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 第56页

年 第56页

  • 轻松度过了更年期 有人难过有人没事关键看心态

    轻松度过了更年期 有人难过有人没事关键看心态

    我国妇女的绝经年龄在44~54岁之间,目前国际公认的更年期从41岁开始,60岁以上进入老年期,由于40岁至60岁的更年期将经历20年或20年以上的漫长岁月,因此如何能顺利地度过更年期是每个妇女的殷切期望。 欧阳惠卿表示,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育和生殖功能受肾气——天癸——冲任二脉性腺轴的调节,《内经》就有指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中医典籍中的&ldquo...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思路分析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思路分析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腰酸骨楚、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爬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女性绝经前后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使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失调,进而导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 西医认为本病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采用雌激素治疗在调节内分泌方面可起较好的调节作用,但对某些临床症状则疗效不佳,并且对服药的时限、禁忌等有较高要求,加上有致癌的潜在危险性及服药后...

  • 更年期相关性疾病与中医优势

    更年期相关性疾病与中医优势

    更年期是女性健康防护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对更年期女性的生理病理变化,首次提出更年期相关性疾病这一概念,以强调对中年女性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将更年期相关性疾病的防治目标提前。通过中西医治疗比较,探讨中医防治更年期相关性疾病的优势。 女性因生理差异,许多疾病都与女性独特的衰老过程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和绝经,部分妇女会出现血管舒缩性症状、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内脏下垂和萎缩等疾病。如何及早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更年期管理的重要任务。 1更年期与...

  •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和顺,经脉通利,全身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境地,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人体的平衡和谐除了药物的调节治疗外,平时日常生活中的调整和保养对女性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1)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强调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内经》强调“恬澹虚无,真气从之”,思想上保持安闲清静,真气就能顺从。中医泰斗裘沛然教授主张“养生先养...

  • 归地猪心汤治更年综合征

    归地猪心汤治更年综合征

    笔者近年来用药膳归地猪心汤治疗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6例,疗效满意,现 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46例均为门诊病人,女 性,年龄44~55岁,平均50岁,绝经前 期11例,绝经期4例,绝经期后31例。 治疗方法:生地、丹皮、当归、天麻、 淫羊藿、香附各10克,猪心l具,共置于 砂锅中文火炖熟,食猪心并饮汤,1日分 3次服完,连服3日为l疗程。 治疗效果:本组46例中,29例经治 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为痊愈,占63%;16例临床症状明显好 转,为有效,占34.8%;仅l例无效,占 22%。 典型病...

  • 分证类调治更年期综合征

    分证类调治更年期综合征

    □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更年期综合征系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病症,属于中医脏躁、孤惑病等范畴。上海沈氏女科主张按5个证类分证调治,颇具疗效优势。 肝郁化火 主证:哄热胁胀,头痛易怒,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 处方:丹桅逍遥散:生栀子10克,丹皮10克,薄荷10克,柴胡10克,夏枯草15克,制大黄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川楝子10克,车前草30克,赤白芍各10克。 阴虚火旺 主证:五心烦热,腰痠腿软,头晕耳鸣...

  • 人流后6年未孕 化瘀通络处方

    人流后6年未孕 化瘀通络处方

    周某,34岁,职 工,1990年8月21 曰初诊。 人流术后6年未孕。3个月前因 “宫外孕”手术治疗, 术中因左侧输卵管 壶腹部妊娠而行左 侧输卵管切除术,术 中探查发现,右侧输 卵管也因长期炎症 肿胀增粗。出院诊为 左侧输卵管壶腹部 妊娠、右侧输卵管阻 塞。自知求嗣无望, 缺乏治疗信心,后经 人介绍来诊。术后月 经规则,色量一般, 经中除腰胀或小腹 微痛外,余无不适。 表情抑郁,形体瘦 弱,舌质淡,尖有瘀 点,苔薄白,脉虚细 弦。妇检:子宫正常 大小,质中,右侧附 件区增厚、压痛,左 侧...

  • 健脾益气治更年期乳溢

    健脾益气治更年期乳溢

      赵某某,女,52岁。2010年10月9日诊。诉近半年来两乳发胀,且有乳汁溢出,质稀,曾做多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刻诊:患者神倦乏力,头昏气短,寐差梦多,面色萎黄,纳谷不馨,大便溏薄,带下清稀,舌苔薄白,脉象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回乳。用参苓白术散合归脾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砂仁3克(后下),薏苡仁2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5克,木香10克,陈皮6克,炒麦芽60克,红枣10枚。水煎服,日1剂。   服5剂后告之溢乳症状有减,遂守方...

  • 乳腺增生 中药方治乳房肿块1年

    乳腺增生 中药方治乳房肿块1年

      《素问·六气正纪要大论》提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是古人因时用药的原则。因为时令的不同,日照的长短,寒温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用药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相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个典型案例,深受启发。   杨某某,女,36岁,2010年3月18日初诊。   发现两乳房肿块1年多,近来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伴乳房胀痛,痛连两腋窝,情志抑郁及劳累时疼痛加重。月经基本正常,饮食尚可,余无不适。体...

  • 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症 介绍几则外冶方

    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症 介绍几则外冶方

    乳腺增生症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症状为 乳房疼痛、乳房肿块。 在中医里.该病属“乳 癖”、“乳核”范围,多 因思虑伤脾或恼怒伤 肝等所致。临床发现, 采用中药局部外治. 可使药物直达病所. 促使病灶消失。现介绍几则外冶方.供中老年人选用。 方法一取中成 药如意金黄散10克. 用凡士林或香油10 克调匀.外敷于乳腺 增生处。2日换药1 次.连续2~4周。可起 到活血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 方法二 取芒硝60克,天南星、蜂房各20克。上筠JL 研为细末,每次...

  • 乳腺癌与年龄有关系吗

    乳腺癌与年龄有关系吗

    乳腺癌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点,25岁以下的乳腺癌病人极少见,30岁以后明显增多。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高峰在45~50岁之间,50岁以后逐渐减少。...

  • 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方

    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方

    老年性阴道炎多发于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性激素水平低下,阴道上皮萎缩,缺乏糖元,使阴道酸性降低,局部抵抗力减弱,致病菌得以繁殖引起炎症。临床表现为白带多,黄白色,稀薄,可混有血液,阴道有灼热感。可伴有头晕、耳鸣、心悸、心烦易怒等症状。 现介绍几则外治验方供选用: 1.苍术、蛇床子、地肤子、枯矾各15克,赤芍20克,苦参30克,红花、花椒各10克。用纱布包裹;放入沙锅,凉水浸泡1小时后煎20分钟,取出药包下次再用。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冲洗阴道或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1剂药可用4次,连用2天。...

  •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阴道炎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阴道炎

    治疗阴道炎 本组用四妙散加味:黄柏、苍术各10克,薏苡仁、忍冬藤各20克,牛膝15克,秦艽12克。关节红肿痛甚加乳香、没药;血瘀甚加桃仁、红花;湿甚加茯苓、泽泻;热甚加金银花、夏枯草。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0例,均用秋水仙碱2片(每片0.25毫克),1小时后用1片,日2次;1—2日症状缓解后, 日1—2片;用1周。别嘌吟醇0.1克/日3次。均口服。均4周为1疗程。用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8、2例,好转31、20例,无效6、8例,总有效率86.7%、73.3%。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本方...

  • 闭经半年 治法润心脾缓肝急

    闭经半年 治法润心脾缓肝急

    王某,女,29岁,2013年7月25日就诊。 主诉:闭经半年,患者月经13岁初潮,初规则,后于排卵期出血,经前小腹痛,血量多,有血块,每行经时流出膜样物即痛减,少量白带。纳欠馨,上腹胀,嗳气,泛酸,胃脘部有振水音(下午、夜间甚),眠差多梦,易醒,心急易怒,大便溏、1日3次,不成形,小便黄。既往有甲亢病史2年(甲功:TSA降低;血小板正常;FSH上升,LH上升)。望其形体中等,面色萎黄,偏暗,双目突出,舌体胖边有齿痕,苔暗黄厚干,诊其脉弦细。 证属:肝郁脾虚,冲任失调。 治法:益气健脾,疏肝调经,兼调冲任...

  • 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治法

    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治法

    彭大妈已经绝经7年多了,近几年来,反复出现阴道干涩、瘙痒、灼痛,甚至出现性交痛等症状,曾为此多次就医,诊断都是“老年性阴道炎”。医生的用药也十分雷同,每次都是醋性溶液或肤阴洁、日舒安等药液坐浴,然后阴道内塞人甲硝唑、曼舒林等等。用药期间,症状有所缓解,但疗程结束后不久又旧病复发。彭大妈弄不明白,这老年性阴道炎怎么就这么难断根呢? 原来,妇女阴道内正常情况下寄居着大量乳酸杆菌,保持阴道内酸碱度(pH值)处于弱酸性。阴道内的这种弱酸性环境可以抵御细菌的入侵。妇女绝经后,最显著的生理改变是卵巢萎...

  • 益经汤治年未老而经先断

    益经汤治年未老而经先断

    临证所见,未到绝经期的中年妇女闭经者颇多,现代医学认为大多因卵巢萎缩早衰所致,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运用《傅青主女科》益经汤治疗此证,疗效较佳。兹举一例与同道分享。 魏某某,女,46岁,2014年6月3日初诊。自述月经既往一向正常,近闭经四月有余,一直未行,余无任何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稍沉弦。 辨证:年过四十,肾气不足,冲任亏损,气血不调。 处方: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川牛膝12克,丹参30克,巴戟天15克,...

  • 老年阴道炎治疗有三法

    老年阴道炎治疗有三法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有:白带增多呈黄水状,或血样白带;阴道黏膜变薄发红,有小出血点,有时有浅表溃疡,溃疡面可与对侧粘连;有时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以下治疗法: 1.用0.5%醋酸或1%乳酸冲洗阴道,增加阴道酸度。 2.口服尼尔雌醇,每月1次,每次2.5-5毫克;己烯雌酚0.25-0.5毫克,每晚塞人阴道1次,7-10天为一疗程; 3.用磺胺噻唑,氯霉素等制成软膏或用0.25%己烯雌酚软膏、雌激素软膏、雌三醇软膏涂擦阴道壁。...

  •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治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方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是调和肝脾的名方,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脉弦之阳郁厥逆证;还可治疗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之肝脾不和证,方证相应,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四逆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临证中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明显,其典型病例如下:   赵某,女,34岁,习惯性便秘伴月经不调6年。   患者平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四肢常感酸麻胀重,冬日肢冷明显,夏日手足心汗大。大便...

  • 治更年期乳房良性肿块方

    治更年期乳房良性肿块方

    处方与用法:郁金 10克,柴胡5克,当归 10克,夏枯草15克,白术5克,白芍8克,茯苓 15克,白蒺藜10克,青皮10克,僵蚕10克。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 个疗程。外用药:丁香、细辛、乳香、肉桂各30 克,共研为细末,每次用 10克,醋调糊状,敷于患处,4小时后取下药物。每日敷药1次。 功效:疏肝理气,消肿化症,治妇女更年期乳房肿块,性质为良性,多伴,性情急躁,肋胁胀闷,头晕眼花,月经不调等。(包玉工)...

  • 老年性阴道炎中药灌肠方

    老年性阴道炎中药灌肠方

    治疗方法灌肠方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茯苓各15克,泽泻、丹皮各12克,熟地、山萸肉、红藤各30克,山药10克,墓头回20克加减。每日1剂,煎成灌肠汤剂,患者排尽便后,取侧卧位,经肛门插管,配合60毫升注射器进行结肠灌注,结肠灌注液温度尽可能与体温相同,每次100~120毫升保留,7天为1个疗程。 自拟止痒汤处方: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黄柏、徐长卿、艾叶各15克,花椒、白藓皮、百部各10克。煎煮后取1500毫升倒入盆中熏蒸外阴,待药液温度适中后坐浴,直到药冷为止,每日2次,7日为1疗程。 分析:老年...

  • 老年性阴道炎外洗验方

    老年性阴道炎外洗验方

    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后,患者自觉外阴灼热,痒痛不适,白带增加,色黄质稀,味臭,常易并发尿频、尿痛或小便失禁等症。如果阴道炎症久治不愈,有可能引起阴道粘连,重者引起阴道闭锁,炎性分泌物不能排出,又会发生阴道积脓或宫腔积脓。 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应该从改善阴道环境,增加阴道黏膜的抵抗力和抑制细菌生长两方面人手。该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为“带下”、“阴痒”的范畴。因为许多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所以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既能解除外阴瘙痒,又能抗炎杀菌,一举两得,疗效很好。推荐...

  • 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 辨六经辨方证用药

    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 辨六经辨方证用药

    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余。患者2008年10月开始即出现月经不调,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3月前出现闭经,于昨日查性激素六项:雌二醇降低,促卵泡生成素升高,遂求治于中医。刻下症见:月经不行,时感身热,盗汗出,面部双颊大片色斑,口中和,大便可,小便正常,思虑多而眠差、早醒,凌晨2点即醒,无恶寒,无腹痛,无四逆,舌暗淡苔白腻脉细。 辨六经:患者身热、盗汗,不恶寒,此为有热,即为阳也;又无头痛、身痛、恶寒等表证,亦无口干思饮、便干、尿...

  • 治老年月经复行经验方

    治老年月经复行经验方

    经验方:熟地、黄芪各30克,当归、山萸肉、土炒白术各15克,香附、阿胶(烊化)、木耳炭各 10克,黑荆芥、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老年月经复行患者23 例,服用3~18剂,停用其他止血药,结果治愈 21例,无效2例。...

  • 月经闭止2年 现腰酸膝软乏力 拟健脾温肾之法为治

    月经闭止2年 现腰酸膝软乏力 拟健脾温肾之法为治

    姚某,女,49岁,柳JJ、I、I 市人。 月经闭止2年。现腰 酸膝软,头晕,四肢乏力,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 水,无特殊气味,纳差,便 溏,脉细缓,苔薄白,舌质 淡嫩。此为脾肾阳虚,水湿 不化所致之带下,拟健脾 温肾之法为治。 药用:制附 子三钱,云苓四钱,白术三 钱,白芍三钱,党参四钱, 台乌药三钱,益智仁三钱, 淮山药五钱,桑螵蛸五只。 连服3剂,带下病解。 以上两例,病虽不同, 但其病情均属肾阳虚衰而 致,故皆用温肾助阳之法, 然例3之病变,其本在肾 而标在肺,肺主气而气之根...

  •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彭某,女,38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5日初诊:月经期腹痛1年,伴畏寒肢冷,疲乏少力,纳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冲任虚寒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主方: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10克,吴茱萸4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丹皮10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0克,香附10克。10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7日二诊:药后痛经显减,畏寒肢冷减轻,仍疲乏,食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继用上方加味。   组成:西洋参10克...

  •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刘某,女,18岁,2004年春求诊。   主诉: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患者月经周期37天,行经5~6天,经量中等,有少量紫血块,痛经不甚明显。每遇经行第1天,即开始呕吐,频繁发作,难以进食。且伴有腹泻,日3~4次,多属稀烂便。患者呕吐甚时,除吐出食物残渣外,多伴有胆汁,甚至有血样呕吐物。故经期常发生脱水而入院治疗。其家人四处延医,终难获效。   刻诊:患者正值经期第2日,面色萎黄,倦怠神疲,时有烦躁,呕吐频作。舌淡苔白,六脉弦细。   辨证:呕吐者肝胃不和也,其心情急躁易怒,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故也...

  • 老年妇女怎么乳房保健

    老年妇女怎么乳房保健

    也许有些人认为,老年妇女在绝经之后,卵巢功能已经退化,乳房已经萎缩,腺体已经进入了平静的老年期,基本完成了其一生的任务,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还需要特别保健吗?其实,正是由于进入了老年期,才应该更加注意乳房的保健。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在45岁以后,因此,老年妇女的乳房保健及防癌意识应该更强,任务更重。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的减少,其乳房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这时,应坚持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一次到专科医生处进行体检,随时注意乳房的细小...

  •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色、质、量、味的异常,引发带下病。   病因脾肾亏虚,湿热入侵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脾气虚弱,...

  • 止痛清热川楝子 治老年阴道炎

    止痛清热川楝子 治老年阴道炎

    川楝子又名金铃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外形类球形,直径2-3.2厘米。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外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川楝子性寒,味苦,能舒肝、行气止痛、驱虫,主要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的治疗。 1.牙痛:川楝子能清热泻火,杀虫止痛,生用有小毒,炒制品不但毒性大减,而且还是止痛上品,故多用炒品。牙痛患者可取川楝子80克,加水煎汁,频频含漱,每次让药液在口腔内停留5-8分钟后吐出。 2.老年...

  •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患者余某某,女,36岁。2012年5月27日初诊,因“经期呕吐4年余”入院。   患者自诉,2008年3月因情志不畅引发当月经行恶心剧烈呕吐,此后每月经行,呕吐均有发作。   每于经前数日,自觉疲惫,胸胁不适,饮食无味,夜寐不安。月经来潮日两胁作胀,自觉胃中有气上冲,恶心阵作,随即发作呕吐,其质初为食物,继为清水痰涎,直至吐出痰涎方觉为轻。其间虽胃中空虚,但不得食,心中嘈杂难忍,头痛眩晕,倦怠难支,月经干净则呕吐自止。每月都需住院,靠点滴维持。非行经期一切正常。月经周期、行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