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后 第105页

产后 第105页

  • 产后身痛验方

    产后身痛验方

    当归牛筋煲 原料 水发牛筋250克,当归25克,熟地30克,白芍20克,桂皮10克。 制作 将水发牛筋投沸水锅中滚煮片刻,捞出洗净,切成6厘米长条;三味中药用纱布包好,炒锅置火上,下熟猪油烧九成热,将葱、生姜片爆出香味,下牛筋稍炸片刻倒入漏勺漏油。煲置火上,下奶汤、中药包、料酒、白糖、盐,加焖至牛筋软糯、卤汁稠浓时,勾芡,撒入鸡精、胡椒粉,淋入香油,撒入葱花即可佐餐。 功效 鲜香味浓,质糯可口,养血补血,温中散寒。 主治 产后血虚之身痛。 桂皮狗肉砂锅 原料 狗肉250克,桂皮10克,杜仲、橘皮各15克。...

  • 产后大便难的治疗方法

    产后大便难的治疗方法

    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难指产后大便坚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旺,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常用的治妇女产后大便难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木耳30克,海参20--30克,猪大肠50--200克。将猪大肠洗净切小段,与海参、木耳加清水适量同煮,熟后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本方适用于产后大便难。 [方二] 松子仁30克,糯米50克,蜂蜜适量。将松子仁捣成泥状,同糯米加水,文火煮稀稠粥,冲...

  • 产后乳汁不足者有良效

    产后乳汁不足者有良效

    下乳中药方:当归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瓜蒌12克,通草3克,桔梗6克,麦冬10克,路路通5克,花粉6克,王不留行12克,黑芝麻12克,元参12克,甘草5克, 水煎35分钟,每日一剂,饭后服用,5剂为一疗程。 方以当归、黄芪、党参大剂量补气血以滋乳汁之源,元参、麦冬花粉养阴血,阴血盛则乳汁足,桔梗、通草、瓜蒌、王不留行宽胸理气以畅乳络。全方共起养气血通乳脉功效,对产后乳汁不足者有良效。服药期间可加服鸡汤、鱼汤以保化源充足,其效更佳。...

  • 产后奶水少的食疗方法

    产后奶水少的食疗方法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乳母一般都营养良好,身体健康,所以和传统的旧社会不一样了,不需要一生完孩子就马上进补,甲鱼、海参、冬虫夏草、阿胶一起上,喝高蛋白、高脂肪的浓汤催奶。如产妇分娩后马上大补,过多饮用高脂肪浓汤,反而可能因催奶导致乳腺管堵塞,大量脂肪还可能引起肠胃道胀气等不适,影响食欲,甚至体态发胖、变形等。相反,在产后第一二天,喝些清淡的汤或医院特别配制的食物,好好休息,恢复体力才是保证泌乳的关键。根据乳量的分泌情况,一般可于产后3~4天进补为宜。 产后奶水少的食疗方法: 在民间大多数产妇吃猪蹄、鲤鱼、鲫鱼等下...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与处理原则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与处理原则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称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产后两小时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的预后因失血的多少、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有差异,如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属于中医的“产后血晕”范畴。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导致血晕的病因病机,...

  • 流产后遗症 经方治疗

    流产后遗症 经方治疗

      王某,女,27岁。2010年8月15日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自诉病起于今年4月流产后,失于调摄而致身体不适。刻下症见:腰困,背痛,脚凉,畏寒,周身憋胀。昼不精,神疲乏力;夜难寐,梦多眠差。纳食一般,大便尚调。平素易发“口疮”。舌质暗红,苔白,脉细弦。证属太阴、少阳合病,寒滞营卫。治以温经解表,调和营卫。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处方:生麻黄5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桂枝6克,赤芍10克,生甘草3克。7剂,水冲服(用免煎颗粒剂)。   8月22日二诊:服上药后,...

  • 预防产后病 月子泡药浴

    预防产后病 月子泡药浴

      对产后女性来说,坐月子攸关一生健康。在坐月子的6~8周内,除了膳食营养的补充外,身体清洁也很重要。专家建议,女性可以通过泡药浴,解决产后的不少“麻烦”。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产后1个月内不宜洗头、洗澡,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中医专家表示,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妇女产后会通过药浴达到调养保健的目的。泡过药浴的女性,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专家表示,由于产妇分娩时大量出汗,产后下身的恶露以及溢出的乳汁会污染皮肤,还会散发难闻的气味,令产妇浑身不适,精神状态差。时间...

  • 产后奇病妙治

    产后奇病妙治

    产后奇病妙治 产后摇头 一少妇产后半年来,一直摇头不已,唯在倦怠无力时,方得小休。入夜乱梦纷纭,呓唔喃喃。先用甲方:铁落、煅龙骨、煅牡蛎、山羊角各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丹参15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全蝎1.5克,每日1剂。后用乙方:生地12克,红花、桃仁、赤芍各9克,当归6克,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各4.5克,生甘草3克,每日1剂。两方交叉服用,29日后症状消失。   产后高热 一妇女分娩后12日,畏寒、寒战,体温39℃~41℃,且有心烦、尿频、尿痛、食欲不振、腰腹部疼痛、白带多。应用小柴胡汤...

  • 产后康复经验方法

    产后康复经验方法

      24岁那年,我顺产了宝贝丫头,今年12岁,健康活泼。我是从医的,下面从医学角度和女性视角,结合自身经历体验,说说我的产后康复经。   女性大都要经历怀孕、分娩、哺育这一人生阶段。期间,孕妇、产妇不但要注意自身养生调治,以确保本人康复和强健,还要为胎儿正常发育、婴儿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令其先天富足。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养生原则。要劳逸有节、睡眠有常、慎防风寒、不妄喜怒、慎戒房事等。   产褥期饮食宜遵循补气养血和活血化瘀两大原则。妇女产后常因创伤和出血等导致气血两虚,百节亏空。补气养血类食物一...

  • 产后病方十二

    产后病方十二

    山楂糕300克,淀粉、精白面粉各50克,白糖150克,蜂蜜30克,植物油500克(实耗50克)。淀粉、面粉加水调成糊,山楂糕切成手指粗条放入糊中抓匀,将其逐个下入烧至六七成熟的植物油中(不能粘连),炸至金黄色时捞出,另锅内少许水,人白糖、蜂蜜,文火熬至水尽将成块时,与山楂条倒入,翻炒匀,待冷装瓶,日服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 中药热敷治产后乳房胀痛

    中药热敷治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乳房胀痛是产科的常见问题,它是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导不到及时排出致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单纯的乳房胀痛一般在产后2~3天发生。乳房胀痛时因乳房变硬,乳头相对缩短,母亲在婴儿吸吮时因为疼痛、手臂活动不便而不愿喂奶。 对于乳房胀痛,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温热水湿热敷、按摩、吸奶器抽吸乳汁等,减轻产妇疼痛,但处理时间长,效果也不理想。笔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乳房胀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路路通、青皮、丝瓜络、王不留行、桃仁各20克,乳香、川芎各10克,将上述药物研成细粉,用棉布制成 22厘米×22...

  • 产后不适 中医恢复及调养

    产后不适 中医恢复及调养

      体虚体虚是产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新妈妈气、血、津液的耗损,就算平时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   调理法: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妈的身体尽快恢复,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枸杞、山药、桂圆、核桃仁、黑芝麻、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   多汗由于产后需要排出体内积存的大量水分,所以新妈妈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感觉到口干舌燥,或者超过一周仍然汗出不止,说明是气虚不能固表。   调理法:可以服用玉屏风散(丸),也可以服用浮小麦羊肚...

  • 产后病方二

    产后病方二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川穹7.5克,肥母鸡1只,猪肉、杂骨各500克,葱、姜少许。用常规整理鸡,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将鸡、猪肉、骨、药包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姜、葱,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食肉及汤。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

  • 产后病方五

    产后病方五

    生牛膝200克,酒3000毫升。用酒煮取生牛膝1200毫升,去渣。若用干牛膝根,酒渍宿后煮,随个人酒量分次服。本方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

  • 治产后恶露不尽经验

    治产后恶露不尽经验

    经验方:土茯苓、薏苡仁、王不留行各20克,萆薜、威灵仙、赤芍各15克,车前子、鸡血藤各30克,苍术、黄柏、防已、牛膝各10克。湿热偏盛加金钱草、忍冬藤各15克,寒湿偏盛加海风藤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服药期间须禁酒,取低嘌呤低热量饮食。 疗效:本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治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 产后不语 中医辨证

    产后不语 中医辨证

      孙某,女,34岁,2009年10月5日初诊。产后28天,表情呆滞,双目无神,终日面壁不语,呼之不应,夜眠不安,喉中有痰鸣,二便不利,饮食少进,产后恶露已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曾在医院检查,未见异常而诊为“癔病”。中医辨证属痰热乘心,清窍闭塞,治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药用半夏6克,胆南星6克,陈皮6克,竹茹9克,硃茯神12克,石菖蒲10克,郁金9克,远志6克,甘草3克。3服,水煎服,每日一服。   二诊:药后神志时有清醒,大便4日未解,咯吐痰涎,质稠。原方加枳实9克,瓜蒌15克,生...

  • 预防产后胀奶良方

    预防产后胀奶良方

      胀奶是不少刚做妈妈的女性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   让宝贝及早开始吸吮,在出生半小时内开始哺喂母乳,这样乳汁分泌量也会较多,保证乳腺管通畅,预防胀奶。   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宝贝吃不了,应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吸空。这样既解决产妇乳房胀痛,又能促进乳汁分泌。   一般情况下,及时多次吸吮l~2天后,乳腺管即可通畅。但是乳房过度肿胀,妈咪往往疼痛难熬,此时可采取以下办法舒缓不适——   热敷 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

  • 治产后四肢麻木

    治产后四肢麻木

    川断、牛膝、干姜、白芷、红花各10克,桂枝6克。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已宰杀的母鸡腹腔内,文火煮熟,再加黄酒250毫升煮片刻,取汤1碗,吃鸡喝汤。三天后,将鸡骨烤黄研细末,再用黄酒250毫升冲服,1剂可愈。 治老年性尿失禁 黄芪、山药各30克,党参、薏苡仁各15克,山萸肉、桑螵蛸、乌药各10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入)3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15日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获痊愈。 治病毒性角膜炎 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各15克,羌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野菊花、决明子各10克,荆芥、防风、...

  • 产后血崩 产后血晕 中医疗法

    产后血崩 产后血晕 中医疗法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PPH)。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两小时以及产后两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临床以前两期为多见。PPH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已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   本病可见于中医妇科的“产后血崩”及“产后血晕”等病中,为产后危重急症之一,属于“三冲”。   病因病机   气虚:产妇素体虚弱,或因...

  • 如何预防产后腰痛

    如何预防产后腰痛

    近年来,患产后腰痛症的妇女日渐增多,究其原因是保养不当或劳累过度。 专家提醒,患了产后腰痛,轻的可以自行调理,重的可以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和药物外敷等治疗。内服消炎镇痛药物需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肋。 自我治疗,可通过矫正姿势来进行。因为,多数的产后腰痛,是孕期腰痛的延续。产后哺乳姿势的不正确和过度劳累也会导致产后腰痛。产后腰痛患者,一般是腰部前凸明显,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难以保持腰部的正确姿势,这些在医学上部属于姿势性腰痛,即不合理姿势导致的腰痛,所以产后腰痛应以矫...

  • 耳针毫针疗法治产后缺乳

    耳针毫针疗法治产后缺乳

      母乳喂养对婴儿益处很多,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缺乳却困扰着哺乳期的母亲。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汁分泌量过少或全无,或在哺乳期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不能满足哺乳需要的病症。中医认为本病的原因在气血虚弱或肝气郁滞。气血虚弱致乳汁化源不足,表现为产后乳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面色无华,舌淡少苔,脉细弱;肝气郁滞致乳汁运行不畅,表现为产后乳少,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满,食欲不振,苔薄,脉弦细。   毫针法   治法:补气益血,疏通乳络。   处方配穴:膻中、乳根、少泽。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脾俞,肝气郁滞...

  • 黎族妇女的产后护养

    黎族妇女的产后护养

    黎族产妇母乳率很高,也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母婴同室,婴儿出生 半小时就喂养,婴儿想吃就喂,不限时不限次。研究证明,早期哺乳能促进产妇子宫 复原,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后恢复,早哺乳对儿童生长发育也十分有益。 产后营养调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黎族产妇普遍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这与她们的产后饮食有关。产后常用食疗调补方有: ●木瓜汁煮饭分娩后48/小时就口乞木瓜饭,木瓜是木瓜树上结的果实,可作菜类食用,含有丰富的乳浆,产妇食用能促进乳汁分泌。食用方法:将木瓜洗净,用刀对半切取半个,去...

  • 产后缺乳自拟方

    产后缺乳自拟方

      产后缺乳多因气血虚弱,或肝气郁结,或乳络不通而致,木瓜入肝经,具有疏肝通络,和胃消食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木瓜含有凝乳酶,具有通乳作用,故为产后缺乳良药。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方,即以木瓜为主,加鸡血藤、当归、黄芪、王不留行等补气补血,通络下乳药物治疗产后缺乳,取得明显疗效。   方药组成:木瓜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15克,黄芪10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后缺乳。   病案举例   侯某某,女,32岁,2010年9月10日初诊。经产妇,自然分娩,体质偏于消瘦,...

  • 女性产后病 瑶医妙方解

    女性产后病 瑶医妙方解

      在中医纷纷提倡“治未病”的时候,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以下简称仁爱分院)瑶医门诊副主任医师董明姣却提倡“治欲病”。   “治欲病”即在将病未病之时,用最简单最安全的瑶医治疗方法,如药浴、药蒸、药灸、药罐、药酒外擦、药膏贴敷、瓷针或针刺放血等为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董明娇说,女性在产后由于身体虚弱,容易被病邪入侵,如“月子风”和“奶疮”。这些可以用瑶医特色治疗有效缓解和治愈。...

  • 治产后乳少症经验

    治产后乳少症经验

    经验方:当归、北芪各20克,川芎、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路路通各10克,柴胡、通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妇女产后乳少症患者76例,显效45例,有效24例,无效7例。...

  • 产后缺乳试试药粥

    产后缺乳试试药粥

      红薯粥   材料红薯2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块,粳米淘洗净,同入锅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肠通便。   适用脾胃虚弱,产后乳汁不通,便秘,夜盲症。   鲤鱼汁粥   材料鲤鱼1尾(约500克),粳米100克,姜末少许,葱2根,香油少许,料酒数滴,盐微量。   做法将活鲤鱼剖肚,去内脏,勿去鱼鳞,洗净后以文火煮汤,同时加入姜末、料酒煮至鱼肉脱骨刺为度,去骨刺留汁备用;以粳米洗净煮粥,待粥汁黏稠时,加鱼汁与...

  • 治产后癃闭中医三方

    治产后癃闭中医三方

    凡小便排出甚少或完全无尿排出者,统称癃闭。随着孕妇的高营养、运动少,加之剖宫产手术的日益增多,产后癃闭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中医治疗产后癃闭,较好疗效,提供如下。 1)麝香0.15 克、皂角3 克、大葱适量。上药捣烂,炒热熨脐。主治肾虚型产后小便不通。 2)连根须葱自500 克、酒适量。细切捣绒,酒炒热,分作2 包,轮流熨脐腹从上至下。主治 产后尿闭不通。 3)处方与用法:猪苓、泽泻各15克,茯苓、车前予(包煎)、滑石各20克,阿胶10 克(烊晨),茅根30 克,益母草10克。水煎服,日1剂,药渣以布包好,温熨下腹。功...

  • 主治产后缺乳乳汁不足方

    主治产后缺乳乳汁不足方

    处方:炙黄芪12克,潞党参、炒白 术、当归身、炮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0 克,川芎、通草、陈皮各6克。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 主治:产后缺乳。 周少航 治产后乳汁不足经验 方法:取羊乳根(鲜品)200克,加猪前蹄1只,甜酒适量,加水同煮服。 主治:妇女产后乳汁不足。本方对 125例产后1周内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给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莫景云...

  • 产后恶露不绝治疗方法

    产后恶露不绝治疗方法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不绝指妇女产后恶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本病发生原因是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但临床上有气虚、血热、血瘀之分别,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 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恶露不尽。 [方二] 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 本方...

  • 治产后崩漏 细诊凉血治之

    治产后崩漏 细诊凉血治之

      1997年4月,有一产妇因经行不止求诊。血下或红或淡,延日不止,病逾3月未愈。前医遍用参芪补品,病益加,用止涩药罔效。观其面色萎黄,头晕脚轻,舌红苔白。家父细诊其脉云:脉沉细弱,唯感左寸手少阴脉动洪而快,左寸脉盛者,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处方:生地18克,炒白芍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当归15克,云苓9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共服12剂而愈。   家父云:此案患者一是产后气血耗伤,二则气血虚弱症状凸显,看似属气不摄之故,然细辨之,则见该患者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