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桂枝 第12页

桂枝 第12页

  • 顽固性呃逆 三拗汤,桂枝加桂汤,吴茱萸汤加减

    顽固性呃逆 三拗汤,桂枝加桂汤,吴茱萸汤加减

    郑某,男,60岁,于2018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嗜酒,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异常病史。4天前饮酒减衣着凉后呈现呃逆,24小时不止,伴心慌、乏力、胃痛、胃满。于3天前至某市医院就诊,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心电图示“房颤”;住院予西药治疗,心慌、胃痛缓解,呃逆无显着改善,遂求治于吾师陈五一,陈五一临证推崇审证求因,拿手把握病机。 刻见:体型肥硕、精神焦虑、乏力懒言、四肢欠温、频发呃逆;诉近4天自觉有一气团于脐周跳动,随后上窜并呈现呃逆,至咽喉部...

  • 四逆散合方与桂枝汤合用辨治慢性胃炎案

    四逆散合方与桂枝汤合用辨治慢性胃炎案

    与桂枝汤合用辨治慢性胃炎案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饱胀、 嗳气、 泛酸、 纳差、 恶心呕吐等。现代研究认为,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感 染是其主要病因, 胆汁反流、 药物、 自身免疫等也是其 发病因素。确诊主要依赖内窥镜和胃黏膜活检。慢性 胃炎病情反复, 病程绵长, 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 物, 治疗基本原则是抗幽门螺杆菌、 抑酸和对症处理, 中医药是其重要治疗方法。 中医无 “慢性胃炎” 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 属 于...

  • 治疗喘证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疗喘证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喘,有“喘息”“喘咳”“喘呼”“上气”等名称。喘证既是自觉证,又是他觉证。笔者临证中用《伤寒论》太阳病篇经方治疗喘证,每获良效。现分享总结如下: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的喘证有五: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麻杏甘石汤证。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咽痒呛咳无痰 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咽痒呛咳无痰 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永华 王茜菲   患者张某某,男。41岁。2016年9月24日初诊:患者咳嗽20年余,咽痒呛咳无痰,劳累后加重,恶风恶寒,多汗出,纳可,大便不畅。胸部CT示: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异常。曾多处求诊,服用西药、中药(具体不详)治疗无效。现可见舌淡红,苔白,脉弦。   辨证:风邪犯肺、太阳少阳合病,素体卫表不固。   法则:调营卫,和少阳。   处方: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姜半夏9克,党参10克,生姜3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

  • 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咳喘

    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咳喘

    最近复诊的患者中,让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太太。她精神抖擞,面色红白光润,见面就说:“我吃了100多帖药,没有住过医院,谢谢医生,真的!”她一脸的满足和惬意。 她今年84岁,初诊是2021年9月27日。当时她因为感冒引发肺炎,刚从当地医院出院。她瘦弱,憔悴,满脸皱纹,不停咳嗽。她的家人说,老人每年都会咳喘发作,每次都要住院输液治疗才能缓解。这几年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胸闷气短,走路稍快就气喘吁吁;闻异味则咳嗽,吐白色的泡沫或黏痰。上次出院肺部透视报告显示:肺气肿,双...

  • 反复“感冒”柴胡桂枝汤

    反复“感冒”柴胡桂枝汤

      方书多谓小柴胡汤可治疗虚人外感。笔者临证多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中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   治疗雷某,女,33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自诉反复“感冒”,深以为苦。近2天“感冒”又发,周身酸困,乏力懒动,恶寒,发热(低热),鼻窍欠畅,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舌苔黄白,脉细弦。治以柴胡桂枝汤加减和解表里,调和营卫。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桂枝9克,赤芍12克,姜半夏9克,蝉衣9克,炙甘草3克。3剂水煎服。  ...

  •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患者,女,7岁。哮喘反复发作多年,近日因外感牵动哮喘发作,入夜尤甚。现发热38.7℃,恶寒,咳嗽,头晕,食少,汗出较少,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咽喉梗阻感较明显,口渴不欲饮,咳喘剧烈时牵扯腹痛与呕吐,2日未大便。舌质淡,苔白腻,中间有2条裂纹,腹直肌挛急,脉沉细紧,心率112次/分,因近2日哮喘发作,患儿精神状态不佳,白天较萎靡。 诊断: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辨证:本病具有哮喘的病理基础,内外感召(外感引动夙疾),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等,故患儿处于哮喘发作期,隶属于太阴病水毒表证;腹直肌...

  •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处方《伤寒论》桂枝汤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处方《伤寒论》桂枝汤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成某,女,43岁。2016年4月6日初诊。主诉:微热、汗出、恶风等数月不愈。现病史:患者自台湾于北京研修,由于气候南北差异,加之平素身体虚弱,不耐北京气候寒冷,感冒小恙,数月迁延不愈,3月中旬因打扫阳台,复受风寒,时轻时重。刻诊:时有汗出,尤以后背为甚,常湿透内衣,遂即恶风、恶寒,喷嚏连连,鼻流清涕,倦怠嗜卧,纳少乏力,大便偏软,舌淡苔薄白,脉浮缓弱。 中医诊断:太阳中风外感。 病机:太阳表虚,营卫不和。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处方:《伤寒...

  •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阳气内郁 调以桂枝汤 刘金仙,女,65岁,2011年4月5日初诊。 患者近一年来,自觉双侧大腿外侧似有火烘热,休作有时,尤以夜间为甚,有时彻夜不眠,伴烦躁,诊见面色白少光泽而兼黯滞,体瘦,二便如常,无颧红升火及夜间盗汗等现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前医作阴虚内热治,非但无效,反增热重,在城市医院经多项检查,无异常,转诊中医。 辨为阳气内郁,营卫不和,以小剂桂枝汤消息之,果有效。 二诊:处以桂枝9克,白芍10克,黄芪9克,生姜5克,大枣5枚,白术9克,枳壳6克,柴胡6克,当归10克,...

  • 发热伴咳嗽阵阵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发热伴咳嗽阵阵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戴某,女,4岁。因发热2天伴咳嗽前来就诊。告知2天前因饮食不节,当夜即发热,最高达39℃,伴咳嗽阵阵,咳痰不多,大便不畅。平时易感冒,咳嗽,且迁延不愈。脉浮数有力,舌淡红苔白厚,手心热、腹热、腹胀。诊断:积食、咳嗽。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颗粒:桂枝30g,赤芍30g,炙甘草20g,生姜30g,大枣24g,厚朴20g,炒杏仁20g。1服。冲水服用。1服未尽,即排大便,量多,酸臭味大,体温渐退,咳嗽亦轻。 效不更方,原方减量: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7g,生姜10g,大枣8g,厚朴7g,炒杏仁7g。...

  • 感冒 桂枝汤加味

    感冒 桂枝汤加味

    王某,男,6岁。因发热2天于2019年3月16日就诊。患儿2天前游泳后外出玩耍,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口服退热药,热退复升,精神差,昏沉思睡。就诊时发热、不咳、前额痛、鼻塞、睡后有少许汗出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查体:T:39℃,精神较差,咽稍红,扁桃体Ⅱ°肿大。 诊断:感冒(风寒袭表 营卫不和)。 治则: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加味:桂枝6g,白芍6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4g,柴胡15g,黄芩8g,粉葛15g,升麻15g,当归9g,白芷9g。3...

  • 糖尿病足处方:桂枝茯苓丸合四妙散加减

    糖尿病足处方:桂枝茯苓丸合四妙散加减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中医一般将糖尿病足归属于“脱疽”范畴,多认为其是寒湿之邪侵袭机体,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其中瘀血是核心。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后期治疗,往往需要进行截肢,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中医药的介入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截肢率。现试举一例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典型医案。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年男性,面色黄黑,体型中等,脊背佝偻,入院时精神不佳,颇爱睡觉。...

  • 新冠感染后遗胸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

    新冠感染后遗胸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

    胸痹一病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临床以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依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瓜蒌薤白白酒汤证、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枳实薤白桂枝汤证、人参汤证、茯苓杏仁甘草汤证、薏苡附子散证等。此类疾病以上焦阳虚、阴寒内盛为基本致病特点,但需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 笔者常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新冠感染后遗胸痹。原文中各药剂量为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一枚(捣)。笔者常用剂量为枳实12g,厚朴12g,薤白10g,桂枝15g,瓜蒌12...

  • 桂枝汤加味治疗夏月虚人感冒医案一则

    桂枝汤加味治疗夏月虚人感冒医案一则

    近期笔者诊治了一位夏月感冒的患者,采用桂枝汤加味,疗效颇好,故与诸位同道分享。 患者男,33岁,2023年7月14日初诊。主诉:鼻塞、出汗半个月。患者半个月前受凉后鼻塞加重,流清水鼻涕,动则出汗明显,因症状持续,遂来诊。平素食纳可,大便偏稀,每日1次,夜寐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季节更替易发。 辨证:卫表不固,营卫失和。 治疗: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5g,生姜5g,红枣10g,防风10g,生黄芪15g,荆芥10g,...

  • 容易感冒 玉屏风散法 桂枝汤法 薯蓣丸法

    容易感冒 玉屏风散法 桂枝汤法 薯蓣丸法

    有些患者非常容易感冒,综合临床老师的经验,大致有以下诸法:玉屏风散法,桂枝汤法,薯蓣丸法。笔者试用于临床,多见奇效。下文例举医案二则,疗效甚佳。 医案一 患者李某某,男,45岁。胃脘冷痛,食欲不振5年多。近三年来经常感冒,特别是在冬天、劳累之后、汗后,或从室内向院中走出时,最容易发作,轻则五六天,重则二三天,必然发生一次。每次感冒后,均感头痛身痛,畏寒怕风,轻微咳嗽,体温在37.5℃左右,服姜糖水即可暂时缓解。此次感冒后,服用姜糖水、玉屏风散等多剂无效。 审视其证,除感冒外,并见胃脘冷...

  • 发热40余天 方选用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发热40余天 方选用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胡某,女,62岁,2023年10月13日(发病节气为寒露)初诊。主诉:发热40余天,患者40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38℃~40℃,每次发热需应用退热药物治疗,药后体温复升。曾两次到本地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辅助检查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院外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15mg,每日1次)治疗,晨服醋酸泼尼松片后体温逐渐下降,药后体温再次上升,需反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控制,遂来诊。刻下:发热,体温39.3℃,伴口干、口苦、异味,胃脘痞满,咽部不舒,自汗多,冬季肢冷畏寒,时腰痛,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尺弱。...

  • 感冒高烧出汗 太阳表虚发热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加石膏

    感冒高烧出汗 太阳表虚发热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加石膏

    刘某,男,58岁,2023年5月10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经常感冒、出汗,常高烧,体温39℃以上。患者曾在医院多次检查无果,因发烧常住院反复输液治疗,未有缓解,后找某专家治疗,专家予小柴胡汤与玉屏风散加减治疗,仍未改善发热汗出的症状。刻下:发热汗出,体温39.4℃左右,有时寒热往来,口苦,口干,口渴,恶心,后背发凉、汗出特甚,纳可,眠可,精神差,大便干稀不调,每日1~2次。舌淡,苔白腻,脉浮弦涩,略数无力。 诊断:太阳表虚发热(卫表不固,营卫不和,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热盛,太阴脾湿)。 治法:温阳...

  • 桂枝半夏治面瘫

    桂枝半夏治面瘫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吊线风”。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脉络气血闭阻而发病。笔者临床运用桂枝配半夏外敷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方法:桂枝40克、制半夏 15克,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浓煎1小时,去渣取汁。用纱布浸取药液热敷患处,每日3—5 次,每剂药可用2天。 桂枝辛温,助阳化气,温通络脉,散寒祛邪,脉络气血通畅则病自愈。现代药理研究,桂枝具有抑制炎性肿胀形成的药理作用,对炎性肿胀发生的多个环节起抑制作用,对面神经水肿的发生起积极预防和治疗作用。半夏亦为辛温...

  • 自汗多汗2年 桂枝汤加味治疗

    自汗多汗2年 桂枝汤加味治疗

      王某某,男,40岁。2007年5月初诊。患者自汗、多汗2年。经深圳多家医院体检、化验正常。B超报告轻度脂肪肝。先后服中西药皆不能止汗。刻诊:面白体胖,动则汗出,额头及颈皆见汗出,口渴欲饮,心烦气燥;神倦思卧,喜饮凉茶,大便干结。舌肿苔薄,有齿痕,脉象浮缓。辨证为气虚肺卫不固,腠理疏松而自汗。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黄芪30克,炒枣仁20克,煅牡蛎30克,龙骨30克,浮小麦20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服。   二诊:汗出减少,心烦平,神倦乏力有好转,守原方再...

  • 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愈自汗

    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愈自汗

      患者陈某,男,54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自述于一个月前因胆石症胆绞痛而行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后至今经常全身出汗,日间出汗少些,夜间汗极多,湿透内衣、内裤。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1周余,未能止汗。刻诊:精神萎靡,全身汗出,尤以胸、腹及背部为甚,恶风畏寒,四肢厥冷且关节屈伸欠灵活。触诊患者胸、腹、背部皮肤有汗出,大便湿软,日2~3次。舌质淡,苔白,脉迟细。证属阳虚自汗,治宜温阳止汗,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炮附子15克,黄芪30克,白术1...

  • 自汗出汗过多 桂枝汤证

    自汗出汗过多 桂枝汤证

      杨某,男,67岁。因汗出过多与2010年7月6日初诊。体虚容易感冒,汗出多天,头痛,微热,恶风,稍进食则汗出不止,口干,不能进食寒凉之物。既往患有心脏病、风湿病。患者精神差,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细(轻取则浮),曾多方求治,疗效不明显。观其脉证符合桂枝汤证,遂予炙黄芪30克,炮附子6克(先煎),桂枝15克,白芍12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3剂,水煎温服,日2次。   7月11日二诊:患者自述服上方后一剂则汗止,余无不适。此次因不慎受凉感冒又头痛,低热汗出,疲乏无力,口干,舌淡苔厚腻,脉浮细,给予炙黄芪...

  • 见证桂枝加葛根汤证

    见证桂枝加葛根汤证

      1984年4月,有一周姓朋友说自己儿子有病,延余往诊。患者男性,年18岁,农民,未婚。春天联合庄间数户人家烧制砖瓦,忙碌多日。待将砖瓦烧制成功之后,唯觉乏力,四肢困倦,静卧二日,又觉颈项酸困不适。以为劳累过度,休息可复,未尝介意。翌日,出现不自主的点头动作。余诊视时,患者端坐,呈连续不断地头向前猛然低下,又猛然抬起,引肩臂抽动,整个动作连续有力,节奏规律,一个动作约1~2秒钟。由于连续俯仰无休,几不能进食,饮水用竹管或进稀粥。若困极睡眠之后,可停止发作。数日来进食甚少,精神更加疲惫。诊其脉因抖动不安而未能诊得为...

  • 脐左下两横指压痛──桂枝茯苓丸加减

    脐左下两横指压痛──桂枝茯苓丸加减

    闫某,女,48岁。2009年4月26日初诊。患者主诉高血压20年,伴头晕头痛,间断发作,近一年明显。刻下血压140/100mmHg,自诉血压升高在20年前产后出现。颈项后背发皱不舒,月经尚正常,时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腹部按诊:脐左下两横指压痛。 处方:桂枝、茯苓、桃仁、白芍、丹皮各10克,益母草30克,茺蔚子10克,赤芍、川芎、川牛膝各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5月3日复诊,头晕头痛大减,后背发皱感亦减,续与原方14剂而愈。 按:此患者因产后调理不当,致瘀血内留阻于少腹,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见颈项后背...

  • 桂枝汤配伍要义及应用

    桂枝汤配伍要义及应用

      《伤寒论》中的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的桂枝汤类方有20余首之多。   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太阳、少阴中风营卫不和之证,而且大量用于内伤杂病阴阳不和之证,正如清代医家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因其配伍严谨,适应症广,历代临证广为应用至今而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群方之冠”。   桂枝汤的方药、剂量配比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 黄芪桂枝五物汤今择验案三则

    黄芪桂枝五物汤今择验案三则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是一首治疗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兼以外感风邪,以肌肉麻木为特征之血痹证的有效方剂。本方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常用该方化裁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今择验案三则。   中风先兆   金某某,男,51岁,朝鲜族,2004年10月13日就诊。   患者二周前头目眩晕,时觉脑中昏聩,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呕吐多痰涎,继而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半身肢体麻木,肢冷,头重脚轻。当地卫生院诊为“脑血...

  •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方证特征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方证特征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并非《伤寒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是经方的合方变法。根据方证对应中的药证原则,可以认为这是在方证基础上合并出现某药药证,即在桂枝汤方证的基础上复合了白术证和附子证。笔者曾运用本方治疗过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发现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伤寒论》中相关条文有,“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

  • 严重怕冷2年 选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酸枣仁汤

    严重怕冷2年 选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酸枣仁汤

    张某,女,26岁,江西省南昌某高校教师。2012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因“严重怕冷2年”来诊。患者2年前产后出现怕冷,日渐加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初秋天气,该患者需身着两件羽绒服,据患者自述,晚上需盖五床被子才不会觉得冷。曾于江西遍访名医而不愈,遂来京就诊。治疗3个月期间遍服温阳、化湿、益气、固表中药,效果不佳。患者现畏寒喜暖,体虚怕风,稍饮温水,则汗出淋漓。纳呆胃胀,遇冷则泻,夜间入睡困难。望其面色,淡白无华;触诊双手,仅指端微凉。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象细数。...

  • 面部潮红处方:桂枝汤化裁

    面部潮红处方:桂枝汤化裁

      面部潮红(营卫不和)   病案:金某,女,68岁。阵发性面部潮红1个月。   2010年4月13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面部潮红,无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诊断:面部潮红。   证属:营卫不和。   辨证:患者营阴不足,阴不制阳,卫阳亢盛,发为此病。   处方:桂枝汤化裁。   药物组成: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大枣6枚,仙鹤草30克,水煎分两服,一日一剂。   2010年4月20日二诊:面部潮红同前,无汗出。上方加紫苏叶...

  • 治脂膜炎 用柴胡桂枝汤合白虎汤加味

    治脂膜炎 用柴胡桂枝汤合白虎汤加味

      安某,男,34岁,银行职员,1997年3月6日初诊。   诉:皮下结节,发热,反复发作2年,加重4个月。患者2年来无原因,胸、腹、背、四肢不断散在发生皮肤红斑,皮下结节,伴有发热。初期局部红肿斑块,疼痛,小如钱币,大如掌面,伴有畏寒,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倦怠,纳减,恶心等症状。7~10天后红肿面积缩小,局部变硬,颜色变暗,形成皮下结节。小者如花生米大,大者如核桃,少数局部化脓感染。一般3~4周,少数1年以上消退。   患者每年冬季发病少,其他季节天气变化加重。素常自汗,易患感冒,饮食可,两便调。近4...

  • 宣肺止咳清热利咽  麻黄桂枝合剂

    宣肺止咳清热利咽 麻黄桂枝合剂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5载,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经方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由他拟定的麻黄桂枝合剂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再加上川芎、白芷、细辛、羌独活、防风组成。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神经性头痛、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唇炎、口腔炎、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2克,甘草6克,苍耳子10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将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