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结 第21页

结 第21页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0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0

    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 [制用法]水煎。晚上服,连用1周。 [适应证]肺结核盗汗。...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7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7

    罗汉果半个,陈皮6克,怀山药9克,瘦猪肉100克。 [制用法]先将陈皮浸泡刮白,共煎汤。每日2次,连服半月以上。 [适应证]肺结核气阴两虚证。...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

    北沙参、麦冬、百合、白及、元参、栀子各10克,百部、生地、丹皮各12克,夏枯草、仙鹤草、藕节各15真。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结核阴虚火旺证。...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9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9

    生龙骨粉、生牡蛎粉、生鸡内金粉各60克,生三七粉、生白及粉、生百部粉各30克。 [制用法]研细末贮瓶内,早晚各取3克加入调熟的藕粉或山药粉服下。 [适应证]肺结核咯血。...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4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4

    猪肺1个,生白及30克,百部、麦冬、贝母、黄芪、甜杏仁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配合肺结核各期西药治疗。...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9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9

    桦皮100克,蜈蚣、蛇蜕各50克,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各20克,僵蚕、炒杏仁、川贝、桔梗、半夏、蝉蜕各15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每晚1次。 [适应证]空洞型肺结核症状显著者。...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0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0

    夏枯草15克,大枣5个。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浸润型肺结核。...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1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1

    百合、百部、白及、白芍、麦冬各15克,生地、旱莲草各30克,桔梗、北芪、川贝各10克,甘草9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空洞型肺结核。...

  • 苍术加地榆用治风湿搏结肠风下血者

    苍术加地榆用治风湿搏结肠风下血者

    苍术——地榆 【配对奥妙】苍术味辛性温,善走气分,有燥湿祛风、消风止痒之 功;地榆具清热凉m、止消肿之功,为治肠风便肌之佳品。二药寒温 并用,气无偏盛之害,而有燥湿祛风、消肿止血之能,用治风湿搏结肠 风下血者,可收药到病除之佳效。 【临床应用】 肠风脏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 血,血色鲜红或紫暗者。 【用量用法】苍术:6~10克;地榆:10~15克。 【名医经验】 1.刘完素:地榆汤,以苍术(去皮)四两,地榆二两, 上切碎,煎至七分,食前多服除根。治疗:久病肠风,痛痒...

  • 疣状胃炎辨证分型论治 微观和宏观结合

    疣状胃炎辨证分型论治 微观和宏观结合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也称痘疹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其特征为胃黏膜出现多个丘疹样隆起,顶部中央呈脐样凹陷,凹陷处伴或不伴糜烂,隆起周围多见红晕,以胃窦部多见[1]。中医学并无VG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本病多归属于“胃脘痛”、“胃胀”、“嘈杂”范畴。以上腹部疼痛最常见,其次可有反酸、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低下、黑便等表现。该病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主要以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主。笔者导师顾庆...

  • 腹痛病因病机方药予以探索总结

    腹痛病因病机方药予以探索总结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 主症的病证。腹痛病名源于《 内经》 , 如《 素问·气交变 大论篇》 曰: “ 岁土太过, 雨湿流行, 肾水受邢, 民病腹 痛。 ” 提出腹痛由寒热之邪所致。《 素问·举痛论篇》 曰: “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急引故 痛。 ” “ 热气留于小肠, 肠中痛, 瘅热焦渴, 则坚干不得出, 故痛而闭不通矣。 ” 《 伤寒论》 中虽未像《 金匮要略》...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7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7

    夏枯草、小蓟、大蓟各30克,百部20克,白及粉(冲服)、黄连各10克,仙鹤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各型肺结核。...

  • 甲状腺结节分析总结1例典型验案

    甲状腺结节分析总结1例典型验案

    陆灏治疗痰瘀互结型甲状腺结节验案1则 中医学将甲状腺疾病总称为瘿, 早在公元前 7 世 纪 《山海经·西山经·第二》 就有相关记载 : “有草焉, 其状如葵, 其臭如靡芜, 名曰杜蘅, 可以走马, 食之已 瘿。 ” 瘿病, 多指因忧思郁怒过度, 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 前结喉下部, 形成肿大或肿块的一类疾病 [1 ] , 多归属于 现代医学的甲状腺结节范畴。近年来, 甲状腺结节已 成为我国的常见病、 多发病。研究显示, 甲状腺结节患 病率在我国 20 岁以上人群中高...

  • 总结李其忠教授临证辨治咳喘的经验

    总结李其忠教授临证辨治咳喘的经验

    李其忠辨治咳喘经验 李其忠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专家 学术委员会委员, 原基础医学院院长、 中医基础理论研 究所所长。其精研岐黄之术 40 余载, 临床擅长调治急 慢性咳喘。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学习, 耳提面命, 获益良 多。兹对老师临证辨治咳喘的经验作初步总结, 以求 斧正。 1 推景岳之说, 崇钟龄之喻 咳喘之病因繁多, 病机复杂, 六淫外感, 七情内伤, 水湿痰饮蕴生, 脏腑功能失调, 均可导致咳喘。李其忠 教授对张介宾治咳喘立 “外感内伤” 之论最为推崇 :&ldquo...

  • 哮喘核心病机是阳虚为本 痰瘀互结

    哮喘核心病机是阳虚为本 痰瘀互结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阻塞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等为主症。根据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其免疫状态低下、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西医治疗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虽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观察发现,仍无法阻止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和肺功能的下降,所以越来越多患者青睐中医治疗。 中医学对其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金元时代医家朱丹溪首创“...

  • 肺结核(陈旧)咯血 泻心汤加味

    肺结核(陈旧)咯血 泻心汤加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晨峰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李春生在西苑医院急诊科工作多年,深察标本缓急之重要,故其在诊病过程中,会依病人之症状缓急,结合中医经典,对标本的叙述开出最合适的药方。在其看诊过程中,一定会问患者大小便状况和饮食胃口好不好,如果大小便不利或饮食胃口差难以下咽,必定会很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完全体现出《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中的叙述“小大不利治其标”“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此外,李春生在急诊科工作多年,对于...

  • 周东花从伏邪论治肺部孤立小结节经验

    周东花从伏邪论治肺部孤立小结节经验

    肺部孤立小结节是肺部结节的一种,具有单一、球形、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3cm、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包绕的特征[1],其检出率因肺部低剂量CT普及而逐年升高[2]。治疗上,西医针对结节的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评估其良恶性,其中对于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直径≤8 mm且无肺癌风险的患者给予定期随访及肺部低剂量CT检查[1]。中医能较早地对结节随访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稳定结节甚至缩小结节的目的,从而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有创伤害。 周东花,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奉贤分院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奉贤区...

  • 肺结节归属中医“肺积”范畴 主要病机为“郁”

    肺结节归属中医“肺积”范畴 主要病机为“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肺结节的发现率日趋增多,西医除了对高度恶变可能的结节予以穿刺或手术切除以外,大多数肺结节是采取随访观察。随访过程中的反复检查,既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又增加了经济负担,甚至由于人们的恐慌造成一些过度检查和不必要的手术,而中医药对肺结节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国医大师徐经世悬壶60余载,对内科杂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徐经世诊治肺结节的经验整理如下: 肺结节归属中医“肺积”范畴 中医自古并无肺结节之...

  • 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少阳阳明合病可见于多种急性热病。本案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谢某,女,71岁,于2022年4月29日入院。主诉:发热伴咳嗽1周。患者于4月22日汗出不慎受风冷,初起发热,恶寒,双侧太阳穴处疼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咯痰,痰白质稀,流清涕,自行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症状无明显改善,于4月28日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就诊,完善血常规:白细胞14.31×109/L,中性粒细胞11.96×109/L,超敏C反应蛋白186.69mg/L;胸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急诊予抗感染及解热退热后,...

  • 肺结核自拟方

    肺结核自拟方

    患者朱某某,男,55岁,农民。初诊于2021年5月24日。三年前曾患肺结核,临床治愈。今年春节前后又觉不舒,自忖肺病可能复发。先后去多家医院检查,最后经传染病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右肺空洞、双肺内播散。回本地静点抗痨药物40余日,具体用药不详,除口渴减轻外,余无明显改善。现阵咳,痰不多,偶尔痰中带有血丝。纳减,偶觉胃中酸楚。不恶寒亦不觉热,但视其穿着似比常人稍多,出汗正常,大小便如常。舌质淡红体大苔薄白不干,脉弦滑。书方如下: 方一:黄芪30g,当归30g,忍冬藤30g,生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0g,...

  •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张男,20岁,1982年7月29日就诊。患者述曾在田间烦劳数日,此后即感头晕、头疼,肢困乏力,发烧,体温39.8℃,经某医诊治,肌肉注射安基比林不验,又给补液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体温降至37.5℃,停药后体温又复升至40℃,曾注射柴胡针和用其他退热药不验,体温持续3日升降返复不定,头疼、头晕,心烦欲呕。而来求中医诊治。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数有力,皮肤灼热,头疼心烦欲呕,腹微胀,无压疼,大便秘结3天未解,体温40℃。   诊断:暑邪伤津型感冒。...

  • 从肝论治慢性结膜炎

    从肝论治慢性结膜炎

    患儿,女,10岁,2020年6月4日以“双目干涩,眼睑充血1年半”就诊。 患儿于2019年春节过后开始出现双眼睑充血,分泌物增多。家长以为“热重”,自行购买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药膏等外用,并服用黄连上清片、清火栀麦片等药物,疗效不显。后分别到当地卫生院、县市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诊疗,分别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采用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其中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相结合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慕名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双目...

  • 传说中的耳鸣 几种方法结合治疗

    传说中的耳鸣 几种方法结合治疗

    不知何故,从前些天起,我的左耳里一直有“呼、呼、呼”的“风声”,做事或有声响时就会把这声音忽略,可一静下来,“风声”就会不停,越是安静的时候“风声”就会越大,特别是夜深人静时,更是不绝于耳。我请教了医生,被建议按摩翳风穴,可是按摩了几次仍无效果(可能是时间短吧)。 于是上网搜索,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耳鸣。又找到几种与之相关的方法,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上午就有了一些成效。 咨询的老师又给了我一些相当实...

  • 慢性胃炎中医补运结合

    慢性胃炎中医补运结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曾师承“运脾派”著名中医学家江育仁,临证中补脾、运脾运用娴熟,现总结孙浩用补运结合法治慢性胃炎经验如下。 发病之本:脾胃虚弱 慢性胃炎无特定中医病名与之对应,但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多有论说,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论》曰&ldquo...

  • 新冠后遗咳嗽及肺结节辨治

    新冠后遗咳嗽及肺结节辨治

    古代医家对疫后诸证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如清代余师愚在其《疫疹一得》中专列“瘥后二十症”并加以论述。笔者在研习古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新冠疫后的病机特点是以虚、瘀为特征,临床以发热、咳嗽、身痛、厌食、腹泻、乏力为主要症状,部分男性伴有阳痿等。本文主要介绍新冠后遗咳嗽及肺结节的辨治经验。 咳嗽:益气养阴生津,宣肺止咳化痰 咳嗽的病机为肺气不利,失于宣肃,其气上冲于咽喉而发病。内伤咳嗽病机复杂多样,常涉及多个脏腑,《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论断,同...

  • 雷忠义胸痹心痛痰瘀毒风互结理论的形成

    雷忠义胸痹心痛痰瘀毒风互结理论的形成

    国医大师雷忠义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数十年来继承传统,师古创新,潜心研究胸痹心痛病中医诊治,上世纪七十年代即提出了胸痹心痛病痰瘀互结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雷忠义相继又提出了胸痹心痛病痰瘀毒互结理论、痰瘀毒风互结理论,在临床中论治均取得显著效果。 痰瘀互结理论 历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病的认识和经验是提出痰瘀论的基础。《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并创建了瓜蒌薤白汤等化痰宣痹通阳效方,创“...

  • 结肠癌 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

    结肠癌 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

    •李佃贵首创“浊毒理论”,其认为结肠癌是浊毒证之一,正气虚损为本病之源,浊、毒、瘀互结乃本病之标。治疗时不应只局限在病灶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 •结肠癌浊毒证的治疗以化浊解毒为主法,辨证论治,究其浊毒之源,可分别辅以活血行气祛浊毒、清热燥湿化浊毒、以毒攻毒除浊毒、健脾扶正抗浊毒等治法。 结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为贫...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岐黄学者朱明军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朱明军在内科急症、心血管病、老年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其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介绍于下。 病因病机 朱明军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脉迟、头晕、心悸、胸闷、乏力、喜温恶寒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之脉迟症、心悸、眩晕、胸痹等范畴,病情严重者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则属于厥症范畴。本病最大特点是迟脉,故中医切诊在对病窦综合征诊断中应为四诊之首。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朱明军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阳虚、气虚,标...

  • 从瘀血辨治脑出血的经验总结

    从瘀血辨治脑出血的经验总结

    全国名中医刘茂才经多年临床实践认识到,血瘀存在于整个出血性中风的病程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脑出血急性期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勇于突破禁区,重点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刘茂才侍诊,现将其从瘀血辨治脑出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辨治思路 血瘀不畅是脑出血发病前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年逾四旬之人,脏腑气血渐渐衰弱,元气逐渐不足,往往导致阴阳失调。一方面,由于肝肾阴虚,致肝阳上亢,阳亢于上,血亦随之而上,常导致血菀于上,使气机郁滞,气滞则血瘀,因而瘀血留滞脑髓脉络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肾阳...

  • 治肺结节中医方略

    治肺结节中医方略

    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认为,中医治病,不管是时病还是杂病或疑难病,都要从认识入手,即“识证为要”,如果无法认识病之机因,那则是无从着手,也无法谈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医,现整理徐经世治肺结节方略如下,以飨同道。 认识之要 有识之言“今人非古人,今病非古病”,说明不同的时代对疾病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对于肺结节来说,中医自古没有结节这个病名。它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指的是影像学中的病理变化,即单发或多发的病灶。影像学检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