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 第23页
-
胆结石验方偏方选
1.泥鳅鱼3条,芒硝9克。活泥鳅先用水洗去身上的黏液,剖腹,刮去内脏,再以冷开水洗净,每日晨起空腹煮服3条,到早、中、晚餐前每次用开水冲服芒硝3克,日服3次,忌油类及生冷食物。 2.威灵仙30克水煎服,每日2剂。或与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硝石、矾石、鸡内金、山药等4味药按1:1:2:1的比例配制研末,每服6克,日3次。气虚加黄芪、党参,小便痛加滑石、白芍,便秘加大黄,恶心加代赭石。 4.白花蛇舌草125克,煎取汁加蜜糖200克,隔水蒸l小时,冷后服,15天1个疗程。 5.醋1000毫升,鸡蛋15个,...
-
治慢性肾病中医经验方
袁某,女,72岁。2002年2月5日初诊。 既往查肾功能发现尿素氮、肌酐偏高,未做特殊处理。2000年3月开始厌食,浑身无力,查肾功能:尿素氮15mmol/L,肌酐160umol/L,长期服用肾衰宁。今因病情加重来诊。症见食少纳差,脘痞呕恶,浑身无力,大便少行,尿少,舌苔淡黄腻、质暗,脉细滑。拟从脾肾两虚,湿浊中阻,胃气上逆治疗。 处方:藿香10克,苏叶10克,黄连4克,吴茱萸3克,法半夏10克,淡苁蓉10克,仙灵脾10克,潞党参10克,泽兰12克,泽泻12克,鬼箭羽15克,生大黄(后下)9...
-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方一:本组82例,用黄芪25克,黄精、生首乌、泽泻各20克,生山楂30克,郁金、枳壳各10克,丹参、决明子各15克,炒白芍、炒麦芽各12克。湿热偏胜加茵陈、马鞭草、车前;脾虚痰浊加半夏、白术、薏苡仁;肝郁气滞加川楝子、柴胡、佛手;瘀血内阻加益母草、桃仁、地鳖虫;肝肾虚加女贞子、枸杞子;纳差腹胀加太子参、鸡内金、炒莱菔子。水煎服。无副反应,1个月后,改丸剂3—6克/日3次口服。对照组80例,用脂必妥片4片,肌苷片0.4克,日3次口服;肝功能异常用保肝、护肝药。均对症处理,清淡饮食,禁酒。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验方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多数慢性肾炎病因不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1.葫芦壳30克,冬瓜皮15克,西瓜皮15克。水煎服。用于肾炎水肿。 2.紫苏叶6克,杏仁6克,生姜3片。水煎,温服取微汗。用于肾炎水肿。 3.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分2次服,...
-
三验方治疗肾结石好疗效
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缶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下面为老年朋友介绍三则验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 组成:三棱、莪术、赤芍各15 克,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青皮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各6克,金钱草30克。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适用于腰腹部胀痛的肾结石患者用法:加水 500毫升,煎药成200毫升,每日1 剂,分2次饭后服。 补肾消石汤 组成:金钱草3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各10克,川...
-
尿频怎么办?中药验方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1.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2.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3.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4.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5.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
-
尿血验方六则
方一:鲜莲藕节500克切细,冬瓜1000克,去皮切片,加水适量同煮,沥其渣,喝汁液。莲藕节能止血功能,冬瓜是利尿抗炎的食品,能治尿血。 方二:黄花菜120克,砂糖120克,黑木耳30克,加水5杯,煎成2杯的浓汁,喝其汁液。黄花菜有利尿抗炎的功能,木耳能凉血止血,砂糖能活血,对此症有很大的效用。 方三:白茅根、花均对血尿效果极良,根150克,花50克,水煎服,一般3-5剂有效。 方四:紫云英根50克-100克,水煎服,每日分2-3次分服。 方五:荠菜花30克,白茅根40克,玉米须50克,每天2次分服,水煎服。 方六:...
-
胆石症、胆囊炎中药验方
胆囊炎、胆石症:即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为急腹症之一。多因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证见右侧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痛牵肩背,恶心呕吐;甚则恶寒发烧,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少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或能触及,大小不一,触痛拒按。若热入营血,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如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处方与用法:白术 12克,生黄芪12克,陈皮6克,厚朴6克,桂枝5克,柴胡3克,麦冬6克, 白芍30 克,生姜10克.炙甘苹 20克,延...
-
胁痛是什么意思 治疗验方
胁痛是多表现为走窜不定的刺痛或胀痛,还可引起胸部不适,见于现代医学中各种肝病、胆囊炎等。中医认为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循于胁,故胁痛,多属于肝胆之病。 1.柴胡6~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炒枳壳10~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l剂。 2.枳实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参15克。上药研末,每次服6克。用于两胁疼痛。 3.香附、郁金、柴胡各6克。水煎服,或等份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用于气滞胁痛。 4.瓜蒌12克,红花、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于血瘀胁痛...
-
颈椎病变康复三验方
颈椎病是因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工作长时间处在一个静止的状态,没有活动的意识与习惯。其中颈椎病是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发生的病症比较严重的一种。 方一:葛根30克,冬桑枝、海桐皮、芍药、生地、地鳖虫各15克,姜黄、当归、羌活各10克,升麻5克,生甘草6克。将上药加水淹没药物3公分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种,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若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连服1月。 方二:乌梢蛇、白花蛇、地鳖虫、全蝎...
-
治疗骨折及骨质疏松症验方
该方是根据“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而设。 组方:金毛狗脊、龙骨、牡蛎、煅自然铜各60 克、骨碎补30克、鳖甲、龟板各20克。 用法: ①将诸药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重约1.5克,每次服3粒,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 ② 如果无胶囊,可用米面熟食,内包细末1.5克或4.5 克,用法同上。 方中金毛狗脊具有补肝肾,强腰膝,坚筋骨,利关节之功效;龙骨、牡蛎滋阴、收敛,另有补钙作用;龟板、鳖甲滋阴益肾、强筋壮骨,补心养血,疏通血脉;骨碎补补肾强骨;自然铜辛平,入血行血,有散瘀止痛之功,诸药合用,...
-
治疗风湿痹痛验方煎液外洗
海桐皮汤出自《医宗余鉴》卷十八。由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川椒、川芎、威灵仙、当归、红花、防风、白芷、甘草组成。煎汤熏洗患处,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具有舒经活络、行气止痛之效。方中海桐皮、透骨草、威灵仙、白芷、防风、川椒通经活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活血散寒,畅血行滞;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甘草协调诸药,共达祛风湿、通经络、散寒邪、祛瘀血、消肿痛、宣痹痛的功效,用治跌打损伤中后期,风寒湿郁痹阻滞、经络不通之症。近代应用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骨科术后解除外固定,能进行功能...
-
取苦参地榆黄连治烧烫伤经验方
治烧烫伤经验方法: 取苦参、地榆、黄连各30 克,连翘10克。研成极细粉,装入瓶 内备用。用时以芝麻油100毫升,将 药粉浸入油中调匀,可将上药直接涂 于创面,起疱着可用无菌针头穿破。 轻度烧烫伤未感染者,可很快止痛, 一般在7天左右痊愈。轻度感染者、 中度烧烫伤者均可在9~11天创面结 痂脱落,疗效满意。 主治:烧烫伤。 注意:涂药后可不必包扎,让其 暴露,避免搔抓。第二次涂药时,对脱 落或干燥的地方宜稍多涂一些,但也 不宜太厚。 周东维 烧烫伤方 取白芷50克,虎杖、大 黄、黄柏各25克,紫...
-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腰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外治法来治疗腰痛,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握药法: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 次为1疗程,用于治疗寒湿腰痛。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2.贴足法:制附子10克,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
-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40余年,是北京市脾胃研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的针对“脾虚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对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危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药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下...
-
临床创制一经验方 治疗便秘疗效好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辨证分型较多,在临床上却少有单一病机者,随着病情的迁延发展,每成虚实夹杂、痰气交阻之证。且因本证本虚难复而标急又不可缓,故通为治疗大法。然而通泻失当,亦有塞滞助壅之弊。笔者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一经验方,治疗便秘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组方:台乌药10克,何首乌15克,瓜蒌仁15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泽泻10克,牛膝12克,党参12克,炙甘草3克,升麻10克,莱菔子10克。气虚明显者去牛膝加炙黄芪、生白术;痰湿明显者去升麻、何首乌加石菖蒲、法半夏;阴虚阳亢去升麻加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