发。...

  • 泻下逐水主治悬饮实水:十枣汤

    泻下逐水主治悬饮实水:十枣汤

      十枣汤来源于《伤寒论》,是一首泻下逐水的代表方,主治悬饮、实水。由于本方中三药作用峻烈,医者往往担心重度不良反应发生,引起医疗纠纷,故临证多谨慎使用或不用。笔者10余年来,在临床中经重复运用,将该方制剂、剂量、疗效、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药物组成:醋制芫花、醋制甘遂、醋制大戟,剂量各等分。   用法:三味药用中药粉碎机制成粉末,磨时需戴口罩,否则药粉吸入,其味辛辣刺鼻,喷嚏。制成粉末后,呈灰黑色。将粉末装入胃溶空心胶囊,每个胶囊装药0.43克。大枣肉每次40克,煎成糊状。清晨空腹温服之,先口服枣汤...

  • 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

    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主治硬皮病(硬化期)温阳扶脾汤

    主治硬皮病(硬化期)温阳扶脾汤

    施慧,男,1945年生。任昆明圣爱中医馆主任医师,在中医男科、皮肤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前列腺炎、阳痿、早泄、弱精证、生殖器疱疹以及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痤疮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治疗方法。著有医学专著9部。 组成:生黄芪30克,巴戟天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6克,炒苍术15克,炒山药10克,白蔻仁5克,牛膝15克,姜黄6克,桑枝15克,红花15克,丝瓜络15克,鸡血藤15克,川贝母6克,地龙6克,香附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 功用:温补肾阳,扶脾通痹。 主治:硬皮病(硬...

  •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颈侧、颌下、颏下、耳后等处,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单个或数个成串,小者如豆粒,大者如花生米,触之略硬,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可有轻度压痛,多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医“瘰疬”“痰核”的范畴,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中医认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

  • 胡氏系列方 主治肺结核

    胡氏系列方 主治肺结核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养阴杀菌。主治肺结核各型。处方组成:(1)生地9克、桃仁9克、麦冬9克、山药9克、百部9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鹤草30克、凌霄花根12克、丹参12克,水煎服。用于肺阴虚型.(2)秦艽9克、银柴胡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川楝子9克、生地9克、地骨皮9克、白薇9克、青蒿9克、石斛9克、白芨9克、马兜铃9克、黄芩9克、百部9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鹤草30克、凌霄花根12克、丹参12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火旺型。(3)白头翁1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秦皮9克、米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

  • 甘露饮 方解 主治方源

    甘露饮 方解 主治方源

    方源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枇杷叶、熟地、天冬、炒枳壳、茵陈、生地、麦冬、石斛、炙甘草、黄芩各12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粉,每次取6克,水煎服'每日 2次。 功效主治 养阴清热,行气利湿。主治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黄疽,肢体微肿,胸满气短,二便秘涩,或时身热。 方解 方用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润,黄芩、枇杷叶清泻胃中之热,积壳调畅气机,茵陈蒿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行气利湿之功6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炎之口腔疾病。 按...

  • 裴正学主治紫癜 参芪三黄汤

    裴正学主治紫癜 参芪三黄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

    功效:祛风止痛,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可随症加减。 处方与用法:川芎、天麻、炒僵蚕、羌活各10克,细辛3克,陈皮6克,全蝎4只(微炒去毒),生姜3片,黄酒1杯.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

  • 和解清化汤 主治湿温证

    和解清化汤 主治湿温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组成及用法】柴胡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法半夏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大贝10克,白豆蔻5克,丝瓜络10克,滑石15克,通草5克,板蓝根10克,薏苡仁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湿温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陈慈煦的经验方。陈慈煦(1913~1983),江苏南京市人,1928年受业于南京名医杨伯雅。杨氏擅长温病与内科杂病,陈氏得其心传,受益殊深。1933年即悬壶金陵,数年临证,崭露锋芒。 抗战初期,携...

  • 主治结节包块瘿瘤 山甲消瘰丸

    主治结节包块瘿瘤 山甲消瘰丸

    组成及用法:柴胡9克,青皮9克,制香附12克,玄参12克,浙贝9克,牡蛎15克,昆布12克,黄药子9克,海藻12克,炮山甲粉4.5(分吞)克,全蝎粉4.5(分吞)克,赤芍12克,当归9克,紫草9克,海浮石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结节,包块,瘿瘤。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陈慈煦的经验方。陈慈煦(1913年~1983年),江苏南京人,受业于南京名医杨伯雅。杨氏擅长温病与内科杂病,陈氏得其心传,受益殊深。抗战初期,携眷入黔,定居贵阳,解放后执教于贵州省中医进修学校,历任...

  • 主治各种虚劳病症 一青二白汤

    主治各种虚劳病症 一青二白汤

    周来兴,男,1943年生。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名誉院长。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蔡友敬医案》《骆安邦论医集》《周来兴医学文集(一)、(二)》《疑难病临床经验》《佛手茶养生》。2015年,国家及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周来兴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组成:大青叶15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杜仲12克,鸡血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