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 第107页
-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甘草12克,炮姜5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细辛3克,木通5克,芡实30克,土茯苓30克。4剂,水煎服。 4天后复诊,诸症好转,腰腿微有怕凉,继上方加鹿角霜10克(先下),6剂以善其后,半月后随访,已痊愈。 按:生化汤用于产后受寒而致瘀滞患者,甚者有些地区习惯作为...
-
产后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某,女,27岁,2007年11月6日夜诊。自诉产后五日大便秘结,肛门肿痛,触之有杏核大小痔疮二枚,疼痛难忍,血水淋漓,每解大便,痛苦之情难以名状,加之新产之后,少腹疼痛不适,时有恶露排出,周身不爽,口干口苦,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其为产后痔疮,便秘乃湿热浸淫下焦,兼津液不足,固呈肠风脏毒之势,又值新产,法当祛瘀生新,以复其旧,用药不可大苦大寒,即应先服生化汤,以观其效。 处方:当归24g,川芎6g,炮姜炭6g,益母草12g,红花6g,桃仁12g,炙甘草3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其忌油腻辛辣之品。 四日...
-
预防和治疗产后风湿月子病
产后风湿俗称月子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产后血虚体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据统计,在女性中约有40%的人患有此病,故对产后风湿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1.内服方:①黄芪30克,白芍 15克,桂枝12克,生姜、防风、独活各9克,大枣5枚。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气血亏虚者。②党参12克,云苓、附子、威灵仙、木香各15克,黄芪30克,细辛3克,桂枝、当归、独活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l剂。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者。 ③独活、熟地、伸筋草各15克,寄生、秦艽、杜仲、牛膝各1...
-
百部汤加减治疗产后久咳
产后咳嗽是新产妇女在产褥期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的症状,其成因复杂,多反复难愈,迁延日久可演变为哮喘等,对产后的身体恢复极为不利。笔者查阅文献,以历代医家的论述为指导,择用《古今录验方》百部汤加减治疗产后久咳患者获良效,兹附于下以供同仁探讨。 病机与治则 目前对产后咳嗽专题报道较少,多从产后血虚血瘀、产后宜温立论,用方多选生化汤加减以达养血祛瘀、降气止咳之功。笔者认为产后久咳多为脏腑内伤基础上复感外邪的本虚标实证,治疗不应见咳止咳,兼顾血虚血瘀之外还应重视调理脏腑功能,益肺脾之气、养肺胃之阴,方...
-
产后音哑 大便溏薄 治则处方
许某,女,31岁,2012年6月5日初诊。 患者主诉产后3月余,大便溏薄,日三、四次,有时呈水样便,少腹不适。继之声音嘶哑,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起初音哑,发音尚能听到。后则音调逐渐低微,说话多时,症状加重,言语低微,含糊不清。时感咽部干燥,喜饮热水。刻诊:身形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肺阴亏损,脾失健运,胃肠不固也。 治则:滋养肺阴、宣肺开音、健脾固肠立法。 处方:太子参10克,南沙参10克,生地18克,金石斛10克,枸杞子9克,云苓10克,桔梗5克,蝉衣6克,煨诃子9克,乌梅9克,木蝴...
-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杨某,29岁,保险公司职员,1992 年1月30日初诊。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48天。1991 年12月13日于孕 4个月因胎膜早破而行引产术,当晚分娩顺利,3天后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色暗,伴少、小腹隐痛。 1周前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色鲜红,夹血块,昼多夜少,纳便尚可。B超示:子宫稍大,在子宫下段前壁见2.5emx2.8em的包块,诊为“子宫肌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①恶露不绝;②瘕瘕。 辨证:血虚夹瘀。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处方:鸡血藤20克,丹参1...
-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处方: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服。服药同时热敷产妇小腹部位。 说明:产后腹痛多因产后血亏气虚,运行无力,血行不畅所致;或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以致腹痛。不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治疗时均以补益气血、温通经脉为治,上方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故适合各种产后腹痛。上世纪70年代曾使用本方治疗妇人产后腹痛120多例,均效果好。如伴有产后恶露不绝、有血...
-
治产后乳流不止 乳房肿大验方
治产妇乳房肿大经验 方法:取鲜山药(去皮)O.1公斤, 鲫鱼1条0.1公斤左右(去肠脏、鱼骨 头)。两味混合同捣烂敷患乳,每天换 药1次,两天消肿止痛而愈。忌食刺激 性和燥热食物。 主治:产妇乳房肿大。 梁庆森 治产后乳流不止方 产后乳流不止,中医称溢乳,认为是由气血虚弱引起。取麦芽30克,炒焦后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0-30分钟后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 江西省彭泽县中医院 刘国应 献方 治急性乳腺炎方 蒲公英、王不留行各30克,金银花15克,紫花地丁、皂角刺、天葵、野菊花各10克...
-
产后风疹治验一则
患者,陆某,女,26岁。患者 自述第一胎产后不足40天,晨起 洗衣,当晚即觉双手灼热,继而奇 痒,随即遍及全身,发无定处,以 颜面、颈项、手背为甚,每遇风冷 则剧,得暖即缓。曾用扑尔敏、强 的松进行治疗,效果欠佳。诊见患 者面颊、颈项及手背等处见散在 性抓痕,无皮损,恶风汗出,头晕 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缓。 笔者根据病情,考虑到患 者产后不足2个月,气血未复, 阴血亏则虚风易生,且曾接触 水冷而有瘙痒诸症,纯用疏风 则更虚其表,阳气虚则理不密, 营卫失和。治法采用调和营卫, 养血祛风。遂开处方如下:煅龙...
-
产后畏寒 大龄备孕
家住襄阳樊城区的林女士是一位新妈妈,坐月子期间受了点风寒,感觉怕风怕冷,上肢和肩膀疼痛,家人建议她去附近的美容会所做汗蒸。结果做了几次之后不光症状没有改善,反而感觉全身酸软无力,稍稍活动就大汗淋漓,有一次还差点休克,这可把林女士吓得不轻。 后来她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经过该科主任李宝华的望闻问切后发现,她主要的问题是产后气血不足,又受了风寒,需要补益气血、祛风散寒。根据她当前的身体状况,制定了治疗方案:产后中药熏蒸以祛风散寒,配合经络推拿和艾灸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三次后林女士精神明显好转,怕冷、身痛等...
-
临床时常用桂枝汤治产后盗汗
刘某,女,25岁,2011年9月初诊。 患者产后35天,从产后以来,每日入睡后汗出蒸蒸,衣被尽湿。常感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食欲减退,时有失眠。大便如常,小便色黄。刻诊:观其舌淡,边有齿痕,脉浮缓。 中医认为,盗汗属阴虚。故治疗以滋阴敛汗为治疗常法。但此患者阴虚内热之证不明显,故立法以调和营卫,桂枝汤加减。 组方: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牡蛎15克,龙骨12克,麻黄根6克,山茱萸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水煎温服。 患者药后盗汗渐止,可安然入...
-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1977年秋,城内李姓少妇,34岁,产后3月余,呃逆、气喘、面浮足肿,邀家父出诊,余随同前往。 患者主诉产后2日后,不慎感寒,周身不适,时有咳嗽,咳吐稀白痰涎。伴头晕乏力,晨起面目浮肿。经服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一日前晨起,又见面目浮肿,继之双下肢肿胀,并咳嗽气逆,症状日趋加重,甚至难以平卧。观其面目水肿,双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起。精神萎顿,脉缓,舌淡苔白。 家父诊后云:此乃产后三焦水道不利,体内积饮无疑。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则当以温药和之。 处方:云苓皮15克,桂枝5克,焦白术1...
-
产后缺乳 体穴按摩 辨证用药膳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和最理想的食品,然而不少新妈妈却在产后缺乳,为此苦恼不已。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直接关系。任何诸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等精神上的刺激都会减少乳汁分泌。新妈妈在保持心情愉快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通乳的水果和食物,配以体穴及耳穴按摩,使新妈妈乳汁丰盛不断。 耳穴按摩、适吃具有通乳功效的食物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均可达到催乳的效果。 体穴按摩 乳根穴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左右乳房各一个穴。按摩者用中指点按被按摩者乳根穴1分...
-
产后恶露不尽50天 路志正辨证方
王某,女,37岁,2014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主诉产后恶露不尽50天。患者于4月25日剖腹产一健康龙凤双胎后,恶漏一直不断,至42天时突然出现出血量增加,颜色鲜红,渐至暗红,现仍有恶露,伴下腹隐痛,平时汗出如滴,以自汗为主,纳呆,近日出现胃脘部胀痛,食后痛甚,空腹疼痛减轻,夜寐尚可,时伴有腰膝痛,二便调,四肢关节疼痛,伴右侧偏头痛,望其面色萎黄,精神欠充,舌体胖、舌质暗红、苔薄白微滑,诊其脉细、尺稍弱。 路志正辨证后认为,证属气阴不足,冲任不调,治宜益气养阴,和胃畅中,佐以止血活血为法。...
-
产后术后之肺部感染 贵州名医验方
组成及用法:红参9克,生石膏24克(先煎),炒知母6克,桔梗6克,前胡9克,杏仁12克,川贝母9克,瓜蒌壳15克,连翘9克,茯苓15克,鱼腥草30克, 白前9克, 法半夏9克,冬瓜仁15克,芦根21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产后、术后之肺部感染。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袁家玑的经验方。袁家玑医药世家出身,早年投考北京名中医施今墨所办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在贵阳应诊,以擅长治疗温病负盛名。袁氏先后任贵阳市卫生局副局长,贵阳中医学院院长。其立方遣药,不图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