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 第3页
-
急性轻症胰腺炎 保守治疗方用自拟清胰汤
急性轻症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反应,尽管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可恢复如常,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重症胰腺炎。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笔者近期运用自拟清胰汤治疗一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疗效满意,现与同道共享。 赵某,男,25岁,2023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余。患者1天前因大量饮酒,加之又进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出现腹部胀痛而拒按,胃脘部痞塞不通,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秘结。刻下:上腹部剧烈疼痛,大便干,无排气,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
-
治疗胰腺病的足疗方
胰腺疾病:胰病往往与胆病相关,胆为甲木,胆汁郁结,疏泄不利,可以犯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脾运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又可以影响胆汁排泄。徐老治疗胰腺病的足疗方常由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药组成, 常用方:红花、虎杖、苍术、川芎各15克,败酱草10 克。如为胰腺癌则加用仙鹤草50克,龙葵30克。 病案:杨某,女,62岁。2009年3月 18日初诊。患者患尿路感染已8年,少腹外阴胀痛不适,久治未愈,服药甚多,药物伤胃,形体肥硕,湿热逗留于中下二焦,中气不足,胃气受戕,肝胆失疏。5年前因患胆囊结石而行胆囊摘除术。1月前因...
-
治疗胰腺炎的中药方剂
辩证:对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腹胀如鼓、拒按,黄疸,频繁呕吐,高热,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相当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者,给予疏肝健脾;清利湿热。 方药:其方剂有大柴胡汤加减:柴胡、白芍、木香各15克,茵陈50克,桅子、龙胆草、延胡索、生大黄(后下)、枳实、黄芩、制半夏各9克,芒硝6克(冲服)。 辩证:腹痛拒按,阵发性绞痛,呕吐蛔虫,相当于胆道蛔虫症并发胰腺炎,属蛔虫上扰型。 方药:方剂用疏肝清热、安蛔驱虫法:柴胡、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川椒各9克,摈榔、苦楝皮、乌梅、枳实各15克,水煎...
-
胰腺炎合并囊肿 加味四逆散治疗
钟某某,男,46岁。2008年5月就诊。3个月前因腹痛腹胀严重,经当地县、市、省医院检查确诊为胰腺炎合并囊肿,但治疗效果不佳。刻诊:面黄无华,形体消瘦,神倦乏力,腹痛腹胀,痞满拒按,胁肋不舒,欲呕而纳少,四肢凉而不温,口苦而黏,大便薄而不利,小便黄浑,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实验室检查:淀粉酶及谷丙转氨酶偏高;CT检查示:胰腺炎合并胰尾囊肿。辨证属肝郁气滞,克伐脾土,气机不畅。方用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10g,枳实10g,芍药10g,蒲公英15g,半枝莲20g,银花15g,连翘10g,佛手10g,醋延胡索1...
-
治急性胰腺炎《金匮要略》有名经方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有名的经方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笔者用其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效果甚好。《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说:“(大柴胡汤)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热结。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和剂也。” 方药组成:柴胡、黄芩、枳实、制半夏、白芍各15克,大黄10克,甘草5克,生姜...
-
胰腺癌(秘方数:9)
胰腺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比较少见,好发于股头部(约占80%),其余在体部或尾部。本病发展较快,易发生转移,病程较短。由于癌肿发生的部位及病程的早晚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各异。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多数有废食及体重减轻。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腹体及胰尾部,位于上腹部,胰头癌可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可偏于左上腹。疼痛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上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病程的进展可有黄疸,胰头癌黄症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随体、尾部时多无黄疸。出现黄疸多为晚期。...
-
急性胰腺炎(秘方数:6)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盼酶消化胰腺本身组织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病理变化轻者表现为水肿,重症可出现坏死和出血。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见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痛,且多呈阵发性加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少数尚有黄疸,严重者可有休克及/或腹膜炎等表现,体检腹壁虽紧张但无板样强直,上腹部有压病及反跳痛,肝浊音存在,肠呜音减少.腹腔如有继发感染,可出现急性腹膜炎的体征。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酗酒、肠寄生虫病、高血脂症。十二指肠病变等。此外,手术创伤也可累及胰腺引起急性炎症。受寒着冷,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
-
中医对付“癌中之王”胰腺癌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医临床常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并可根据胰腺癌极易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在乌梅丸基础上加养肝血、化痰祛湿药物,往往能使患者疼痛缓解、食欲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配合外用药后部分患者瘤体缩小,效果优于化疗和靶向治疗。 基本方 乌梅20~30克,细辛3克,干姜10~15克,黄连3克,当归 15~20克,附子(先下)10克,川椒目6克,桂枝10~15克,党参15克,黄柏10克,白芍20克,鸡内金30克,壁虎10~...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
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的基本目的为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几年来一些临床对照试验显示有选择的放弃传统的胃肠减压、禁食,避免吗啡、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所致的奥狄括约肌收缩及诱发或加重肠麻痹对急性胰腺炎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因此,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均服以舒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治法为主的中药,服药后半小时即产生泻下作用,使大量的胃肠内容物排出体外,一方面消除了肠麻痹和腹胀,同时也减少了肠源菌及其毒素的吸收。胃肠道是MOF(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启动...
-
慢性胰腺炎的饮食调理
慢性胰腺炎,又称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是指胰实质的反复性或持续性炎症。患者胰腺体部分或广泛纤维化或钙化,腺泡萎缩,胰导管内结石形成,伴不同程度的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可先有急性胰腺炎,亦可无明显急性胰腺炎病史。特点是反复发作,病变发展使胰腺导管僵硬,一处或多处狭窄,引流不畅越来越重,更易引起反复发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例如腹痛、腹泻等。与长期饮酒、胆管结石、炎症、胆道蛔虫病等有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慢性胰腺炎是较难治愈的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心理上不要有一朝治愈的不现实想法与要求。在耐心配合医务人员的治...
-
保护胰腺 洋葱乌梅茶
调查显示,因为高血脂而导致胰腺炎的患者人数已由前几年的9%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0%,不少人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果严重。 当血脂水平升高时,常常导致血液黏滞,血流速度缓慢,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胰腺组织中的小动脉属于终动脉,对缺血缺氧高度敏感,容易造成胰腺的微循环障碍,还会产生大量的缩血管物质,刺激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损伤胰腺。另外,高血脂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大量的白细胞聚集、活化,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蛋白水解酶,诱发胰腺炎。所以,高血脂患者一旦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应第一时间看外科,...
-
滋补脾阴可影响脾阴虚糖尿病大鼠脑胰岛素信号转导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不及早干预治疗,将不仅是医学问题,更可能发展为社会问题。我们通过建立证病结合模型,以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以脑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希望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线索和新靶点。 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脾阴虚组、脾阴虚糖尿病组和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结果发现糖尿病组、脾阴虚组、脾阴虚糖尿病组大鼠皮质、下丘脑IRS-1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升高,同时Akt磷酸化水平降低,提示三组大鼠皮质、下丘...
-
哪些药物会引起胰腺炎
特约专家、香港国际医学院客座教授、医学博士 郭振东 胰腺炎可因酗酒、饮食、胰管阻塞、胆结石、胆道感染、手术、外伤以及药物等引起。据资料显示,下列药物均有可能引起胰腺炎,须加以注意。 一、抗感染药物:抗爱滋病毒药去羟肌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胰腺炎,发生率约为 6%;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在儿童患者中胰腺炎的发生率可达15%;其它抗病毒药扎西他滨致胰腺炎的发生率虽不高,但可能是致死性的;四环素在引起肝脂肪化的同时可并发胰腺炎;抗厌氧菌和滴虫感染药物甲硝唑可能在有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而诱发胰腺炎...
-
高脂血症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陈洪主任医师近日指出,一般有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胰腺炎发作表现多为左上腹疼痛,而该院最近收治的一位胰腺炎患者竟然是下腹部疼痛,经过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原来她患有重度的脂肪肝,导致肝脏体积非常大,以至于改变了腹腔的脏器位置,致使胰腺的位置下移,所以患者才出现了下腹部疼痛的症状,医生说这种情况还属比较少见,极易误诊。 据悉,45岁的刘女士体态偏胖,几天前突发下腹部的疼痛,整整疼了一天,无法自行缓解,刘女士无奈之下来到中大医院就诊,由于疼痛部位位于肚脐下面,医生先建议刘女士到妇产科就诊,经过妇...
-
注射胰岛素后须小心
糖尿病病人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仍然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如果放纵饮食,同样不能控制病情。定时注射胰岛素,必须和定时用餐结合起来,普通胰岛素在皮下注射后,半小时即发挥作用,因此,注射后半小时内必须进餐,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应坚持不间断注射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增减用量。 肥胖的人注射胰岛素后,往往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剂量要偏大,当体重下降后,胰岛素的剂量就要减少;爱好运动的人,应该选择在用餐1小时后开始健身运动。在注射胰岛素后尚未进餐时,或在餐前1小时左右,病人均不宜运动,也不宜参加重体力活动,防止出现低血糖。...
-
注射胰岛素如何减轻疼痛
注射胰岛素是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但每天都往自己身上扎针,这样的疼痛让有的患者受不了,有的甚至放弃了治疗。 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减轻注射时的疼痛呢?患者可以参考一下六点建议: 1.胰岛素温度不能太低:胰岛素刚从冰箱中取出,由于温度低,注射时会引起疼痛,因此,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在室内 “温”一下,待胰岛素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2.酒精挥发后再注射:消毒皮肤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从针眼被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3.用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约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
-
六类药物影响胰岛素作用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常以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再口服一些辅助药物,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糖尿病的好转。据研究证明,部分药物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而贻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恶化。一般来说,影响胰岛素作用明显的常用药物有以下6类。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可使患者血糖显著升高,此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拮抗胰岛素作用。因而当糖尿病患者必须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适当调整胰岛素注射的剂量。 2.生长激素类药物: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生长激素类药物会使人体内发生脂肪...
-
向红丁谈怎样使用胰岛素
在我国,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比西方国家少得多,而一个国家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反映这个国家糖尿病的治疗水平。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向红丁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胰岛素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可防止或延缓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从而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下面谈一谈胰岛素的使用知识。 怎么决定胰岛素初始剂量? 向教授说,在开始打胰岛素之前,首先要决定一开始到底打多少剂量的胰岛素。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病人开始打胰岛素通常每天3-4次,以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剂量次之,午餐前剂...
-
佳节聚会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春节临近,各种表彰会、庆功会、团拜会、总结会、同学会、战友会接踵而至。佳节聚会本是乐事,但如果情感只能用酒精来表达,往往乐极生悲。 半夜腹部剧痛差点丢命 施先生是一家在大公司的副总,年底的总结会上因业绩突出,公司总裁在一家五星酒店摆宴庆功。人高马大的他,仗着自己年轻、海量,酒席上频频出击,而且来者不拒,所有敬酒都一口干,最后到底喝了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半夜回到家突发上腹剧痛,难以忍受,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急救。一查,血淀粉酶5460u/L(正常值小于140u/L),尿淀粉酶21870u/L(正常值小于6...
-
巧用胰岛素笔增疗效
胰岛素笔是一种小巧、便捷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皮下注射时操作方便、快捷,剂量易于控制,精确度高。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造成了注射疼痛以及胰岛素的失效。这里将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如下,患者只要多加注意,在减轻痛苦的同时,必能达到最好功效。 1.安装笔芯 安装前检查笔芯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如有破损应更换。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 2.检查胰岛素量并摇匀 检查注射笔内是否有足够的胰岛素。如果使用的是中效胰岛素、预混的胰岛素,要将笔芯握在手中轻轻地上下摇晃,直至将胰岛素摇匀。 3...
-
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
我国胰腺癌发病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胰腺癌发病率在20年间增长了约4倍,其中上海总发病率高达14/10万,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临床统计显示,糖尿病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40%~60%的胰腺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至少每年到正规医院进行一次腹部B超检查。如果患者出现:1.上腹、脐周或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减轻;2.出现黄疸,使皮肤及巩膜发黄;3.厌食、乏力、明显消瘦...
-
抽取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注射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胰岛素每次用量可能每天仅为2—4单位,有些患者需要自己每天抽取胰岛素,抽取胰岛素时操作一定要规范,减少药液污染,保证剂量准确: 1.洗净双手后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动几下,用酒精棉球消毒橡皮胶盖,如果启用新瓶,将橡皮塞上的保护层去掉,但千万不可将橡皮塞打开。 2.取掉注射器针头的保护盖,轻拉推柄抽取适量空气,让针栓黑色标志达所需欲取的刻度。 3.先将胰岛素瓶口朝上,把注射器针头刺入胰岛素瓶内并确定针头在瓶内,轻压注射器推柄将空气注进瓶内。 4.然后再倒置胰岛素瓶口朝下瓶底...
-
用胰岛素的七项注意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此外还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心脏等作用。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很多患者由于使用不当而影响效果。要得到理想的疗效,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使用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以防低血糖的发生。注射胰岛素尽量不选大腿、手臂等需要剧烈活动的部位,以免造成低血糖。 2.确定吃饭的时间后,再注射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需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则需餐前,甚至餐后即刻注射。 3.调整剂量或更换胰岛素品种,在最...
-
如何应对胰岛素不良反应
对于1型糖尿病及重症糖尿病患者来讲,胰岛素是必用药物,但有些患者在使用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胰岛素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又如何预防呢? 1.低血糖现象。轻度者表现有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震颤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此时应立即口服或静注葡萄糖溶液,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2.变态反应。常因制品不纯而引起,反应一般轻微而短暂,若注射部位出现瘙痒、肿胀、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现象时,可给予扑尔敏、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有利缓解症状。 3.局部刺激反应。因胰岛素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故口服无效,需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若皮下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