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090页
-
食疗偏方治疗白发
引起少白头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少白发也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在父母或家族血统中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二、疾病、药物:疾病、药物也是致使头发由黑变白的因素,脑垂体机能下降、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紊乱,结核、伤寒、恶性贫血等消耗性病症,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均是已发现的与头发由黑变白有关的疾病。 三、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忧愁伤感、焦虑不安、恐慌惊吓等都是造成少白头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精神因素,会造成供应毛发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使毛乳头、毛球部的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和运送。 黑芝麻...
-
治疗黄褐斑 刘启廷经方 独到见解今择一案
黄褐斑是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甚或未婚青年女子,少数男性青年亦有发生。中医学谓之黧黑斑、面尘等。笔者作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有幸跟随刘启廷教授门诊伺诊,获益匪浅。刘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善治疑难杂症,对治疗黄褐斑有独到见解,今择一案,供同道参考。 病由湿瘀为患 刘启廷认为,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未婚青年女子及男性青年也有发生。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致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湿”在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湿邪致病范围...
-
过度劳累出现白发及脱发现象 给予处方
王女士48岁,一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经常过度劳累出现了白发及脱发现象,同时伴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咽干鼻燥、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纳差便溏等症状,来到我处就诊,检查发现其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无力。 结合患者症状,我将其辨证为肝肾阴虚引起的脱发,治宜补肝肾、益精血,给予的处方是制首乌、黄芪各30克,枸杞、墨旱莲、熟地、黑芝麻各20克,桑叶、当归各10克,黄精、桑葚子、云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0天为1疗程。 王女士照此方连续服用20剂后,白发未增多,脱发症状也明显减轻;连续服用...
-
老年皮肤瘙痒 皮肤保湿偏方
老年人皮肤瘙痒与的生 理特点有关,随着年龄的增 长,皮肤的角质层变薄,保护 能力随之下降,皮脂腺逐渐萎 缩,分泌的油脂减少了,皮肤 表面缺乏油脂膜的保护,水分 蒸发速度加快,所以皮肤容易 缺水干燥引起瘙痒。另外,随 着血液循环的减缓,皮肤的新 陈代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痒是一种主观感觉,很大 程度上是取决于个人的感受。 老年人大脑皮肤的抑制和兴 ’奋的功能逐渐失调,对痒的耐 受能力也随之下降。随着年龄 增长,身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下 降,疾病越来越多。 1.生活要规律很多全身 性的疾病都会引起皮肤瘙痒,...
-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例一:徐某,男,24岁,1992年5月7日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红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结于里,腹痛便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佐以祛风...
-
治带状疱疹方 方中取效的关键药是瓜蒌
明代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下卷·肋痛》载:“余弟于六月赴邑,途经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肋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杏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并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郐,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色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
-
赵炳南发现用外洗方治疗脂溢性脱发
目前,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脱发的困扰,虽然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却大多疗效欠佳。在中医看来,肾主骨,其华在发,脱发从五行上来说,为土克水。《黄帝内经》有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故在本病的治疗上,应慎用甘草等甘味药,平时也应嘱患者少吃甜食。许多中医大家对脱发都有着精辟的认识,如岳美中曾用一味茯苓治发秃,彭静山等人用五苓散治疗本病收效极佳,外科名家赵炳南也发现用透骨草外洗治疗脂溢性脱发可收到很好疗效。 此外,我们在临床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发现,男人属阳,女人属阴,而在本病的治疗上...
-
治少年白头我有好妙方
我堂弟今年才17岁,但却长了不少白头发。伯父为他找来一个中药方,他服用一段时间后,再也没长出新的白发。具体方法为: 何首乌15克,女贞子、黑豆各10克,加沸水泡于热水瓶中每天饮用。此法可以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少白头(表现为白发,颧骨发红,眼睛干涩,便秘,舌红少苔等)。 以上3味药都有补益肝肾、乌须黑发作用。中医认为,头发的营养来之于血,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能生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所以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荣、乌黑与早白,均与肾有密切关系,如果久病或身体虚弱,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
-
何谓性病后综合征 中药治方
医学上把性病(特别是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经正规治疗已达临床和实验室痊愈,但患者仍有诸多不适症状,如尿道口或阴茎疼痛、瘙痒,会阴部有坠胀感或腰酸、阳痿、早泄等均称为“性病后综合征”。 性病后综合征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①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心烦、忧郁、失眠等。②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手足发热或发冷、出汗等。③消化系统症状:呕吐、恶心、厌食、自觉吞咽困难、喉部有异物感,或腹胀腹痛等。④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腰骶部、外阴部坠胀感,排尿...
-
临床运用中医验方治疗急性荨麻疹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从组方来看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麻桂各半汤组成较简单,看似平常,但是临床使用对证确实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报道对此方治疗疾病...
-
尖锐湿疣 以下方剂予以治疗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好发于男女生殖器及肛周、仅次于淋病后第二位高发的性传播疾病。发病前多有不洁性接触史或配偶有感染史。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临床上偶可见儿童发病,一般系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如毛巾等而传染。男性患者好发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肛周和阴囊;女性患者好发于大小阴唇、会阴、阴道口、阴道内、尿道内、宫颈、肛周等处。患者中偶有发于口腔、咽喉、气管等部位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形状大小不一。可有瘙痒、外伤摩擦后出...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验方
雀斑 雀斑因形似麻雀卵上的斑点而得名。其好发于颜面,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如针尖或米粒大小,呈棕褐色或黑色斑点,不高出皮肤表面。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火郁于细小脉络的血分中,复受风邪侵袭,风火之邪相而引起,亦可因禀赋不足,肾水不能荣华于面,浮火结滞而形成。而西医则认为,雀斑与遗传有关。常呈家族性;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日光有关,因本病的特点是冬轻夏重,这与紫外线的强弱有关,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雀斑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
-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方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方 处方:石菖蒲15克,苍术8克,黄柏5克,土茯苓12克,车前子、萆解、篇蓄、瞿麦、石韦、败酱草各 10克,甘草梢、通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常见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排尿时有灼热感、刺痛,尿色黄浊,尿末或大使后滴白,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滑数。 创方者.金志雄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脲炎(湿瘀阻络)方 处方:丹参、茯苓、川牛膝各15克,赤芍12克,生蒲黄、五灵脂、...
-
治疗少白头及黄发偏方
1、何首乌加生地可治青少年花白头及黄发:每次用何首乌12.5克、生地25克,先用白酒涮一下,将2种药放入茶杯内,用开水冲之,每天当茶饮,连续服用。水没色了换新药。半年后,头发开始变黑,脸色也红润了。一年以后,满头黑发。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见没有反复时再停最佳。 2、乌发丸治少白头:生地60克,熟地60克,丹参60克,侧柏叶60克,旱莲草30克,桑叶30克,女贞子30克,黑芝麻60克,制首乌60克。将以上诸药研制成蜜丸,每丸9克,每日服3丸,一般连服3个月至半年左右,可望见效。 由于头发当中的色素颗粒是含...
-
疥疮结节 自拟苦百洗方水煎外洗方
疥疮结节是指疥疮用杀疥虫药物治疗后,仍留在阴囊、阴茎上的似高梁粒至黄豆大丘疹结节,可有数个,呈棕褐色。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尤其是晩间更加突出,因奇痒难忍,多数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了烦恼和痛苦。临床观察,基本上每个男性疥疮患者,均留有此结节。不少患者多是釆用皮炎平霜膏、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艾洛松、醋酸肤轻松软膏、赛庚定软膏等激素止痒膏霜外搽,但疗效却不大明显。从实践中验证体会到,以自拟苦百洗方水煎外洗,获效良好。 方药:苦参30克,百部30克,鹤虱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荆芥30克...
-
糖尿病并发皮肤病 全身皮肤瘙痒处方方剂选用
常某,女,56岁,2006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自述糖尿病已有6年多,并发皮肤病2年,近几个月来逐渐加重。自从患糖尿病以来并未严格控制饮食,虽然口服降糖西药,但血糖一直较高。两年前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皮肤病。三个月前淋雨后皮肤病逐渐加重,曾内服、外用多种西药,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双臂皮肤暗红,微肿,皮损周围脱皮,有散在小水疱,头胀胸闷,口黏吐痰,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全身皮肤瘙痒,舌质红,舌苔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血糖17.2mmol/L。笔者辨证其属痰湿内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