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第5页
-
咽部吸入鲜姜汁可治各种呃逆
配方及用法:新鲜生姜50克。将生姜洗净脱皮,切细捣粒,挤出姜汁;再用消毒棉花团扎于竹筷上(须固定,以防吸入气管),饱吸姜汁;然后令患者取半仰卧位,张开口腔,术者左手用压舌板压住其舌体,暴露其咽后壁,右手持竹筷与舌根成45度角,将姜汁棉团轻轻送入咽部,反复轻按咽后壁左右两侧(此时嘱患者大口呼吸,以免恶心呕吐),约半分钟至1分钟,呃逆可止;抽出竹筷,让患者静卧30分钟,不可饮水进食。如有复发,多在重复上法后立即止呃。 疗效:此秘方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均获止呃之效。其中,中风后呃逆14天1例,治2次后痊愈;胃癌呃...
-
用口嚼红糖法治呃逆立即见效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有几分钟或半小时一次的,亦有连续呃七八声才停的。本症可由多种原因(如受凉、手术等)引起。 我去年得一打嗝病(呃逆),到医院治疗几天不见好转。后来友人告诉我一偏方:在要打嗝时将50克红糖分两次送入口中嚼啐咽下,停个把小时再吃一次,立即见效。我应用此偏方后,一天就痊愈了。 百姓验证:陕西咸阳市干休所崔xx,男,76岁,离休干部。他来信说:“干休所老干部曹某患呃逆一周,很严重,我用本条偏方一次为他治愈。”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
-
脐疗治恶性肿瘤呃逆疗效好
用麝香填脐后隔姜灸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呃逆3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共32例,原发性肝癌 15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8 例,胃癌2例。均有手术或介入或化疗病史。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8~72岁。 治疗方法 先用75%酒精棉棒消毒脐部皮肤,每次取麝香0_3克(药店有售),研粉填于肚脐;再取厚约2毫米、直径约2厘米的生姜片1片,贴于肚脐之上;再用艾条悬灸姜片,每闩2次,每次20 分钟;然后弃姜片,用敷贴贴封肚脐。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 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呃逆停止, 2周之...
-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1977年秋,城内李姓少妇,34岁,产后3月余,呃逆、气喘、面浮足肿,邀家父出诊,余随同前往。 患者主诉产后2日后,不慎感寒,周身不适,时有咳嗽,咳吐稀白痰涎。伴头晕乏力,晨起面目浮肿。经服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一日前晨起,又见面目浮肿,继之双下肢肿胀,并咳嗽气逆,症状日趋加重,甚至难以平卧。观其面目水肿,双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起。精神萎顿,脉缓,舌淡苔白。 家父诊后云:此乃产后三焦水道不利,体内积饮无疑。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则当以温药和之。 处方:云苓皮15克,桂枝5克,焦白术1...
-
产后呃逆不止 产后饮水即噎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产后呃逆不止 刘某,女,34岁,2110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外感风寒,加之情绪不遂,随即呃逆不止。每日晨起即发,持续数小时不止,入睡即停。遇寒或精神受刺激后加重。曾服西药,或以针灸治疗,呃逆未停,数日不止。刻诊:表情淡漠,呃逆频频,脉沉涩,舌淡苔薄白,边缘色紫。此患者呃逆起于产后,感寒而寒邪凝结,情绪不畅则肝郁气滞。气滞或寒凝皆可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血瘀,久之瘀血胶着不化。前医曾重用温寒利气降逆之品,然忽略活血化瘀之法,使病势加重。立方以通窍活血汤...
-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王某,男,61岁,1985年7月27日初诊。 代诉: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患者以肝硬化出血,在某市级综合医院住院,出血止后,一直呃逆不停,西药无法控制。请某中医诊治,连续服中药20余剂也无法减轻,在此期间因呃逆而引起消化道出血2次。患者在病床上忽想起多年前找笔者治过病,遂请家属前来求治。 诊时:患者住院中,卧床不起,不能前来,病情由其老伴代述。患者1978年因肝硬化行脾切除术,此后经常消化道出血。最近1次出血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晚上睡着不呃逆,但只能睡3个小时,醒来后,就不停呃逆,每分钟呃逆几次...
-
巧用威灵仙治愈呃逆案例
甘肃中医学院周信有教授,1921年生,临床7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就其临床巧用威灵仙治愈呃逆案例一则叙述于下。 张某,男,37岁。2011年8月5日初诊。呃逆1年余,2010年3月行胃镜检查回报:慢性浅表性胃炎。遍服西药,未见显效,且有加重之势。近2月来于晨起、饱餐、受凉及情绪波动时均可出现,求治于周信有教授处。查:舌质略暗,苔薄白,脉弦。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9克,姜半夏9克,枳实20克,厚朴9克,焦三仙各9克,砂仁9克,制附片9克(先煎),槟榔20克,生甘草...
-
陈宝贵多年临床治呃逆
呃逆一证,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然历考呃逆之证,其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有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者;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有食滞而呃者;等等。此诸法不一,随证治之。 陈宝贵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呃逆之声低怯或时郑声的均少见,但见呃逆常见于呃声连连,声高响亮者,以肝郁气滞者为多。脾胃主乎通降,其所...
-
呃逆(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针灸+中药
汪某,女,21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呃逆2月余,加重3日。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连连,声轻不能自制,时呕吐宿食之物,伴咳嗽咯痰,痰少色白。发病期间,胃纳差,大便量少,小便可,夜寐一般。 在某三甲医院入院治疗,诊断为心因性呕吐;予止吐、抑制胃酸、促胃动力、止咳等对症治疗,未见缓解。后又转诊各院,皆未见好转。形体消瘦近20斤,精神萎靡,乏力纳差,不欲饮食,每日靠滴注葡萄糖维持营养,夜寐欠安。近3日症情加重,遂来诊。 诊时:持续性呃逆,呕吐宿食,咳嗽咯痰,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
-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