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胰 第2页

胰 第2页

  • 小柴胡汤加连翘治胰腺癌呕吐腹痛

    小柴胡汤加连翘治胰腺癌呕吐腹痛

      葛某,58岁,男性,江苏省江阴人。2004年秋出现咳嗽胸痛,检查发现是肺大泡病变,经手术切除。但2005年夏天做胆囊切除术。至11月出现腹痛,经检查确诊为胰头癌伴肝转移、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住当地医院治疗。治疗期间依然腹痛、呕吐,注射吗啡以后可以缓解。2006年1月开始服用中药。先用炙甘草汤,不能止吐,还出现发热。后改为小柴胡汤加连翘,服后呕吐止,病情平稳。3月下旬病情恶化,于3月30日死亡。   胰腺癌、肝转移、腹腔广泛转移,这个病人的预后极差,当时医院认定不可能拖过春节。所以,病人家属的希望就是要设...

  • 胰腺癌脾胃气机升降失调 中医调理

    胰腺癌脾胃气机升降失调 中医调理

    周岱翰谈食养:(下)   【续2016年10月7日《周岱翰谈食养:胰腺癌中医饮食调理,宜和胃通腑、清肝消痞、健脾益气·上》】胰腺癌发生于胰腺本身,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病迅速、预后不良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为腹痛、上腹饱胀、呕吐、纳减、消瘦、黄疸等,中医辨证特点为痞、满、燥、实、闭和癥块,呈现一派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征象。   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和胃通腑、清肝消痞、健脾益气。   【推荐食疗】 6 桂花莲子粥 [组成]桂花3克,莲子50克,粳米100克,猪瘦肉60克。...

  • 吴良村应用小陷胸汤治疗胰腺癌经验

    吴良村应用小陷胸汤治疗胰腺癌经验

    吴良村 ( 1941—) ,男,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 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五批全国老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从事中医肿瘤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50 余载。精于四 大经典,旁及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遵古而不泥古, 博采众长,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倡中西医优势互补, 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 隐匿、侵袭性强、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目前现代 医学多采用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但大多未获阳性 结果,有效手段匮乏 [1 ]...

  • 刘鲁明胰腺癌“因势制宜”施治策略辑要

    刘鲁明胰腺癌“因势制宜”施治策略辑要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位生存期不足6月 [1-2] , 5年生存率徘徊在2%-5%左 右 [3] , 预后极差。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鲁明教授临证灵活拓展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 “因势利导” 的辨证施 治思路 [4-5] , “因势制宜” 顺疾病动态发展, 结合患者 正气强弱, 采用针对性强的胰腺癌个体治疗。 笔者有 幸随刘老师临证, 受益匪浅, 临证学习中略有心得, 现将其 “因势制宜” 施治策略在胰腺癌维持治疗主 要理论经验总结如下 , 以飨同道。...

  • 隔药灸脐缓解胰腺癌症状:高树中教授

    隔药灸脐缓解胰腺癌症状:高树中教授

    高树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外治学学科带头人。主持推广的脐疗项目被列为卫生计生委“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十年百项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目录——适宜技术版”。   隔药灸脐适应症广   脐疗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隔药灸脐法简称脐灸,即在脐部施灸,是脐疗方法之一。   在所有的针灸穴...

  • 苦瓜汁也许可以预防胰腺癌

    苦瓜汁也许可以预防胰腺癌

    苦瓜虽然很营养,但很多人不太敢吃苦瓜。一项对动物所进行的实验发现,苦瓜汁也许可以预防胰腺癌,并可杀死胰腺癌细胞。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癌症防治计划主持人、药学与制药科学教授拉杰许·阿加尔瓦尔表示,三年前进行培养皿实验时发现,苦瓜萃取物可以抑制乳癌细胞。而这次研究更进一步采用动物实验,测试苦瓜对不同癌细胞是否也有抑制效果,这次实验用的是苦瓜汁。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癌症形成》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许多亚洲国家都有吃苦瓜的习惯,研究结果发现,苦瓜会干扰癌细胞代谢葡萄糖,让癌细胞没有食...

  • 胰腺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清肝消痞

    胰腺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清肝消痞

    胰腺癌发生于胰腺本身,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病迅速、预后不良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腺癌的病因可能与吸烟、饮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胃溃疡和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石症、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基因异常等因素有关。高肉类膳食可能增加胰腺癌的危险性。   中医学文献对于胰腺在脏腑学说中归属于何脏何腑未有明确提及,但在晋《肘后方》、唐《千金方》及明《本草纲目》中皆有用猪胰、羊胰等动物胰脏治病的记载,至清《医纲总枢》对胰腺的形态学已有明确的记载,谓:“脾形如狗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

  • 胰腺癌中医方案施治 验案举隅

    胰腺癌中医方案施治 验案举隅

    何裕民治疗胰腺癌经验总结 中国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快速上升, 现已达9.4/10 万。 以上海为例, 近年来上海市胰腺癌发病率增加 了72%, 并以每年2%的速率递增 [1] 。 2014年美国有 46 420例新发胰腺癌患者, 39 590例死于胰腺癌, 病死率占肿瘤病死率的第4位 [2] 。 预计至2030年, 胰 腺癌在肿瘤相关性死因的排名将上升至第2位 [3] 。 由 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 确诊时约85%-90%已是晚 期或有转移, 进展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3-6个 月 [4] 。 目前,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

  • 郁仁存治疗胰腺癌经验

    郁仁存治疗胰腺癌经验

    全国名中医郁仁存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经验。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总体表现为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不敏感,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生存时间短,生活质量差的特点。郁仁存对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到见解,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现介绍如下。   辨证治疗   肝气郁滞型多见于胰腺癌早期,临床可见胸胁满闷,食欲...

  • 胰腺癌治法中医方药 益气阴祛邪浊

    胰腺癌治法中医方药 益气阴祛邪浊

    国医大师何任创“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肿瘤十二字治疗法则,临证运用,颇具成效。笔者跟随何任临诊多年,见何任辨治胰腺癌机圆法活,症变方改,而取效甚佳。现整理先前侍诊医案,谨对何任基于不同主症辨治胰腺癌的学术经验做一探究。   胰腺癌起病隐匿而发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死亡率的第6位。美国癌症协会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死亡率高居肿瘤第4位。因此,精心...

  • 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属交界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少数有恶变倾向者须进行外科切除,主胰管扩张者需进行内镜治疗,如胰管内支架植入术,但易于被胰管内黏稠分泌液堵管,疗效不佳。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原主任医师焦东海以大黄复方及单味大黄治疗IPMN,临床中呈现较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因机证治   IPMN是相对少见的胰腺肿瘤,部分为恶性或者有恶变可能,多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 胰腺癌化瘀祛湿的治疗大法

    胰腺癌化瘀祛湿的治疗大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化疗有效率低,故患者预后较差,其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9%左右。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独具优势,其能够调节机体内环境、调动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国医大师潘敏求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是中医、中西医肿瘤领域专家之一,潘敏求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疗效明确,在综合治疗和改善机体内环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

  • 丁学屏诊治肥胖病伴高胰岛素血症经验

    丁学屏诊治肥胖病伴高胰岛素血症经验

    丁氏学屏, 祖居余姚, 弱冠入泮, 立志学医, 寒 窗萤雪, 敦敏善思, 得张耀卿、 刘树农、 程门雪等大 家医道神髓。 数十载寒窗, 观省杏林垂法遣药之得 失; 上下求索, 广阅诸家, 识越前贤。 丁氏析百病, 重 视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 强调灵活机变, 尤善古方今 用, 复方多用。 更于半百之年, 潜究代谢疾病, 蹊径 横生, 应手愈症, 乃成沪上中医翘楚。 桑榆晚年, 力学 不倦, 编写 《古方今释》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 《分 类颍川医案》 《张耀卿学术经验集》 《陈道隆学术经 验集》 《程门雪未刊医论...

  • 强肝助胰操去除老年斑

    强肝助胰操去除老年斑

    老年斑又称“寿斑”,是呈现在老年人的面部双侧及手背上的色素斑点。它与雀斑不同,雀斑多由遗传而生成,但老年斑却是在肝脏、肾脏、胰脏功能下降时发生的。因此,运动疗法的目的是提高肝脏、胰脏功能,促使老年斑消退。 (1)仰卧,两脚分开,分开的幅度与腰宽相等。左膝轻轻折屈,尽量向里侧,左肩紧贴床上进行吸气。然后,右臂带动胸向倒膝相反的方向扭转,坚持片刻后复原。呼吸2—3次后再以同样方式进行右侧运行。 (2)仰卧,两脚分开与腰同宽,折屈左腿使脚底贴着床,车手把腿拉回来,用左手握住脚腕,向内侧...

  • 治疗尿道炎肾胀 胰腺炎验方

    治疗尿道炎肾胀 胰腺炎验方

    西瓜加大蒜治疗尿道炎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笔者夜起小便,发现尿液显赤红色,像洗了鲜肉的水一样,堪为惶恐。第二天一大早,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和化验,确诊为急性尿道炎。考虑到医院路远,就在小诊所连输了3天的消炎液,症状未减,甚者小解尿道有些灼痛感。就在笔者着急咨询医生时,邻居告诉一则小验方:西瓜1个,用刀削一个盖下来,然后剥几粒大蒜放进瓜瓤里,盖上瓜盖,上锅蒸10分钟后,拿出来连瓜瓤带大蒜一起服吃即可。 笔者半信半疑如法炮制,蒸熟的西瓜加大蒜实在难吃。但为了治病,我还是硬着头皮吃完。服后即眠,半夜里,被尿憋醒,如...

  • 胰腺炎中药敷贴方

    胰腺炎中药敷贴方

    取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克,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克,天花粉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用食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腹部压痛部位。 敷贴范围应超过腹部压痛范围3~5厘米,厚度约0.8厘米。每天换药1次,3~5天为一个疗程。...

  •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本身组织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的复发性或持续性炎性病变。中医学属“腹痛”、“脾心痛”、“泄泻”等范畴。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多因暴饮暴食,长期酗酒,损伤脾胃,积滞于中,酿湿化热,邪热食滞互结,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导致腹痛;气滞血行不畅,而致血瘀内阻,形成腹块;湿热蕴蒸肝胆,而见黄疸;病久反复发作,而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大便溏薄,或泄泻;脾虚不能摄精,可导致水谷精微下注而为糖尿。...

  • 急性胰腺炎中医疗法

    急性胰腺炎中医疗法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总死亡率为5%~10%。根据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腹痛的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胁痛”、“膈痛”、“腹痛”、“胃心痛&r...

  • 慢性胰腺炎处方及用法 临床治案

    慢性胰腺炎处方及用法 临床治案

    治慢性胰腺炎方 处方及用法:车前草 50克,金钱草50克,野菊 花、蒲公英、茵陈各30克, 柴胡、白芍、黄芩各15克, 川楝子(后下)、延胡索、 枳壳(炒、后下)各10克, 黄柏10克。水煎服,每日 1剂,连服15日为1个疗 程。有腹胀症状者加槟榔 15克,腹泻严重者加金樱 子、海螵蛸各10克。 功效应用:清利湿 热,健脾醒胃。用于慢性 胰腺炎,证见上腹疼痛, 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 肿,糖尿病及脂肪泻,舌 红,苔黄,脉滑等。此方有 一定的改善临床体征的 作用。 临床治案:崔某,男, 38岁。长期腹泻,在某省...

  • 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 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 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患者王某,男,42岁。2009年10月10日。 主诉:间歇性右上腹部胀痛4年。 刻下症:患者右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泻稀水样便,口苦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肝胆,气滞血瘀。 治则: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降脂排浊。 方药:胆胰合症方加降脂方加减。 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川芎6克,香附6克,丹参10克,木香6克,草寇6克,大黄10克(后下),黄芩10克,黄连6克,元胡10克,川楝子20克,制乳...

  • 水肿性胰腺炎并发黄疸中医验方治之

    水肿性胰腺炎并发黄疸中医验方治之

    □ 王建强 董天宇 甘肃中医药大学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多年,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水肿性胰腺炎医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与读者共享。 马某,女,59岁,于2013年8月12日初诊。患者于2013年6月7日因饮食不慎致剑突下疼痛。遂前往某县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诊断为水肿性胰腺炎,并发黄疸。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肾炎,胆囊炎,脂肪肝病史5年余。经二十余日治疗而不效,且逐渐加重,具体不详。后转至他院,见病情...

  • 治胃轻瘫方 治胰腺炎方

    治胃轻瘫方 治胰腺炎方

    治胃轻瘫方 竹茹、清半夏、丁香、柿蒂、香附、陈皮、旋复花(布包)各10克,鸡内金、炒麦芽、白芍、代赭石(先煎)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 本方有化湿健脾、和胃降逆之功,对治疗胃轻瘫(胃无力、胃麻痹)有显著疗效。偏寒湿者,加高良姜6克,藿香10克,苍术15克以温化寒湿;偏湿热者,加枳实10克,黄连6克,茵陈15克以清化湿热。 治胰腺炎方 柴胡、白芍、枳实、厚朴、川楝子、玄明粉(冲)、黄芩各9克,生大黄(后下)、延胡索、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木香6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

  • 口服胰岛素和“基因疗法”能否治疗糖尿病

    口服胰岛素和“基因疗法”能否治疗糖尿病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编辑同志: 我看广告介绍有一种英国进口的口服胰岛素,效果很好;我还在多家媒体上看到通过“基因疗法”可以彻底根治糖尿病,让我们这些多年饱受糖尿病之苦的糖尿病人看到了希望。请问这些都是真的吗? 河南南阳陈桂陈桂读者: 胰岛素在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了降糖药物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是由于目前胰岛素只能注射,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所以,众多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对于 “口服胰...

  • 调节胰腺防治糖尿病

    调节胰腺防治糖尿病

    研究发现,扭转脊柱可刺激内脏神经系统,增强内分泌功能,调节胰腺功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 1.正坐,双脚向前伸展,双腿平行并拢,紧贴在地上,双手自然落于大腿上,上身挺直。 2.右膝弯曲,将右边小腿向内收,脚跟挨近左边大腿的内侧;将左脚移过右膝外侧,脚掌平放在地上。 3.吸气,双臂分别向两侧伸展,与肩相平,目视前方,上身挺直。 4.呼气,收回右臂,肘部搭在左膝外侧;保持左臂伸直,慢慢转向左方,同时双眼注视指尖。在这个过程中,颈项、两肩、脊骨等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左方。左手尽可能舒适地向右后方伸展,达到极限时,把手...

  • 猪胰麦芽治糖尿病

    猪胰麦芽治糖尿病

    麦芽性味甘、微温,有消食,和中,下气之效。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久病后导致气阴两虚。用猪胰和麦芽煮水喝,有益气养阴清热之功效。 方法:生猪胰150克,麦芽300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每次 200毫升,渴时即饮。 平嵩祥...

  • 中医学猪胰脏治疗糖尿病

    中医学猪胰脏治疗糖尿病

      患者张某某,女,73岁。2013年2月19日初诊。已有7年的糖尿病病史,通过口服二甲双胍和拜糖平控制血糖,每天3次,每次1粒,基本上控制在7~8mmol/L。诊见口渴多饮,消谷善肌,尿多便千,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予院内制剂参胰茯苓胶囊,每天2次,每次1粒。服用10天,血糖控制在6~7mmol/L,偶有饥饿感。遂停服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中午加服1粒参胰茯苓胶囊,血糖仍控制在6~7mmol/L。现已将中药口服胰岛素胶囊减量。   中医学对使用猪胰脏治疗糖尿病的记载很多,最早是从清朝开始的,如清...

  • 糖尿病防治专家合理用胰岛素

    糖尿病防治专家合理用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口服降糖药以外,还有就是胰岛素治疗。北京朝阳医院糖尿病防治专家李经教授目前告诉记者,用胰岛素不用担心会成瘾。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用胰岛素治疗更好,因为这样有利于保护病人的胰岛功能。用一个阶段以后,病人的胰岛功能恢复了,再把胰岛素停掉,改用口服药。 李教授说,有些病人很瘦,属于消瘦型糖尿病,他们的胰腺功能可能不好,也可以适当选择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要先查胰腺功能,胰腺功能确实不好,就要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是继续用胰岛素,还是停用,或换其他口服药。 是不是打了...

  • 解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危情 大剂红参

    解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危情 大剂红参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复杂、切除范围广、涉及器官多、术后并发症多,是风险较高的外科手术之一。其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18%,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4%~38%。一旦发生出血,可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位置,选择内镜下止血或血管栓塞止血,对大量出血或止血后再次出血的患者及时手术探查。 患者住院时一般状况 患者李某,男,77岁,主因“黄疸1月余”于2015年7月15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于当地医院行腹部增强CT示:胆道梗...

  • 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治则清热解毒通腑

    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治则清热解毒通腑

    汪某,女,26岁。1995年10月12日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昨日过量食用膏粱厚味,入夜后上腹部剧烈疼痛,拒绝按压,并向腰脊部放射,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体温38℃,化验检查:白细胞17100/mm3,中性82%,血清淀粉酶1600单位。脉弦,苔薄黄腻。 诊断:胃心痛(急性胰腺炎)。 辨证:湿热互阻中焦,延及胰脏,不通则痛。 治则:清热解毒通腑。 方药:败酱草30g,红藤30g,生山楂15g,枳实12g,生大黄(后下)9g,玄明粉(冲服)9g。水煎服,每日2剂。 服完1剂...

  • 胃脘痛 裴氏胆胰合症方

    胃脘痛 裴氏胆胰合症方

    陈右,35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诉近半年来经常胃脘胀痛,口苦,食少,疲乏,大便少,初不在意,偶尔买些中成药服用缓解,严重时腰腹胀疼,以致体重锐减,多方治疗乏效,他院检查,诊为反流性非萎缩性胃炎。脉弦滑,左较右大,舌红苔黄白相间且腻。 诊断:(湿阻中焦,升降失调)胃脘痛(西医诊为非萎缩性胃炎伴反流)。 治则:调中化湿,和胃达脾。 方药:裴氏胆胰合症方:柴胡10g,赤芍10g,枳实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丹参20g,木香10g,草豆蔻5g,大黄6g,黄连6g,黄芩1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