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呃逆 第8页

呃逆 第8页

  •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证 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气机升降失常,故呃声连连。投补 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当 归、炒鸡内金(打粉)、炒山楂各12 克,升麻、生姜各8克,黄芪30克, 党参、炒白术各15克,陈皮10克, 大枣8枚。共7剂,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药后患者呃止过半,体 力、精神、饮食亦较前好转。共服上 方30余剂,呃止体健。 体会:呃逆之因,多...

  • 经方治顽固性呃逆验案二则

    经方治顽固性呃逆验案二则

    案一 张某某,男,78岁,2019年5月3日初诊。主诉:间断性打嗝4日。患者因“原发性肝癌”入院,住院期间消化道反复出血,5月3日查房时被告知患者已间断性打嗝4日,发时嗝声连连,持续半小时左右,一段时间后又作,痛苦难熬,主管医师已予西药抑酸、止吐、促胃动力,但未缓解。舌淡略红、无苔,脉弦滑数,右脉浮大。 诊断:呃逆(气阴不足,虚热上冲)。 治法:益气清热,降逆止呃。 方用橘皮竹茹汤:竹茹30g,陈皮10g,太子参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6g。配...

  • 治呃逆 小腿抽筋 面神经麻痹

    治呃逆 小腿抽筋 面神经麻痹

    治老年顽固性呃逆方 处方:生姜150克,去皮捣烂,加开水100毫升。待温时,加入蜂蜜25 克,顿服,每日1次。 功效:温胃止呃,治老年顽固性呃逆,胃脘冷痛者。若伴口臭、口苦、舌红、脉数者,不宜用本方。 (许昌) 治小腿抽筋  白芍30克,木瓜30克,甘草12克,牛膝10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同时患部贴止痛膏药。 治面神经麻痹 取蓖麻子30~50粒,去壳,捣烂,敷于患侧下颌关节与口角之间(厚约2毫米),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 呃逆的中医辨证

    呃逆的中医辨证

      呃逆,古代中医称作“哕”。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认为“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病深者,其为哕”。可见当时中医已经认识到,受寒与食积可致肺胃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呃逆也可能是病情较重的一种表现。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呃逆分为3种不同证型进行辨治,为后世诊疗奠定了基础。一是“哕而腹满,其前...

  • 治呃逆验方

    治呃逆验方

      组方:代赭石20克,法半夏、建神曲各10克,橘络、陈皮各6克,厚朴10克,沉香粉(冲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3次,早、中、晚分服。   注:笔者用此方治呃逆十余例,一般患者,只服两剂可愈。其中有一严重患者,曾经西医及丁香、柿蒂等中药治疗,仍呃逆不止,且呃声响亮,日夜不停,连隔壁邻居均能听到,曾作钡餐摄片,未见器质性病变,即予上方两剂,服药后呃逆减轻,再服3剂,药尽而愈。...

  • 呃逆不止 中医有法

    呃逆不止 中医有法

    “呃逆”又称“打嗝”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多由于饮食不当,进食过饱、过快、过食生冷或情志刺激及突然吸入冷空气而致胃气上逆动膈。其临床表现: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短则数小时,长则数月,常伴有胸膈痞闷,胃脘不适,情绪不安等表现。还有部分久病体虚,胃癌,肝硬化晚期等疾病均可引起呃逆,这一类型呃逆需到医院诊治。一般轻症呃逆可以采取以下自我解除的方法。  1.点按内关穴方法 以左手拇指按右手内关穴,然后再用右手拇指点按左手内关穴(位于手前臂腕...

  • 治呃逆 腮腺炎 尿路感染 神经性头痛

    治呃逆 腮腺炎 尿路感染 神经性头痛

    治神经性头痛 醋龟板30克,龙骨30克,莲子心15克,茯神5克,麦冬12克,枣仁12克,川芎15克,熟地24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服4粒,每天4次。 治腮腺炎 大青叶(鲜品)100至300克,加白醋捣烂,敷患处,每天1次,必要时2次,药干后加醋,连敷5天为一个疗程。 治尿路感染 石苇、瞿麦、扁蓄、川楝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5天为一个疗程。 治顽固性呃逆 代赭石40克,丹参25克,磁石、厚朴、牛膝、红花、麦芽各20克,赤芍、白芍、当归各15克,桃仁、枳壳、木香、苏子、郁金、炮姜各12克...

  • 治呃逆 癔症 面神经麻痹 神经衰弱

    治呃逆 癔症 面神经麻痹 神经衰弱

    治呃逆验方 取大蒜瓣1~2片,去皮后放口中嚼烂成汁。轻者不必咽下即见效果,重者咽下蒜汁,呃逆立止。 治神经衰弱 酸枣树根(不去皮)30克,丹参12克。水煎1~2小时,分两次于午休和晚上睡前服。每天1剂。 治癔症 代赭石(先煎)40克,党参、生地黄各15克,旋覆花(包)、远志、柏子仁、延胡索、炙甘草各10克,酸枣仁20克,大枣30克,生姜3片。水煎,分早、中、晚口服,每天1剂,5剂为1疗程。 治面神经麻痹方 取蓖麻子30~50粒,去壳,捣烂,敷于患侧下颌关节与口角之间(厚约2毫米),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 呃逆治疗验方

    呃逆治疗验方

    呃逆治疗方:赤芍、当归、白芍各12克,桃仁、枳壳、木香、苏子、郁金、炮姜各9克,红花、灵磁石、川朴、牛膝、炒麦芽各15克,丹参18克,生赭石末3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连服2~3剂。 打嗝掐按法 按压少商穴: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 掐按中指: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掐按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

  • 外用敷药止呃逆

    外用敷药止呃逆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一般轻者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而愈,重者长时间呃逆不止。以下药物适用于长时间呃逆。 胃阴不足呃逆证: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质红而干燥,脉细数。敷治时取龟板120克,熟地120克,知母70克,黄柏50克,植物油500克,铅丹250克。四味药浸入油里,3叫天后倒入锅内,炸枯去渣,过滤沉淀,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徐徐—厂铅丹收膏,然后倒入水中出火毒,制成膏药。用时取膏药适量,烘热,摊于4平方厘米的牛皮纸上,...

  • 顽固性呃逆处以降逆止呃汤

    顽固性呃逆处以降逆止呃汤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睡觉,不能谈话,痛苦不堪,求余诊治。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针双侧翳风,立止。患翁...

  •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

    呃逆(顽固性呃逆)打嗝

    所谓顽固性打嗝,是指打嗝持续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请用下面便方试用 主治:顽固性呃逆处方与用法:皂荚1枚,切碎,以蜜糖水拌匀,微炒,研为极细末。用手指蘸皂荚末少许吸鼻,以喷嚏为度。功效:促嚏,祛痰,主治顽固性呃逆,诸法难止者。 【一般打嗝可自我治疗:小妙方】   1.干吃一匙糖   2.弯身喝水   3.憋气或吐气   4.吃饭时不说话可避免打嗝   5.憋气喝水   6.用力拉舌头   7.以棉花棒刺激上颚硬部和软部的交接处   8.咀嚼并吞咽干面包   9.双手抱膝压胸   10.憋气   1...

  • 呃逆 虚证的哕 实证的哕

    呃逆 虚证的哕 实证的哕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相当于古医籍的“哕”、“逆”、“吃逆”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呃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伤寒论》原文中记载哕的条文共有8条,另有些人认为第161条中“噫气”病机描述实是指哕,因此同时列入做为参考,以下便就这九条内容进行讨论。   虚证的哕   阳明胃虚的哕一共有六条,分别是:第100条:“…&hel...

  • 切按少商止呃逆

    切按少商止呃逆

      偶尔的呃逆虽对健康无大碍,但一些场合很不雅,也为演讲、交谈带来麻烦,现介绍一简便按摩法,对缓解呃逆有帮助。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对面,用两手拇指重压切按病人双侧少商穴(在拇指的桡侧指甲旁0.1寸)约1分钟左右(半分钟内切按8~10次),使之得气,气至而有效,呃逆立止。一般1次可愈。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29岁。1987年8月29日诊。呃逆已持续3天,每当饭后加剧,伴夜寐不佳。服用中西药不效。经采用拇指切按少商穴约1分钟左右,呃逆即停止发作。   体会    ...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呃逆
  • 升阳益胃治呃逆

    升阳益胃治呃逆

      秦某,女,47岁。2011年6月12日初诊。素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每月10余日方净。一月前频发呃逆,服药罔效。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轻度贫血,膈肌痉挛。刻诊:呃逆连声,头晕心悸,汗出短气,周身倦怠,脘闷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短黄,口干不欲饮,舌尖红,苔白微腻,脉弦细无力。此乃气血俱虚,劳倦内伤所致。立方当补益中气,升阳益胃为治。予东垣升阳益胃汤加减:红参10g,黄芪18g,焦白术15g,云苓10g,陈皮5g,半夏6g,黄连3g,砂仁6g,炒白芍10g,柴胡5g,苏叶5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 治呃逆食疗三款

    治呃逆食疗三款

    笔者在民间收集到三则治疗顽固性呃逆(民间称为“打呃 打嗝”)的食疗方.经试用效果较好,在此向读者推荐: 1.黑芝麻、白糖各 50克。将芝麻炒熟,研碎,拌入白糖,每次服 3-5匙。一般服后即可止呃。若未效,可隔2 小时后再服。复发再服,也有效。 2.生山楂汁适量,每次15毫升,每日3 次。治顽固性呃逆一般 2天内见效。 3.猪胆1个,赤小豆20粒。把赤小豆放入猪胆内,挂房檐下阴干,共研粉备用。每次 1克;服2次,用白开水冲服,一般2-4天内治愈。 预防呃逆要少吃寒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呃逆时...

  • 仰卧姿势治呃逆 脚尖走路治痔疮

    仰卧姿势治呃逆 脚尖走路治痔疮

    你知道吗?人体一旦保持某种姿势,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就能起到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仰卧姿势治呃逆 仰卧姿势有和胃降逆止呕功效,尤其对饱食或食后过度运动出现的呃逆效果特佳。 脚尖走路治痔疮 每天早晚各走2000米左右,走路时,双脚抬起脚后跟,用脚尖走路。这样练习,既有利于提肛收腹,又使肛门静脉瘀血难以形成。既防治了痔疮,又可防止脱肛。 有空转头全身轻松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坐着或是站着,只要有空就可闭上眼睛,先抬头尽量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胸前,使颈...

  • 呃逆不止指压“少商”

    呃逆不止指压“少商”

    用指压少商穴法治疗呃逆,“简、便、廉、验”,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且患者容易接受,无痛苦,作用快,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且患者易于自行掌握操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方法:术者以左右拇指甲尖,分别垂直按于患者少商穴(拇指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出现酸胀感后再持续1分钟。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后,病情立即好转,呃声自止。 点评:呃逆一证,古称“哕”,俗称“打嗝”。指压少商穴可使中焦气机得以转输而呃逆止矣。...

  • 穴位疗疾:攒竹穴治呃逆 大鱼际治感冒

    穴位疗疾:攒竹穴治呃逆 大鱼际治感冒

    中医认为双手拇指的根部(即“大鱼际”)脉穴丰富,经常合掌搓擦,对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陈代谢颇有效果。 操作方法甚简单,即双手合掌,对搓时两手的“大鱼际”应贴合,以搓得双手发热为度。亦可一手固定不动,另一手对其搓动。再两手上下交替互擦1-2分钟,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可促进“大鱼际”的血液循环,疏通脉穴,强化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提高免疫能力。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缠绵难愈,采用针刺治疗此症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嘱患者平卧,取双侧攒竹穴(...

  • 睛明穴止呃逆“秽逆”

    睛明穴止呃逆“秽逆”

      【穴性特点】   睛明,乃足太阳膀胱经之所起,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之交会穴。睛,指该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穴之意。膀胱经之血经本穴入于目,目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本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有宣泄太阳之经气,疏风清热,通络明目之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记载其“治攀睛,翳膜覆瞳子”。《针灸大成》认为睛明“主目远视不明、恶风泪出、憎寒头痛、目眩、内眦赤痛、眦痒…&helli...

  • 婴儿呃逆按涌泉穴

    婴儿呃逆按涌泉穴

    以按揉涌泉穴治疗婴儿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6l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l例;年龄1个月~4.5个月,平均2.1个月。 二、治疗方法 当婴儿出现呃逆时,即使其面向上,将头抱住,另一只手抓住其一只脚,屈曲并以大拇指重手法顺时针按揉涌泉穴3~5次,刺激至婴儿哭泣;同法接揉另一侧涌泉穴。治疗后尽早使婴儿停止哭泣。 三、治疗效果 经本法治疗,6l例患儿中,56例在停止哭泣后呃逆消失,另5例经重复治疗1次后呃逆捎失。 四、体会 呃逆属中医“气逆”范畴。按揉涌...

  • 胃气上逆动膈 喜用翳风穴治呃逆

    胃气上逆动膈 喜用翳风穴治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灵枢·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呃逆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而寒结胃中,引起胃失和降,气逆上冲,使膈间气机不利,发为呃逆。笔者临床上多喜用翳风穴治呃逆,均取得满意疗效。下面介绍一典型病例。 庄某某,男,35岁,2012年8月31日初诊。 患者主...

  • 京城名医秦伯未,宋向元,张志纯,胡希恕,陈申芝等治疗呃逆

    京城名医秦伯未,宋向元,张志纯,胡希恕,陈申芝等治疗呃逆

    本文介绍京城名医秦伯未、宋向元、张志纯、胡希恕、陈申芝等治疗呃逆的经验与病例。 秦伯未 秦伯未认为呃逆与嗳气不同。呃逆是气郁逆行,冲动横膈,使其挛缩,造成气吸入肺,使声门突然闭拢,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声音,患者感到难受。嗳气是胃气上逆,发出声音后反觉舒服。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轻者易治,用突然使其惊、喜、悲、怒的方法则可阻止呃逆,也可采用呼气后尽量停息的方法、按压咽后壁的方法、纸条刺鼻取嚏的方法等缓解,重者可服汤药治疗。辨证治疗如下。 若因情志不疏,木郁横逆,升降失司,横膈受冲而逆者,多有胸...

‹‹ 4 5 6 7 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