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第18页
-
大黄栀子酒治200余例甲沟炎均有效
配方及用法:大黄、栀子各30克,红花10克。大黄碎为豆粒大,栀子捣烂,与红花一起浸入75%的酒精1000毫升,1周后(冬季为15天)滤渣装瓶备用。 疗效:此秘方治疗甲沟炎(未溃或甲下有少量脓液者)200余例,初起者一般2天即消,有少量脓液者用药后可自行吸收,免开刀之苦。 百姓验证:一位姓梅的中年妇女,34岁,右手拇指红肿胀痛2天,经服抗生素及外涂碘酒无效。检查右手拇指红肿,指甲下有一绿豆大白点,舌红、苔黄、脉弦数,诊为甲沟炎。用大黄栀子酒100毫升浸泡患指,每天不少于10小时,翌日热痛大减,第3天红肿及...
-
用大黄芒硝膏治肌注后硬结38例痊愈
有些人在臀部注射青毒素、链毒素及油性针剂等药物后,局部会出现硬结。小儿由于臀部血管细小,血液循环较差,肌纤维组织受针刺增生快,更容易发生肌注后硬结。硬结不仅影响药液吸收,而且还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大黄、芒硝有祛淤、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将此二药制成膏剂外敷注射区,用以治疗硬结,可收到较好的散结作用。近年来我采用这种简易外治法治疗肌注后硬结38例,均痊愈。 配方及用法:取生大黄、芒硝适量,按1:1比例研细成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即可使用。用时取药少许涂在消毒纱布上,敷于患处,外以塑料纸包裹后用胶布固定。每4小时...
-
醋拌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80例全部有效
主治: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以及急性期的无名疖痈。 配方及用法:生大黄、芒硝、高粱醋。取等量的生大黄、芒硝共为细粉,以患处的大小为准,缝一纱布袋,将粉纳入。袋内药粉摊开后,约3厘米厚,倒入高粱醋,其湿度以醋不外流为度。将药袋放在患处,上面放一温水袋。每天外敷患处的时间最短不少于16小时,期间要更换新鲜药粉3~4次。 疗效:治疗患者8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78%,显效率90%。 按语:化脓性阑尾炎,特别是较严重者,其症状持续高烧,疼甚,拒按,而西药治疗微效或无效,又...
-
单药生大黄治好一位学生的黄疸型肝炎
费某,男,15岁,学生。患黄疸病曾服中药19剂(茵陈蒿汤),黄疸未退,身目更黄,尿少,神乏。某医院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经保肝治疗,巩膜黄染始终未退,邀余诊之。寸脉虚弱,右关脉略浮,苔霜垢,边稍红,未显齿痕,肝区触有压痛,尿色如浓茶,便溏,镜检“-”,询病史,患病初有往来寒热,自服止疟片,病未去,且右胁反感不适。施一味生大黄30克,嘱其煎服。当午,泻便呈煤渣色,解后体舒,是夜寐香。量日思纳,精神始振。共服9剂后,黄消尽。复以他药善后调理,病愈。 引自:《新疆中医药》(1986年第1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
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属交界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少数有恶变倾向者须进行外科切除,主胰管扩张者需进行内镜治疗,如胰管内支架植入术,但易于被胰管内黏稠分泌液堵管,疗效不佳。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原主任医师焦东海以大黄复方及单味大黄治疗IPMN,临床中呈现较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重用大黄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因机证治 IPMN是相对少见的胰腺肿瘤,部分为恶性或者有恶变可能,多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
抗衰老 三大黄金点
谁也无法阻挡岁月的侵袭,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衰老的步伐来得慢一点。这时候,三个“黄金点”能帮到你。 62岁是衰老黄金点 如果把人的一生定为100岁,最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年龄在62岁左右,在此之后,身体开始全面加速老化。一般人最顶峰的年龄在38岁左右,因此对年轻人来说,38岁已经有了经济、家庭等支撑,这时加大对养生的投入,可以很好地抗击衰老。 7.5小时是睡眠黄金点 一天即一个昼夜24小时,如果将白昼和夜晚视为各12小时,按照黄金分割定律,那么人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刚好是夜晚12小时的0.618,约7.5小时。对于一般人来说...
-
腹型肥胖外敷大黄
我体型较胖,腹部赘肉很多。多年来,我曾用过运动、节食等方法进行减肥,但都因无法长期坚持而收效甚微。有位老中医告诉我,外敷大黄膏可有效地改善腹部肥胖的症状,而且简便易行。于是,我开始每天在腹部外敷此药进行减肥,用药一个月后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外敷大黄膏治疗腹型肥胖症的方法是:取大黄适量,黄酒少许。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将10克的大黄粉用黄酒调成软膏状。用热毛巾将腹部敷热。将大黄膏涂抹在腹部的皮肤上,用纱布覆盖。将装有约50度热水的热水袋放在此药膏上热敷10分钟,可每天热敷两次。 专家点评:大黄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
大黄妙治皮肤病
1.痤疮:用大黄、硫磺各等分,混合研成细末(称之为颠倒散)。以凉开水调粉末外敷患处,对痤疮的炎性红色丘疹、脓疱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皮肤软组织挫伤皮下瘀血:大黄30克(切碎),栀子10克,用75%酒精或4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3天,外涂局部皮下瘀血青紫处,每天3次,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促进瘀血吸收消散作用。 3.烧、烫伤:大黄30 克,地榆20克,研成细末用芝麻油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涂烧伤创面处,每日 3—5次,有抗感染、促进创面干燥愈合作用。 4.儿童脓疱疮(黄水疱):大黄30克煎汤外洗,或用大黄、黄柏各等分研细末,用...
-
清热解毒大黄治皮肤病
治痈、疖、手足疔疮、头疽、皮肤外伤感染 取大黄100克,加水300毫升,煎沸2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同量水煎沸15分钟后过滤取汁,两煎合并,并浓缩100毫升,按100克凡士林加入30毫升大黄液的比例混匀,即成大黄软膏。用时根据疮面大小摊于纱布上外贴,有清热解毒,祛腐排脓,散瘀消肿之功。 治甲沟炎 取大黃适量,研为极细末,备用。临用时用醋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清洗后更换。有清热解毒,消炎生肌之功。 治张力性水疱 取大黃适量,研为极细末,备用。根据水疱面积大小,取消毒纱布1块,先涂少许...
-
大黄甘草 巧治臁疮
笔者临床用生大黄、甘草治疗臁疮,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生大黄15克,甘草3克。用法:先将大黄研极细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共搅匀。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厂后均匀撒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叶”,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出液外流,叮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口换药1次。轻者换药3-5次,重者 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n寸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须每日换1次。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 日或7门以上,痂盖 会自然脱落。 江...
-
治皮炎和湿疹土大黄良好疗效
土大黄,又名吐血草、救命王、金不换、癣药、化血莲,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黄色,肥厚且大。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原野山坡边,高约1米左右,5~7月开花结果,9~10月采收。土大黄性平,味辛苦,无毒。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可治疗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疥癣、烫伤、跌打损伤等。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土大黄治疗皮炎和湿疹,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取土大黄干品50克或新鲜土大黄100克,水煎药液洗患处,每日1剂,洗2~3次。经初步观察发现,对急性皮炎和急性湿疹效果尤佳。(朱时祥)...
-
治痤疮,攻冷积等等妙用 看“大黄、附子”外治应用
附子大辛大热,大黄大苦大寒,两药性味,有如冰炭。张仲景妙手遣方,创寒温并用之方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将一者融于一方而建功,开附子大黄配伍之先河。后世医家更是在仲景基础上加以发挥,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二者合用创温脾汤治疗阳虚冷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载附子、大黄、厚朴、干姜、甘草、桂枝合用,主治“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腹泻;清代医家徐灵胎更将附子泻心汤删为附子、大黄两味,指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时至今日,大黄一附子作为寒温并...
-
治甲沟炎中药用大黄
所谓甲沟炎,是指甲一侧或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有啃手指、撕肉刺习惯,或者从事对手和脚伤害比较大的职业的人,都容易得甲沟炎。一般拇指更容易患病,多是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深等损伤引起的。脚趾的甲沟炎则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甲沟炎刚发生时,常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如果能及早治疗,炎症则会很快消退好转,迟了就有可能病变化脓。 中医认为,甲沟炎的发生是因外邪入侵甲沟,造成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瘀热不去,热盛则肉腐成痈,属疮疡范畴。中医治疗甲沟炎有一味特效药,就是大黄。将大黄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