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 第2页
-
全国名老中医治乙肝经验
陈瑞春,已故全国名老中医,临证善用经方,长于内科心、肝、胆病以及内、妇、儿科部分疑难杂症。陈老认为,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加减权变层出不穷。如表证重可加解表药,如合桂枝汤,或加葛根、防风;如里证重可加清里药,如加石膏、知母,或加枳实、大黄;如兼风寒可加防风、羌活;兼夹风热,可加金银花、连翘;如兼中满湿浊可合平胃散;如兼胆胃痰热,可合温胆汤;如兼痰湿阻肺,可合二陈汤;如气虚者,可合玉屏风散;如血虚者,可合四物汤。总之,小柴胡汤自仲景出方之后,历代医家丰富了它的内涵,发展了它的外延。如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本方的变局,乃至...
-
扶正解毒散治乙肝
方药组成:党参15克,苍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田基黄30克,豨莶草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刺蒺藜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15克,补骨脂15克,生甘草20克。上药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亦可装胶囊或制成水滴丸,3个月一疗程,一般需服3~4个疗程。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自拟,治疗乙肝多例,疗效确切。 乙肝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西医一般予保肝、抗病毒、防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中医则立足于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扶植正气,以祛邪外出而达到治疗的...
-
治疗乙肝 用啄木散每每获效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多年观察治疗实践,应用啄木散每每获效。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啄木散口服,主要药物组成:三七200克,僵蚕200克,瓦楞子200克,板蓝根200克,鹿角霜200克,白芥子200克,绿矾50克,半夏200克,地鳖虫50克。精选以上地道中药材,共研细沫,每服5克,每天3次,淡白糖水冲服,服后大便发黑或绿色属正常,无需停药。禁用食醋。30天为一疗程,间隔10天,再继...
-
辨证治慢性乙肝 方剂用法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细胞 变性、坏死、肝脏组织纤维 化,肝功能损害的一种消化 系统慢性传染病。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目前最常见的是抗 病毒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 1.肝郁脾虚证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方药: 逍遥散和四君子汤加减(柴 胡10克,枳壳10克,白术 20克,佛手10克,生麦芽 20克,神曲15克,白芍15 克,茯苓20克,党参15克, 黄芪15克,郁金10克,甘 草6克)。 2.肝胆湿热证治法:清 热利湿、解毒。方药:茵陈蒿 汤加减(陈茵10克,赤芍10...
-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磊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如下,供同行共研。 案一:邢某,女,52岁,于2016年8月8日初诊。26年前发现为乙肝大三阳,曾服中药调理三年,自感无不适后停药,后来曾断续服用过中药。今年出现纳少腹胀来诊,症见:纳呆,腹胀,乏力,右胁部疼痛。B超显示肝脏质地不均匀。入睡难,便溏,1天1次,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黄,...
-
柴平汤治乙肝 胆囊炎 胃炎举案
□ 郑婷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医院 柴平汤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由小柴胡汤与平胃散相合而成,方药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黄芩、苍术、厚朴、陈皮、生姜、大枣、甘草。笔者跟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用柴平汤治疗肝胆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刘某,男,53岁。2016年12月10日诊。患者于今年年初因身目黄染、腹胀、纳差至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间断服用中药,20余天前患者上腹部胀满不适,遂至我院就诊。症...
-
中医方药治乙肝伴肝硬化
乙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丁某,男,43岁。2018年03月06日初诊。诉:患乙肝10余年,发现肝硬化一个月,效果不佳。后请江苏省扬州市名老中医张恩树主任医师诊治。刻诊:面色萎黄、眼睛稍黄。门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纳谷不香,苔薄腻,脉细弦。 诊断:臌胀(湿热久积、肝郁血瘀)。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
-
乙肝重型肝炎病人 中医处方治法
冯浪, 男。出生日期: 1986年5月。初诊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主诉:发现表面抗原(HBsAg(+))阳性2年,反复身目黄染7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不详)。2日前再次出现身目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伴有低热。为进一步诊疗前来就诊。就诊时身目重度黄染,发热,无恶寒,乏力,纳差,无口干、口苦,尿黄,尿量尚可,大便通畅。 刻诊:面色晦暗,皮肤中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重度发黄。腹部平坦,青筋显露无,按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阴...
-
乙肝乏力尿黄身目黄染 中医处方治法
梁彰茨男1985年7月生,2015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乏力、身目黄染、尿黄1周。 现病史:发现乙肝携带十余年,期间未予以诊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后逐渐出现尿黄、皮肤黄,并双目黄染,纳差,厌油腻,无恶心呕吐的。后身目黄染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见身目重度黄染,纳差,厌油腻,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小便黄如浓茶色,大便黏腻,1次/日。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Murphy's征阴性,舌...
-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
-
乙肝,肝弥漫性病变,肝复方加减
周某某,男性,52岁,马来西亚籍华人。 患者1996年7月初起,腹胀不适,纳少,体重减轻,当地医院查看CT:肝内充满性病变及小结节,不扫除充满型肝癌。在当地医院对症医治,效果欠安。于1996年8月20日从马来西亚乘飞机来长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慢性病容,精力疲倦,上腹部胞胀不适,偶有肝区隐痛,纳食削减,大便稍干,小便黄少,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弦。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治则: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方药:肝复方加减。白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
-
治乙肝处方: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谢蕴峰,男,1984年12月生。 就诊日期:2015年4月11初诊。 主诉:反复身目黄、腹胀2年,再发伴气促1月,发热、腹痛7天 现病史:患者2013年1月因“腹胀”就诊,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12月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我科住院28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由于经济拮据,直至此次再复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入院治疗。入院时发热,腹胀,腹痛,胸满气促,口干苦,口臭,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深黄。另有轻度性格改变及昼夜睡眠规律改变。既往有慢乙肝病史十余年...
-
伏邪理论 慢乙肝的中医认识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扶正祛邪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 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引起的, 病程至少持续 6 个月以上的肝脏传染性疾病。HBV 感染呈世界性流 行, 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而我国属 HBV 感染高流 行区, 现在全国 HBV 平均感染人数已达 1. 4 亿左 右 [1 ] , 现症患者估计在 2000 万人以上, 导致每年约 28 万人死亡。西医治疗慢乙肝主要以抗病毒和保肝降酶 为主, 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具 有悠久的...
-
名老中医田玉美治慢性乙肝经验
田玉美,男,湖北中医学院教授,湖北省著名中医,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将田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调脾胃,扶正气 田老认为,乙肝初发多是湿疫困脾,继及肝胆。故慢性乙肝病症除肝区疼痛外,每觉食少、神疲、腹胀、便溏等脾胃亏损之症。此时,注意调补脾胃,扶正驱邪,实是治疗乙肝重要环节。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陈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砂仁6 克。 加减:脘腹痞满较重,木香加至15 克,加厚朴、枳实各10克;口淡乏味,不思饮食,若苔黄腻者,加藿香、佩兰、生麦芽各10克,...
-
分期论治慢性乙肝的用药经验
卢秉久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主任, 辽宁省名中医, 业医 30 余年, 在肝胆疾病的诊 疗上颇具心得。卢师熟谙 《内经》 《伤寒》 , 涉猎百家, 师承于国医大师王文彦教授, 然继承之余, 师不泥古, 临证处方, 加减化裁, 收效尤良。笔者幸而从师侍诊, 每多受诲, 现将卢师分期论治慢性乙肝的用药经验进 行总结, 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慢性乙型 肝炎诊断标准 (2010 年版) [1] ,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 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超过 6 个月, 现...
-
乙肝相关性肾炎,健脾固肾养肝中药方
初诊:日期: 2013-07-27 姓名: 陆某某 性别:男 年龄 39岁 住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主诉:发现泡沫尿1年余 现病史:患者缘于1个月前发现尿中夹泡沫,于外院门诊就诊,测血压:150/90mmHg,查尿常规:pro3+,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予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缓解。7月3日,患者予外院就诊查尿常规:pro:+。肾功SCR:115umol/L,UA:520;肝功:ALT、AST正常,ALb:38.6。乙肝定量:HBsAg:2722,乙肝E抗体:0.005,乙肝核心抗体:...
-
乙肝防治 表面抗原阴性
1、乙型肝炎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乙肝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对献血者实施严格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多为婴儿受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阻断率超过90...
-
尿浊,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乙肝中药处方
初诊: 2013年06月29日 姓名:林某某 性别:女 年龄:21岁 地址:湛江吴阳 主诉:发现尿蛋白1年余 现病史:一直服用中药治疗,蛋白尿反复,2013-6-17于省医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9g/L,尿常规:WBC:314/ul,RBC:578/ul,尿白蛋白3+,乙肝表面抗原定量:7729,乙肝e抗原定量:836,总胆固醇:6.72,白蛋白:32g/L,血肌酐:45.HBV-DNA:3.27*105;双肾B超未见异常。 现症见:疲倦,腰酸痛,双下肢浮肿,偶有头晕,纳可,偶有腹胀,眠差,...
-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治慢性乙肝失眠(肝胆湿热)方 处方:炒栀子、郁金、远志、炒枳壳、石菖蒲、陈皮各10克,白花蛇舌草、赤芍各18克,茵陈、垂盆草、土茯苓各25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除烦安神。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所致失眠,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本型临床多见慢性乙肝早期,肝胆湿热交争,湿热疫毒蕴结,邪热忧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但由于此类病人正气之损已存在,清热解毒药物用药不宜过寒,利湿健脾药物用药不宜过壅。其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心烦失眠,口苦,右胁下胀痛,舌质红苔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