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26页
-
惊恐头昏方药:四逆汤合平胃散
宋某,男,26岁。主因惊恐、头昏3月余,于2012年10月31日首诊。患者3个月前因惊吓不敢睡觉,后想睡也睡不着,于是出现白天头昏、纳食减少、大便干燥、排出困难等。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无效。查见患者较瘦、神清、脉濡、指凉、舌淡、苔白厚腻、舌尖稍红等。诊为惊恐,属阳虚阴盛、痰蒙清窍、胆气虚弱等引起。 诊断:惊恐(阳虚阴盛,痰湿蕴结)。 治则:益火消阴、理气化痰。 方药:四逆汤合平胃散加减:制附子(先煎)30g,干姜15g,甘草8g,制半夏12g,茯苓12g,厚朴12g,丁香10g,砂仁10g...
-
奔豚案眩晕辨证 治法方药
秦某,男,37岁,2014年2月26日初诊。诉头晕1月余,于2014年1月20日突发头晕,神志不清,伴左侧肢体麻木,查有“高血压、高血脂、肝功异常”。现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刻诊:血压120/95mmHg,发作性头晕、头胀、头部发热,伴胸闷、心悸(心率快)、四肢麻木、恶心、腹胀,有濒死感。发作前自感有气从腹部直冲到胸,继而出现上述症状。一日发作数次,每次发作都极度恐惧,已无法正常工作,身边随时需要人陪。平时睡眠欠佳,恶闻声响,脉弦滑,舌暗苔白,边有齿痕。患者日常应酬较多,过量饮酒,过食肥甘厚味...
-
腹泻四个月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
钟某,男,54岁,2015年6月16日初诊。主诉:腹泻四个月。 现病史:大便不成形,每日4~5次,无腹痛,无肛门灼热感,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紧。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腹泻乃因脾胃虚寒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为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 方药:熟附子15克,党参20克,炒白术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10克,花椒10克,山药30克,海螵蛸20克,陈皮15克,生麦芽15克,黄芩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
胃脘痛 经典方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 周铭认为临证中常有寒热互现,虚实夹杂,燥湿 相混,内闭外脱之种种诸证。若用药单一,则首尾不 顾。此时应法遵张仲景、吴鞠通先贤,结合病证各施 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敛散结合、升降相因、润燥 互配、刚柔既济、动静相伍,使之相反相成。运用经 方时可用其法其意,未必全用其方,用其方,未必全 用其药,用其药,未必全用其量。依据寒热之多寡, 体质之强弱,虚实之轻重,表里之缓急,方可制定药 性之偏重,药量之大小,做到病变法变,法变药变, 药变量变。 如治疗胃脘痛,常用经典方半夏泻心汤为...
-
治疗食管痛的各种23偏方
食管癌临床特征主要是:有不同程度的吞咽不适,且逐渐加重,在进食后有梗噎状,疼痛及呕吐、呕血、黑便。体重减轻,此外亦可出现声音嘶哑、胸骨后钝痛,在疾病后期出现恶液质、腹水。临床常用的较为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方一]大黄鱼鳔100克。将黄鱼鳔洗净,沥干,用香油炸至酥脆,取出,压成粉末,等冷装瓶备用。每次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本方祛风活血、解毒抗癌,常用于食道癌等症。[方二]露蜂房、全蝎各20克,山慈菇、白僵蚕各25克,蜡蜍反15克,酒450毫升。将药捣碎,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每次空腹饮10口15毫升,日3次...
-
治疗顽固性失眠强调补泻手法 选穴处方以和调督任为主
失眠,作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据有关部门推断,到2020年,全球失眠症患者数预计突破7亿。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统计表明,睡眠病症已经困扰着全球27%的人。在我国,约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长期失眠会严重降低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并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率。失眠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焦虑、抑郁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免疫力降低的危险因素。严重的睡眠缺失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
-
横结肠癌术后高中分化腺癌 辨治处方治验
李某某,男,74岁,2006年7月26日初诊。横结肠癌术后,高中分化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7/16。前列腺癌,奥沙利铂合希罗达化疗。右肺陈旧性结节。刻诊: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刀口疼痛,口干、纳可、眠可,二便尚调,舌质红、少苔,脉沉细。 辨治要点 老年男性,肝肾亏虚,热毒蕴结,渐成积聚。拟补肝肾、健脾胃,化热毒,消肿瘤为法,济生地黄丸化裁: 处方 生熟地各10克,山萸肉12克,山药20克,桑寄生15克,牛膝10克,何首乌15克,莲子肉10克,土茯苓30克,泽泻15克,凌霄花15克,赤芍1...
-
厌食症 主治方解 开胃进食汤
王烈,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一、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荣获吉林省英才奖章,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著有《婴童肺论》《婴童哮论》等专著14部,评审科研成果15项,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院内制剂数十种。临证多年,致力于小儿肺系疾病的研究,尤以哮喘防治为专。 组成:佛手10克,...
-
口眼歪斜面部偏瘫 镇痉方
王多让,男,1938年生。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院长,新疆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出版《王多让医学心悟录:从气血论治现代疑难病》等著作。 组成:生黄芪40g,当归30g,白芍30g,制首乌40g,桃仁20g,红花30g,天麻30g,白芷30g,羌活30g,防风20g,全蝎30,僵蚕50g,地龙30g,乌蛇30g,蜈蚣20条,佛手20g,甘草20g。 用法:上药净洗后共碾细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备用。...
-
中医治眩晕 处方用大柴胡加玄参地黄汤
大柴胡加玄参地黄汤是古方之一,是在大柴胡汤基础上,加玄参、地黄而成,意在除少阳阳明之燥结热,并能甘寒养益下焦津血、濡养清热,是为阴精耗损伴实热结燥而设。现结合此方理法,整理案例如下。 龙某,男,53岁,2022年8月29日入院。主诉:左足趾坏死切除术后2月,头晕1月余。患者2个月前出现左足趾疼痛、色暗黑,无溃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糖明显升高,诊断为糖尿病足,遂行左侧足第2、3、4足趾切除术,予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仍有波动。1月余前患者出现头晕,少许昏沉感,与体位变化有关,视力较前模糊,伴上肢及...
-
偏头痛 苦不堪言久治不效 中药立方
黄某,女,38岁,常年偏头痛,苦不堪言,久治不效。初诊时由家族挾腋而入。观其面色灰黄,神萎项强,口渴欲饮,头痛难看重,体弱声微。诊寸脉带弦,两尺虚小,舌质红降,苔干白。医者以为,病属肾阴亏涸,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发头痛。同时有兼肾阳不振,水气蒸发乏力,津液难以化生,故有口渴。此病实乃肾中阴阳两虚所造成的。治当以调和阴阳,随症用药。 立方:生地18g,金石斛10g,天冬9g,麦冬9g,肉桂5g,菊花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5g,北沙参10g,黄柏9g,甘草5g。3剂。水煎服。数日后复诊,口渴显着减轻,头...
-
精神分裂症 治则方药
张某某,男,29岁。2021年2月27日其母陪伴就诊。诉近几年来,生活昼夜颠倒,最近数月渐渐杜绝一切社会交往,吃饭甚少,最初喃喃自语,发展到夜间上街狂呼喊叫,病情日益加重,住进了唐山市第五医院(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西医称为躁狂型)。现病人两目呆滞,口中自语,脉整体软,弦滑而数,左寸虚细,舌红白腻苔。 诊断:痰迷心窍,元气不足,胃气虚弱。 治则:补益气血,涤痰疏肝。 方药:党参30g,黄芪30g,甘草20g,白术20g,砂仁6g,木香20g,柴胡8g,陈皮15g,半夏15g,胆...
-
头痛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将病性与遣方用药治疗
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有自己独到而丰富的经验,提倡“以经解经,以老解老”,用仲景自己的条文解释条文,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处无出处”,用仲景伤寒的法度解析条文,避免了一家之言的弊病,并对每一个方证的层次进行深入的剖析,将看似散乱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以理法贯穿,使得方证之间的层次分明,让医者有法可依、有理可寻。笔者将刘茂才治疗头痛经验按病机划分,分析总结临证方药,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将病性与遣方用药结合,阐述治头痛的六经辨证...
-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梁宏正,1948年出生,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临床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尤其在肾脏病、男科病、肿瘤、风湿病、癫痫等疑难杂病的辨治上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组成:黄芪60~120g,怀牛膝、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葛根各30g,升麻10g,生地黄、山药各20g,白芍、丹参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止晕定眩,益气濡脑,潜镇息风。 主治: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
-
治消化不良有效便方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病因:患有此症之人大多是小孩,小孩不能控制饮食,常常吃过多的糖果,饼干,青果,以致消化器官过度繁忙,而致消化不良。此症良方吃下无副作用。 药方: (1)梅子茶半碗(梅干里面的种子)。在下午二点喝下。做法:梅干30粒剥去外皮,再将梅子下锅放下1碗半水,滚10分钟就好,掺下些白糖。 (2)梅干1粒,梅干有很多种,有甜的,有渗甘草的,有咸的,吃下渗甘草的比较有效,其次...
-
久治不愈的各种慢性腹泻 固肠止泻中药组成方解
王仁强,男,1953年生,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委,重庆市中医院原消化内科主任,重庆市卫生计生委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干部保健顾问组顾问。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3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枳壳15克,补骨脂15克,巴戟天15克,诃子10克,肉豆蔻10克,玫瑰花15克,金樱子15克,木香10克,合欢皮10克,白豆蔻10克(后下)。...
-
眩晕高血压病 中医组方原理
龙某,男,57岁,已婚,广西岑溪人,体育教师。 门诊号001351。于1984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反复发生19年,复发十天。现病史:患者1965年曾发作类似症状一次,持续时间长,此后曾反复发作,发作时颈腰不适。本月2日中午睡醒时,突发头晕脑胀,眼花目眩,视物转动,羞明畏光,胸闷心慌,恶心欲呕,不能起床,动则症状加重,胃纳不佳,腰部胀痛,双下肢酸软不能站立。曾在本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门诊,诊为“眩晕待查”,给服“脑络通”等药,症状无改善...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沈舒文胃痛方
沈舒文,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曾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他带领的工作室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编著有《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等。 组成: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刺猬皮15克,蒲黄15克,五灵脂10克,没药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