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黄 第20页

大黄 第20页

  • 口腔溃疡 用黄柏与大黄

    口腔溃疡 用黄柏与大黄

    口腔溃疡大黄漱口 过食煎炒辛辣食物容易引发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为实火 证,症见溃疡周围黏膜红赤, 灼热疼痛,口干心烦,尿赤 便秘j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清热泻火解毒。用大黄漱口,对 于实火型口腔溃疡有较好治疗作 用,并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 的刺激。 方法:取大黄9克。煎取药 液300毫升,漱口1~2分钟后 吐掉,每天4~6次。 黄吉宾 口腔溃疡 用二妙散 二妙散处方中只有黄柏、苍术两味 药,前者清热后者燥湿,具有一清一燥之 妙,故名二妙。传统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 致足膝红...

  • 常发口疮 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

    常发口疮 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

      刘某,女,22岁,学生,门诊病例。   2006年6月6日初诊:诉常发口疮6年,红汗半年。患者有口疮病史约6年,但近半年来不仅常发口疮,而且身上出红色汗,其色淡红,兼见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秘。望其面颧部略见红肿,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心胃火热汗血证。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30克,生地30克,白芍10克,丹皮15克,炒栀子炭10克,生大黄5克,生石膏20克。10剂,水煎服。   2006年9月1日二诊:诉服上方...

  • 失眠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失眠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感受,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以往多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心胆气虚五种证型论治。然诚如《素问·逆调论》所言“夫不得卧者,是水气之客也”,临床上亦有不少因水饮而致不寐的患者。本案从温化水饮入手辨治一不寐案,现整理如下。 患者女,49岁,2022年3月31日初诊,主诉“眠差3年余”。刻下入睡困难,甚至彻夜难眠,每晚需服思诺思1片辅助睡...

  • 治肠痈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减

    治肠痈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减

    张某,男,68岁。2005年4月16日急诊入某县医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血常规:白细胞17.8×109/L,中性粒细胞90%。心电图:频发室性早博,前壁心肌缺血。因患者既往有10多年高血压病史,1年多前曾因脑出血住院抢救,基层医院外科手术风险大,西医运用大量抗生素,并延会诊。刻诊:体温39.2℃,右下腹痛渐波及全腹,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阳明腑实,热盛伤津。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处方: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

  • 腹胀腹中不适 大黄黄连泻心汤验方运用

    腹胀腹中不适 大黄黄连泻心汤验方运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运用2例 《 伤寒论》 第 1 5 4 条: “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 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 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 绞去滓, 分温再服。 ”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药味少, 煎煮方法也比较 特殊。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2例患 者, 现介绍如下。 案例 1 : 内人因在婚期进食过量肥甘厚腻之品导致 大便黏腻, 自行服用保和丸数日,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2 0 1 8 年 1 月 1 8 日白天...

  • 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

    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

    国医大师熊继柏常用表里双解法医治伤风高热,跟熊继柏学习期间,见他临床上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引起的高热,每获良效。 临床验案 颜某,男,4岁,2019年2月16日初诊。刻诊见高热3天,夜间更甚,伴有咳嗽、咽痛、扁桃体红肿、大便4日未解,舌苔薄黄,指纹青紫等症状。 辨证:风热伤风。 治则:疏风解表,通腑泻热。 主方:银翘散加大黄。 方药:银花12g,连翘12g,竹叶8g,荆芥8g,牛蒡子8g,淡豆豉10g,芦根6g,薄荷5g,桔梗6g,生大黄4g,生...

  • 大黄附子汤治胁痛腹痛

    大黄附子汤治胁痛腹痛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说:“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方药仅为三味:大黄三两,炮附子三枚,细辛二两,但配伍严谨,药比精当,既能温通寒饮里滞,又能清除阳明实热,是辨治寒邪蕴热,胁腹疼痛的良方。临床上对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囊炎、胆绞痛、慢性痢疾、尿毒症等疾病等属于寒热错杂,寒饮里实积滞者多有良效。   案1胁痛,腹痛(胆囊炎,胃炎)   任某某,男,42岁,腹部及右胁部胀痛1周,2011年10月22日初诊。患者...

  • 大黄药用验方三款

    大黄药用验方三款

    治咳嗽:大黄6克,泡水代茶饮,每日2 次。—般服药1 剂即获愈。 新生儿不吃奶: 生大黄10 克,沸水100毫- 升左右,浸泡10 分钟后,少量分次频频喂服。一般喂服1天即可吮奶。 服汤药即吐:生大黄;生甘草各1克,加水1小杯,煎片刘,煎煮时间不直过长,慢慢喝下,最后15-20 分钟不吐,再服原汤药即可不吐。遇怕服汤药,每服汤药即吐者,可在服汤药前服用。凡以呕吐为主症者,不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均可应用。特别适用于饮食入口即吐,药不入腹者。 (华清)...

  • 详解大黄黄连泻心汤

    详解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还有一个清热的方子非常实用,叫“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物组成。   “泻心”就是泻胃,就是清泻胃热。这个方子本是治疗胃中因为有热而发堵,吃了饭以后食物不往下走,堵得难受,还可见到烧心、吐酸水。特别是黄连,清胃热的效果较优,经常堵胀、烧心、嘈杂、泛酸的人,用黄连配上一点吴茱萸,一吃就好。这两个药物配伍在一起叫左金丸,是治疗胃溃疡、胃炎的常用药,平常有上述胃病的人,自己即可以开上一些吃,两个药的比例是黄连6份,吴茱萸1份,实际运用中可使...

  • 葛根汤 大黄附子汤

    葛根汤 大黄附子汤

    葛根汤 组成:葛根四两(12g),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芍药切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水煎服。 适应症: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临床应用:张某,女,34岁。述精神痴呆10天,小便不能自控。曾感冒高热、头痛。经治疗有好转,但出现精神痴呆,表情淡漠,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辨证:邪入太阳经脉,经气不舒,津液不能上承,而致清窍不利。治法:祛邪升津,开窍醒神。处方:葛根汤加减。方药:...

  • 中医治疗疝气 附子大黄汤治之

    中医治疗疝气 附子大黄汤治之

    现代医学认为疝是人体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脂肪组织或肠等人体器官通过这个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显突出,伴有不适感和疼痛。特别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大部分疝是由于人体内有长期存在的薄弱区。通常腹壁的薄弱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遭受创伤或手术切口变得更薄。举重物或干重体力活会加剧疝的严重程度。疝的常见类型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中医统称为疝气。其基本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平卧或用手...

  • 大黄附子汤 脉证分析 方药配伍 名医经验临床应用

    大黄附子汤 脉证分析 方药配伍 名医经验临床应用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为治疗寒实内结之主方。其方药仅三味,但功效非凡,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今就其脉证、配伍与应用,谈及所识,以飨读者。 脉证分析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方由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细辛二两组成。主治腹满寒疝,证候性质是寒实内结,故以温药下之。 文中所说的“胁下偏痛”,是其主诉症状。如果是“胁...

  •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是开温下法之先河的方剂,后世之温脾汤即以该方加减而成。 大黄附子细辛汤是论述寒实内结证治的处方。《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一语道破天机:“腹满而痛,脾实邪也;胁下满痛,肝实邪也;发热若脉数大,胃热实邪也。今脉紧弦,脾寒实邪也,当以温药下之,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方中佐细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

  •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为阴实无表证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为阴实无表证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历代对该条文的解析主要存在有无阳明实证,有无太阳表证的争议。对主要病机的认识大致有三种观点:脾伤气滞络瘀;太阳阳明并病,兼有阳明里实;太阴脾伤兼有阴实。对有无表证的理解主要观点有:李克绍及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等认为无表证; 柯琴、张志聪、陈亦人等历代大家较多认为有太阳表证未解。本文关于主要病机及有无太阳表证作以下论述,仅供参考。 阴实证 辨阴实 &ldq...

  • 三伏天 炮制大黄炭

    三伏天 炮制大黄炭

    那是三伏天的一个早晨,来了一位大叔,腿有点跛,我迎上前去,他拿出一张中药方,我递给收银,就去中药柜铺开大纸,准备抓药。这时收银说:“没有大黄炭这味药怎么办?”我跑过去拿起电话问临近的药店是否有这味药,结果也是没有。 这时大叔拿起药方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大叔,其他药材你可以在我们店买,大黄炭你再去别的地方买不行吗?”大叔摇摇头:“我腿脚不好,还是让孩子一块儿去别的地方给我买吧。”我又叫住大叔,拿了椅子让大叔坐下,倒了一碗酸梅汤,递给大叔让他歇...

  • 大黄敷脐治糖尿病便秘

    大黄敷脐治糖尿病便秘

    便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外用大黄粉缓解便秘,方法简单,效果不错。 方法:取大黄粉5—10克,用米醋调成糊状。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脐部,注意避免着凉。先用75%酒精棉棒清洁神阙穴,再用大黄米醋糊填满脐内,按压铺平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5次为1个疗程。...

  • 大黄外治痈肿经验

    大黄外治痈肿经验

    一、清热解毒疗痈肿疔疮。 痈肿疔疮、无名肿毒:大黄末15克,以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或米醋调敷,每日换药1次。成脓者加皂荚刺末10克。 丹毒、腮腺炎:取大黄末15克,鲜紫花地丁30克,鲜侧柏叶20克,共捣烂如泥,敷患处。 乳腺炎:取大黄末30克,白芷、紫花地丁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共研细末,以酒醋各半调和为软膏状,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辅治阑尾炎: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共捣烂如泥,外敷麦氏点(位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每日换药1次。...

  • 大黄治病救人显神通

    大黄治病救人显神通

    大黄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攻积导滞、行瘀通经之功。由于本品药力较大,尤其生用药力更大,一向被喻为“峻利猛烈,长驱直捣,斩关守门”的药品,故又有“将军”的称号。此药使用得当,又往往能发挥“将军”的神威,把患者从危急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袁枚是清朝著名诗人。有一年,他患了痢疾,医生们用人参、黄芪等补药为其治疗。不料病情恶化,袁枚腹部疼痛不止,大便极少,排出的几乎全是脓血,脉搏很快,命已垂危。当医生束手无策,家人已开...

  • 男性宜用大黄坐浴

    男性宜用大黄坐浴

    许多人知道大黄是清热泻火、解毒通便的良药。而鲜为人知的是,经常利用大黄坐浴非常有利于男性“私处”保健。 大黄坐浴具体方法:取生大黄60克,加水2000毫升左右,煎煮20分钟后去渣,把煎好的药液倒入木盆内,冷却至40℃左右(以于放入不感到烫为宜),每次坐浴10-20分钟,水温降低时可再添加适量热水,使水保持有效的温度,每天1—2次。 通过大黄药液熏洗坐浴,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加之所用大黄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直接作用于前列腺和会阴部,对改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不净、尿...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法温运通便 方用大黄附子细辛汤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法温运通便 方用大黄附子细辛汤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英栋临证擅用经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近日张英栋以大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治疗一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取效佳,现将该医案整理分析如下。 安某,女,10岁,2023年7月26日初诊。主诉:甲状腺功能减退3个月。目前口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日1/2片,麻仁润肠丸每日早、晚各1.5袋。刻下:精神、睡眠好,饮食一般,挑食,颈部肿大,大便2~3日一行,不干不稀,基础体温36.5℃,头、颈部易多汗,冬天手脚冰凉。舌淡胖,苔薄白,舌下淡。2023年7月20日甲功三项结果为T3:2.3...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