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 第67页

年 第67页

  • 治神经性呕吐6年 大黄甘草方

    治神经性呕吐6年 大黄甘草方

      在临床上一些医家对于久治不愈之顽疾,多采用大剂、重剂或药性峻烈之品,以图速效。笔者随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经常看到他用小方平淡之剂而愈顽疾沉疴,今举一例医案如下。   车某,男,68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呕吐6年,呕吐时发时止,呕吐后无任何不适,经某市级医院收住院治疗,静脉滴注、口服止吐、镇静、调理植物神经等药物治疗,呕吐仍未能控制,后出院改为口服中药治疗,曾服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散、黄连汤等,疗效不佳。即延请姜良铎老师诊治。刻诊:呕吐时作,便干难出,余无所苦,舌苔淡黄,脉沉细滑。证属郁久化...

  • 乐观减压法 防老年痴呆

    乐观减压法 防老年痴呆

    近日报道,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老年痴呆症杂志》刊登的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爱玩乐器可使老年痴呆症风险降低三分之一。 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157对双胞胎的研究来探索音乐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联性。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构成100%相同,异卵双胞胎基因构成平均50%相同。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罹患老年痴呆症双胞胎的可能风险因素以及健康双胞胎的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保护因素。将性别、教育、身体运动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弹奏乐器的双胞胎发生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可能性降低36%。 研究人员表示...

  • 临床中从肝论治 调肝泻火治更年期失眠方

    临床中从肝论治 调肝泻火治更年期失眠方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睡。名中医陈军教授认为,更年期失眠症见心烦急躁,手足心烦热,抑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多属肝气郁结化火,火邪扰心所致。在临床中从肝论治,采用调肝泻火、养心安神之法,每获良效。 处方:茯苓15克,丹皮、炒栀子、柴胡、当归、竹叶、枳壳、炒白术各10 克,白芍、芦根各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患者,女,49岁。自诉月经已绝,失眠2月余,入睡困难,...

  • 刺激手掌中点 揉擦指尖 预防老年痴呆

    刺激手掌中点 揉擦指尖 预防老年痴呆

      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健康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近年老年痴呆已成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达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如何预防老年痴呆成为中老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然而,目前为止,老年痴呆的治疗仍没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此,早期预防特别重要。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俊抛。   指导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俊抛   记者李楠通讯员高龙   老痴治疗效果一般早期预防很重要   ...

  • 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症见喘咳气短,动则加重,吐痰不利,唇甲紫绀者。   该方由白芥子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炒)15克、葶苈子20克(包煎)、五味子10克、附子10克(先煎)、车前子30克(包煎)、补骨脂10克、大黄6克(后下)、前胡15克、白前30克、杏仁10克、紫菀30克、川贝(冲)10克、水蛭10克、皂角10克组成。每日1剂,水煎2次,共300毫升,取150毫升分早晚温服。如果是老年虚喘,动则加剧,可适当配伍参蛤散。   其中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车前子降...

  • 胃脘疼痛30余年 中药验方

    胃脘疼痛30余年 中药验方

      何某,女,70岁,2012年8月初诊。   主诉:胃痛30余年,间断发作。以往服用中成药(不详)即愈,今年开始频繁发作。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某中医馆连续吃中药3个月,效果不理想。   刻诊:胃脘疼痛,且固定、局限,自觉有冷风直穿于胃中,喜暖、喜按,但又不任重按。舌暗,脉弦紧。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全身怕冷,食欲可。   辨证:寒凝胃腑,血瘀胃络。   处方:丹参30克,檀香8克,砂仁4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高良姜8克,香附10克,生蒲黄10克,炒五灵脂10克,细辛5克,莪术10克,...

  • 芝麻姜糖糊治老年哮喘

    芝麻姜糖糊治老年哮喘

    取黑芝麻250克,下锅炒熟;生姜120克,捣碎取汁。用姜汁浸拌黑芝麻,再入锅内略炒,放凉。 另取冰糖、蜂蜜各120克,将冰糖溶化与蜂蜜混合拌匀,再与姜汁浸过的黑芝麻混合拌匀后放入广口瓶内,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可治老年性哮喘。...

  • 胃胀胃痛3年 健脾理气治方

    胃胀胃痛3年 健脾理气治方

      郭某,男,46岁,2007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胃胀、胃痛3年,曾在当地医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经用多种西药治疗,收效甚微。患者近期因胃脘部胀痛加重,故来诊治。   症见:患者上腹部胀痛,按之尤甚,餐后加重,有时呕逆,口干咽燥,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舌暗红,舌苔薄,中部微黄。脉象沉弦。   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脾虚气滞,血瘀化热。治法:健脾理气,化瘀清热。   处方:黄芪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柴胡10克,陈皮12克,木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

  • 煨大蒜治老年性腹泻

    煨大蒜治老年性腹泻

    老年性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可反复 发作,引起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迁 延难愈。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煨大 蒜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白皮大蒜50~100克,用 炭火煨熟后去外皮,分2次服。2天为1 疗程。 典型病例:刘某,女,76岁。患者于半 年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经治疗后好 转,此后反复发作,近3日腹泻加重,每 日数十次,色黄,水样,伴腹胀,曾用西药 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轻度脱水貌,舌淡苔 白,脉沉迟。遂用上方,口服2次后腹泻 次数明显减少,4次后痊愈,随访1年未 复发。 体会:老年性...

  • 胃脘胀痛吞酸5年 四逆散加味

    胃脘胀痛吞酸5年 四逆散加味

      刘某,男,43岁,2012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因胃脘胀痛,吞酸5年余,加重1月。其5年前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胃脘胀痛,嘈杂吞酸,经某医院门诊治疗,口服奥美拉唑、硫糖铝效果不著。后又改服庆大霉素颗粒,熊去氧胆酸等,略似减轻,但病情反复发作。请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吞酸,胸闷腹胀,情绪不稳,性情善郁,常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舌质紫暗,舌下络脉青紫,苔薄,脉弦。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窦息肉。   证属气滞血瘀,胆胃失降,治宜理气通降,化瘀通络。   处方:醋柴胡10克,枳实10...

  • 当归芍药散治腹泻2年余 夏秋季节明显

    当归芍药散治腹泻2年余 夏秋季节明显

    马某某,男,26岁。2013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诉腹泻2年余。夏秋季节明显,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伴脐两侧腹痛,进食则舒,时有头痛,小便可。2013年1月外院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医曾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效差。舌暗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腻,脉沉细。 处方:川芎6克,当归6克,生白芍10克,泽泻6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蚤休10克,白及10克,生黄芪15克,煅乌贼骨15克,生山药30克,元胡10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腹泻、腹痛完全缓解,后以黄芪建中汤化裁另服1月,病...

  • 陈宝贵多年临床治呃逆

    陈宝贵多年临床治呃逆

      呃逆一证,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然历考呃逆之证,其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有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者;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有食滞而呃者;等等。此诸法不一,随证治之。   陈宝贵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呃逆之声低怯或时郑声的均少见,但见呃逆常见于呃声连连,声高响亮者,以肝郁气滞者为多。脾胃主乎通降,其所...

  • 胃痛3年余 方用乌梅丸加僵蚕

    胃痛3年余 方用乌梅丸加僵蚕

      越某,男,71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胃痛3年余,加重1周。伴呕吐心烦,时发时止,手足冰冷。曾查有胃多发息肉、疣状胃炎等病史。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尼则替丁、甲哨唑、阿莫西林、胃铋治、吗叮啉等西药,症状时轻时重。   刻诊:胃痛甚剧,心烦呕吐,乏力厌食,大便稀薄,舌暗红,苔白,脉弦按之无力。胃镜示:1.Barretl食管;2.胃多发息肉;3.胃多发息肉电凝治疗术后;4.糜烂性胃炎(II级);5.疣状胃炎;6.疣状胃炎电凝治疗术后。经禁食水,予衣替米星、奥美拉唑等治疗5天后,胃痛显著改...

  • 长达两年的腹泻终于治愈了

    长达两年的腹泻终于治愈了

    两年前,我曾患腹泻,每天大便至少三四次。 几个月下来,体重从70公斤减到56公斤,一位老中医说,脾胃虚寒型腹泻服干姜有效,于是,我到中药店买了50克干姜,分成6份,每天水煎一份,分三次饭后温服。 服药第二天,大便就基本成形,服完6份干姜后,长达两年的腹泻终于治愈了,至今已半年多,未再腹泻,体重也正常。...

  • 胃脘隐痛6年余 黄芪建中汤

    胃脘隐痛6年余 黄芪建中汤

      杨某,男,41岁,2013年1月25日初诊。患者胃脘隐痛6年余,加重两周。素有胃痛病史。常口服西沙必利、奥美拉唑、盖胃平等,疗效不佳。患者延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痞满嘈杂,口吐清苦水,纳少便溏,形瘦体倦,舌体胖有齿痕,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胃镜示: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溃疡。   证属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治宜温中健脾,调其升降。   处方:炙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饴糖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黄连3克,吴茱萸3克,三七粉分冲3克,炒枳壳10克...

  • 哮喘用延年半夏汤化裁治愈数例

    哮喘用延年半夏汤化裁治愈数例

      炎暑已逝,秋冬踵至,天阳日减,阴气渐盛,肺系宿疾,伺机病作。治疗之棘手,病人之痛苦,莫甚于哮喘。笔者近年运用延年半夏汤化裁治愈数例,谨录验案于下。   王某,女,46岁。2008年9月17日初诊。童稚时代即罹患哮喘,夏轻冬重,屡用中西两法调治,时效或罔效,至今未获有效控制,四天前因衣薄感寒而诱发加重。每当哮喘加重时先感觉咽喉发痒,紧缩噎塞,咳嗽喷嚏,呼吸不畅,继之阵作。平时胸痞脘胀,水谷消迟,食后及夜晚益甚,身冷畏寒,体倦乏力。刻诊:面色苍白,眼睑微肿,壅嗽喘憋,喉中痰鸣,愤瞋肩息,胸高气塞,俯仰吐息,不得平卧...

  • 治疗多年顽咳验方

    治疗多年顽咳验方

      兹举笔者应用该方治疗多年顽咳医案一则。   王某,女,33岁。2009年11月27日就诊。   患者自诉从1岁开始咳嗽,每年无明显诱因于入冬后咳嗽,以干咳为主,或咳出少量白黏痰,受凉、油烟刺激、劳累或大声说话后加重,加重时必须连续咳嗽十几分钟后方能缓解,冬季天天如此,入春则止,一切如常人。其余季节如逢剧烈的情绪刺激,咳嗽基本与冬季相同。患者前往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服肃肺止咳化痰中药(桔梗、杏仁、半夏等)及化痰止咳等西药多年,未见明显效果。半月前开始咳嗽,刻下症见:干咳,咽...

  • 半年长期咳嗽 中药治方

    半年长期咳嗽 中药治方

      陈某,男,58岁。患者半年以来长期咳嗽、咽痒、痰难咳出,无胸闷、气喘,曾自购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口服,效果不显。有中医给予麻黄、葶苈子等宣肺止咳平喘中药,咳嗽不减。拍胸片为肺纹理增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15天,咳嗽仍不见好转。肝功能、B超、胃镜检查后,发现患有十二指肠霜降样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轻度脂肪肝、肝囊肿等病,且肝功能AST54U/L(正常40U/L),有轻度异常。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发现患者不仅咳嗽、咽部有痰,而且伴腹胀、大便时干时溏,有时胃部嘈杂不适,舌红苔黄,根稍腻,脉弦。经辨证为肝胃不和,...

  • 小儿肺炎多年临床应用验方

    小儿肺炎多年临床应用验方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其中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笔者多年临床应用下列验方,疗效很好。   1.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6克,黄芩10克,射干6克,牛蒡子10克,天竺黄6克,桑白皮10克。适用于风热犯肺型。   2.麻黄2克,杏仁10克,葶苈子5克,前胡10克,桔梗5克,芦根10克,莱菔子6克。适用于风寒闭肺。   3.荆芥5克,防风6克,黄芩6克,知母5克,生石膏15...

  • 慢性咳嗽1年多 针灸医案

    慢性咳嗽1年多 针灸医案

    编者按:古今文献中针灸医案并不少,但多内容简要,只记录什么病症用哪些穴,对病证的性质、结构,以及选穴依据等问题没有深入详细的讨论,容易使初学者陷入迷信模仿“经验穴”、“特效穴”的误区。今为展现一种实用独特的针灸临床思维模式,在“验案赏析”专栏中设“经络医学”系列,刊发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王居易教授所著《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中的部分医案,以反映其经络诊察、症候分析、选经选穴等理论...

  • 咳嗽少痰2年余 温阳化饮

    咳嗽少痰2年余 温阳化饮

      刘某,女,36岁,2007年3月5日初诊。   咳嗽少痰2年余。每逢天气变化或吃生冷饮食时加重,阵发性咳嗽伴咽部不利、气促、不能自主。夜咳更甚,夜不能寐。偶有痰、但量少易咳出。查心电图及胸片均正常。多次用中药汤剂治疗,症状反复,疗效不显。   刻诊:精神不振,体型偏瘦,手凉肢冷,食少乏力,头晕目眩,口渴喜热饮但不多,背寒,大便偏溏,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金匮要略》:“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背者,阳也。背寒者,阳虚也;加之舌脉,故辨证为阳虚饮停所致咳嗽无疑,...

  • 反复咳嗽10年余 方用肾气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反复咳嗽10年余 方用肾气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中经常会遇见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用西药治疗难免顾此失彼,疗效也欠佳。但笔者抓主要矛盾,以经方治疗,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欣喜不已。现介绍典型病案。   病案   李某,男,74岁,2013年8月8日初诊。   患者反复咳嗽10年余,每逢感冒、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便旧病复发。既往有肺气肿、前列腺肥大,左肾结石、喘证、腰痛等病史。   刻诊:喘息无力,动则喘促,气不接续,发热,恶寒感甚剧,肢体浮肿,小便点滴难出,腰痛如断;舌质紫暗,苔白,脉沉涩。实验室检查:WBC:10.2×...

  • 北京名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方

    北京名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方

    北京名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痰湿上犯)方 处方:半夏、苏叶各5克,茯苓、陈皮各15克,厚 朴、白术、桔梗各8克,浙贝母10克,苏梗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化湿,利咽止咳。用于治疗老年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属痰湿上犯型。症见咽痒而 咳,咳甚呕恶,痰多,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咽喉黏膜 无特异性表现,舌质偏淡、舌体胖,苔白腻,脉滑或 濡。 专家点评: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差,常因饮食不 节,致脾胃运化失职,而咽又属胃所主,与脾胃的关 系最为密切。临床上治疗咽喉疾病宜从调理脾胃人 手,或益气健脾,或健脾...

  • 心慌10余年 咳嗽2年 中医治方

    心慌10余年 咳嗽2年 中医治方

    李某某,女,52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 心慌时作10余年,咳嗽2年。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由50余次/分钟逐渐减至37次/分钟,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炎。曾服益气养阴、补肾温阳药效果不明显。刻下症见:易心慌,每于心率低于40次/分钟加重,严重时悸动感上冲咽喉,运动出汗后好转,胸闷,无胸痛;下蹲起立眼前发黑,眼皮沉重;油烟刺激后干咳;易牙龈肿痛,严重时同侧颜面肿胀伴严重头痛,牙龈色淡白;纳差,易恶心;困倦思睡,入睡困难,夜间易憋醒;二便正常;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脉缓。中医诊断为心悸、咳...

  • 老年哮喘 咳嗽哮喘偏方

    老年哮喘 咳嗽哮喘偏方

      老年哮喘杏仁15克,冰糖30,水煎服。   普通咳嗽百部500克,蜂蜜250克,清水250克,先煎百部,滤去渣,加蜂蜜慢火熬膏,早晚饭后冲服1~2匙。   水肿喘咳桑皮30克,梗米10克,水煎服。   咳嗽哮喘苏子、菜菔子、白芥子各10克,水煎服。   久嗽不愈紫苑、冬花各30克,百部15克,研末,每次10克,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服,每日2次。(王民栋)...

  • 柿饼蒸蜂蜜治老年性喘咳

    柿饼蒸蜂蜜治老年性喘咳

      一、柿饼粥:粳米100克,柿饼4只,切成小粒,小火慢熬成粥,分2次空腹服用。此粥适用于咽喉热痛、咳嗽痰多,老年人吐血、尿血,小儿腹泻。   二、柿饼蒸蜂蜜:柿饼2个,蜂蜜30克,加水100毫升,隔水蒸熟。早晚各服用1次。此方适用于老年性喘咳、咳嗽。   三、柿饼糕:柿饼50个,与糯米粉500克调匀,制成糕胚,蒸熟。分多次空腹服用。此方适用于小儿痢疾。   四、红枣柿饼:柿饼、红枣各500克,加入山萸肉20克拌匀,焙干研末,制成饼胚,蒸熟。早晚空腹当点心食用。此方适用于肝虚脾弱、耳鸣、耳聋、口干、食欲减退...

  •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 治咳、痰、喘20余年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 治咳、痰、喘20余年

      哈某,男,68岁,于2012年10月19日初诊。   主诉:慢性咳、痰、喘2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短1周。患者咳嗽、咯白痰20余年,以清晨起床后为主,多发于冬春季节,严重时一年四季均有症状。1周前,患者晨练受凉后,咳嗽加重、咯大量白痰,伴胸闷、气短,无发热,呼吸欠畅,舌质白腻,脉滑。   在当地查血常规,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稍高于正常。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结合患者既往有吸烟史40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给予吸氧、抗炎、化痰止咳对症治疗1周后稍...

  • 哮喘偏方 治10余年哮喘病史

    哮喘偏方 治10余年哮喘病史

      孙某,男,58岁,已婚,2009年2月13日初诊。患者素有哮喘病史10余年,每遇冬季或寒冷发作,两月前因受寒而诱发哮喘,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膈满闷,咳痰稀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暗,苔白滑根腻,脉弦滑。辅助检查: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叩清音,呼吸音粗糙,在肺底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音清晰,二尖瓣、三尖瓣听诊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胸膈角锐利,肺纹理清晰,未见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6.8×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0%,噬酸性粒细胞3.5%。...

  • 治疗多年顽咳医案验方

    治疗多年顽咳医案验方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原文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一般认为外寒内饮,寒饮伏肺是本方证病机所在。《方函口诀》云:“此方用于后世所谓哮喘,水鸡声,形容哮喘之呼吸也。”因此咳嗽气逆喘促,喉中痰声辘辘是方证识别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与小青龙汤同为主治咳喘病外寒内饮证的方剂,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异同比较分析。根据方证对应的药证原则可知,前者主要含有射干、紫菀、款冬花,因此肺气上逆证症状较为突出,如咳喘气逆,喉中痰鸣...

  • 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 人参蛤蚧散合方

    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 人参蛤蚧散合方

      刘某,男,69岁,2011年2月5日诊。   主诉:气喘10年余,伴心悸、眩晕7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每遇感冒(冬春两季)发作为甚。屡经中西医治疗,自觉症状时好时坏。近几年渐渐出现心悸,眩晕乏力,下肢水肿。曾在内蒙、北京的医院诊断为“肺心病、风心病、脑梗”。虽对症、抗炎、改善心脑微循环治疗,但效果欠佳,近2周再发。   刻诊:喘促,心悸眩晕,动则喘悸,痰多泡沫,胸闷如窒,难以平卧,下肢水肿,少尿,乏力,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苔白滑,脉微结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