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呃逆 第5页

呃逆 第5页

  • 倍陈汤治疗胃虚呃逆。倍陈汤秘方制作方法。

    倍陈汤治疗胃虚呃逆。倍陈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倍陈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倍陈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胃虚呃逆。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倍陈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胃虚呃逆。...

  • 保和散治疗痰食胸满,呃逆。保和散秘方制作方法。

    保和散治疗痰食胸满,呃逆。保和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保和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保和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痰食胸满,呃逆。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保和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痰食胸满,呃逆。...

  • 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治疗胃火上冲呃逆,脉实胸滞,便结口渴。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秘方制作方法。

    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治疗胃火上冲呃逆,脉实胸滞,便结口渴。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的秘方制作方法,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胃火上冲呃逆,脉实胸滞,便结口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胃火上冲呃逆,脉实胸滞,便结口渴。...

  • 咽部吸入鲜姜汁可治各种呃逆

    咽部吸入鲜姜汁可治各种呃逆

      配方及用法:新鲜生姜50克。将生姜洗净脱皮,切细捣粒,挤出姜汁;再用消毒棉花团扎于竹筷上(须固定,以防吸入气管),饱吸姜汁;然后令患者取半仰卧位,张开口腔,术者左手用压舌板压住其舌体,暴露其咽后壁,右手持竹筷与舌根成45度角,将姜汁棉团轻轻送入咽部,反复轻按咽后壁左右两侧(此时嘱患者大口呼吸,以免恶心呕吐),约半分钟至1分钟,呃逆可止;抽出竹筷,让患者静卧30分钟,不可饮水进食。如有复发,多在重复上法后立即止呃。   疗效:此秘方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均获止呃之效。其中,中风后呃逆14天1例,治2次后痊愈;胃癌呃...

  • 用口嚼红糖法治呃逆立即见效

    用口嚼红糖法治呃逆立即见效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有几分钟或半小时一次的,亦有连续呃七八声才停的。本症可由多种原因(如受凉、手术等)引起。   我去年得一打嗝病(呃逆),到医院治疗几天不见好转。后来友人告诉我一偏方:在要打嗝时将50克红糖分两次送入口中嚼啐咽下,停个把小时再吃一次,立即见效。我应用此偏方后,一天就痊愈了。   百姓验证:陕西咸阳市干休所崔xx,男,76岁,离休干部。他来信说:“干休所老干部曹某患呃逆一周,很严重,我用本条偏方一次为他治愈。”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

  • 山楂汁口服治顽固性呃逆有良效

    山楂汁口服治顽固性呃逆有良效

      配方及用法:生山楂汁。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疗效:共治85例顽固性呃逆,均获良效。一般服用1~3日即可见效。   引自:《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年第5期)、《单味中药治病大全》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黑芝麻炒熟研碎食后呃逆可止

    黑芝麻炒熟研碎食后呃逆可止

      黄某,男,48岁。1982年1月2日初诊。呃逆频频,呃声洪亮,无其他不适。曾以旋复代赭汤、丁香柿蒂汤两方加减投之,并给予阿托品、安定片等治疗,用药后呃逆依然。又用针灸治疗,仍不能控制。1月5日,患者偶服黑芝麻数匙(黑芝麻炒熟,研碎,拌入白砂糖),食后呃逆即止,便安然入睡。次日中午又发,晚8时又服黑芝麻数匙,食后呃止。第三天再发,再用,又止。以后未再发。   引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9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脐疗治恶性肿瘤呃逆疗效好

    脐疗治恶性肿瘤呃逆疗效好

    用麝香填脐后隔姜灸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呃逆3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共32例,原发性肝癌 15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8 例,胃癌2例。均有手术或介入或化疗病史。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8~72岁。 治疗方法 先用75%酒精棉棒消毒脐部皮肤,每次取麝香0_3克(药店有售),研粉填于肚脐;再取厚约2毫米、直径约2厘米的生姜片1片,贴于肚脐之上;再用艾条悬灸姜片,每闩2次,每次20 分钟;然后弃姜片,用敷贴贴封肚脐。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 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呃逆停止, 2周之...

  •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1977年秋,城内李姓少妇,34岁,产后3月余,呃逆、气喘、面浮足肿,邀家父出诊,余随同前往。   患者主诉产后2日后,不慎感寒,周身不适,时有咳嗽,咳吐稀白痰涎。伴头晕乏力,晨起面目浮肿。经服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一日前晨起,又见面目浮肿,继之双下肢肿胀,并咳嗽气逆,症状日趋加重,甚至难以平卧。观其面目水肿,双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起。精神萎顿,脉缓,舌淡苔白。   家父诊后云:此乃产后三焦水道不利,体内积饮无疑。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则当以温药和之。   处方:云苓皮15克,桂枝5克,焦白术1...

  • 产后呃逆不止 产后饮水即噎症

    产后呃逆不止 产后饮水即噎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产后呃逆不止   刘某,女,34岁,2110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外感风寒,加之情绪不遂,随即呃逆不止。每日晨起即发,持续数小时不止,入睡即停。遇寒或精神受刺激后加重。曾服西药,或以针灸治疗,呃逆未停,数日不止。刻诊:表情淡漠,呃逆频频,脉沉涩,舌淡苔薄白,边缘色紫。此患者呃逆起于产后,感寒而寒邪凝结,情绪不畅则肝郁气滞。气滞或寒凝皆可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血瘀,久之瘀血胶着不化。前医曾重用温寒利气降逆之品,然忽略活血化瘀之法,使病势加重。立方以通窍活血汤...

  •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王某,男,61岁,1985年7月27日初诊。   代诉: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患者以肝硬化出血,在某市级综合医院住院,出血止后,一直呃逆不停,西药无法控制。请某中医诊治,连续服中药20余剂也无法减轻,在此期间因呃逆而引起消化道出血2次。患者在病床上忽想起多年前找笔者治过病,遂请家属前来求治。   诊时:患者住院中,卧床不起,不能前来,病情由其老伴代述。患者1978年因肝硬化行脾切除术,此后经常消化道出血。最近1次出血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晚上睡着不呃逆,但只能睡3个小时,醒来后,就不停呃逆,每分钟呃逆几次...

  •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王某某,男,72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呃逆5个月,遇冷加重1个月。曾用针灸,口服中药及西药解痉挛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仍呃声不停,只能进半流质食物,夜不寝,服安定也只能稍睡片刻,伴神疲,眩晕,胃脘痞满连胸胁,大便溏而不爽,鼻黏膜暗红,鼻甲肿大,咽喉后壁“污红”,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有嗜酒、吸烟史。心率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杂音,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胃窦炎。中医诊断:呃逆。证属湿热蕴结,遏阻气机,升降乖戾,逆而为呃。治疗:1....

  • 治呕吐、呃逆方

    治呕吐、呃逆方

    处方:橘皮、竹茹各9克,生姜、甘草各3 克,大枣5枚。 用法:上药加200毫升水煎煮,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 功效:理气健胃。主治呕吐、呃逆。 梁月华...

  • 郭维琴治心梗支架植入并发顽固呃逆案

    郭维琴治心梗支架植入并发顽固呃逆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郭维琴教授擅长治疗心系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现将其治愈心梗支架植入后并发顽固呃逆病案介绍如下。   患者王某,男,56岁,因“突发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于2012年7月4日由门诊收入院。患者入院后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100%闭塞,干预罪犯血管,予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为求继续诊治,收入CCU科。患者术后,病情整体平稳,恢复较好。   患者术后第4日夜间出现剑突下、...

  • 二偏方治呃逆

    二偏方治呃逆

    1.鲜山楂绞汁,成人每次服15~2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3~4次。或用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每次1~2丸,缓缓嚼服,并饮少量温开水,每日3~4次。亦可用山楂切片徐徐含服。适用于呃逆轻症者。 2.生赭石30克(先煎),生山楂20克,枳壳、甘松各12克,木香、厚朴各9克,清半夏6克,旋覆花15克(另包)。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连用2~3剂可愈。适用于呃逆重症者。(郭旭光)...

  • 呃逆之因非独胃也

    呃逆之因非独胃也

      案1成某,女,22岁。呃逆4月余,伴左侧肋骨下疼痛。胸闷不畅,急躁易怒,四肢不温,月经提前或一月两次。色紫,有瘀块、量多。经期乳房及小腹有胀痛感。西医诊断为膈肌痉挛,兼肋间神经痛,用镇痛和镇静药均罔效。曾服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加减,均无显效,拖延数月不愈。常常坐而哭泣。诊见情志抑郁,面红,呃声洪亮而频发,腹平软,肝脾不大,腹部及肋间无异常。舌红苔黄,脉弦稍数。证属肝郁化热,蕴伏血分,热迫血行,故月经先期而来。热邪内陷,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四肢,故四肢不温。肝气逆乘肺胃,胃气上冲,故呃逆。肝气郁...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呃逆
  •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此病偶然发作者,多可不药自愈。若呃逆持续不断,则须服药治疗,始能渐平。久病见此多危。   陈宝贵教授认为呃逆主要病因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所致。其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各种病因形成食滞、气郁、痰饮等病理产物,阻碍胃气下降,气上逆动膈而呃逆,故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药组成:半夏10克,黄连6克,干姜6克,党参10克,枳壳6克,甘草10克,大枣3枚。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

  • 呃逆烦燥性格改变中医验方

    呃逆烦燥性格改变中医验方

      患者张某,男,49岁,因“呃逆、烦燥、性格改变3天”于2013年3月7日入住我院。患者平素体健,近半月内反复感冒发热,在家中反复服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物,对症处理。三日前汗出当风病情加重,出现呃逆、性格改变入住我院。症见间断性呃逆,发作时最少持续1时间,发无定时,不规则发热,无汗,不欲进食烦躁不安,坐卧不宁,不寐,不自主动作增多,对答基本切题,但言语略显颠倒。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血细胞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平...

  • 巧用威灵仙治愈呃逆案例

    巧用威灵仙治愈呃逆案例

      甘肃中医学院周信有教授,1921年生,临床7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就其临床巧用威灵仙治愈呃逆案例一则叙述于下。   张某,男,37岁。2011年8月5日初诊。呃逆1年余,2010年3月行胃镜检查回报:慢性浅表性胃炎。遍服西药,未见显效,且有加重之势。近2月来于晨起、饱餐、受凉及情绪波动时均可出现,求治于周信有教授处。查:舌质略暗,苔薄白,脉弦。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9克,姜半夏9克,枳实20克,厚朴9克,焦三仙各9克,砂仁9克,制附片9克(先煎),槟榔20克,生甘草...

  • 打嗝怎么办 治呃逆五点

    打嗝怎么办 治呃逆五点

    打嗝在医学上叫 “呃逆”。治打嗝的关键点有五个:也就是一憋二压三按揉四打喷嚏五抠喉。 一憋,就是憋气法。 先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憋住,直到不能再憋时,最后慢慢地将气吐出来。重复3至4次即可。 二压,就是压攒竹法。 用自己的两个大拇指尖由轻到重按压攒竹穴,力度以有酸胀感且能忍受为度,然后持续3至4分钟,这时往往会感觉有股气从上往下走,随之打嗝缓解。攒竹穴在两个眉头凹陷中,左右各一个穴位。 三按揉,就是按内关揉足三里法。 用大拇指尖分别按压内关穴,每侧1至2分钟;用大拇指尖分别按揉足...

  • 患呃逆者诊治 今录一案

    患呃逆者诊治 今录一案

      呃逆乃胃痉挛所致。轻者多不药自愈,若见呃逆频作,或见气虚衰竭之体,每为临床重症。余侍诊家父时,常有患呃逆者诊治。今录一案以示之。   苏某,女,39岁。1987年3月5日初诊。患者平日情志不畅,常有胃痛发作,嗳气,呕恶,泛酸,呃逆时作。近日加重,连续呃逆一周,迭进中西药未缓解。精神日衰,不欲饮食。刻诊:形消体瘦,神疲。舌红,苔微黄。脉细数无力。家父诊后断其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发为呃逆。加之纳少,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致成气血衰弱之症。治疗当以补气健脾,安胃止呕降逆。方药:红参10克,黄连5...

  • 呃逆诊治 今录一案

    呃逆诊治 今录一案

      呃逆乃胃痉挛所致。轻者多不药自愈,若见呃逆频作,或见气虚衰竭之体,每为临床重症。笔者侍诊家父时,常有呃逆患者前来诊治。今录一案以示之。   苏某,女,39岁,1987年3月5日初诊。   患者平日情志不畅,常有胃痛发作,嗳气,呕恶,泛酸,呃逆时作。近日加重,连续呃逆1周,迭进中西药未缓解。精神日衰,不欲饮食。   刻诊:症状如上,形消体瘦,神疲。舌红,苔微黄。脉细数无力。   诊断:呃逆。   分析:因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气逆上冲,故发为呃逆。加之纳少,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致成气血衰...

  •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以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呃逆多数可自行停止,但也有极少数病例连连作呃昼夜不停,令人十分痛苦。下面结合两个顽固的呃逆病例谈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病案1   田某,男,72岁。   患者于一个月前因生气后饮酒引起呃逆频作,接连不断,昼夜无休止。有一次曾因严重呃逆而致气闭晕厥,经抢救恢复,唯呃逆依然。在当地用过中西药物未见功效,后转京诊治。到某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食道以及胃肠系统均未发现异常。诊为“膈肌痉挛”。由于治疗未见好转,前来我院就...

  • 治呃逆妙方

    治呃逆妙方

    方药:公丁香、蒲公英各10克,柿蒂7个,半夏、生姜各6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顽固性呃逆。 疗效:临床治疗多例,服药1~3服均痊愈,疗效满意。...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呃逆
  • 陈宝贵多年临床治呃逆

    陈宝贵多年临床治呃逆

      呃逆一证,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然历考呃逆之证,其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有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者;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有食滞而呃者;等等。此诸法不一,随证治之。   陈宝贵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呃逆之声低怯或时郑声的均少见,但见呃逆常见于呃声连连,声高响亮者,以肝郁气滞者为多。脾胃主乎通降,其所...

  • 治验重症呃逆证 降逆通腑法

    治验重症呃逆证 降逆通腑法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气逆为噦(哕)”。呃逆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几乎寒热虚实、七情六欲皆可致病。其病状轻重不一,轻者常不治自愈,重者缠绵难愈。中风及久病并发呃逆者,多属危候。当见病知源,探究虚实,始可奏效。笔者选用降逆通腑法治验重症呃逆证二则,谈点肤浅经验。   验案一   牛某,男,35岁,2013年5月9日初诊。   诉:打嗝一周,加重两天。患...

  • 介绍两则以丁香为主药的治呃逆方

    介绍两则以丁香为主药的治呃逆方

      丁香,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丁子香。夏、秋季开花,浓香扑鼻。丁香含挥发油(丁香油)。丁香油中14%~21%为丁香酚、乙烯丁香酚、B-丁香烯、甲基正戊基酮、甲基正庚基酮、水杨酸甲脂等,故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古代,它曾用于治疗口臭。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

  • 呃逆(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针灸+中药

    呃逆(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针灸+中药

    汪某,女,21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呃逆2月余,加重3日。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连连,声轻不能自制,时呕吐宿食之物,伴咳嗽咯痰,痰少色白。发病期间,胃纳差,大便量少,小便可,夜寐一般。 在某三甲医院入院治疗,诊断为心因性呕吐;予止吐、抑制胃酸、促胃动力、止咳等对症治疗,未见缓解。后又转诊各院,皆未见好转。形体消瘦近20斤,精神萎靡,乏力纳差,不欲饮食,每日靠滴注葡萄糖维持营养,夜寐欠安。近3日症情加重,遂来诊。 诊时:持续性呃逆,呕吐宿食,咳嗽咯痰,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

  •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 偏方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 偏方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或年高体弱,以致脾胃阳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均可发生呃逆。   取丁香3克,代赭石30克,白芍2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沉香3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人参6克,大黄6克,炙甘草10克。将代赭石先煎30分钟,其余药倒入再煎30分钟,滤其汁液,早、晚温开水送服,1日2次,每日1剂,连用2~4剂。(胡佑志)...

  •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