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 第300页
-
小儿遗尿中药敷脐二方
小儿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俗称“尿床”。采用中药敷穴位治疗小儿遗尿效果不错,现提供二方。 1. 麻黄34g,益智仁17g,肉桂17g,五倍子17g,五味子17g。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g,临睡前用食醋调成糊状备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再放入调好的药糊,用塑料布覆盖,外包纱布,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取下。间隔24小时再如法敷用,连敷4次之后,隔1周敷脐2次,时间同前,连续2周以巩固疗效。若患儿少气自汗加党参;畏寒肢冷加附子。在治愈(36...
-
主治小儿肠虫证 张士卿验方详解
张士卿,男,1945年生,医学硕士,教授,主任中医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中医儿科杂志》主编,出版《王伯岳儿科临床经验集》《于己百临床经验集》等论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组成:乌梅10克,花椒3克,细辛3克,槟榔6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胡黄连3克,炒白芍15克,炒使君子10克,...
-
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不能控制,醒后方知,白天能控制排尿,称为遗尿症。无泌尿系统疾病,尿常规检查正常。究其原因:3岁以上小儿因白天活动过度,夜晚不易觉醒偶有遗尿者,不为病态。可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往往可奏效。 肾气不足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醒后方知。尿清量多,天寒加重,兼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智力迟钝,舌质色淡。治宜温肾固摄。方药:龟龄集、夜尿宁丸等。 脾肺气虚 睡中遗尿,面色萎黄或苍白,身倦乏力,气短懒言,汗出,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治宜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
小儿腹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
自拟葛根止泻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湿热型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季节变化、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密切联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状态异常、排便次数过多,并伴随恶心、发热、呕吐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小儿脏器功能及免疫力尚不健全,对外来致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继发感染性疾病[2]。蒙脱石散是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物,可在肠黏膜表层形成屏障,从而阻止病原菌的繁殖与扩散。中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具有多靶向、多层次的治疗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拟葛根止泻汤联合蒙脱...
-
程家正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经验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 甚 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 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 2 岁以下小儿发病 率高 [1 ] 。 程家正(1927- ), 男, 浙江吴兴人, 著名中医儿科学 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上 海市名中医, 曙光医院终身教授。程老行医 70 载, 至 今仍亲临临床, 研读经典, 孜孜不倦地整理临床经验, 形成重视肺脾肾三经的关系以治疗儿科疾病的学术思 想。本文将其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辨析 程老指出,...
-
小儿大便泄泻1周 消食和胃法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其常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多见。小儿因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稍多,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一感邪气,如感寒、受暑或伤食,又易引起泄泻等。其病因病机,或因感受外邪,或因内伤乳食,或因脾肾虚寒,均可使脾胃受病,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最后污秽下行而成泄泻。发病之后,易伤津耗液,如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甚则出现亡阴亡阳等危亡证候。但小儿泄泻,脾胃虚弱是其本,故治法应“扶正固本”为主,...
-
小儿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
敷脐法治小儿流涎 小儿惊风夜啼
敷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疗效可靠,具有安全、方便等优点,可减少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小儿流涎:益智仁、滑石各10 克,车前子、冰片各6克,甘草3克。共研为细末,填满脐眼,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10天为1个疗程。 小儿惊风:鲜爬山虎叶60兜,鲜芙蓉花嫩叶10片,鸡蛋2枚。将上药共捣烂,加入鸡蛋清调匀,做成 2个药饼,蒸热,每次用药饼1个,趁温敷于患儿脐上,冷则换另1个再敷,交替使用。 小儿夜啼:牵牛子7粒,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临睡前敷于患儿脐上,以纱...
-
小儿面瘫口眼歪斜 治则取穴轻柔浅刺法
王某,女,8个月,2016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口眼歪斜10余天。患儿10天前由其母携抱外出购物,适值天冷风大,于回家后次日发现患儿面部向左歪斜,哭笑时症状加重,遂到医院儿科就诊,确诊为面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经人介绍前来针灸治疗。患儿发育正常,面部向左侧歪斜,右眼闭合不全,伴见流泪,上看时右侧额肌纹消失,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指纹浮现于风关,色泽鲜红。 诊断:小儿面瘫。 辨证:风寒外袭,闭阻脉络。 治则:解表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
-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 强调虚热瘀的病机特点
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从事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治学严谨,擅长辨证,精于遣药,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虚、热、瘀”的病机特点,注重分阶段辨治,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以高出皮肤呈靶形的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紫癜,甚至糜烂、出血等多形性损害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综合征。本病多累及儿童和青年女性,具有发病急、易反复等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过敏、遗传因素、肿瘤...
-
小儿神经性尿频用单味首乌方
何首乌 中文别名 :首乌、夜交藤、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首乌藤,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籐、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豪点评: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主要功效是补肝肾、益精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何首乌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有抗过敏的效果。服用该药可缓解尿酸对患儿膀胱三角区神经组织的刺激,因而可缓解患儿尿频、尿急等症状。 神经性尿频属于中医“淋证”(气淋)的范畴。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治疗该病的特效方法。近年来,...
-
小儿厌食怎么办 中医分型论治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小儿厌食怎么办,中医采用分型论治,效果良好。 脾运失健 症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时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脘腹胀,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好,舌淡红,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治宜和脾健运开胃,取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6克,厚朴3克,陈皮2克,甘草1克,枳壳2克,藿香2克,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生姜为引。中成药可以选用小儿胃宝片,每次1~5片,每日3次;或小儿香橘丸,每次1/2~1丸,每日两...
-
小儿遗尿的家庭护理
小儿遗尿,又称尿床, 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 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证。3岁以下的婴 幼儿,由于智力发育未臻 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 未形成,或者贪玩少睡,精 神过度疲劳等,均可引起 暂时遗尿,这些都不属于 病态;若3岁以上的幼儿, 尚不能自控排尿,每睡必 遗,形成惯例,则应视为病 态。积极的家庭调护有利 于小儿遗尿的治疗。 1.精神调摄:家长对- 患儿应态度和蔼,着重教 育与鼓励,消除患儿害 羞、紧张和悲观心理,使 其对遗尿症的恢复有充 分的信心。 2.调理饮食:饮食宜 清淡而又富有营养,如鸡 肉、...
-
贴敷治疗小儿泄泻 一种受欢迎的治疗手段
小儿脾胃虚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寒等,均可导致运化失调而发生泄泻,发病之后,易耗伤气液,故须及时恰当治疗。药物贴敷治疗小儿泄泻取效甚捷,方便无痛又省钱,是一种受欢迎的治疗手段。 风寒型 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肛周不红,舌苔白腻,取苍术、藿香各等份研细末,对入香油调糊状敷脐中,外加固定,8~12小时换药1次,日2次。 伤食型 脘腹胀满,粪便酸臭,不思饮食,夜喜俯卧,头汗出,毛发不润泽,肛周红,舌苔厚腻或微黄,取鸡内金1份,大黄2份研细末,对入香油调糊状敷脐...
-
生姜汤治疗小儿腹泻 葛根汤治疗小儿发热腹泻
葛根汤治疗小儿发热腹泻案 赵某,女,1岁1个月,2019年5月1日就诊。其母亲代诉:昨天下午开始发热,体温38.5℃,并腹泻(大便如水样)4次,人民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1.33;C反应蛋白32.12。予以布洛芬退热处理,蒙脱石散、补液盐以对症治疗。昨夜服药后体温降至37.8℃,昨晚腹泻3次。今晨体温38.2℃,腹泻2次。刻下:体温38.5℃,精神不佳,纳差,无汗,恶风。 方药: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炒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5片,红枣6枚,2服。水煎服,冷水先煮麻黄、葛根,水开后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