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第52页
-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是尽人皆知的一种饮品。其实,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日,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祛病养生作用。特别是一些因寒湿困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长期饮用,具有舒筋活血、补肾益阳、强身壮骨、延年益寿之功效。 黄酒凉饮,有消食化积、镇静作用。温...
 -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传统上,我国药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等。 治风疹风癣酒: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 祛风湿酒:生地15克,藏红花3克,制川乌5克,桑寄生12克,全当归10克,蕲蛇干15克,乌梢蛇干15克,白酒2斤。 腰腿痛酒:熟地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
 - 
	
	
偏方治酒后头痛
竹茹为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味甘性凉,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善治胃热呕吐、痰热呃逆、虚热呕秽等多种吐逆之证,且有宁心除烦之效;鸡蛋清性平味甘,有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的作用,能治肺胃阴伤之烦躁、咽痛、呕逆等。二味合用,对轻、中度醉酒出现的头痛、咽干、失音、咯痰等当有一定疗效。不过,严重醉酒者则不宜用此法,及时送医院就医方为上策。 我先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与酒打交道,喝醉是常有的事,有好几次都上了医院。他醒酒后,每次头特别痛。有人介绍我一个偏方,用后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竹茹10克,鸡蛋5个(只取...
 - 
	
	
竹茹+蛋清缓解醉酒症状
醉酒醒来常会出现头痛、胸闷、呕吐、咽痛、痰多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过量饮酒导致胃、肺积热过盛,“酒毒”上扰清窍所致。下面介绍一个治疗酒后头痛、止呕的验方。 竹茹10克,鸡蛋5枚(只取蛋清)。将竹茹煎煮好后,去渣,等药汁放凉后,将鸡蛋清放入,搅匀。放在火上,煮沸即可。 竹茹为淡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其性味甘凉,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善治胃热呕吐、痰热呃逆、虚热呕秽等多种吐逆之证,且有宁心除烦之效。中医认为鸡子白(鸡蛋清)性味甘平,有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作用。能治肺胃阴伤之烦躁、咽痛、呕逆等。二味...
 - 
	
	
醒酒汤 过年过节喝酒必备
胃痛、烧心甚至剧烈呕吐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一般在胃中吸收20%,酒精能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因此酒精对胃黏膜的危害很大。解救方法是用冬虫夏草5克、百合40克、鸭肉200克。先将鸭肉炖30分钟,然后加入冬虫夏草和百合再炖20分钟,调味后喝汤并食虫草和鸭肉。 右上腹部的肝胆区疼痛大约有80%的酒精在肝脏内分解,长期大量饮酒对肝细胞的损伤很大。解救方法是用黑芝麻、赤豆、花生各一份,先将赤豆、花生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再加入炒熟研碎的芝麻,连续滚沸数次即成,有养血保肝...
 - 
	
	
灵芝酒能补虚
灵芝性味甘平,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多梦,体倦乏力、气短、疲乏,也用于痰多咳喘。它能减轻头痛、头晕症状,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虽然灵芝能补全身之气,五脏虚弱都可用,但其补益作用不强,一般作为辅助药。 现代医学认为,灵芝中的多糖、多肽能滋养皮肤,有清除色素沉淀和祛斑作用,能减少皮肤皱纹。有研究表明,灵芝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药,但作用有限。:有些民间流传的方子,对灵芝的作用可能夸大了,建议遵医嘱用。 灵芝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单用研末吞服;...
 - 
	
	
柿子是最好的解酒药
解酒、醒酒有人用茶,有人用药,其实还有一种水果醒酒效果非常好,那就是柿子。柿子里含有单宁和酶,维生素C比柑橘要高出3~4倍,这些物质都是醒酒的“好帮手”。 专家说,柿子能加快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其中单宁和酶可以分解酒精,高含糖量和含钾量,以及大量的水分能起到利尿的作用,帮助机体排泄酒精。其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够增强肝脏功能,起到护肝的作用。有机酸和鞣酸可以促进消化,加速酒精分解。所以称柿子为最好的“解酒药”一点也不过分。醉酒后如能吃上两个柿子,还可以缓解第二天的头痛。 柿子好吃,也有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
 - 
	
	
冬饮黄酒可祛病
在寒冷的冬天,饮杯温热的黄酒,不仅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邪,预防感冒,还可防治多种寒湿疾病。如若适量常饮则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有延年益寿之功效。黄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酒种,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 20%,属于低度酿造酒。中医认为,黄酒味苦、甘、辛;具有温经散寒、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温胃、祛风止痛、美肤抗衰的功效。黄酒营养丰富,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黄酒中含有丰富的硒,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
 - 
	
	
解酒用中药材单方
起于神农而逮于今,医籍记载诸如“解诸毒”“主解酒毒,止烦渴”“消酒”,治“酒醉不醒”的中药林林总总,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解酒药阵。如葛根、葛花、萝卜丝(煮汁)、西瓜、茶(茶种子)、刺五加、生藕片、冰(解烧酒毒)、乌梅、甘蔗、菱角、赤小豆(利尿止渴解酒)、砂仁(消食醒酒)、槟榔(杀虫醒酒,过服则损真气)、五倍子(敛汗解酒)、地榆(消酒)、神曲(解酒化食)、冬瓜、柿子、地榆、苦参、盐麸子、橄榄等,不下50种。现列举部分解酒药物及药食两用之品,并简介其用法,以飨读者。 橄榄 橄榄性味甘酸涩温,无毒,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清热...
 - 
	
	
解酒方与醉酒后注意事项
解酒方:枳犋子、葛根、构杞子、山楂按1:1:0.4:0.4制成冲剂,饮酒前饮用可防止醉酒,醉酒后饮用缩短醒酒时间,且对酒精中毒有缓解作用。 酒后不宜游泳 各种酒类饮料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酒精)。饮酒后,精巧的神经功能受到抑制,思想活动和技术操作的精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表现为头胀、行动不灵敏、四肢微微震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游泳,就很难处理水中突然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乙醇对血管有扩张作用,饮酒后大部分人面色发红、身体发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时下水游泳,会因为水的导热性强,而大大增加体内热量的消耗,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