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第20页
-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偏方
方药:煅牡蛎、煅瓦楞子、仙鹤草各 30克,三棱15克,穿山甲、皂角刺、荆 芥、浙贝母、蝉衣、金果榄、桔梗、赤芍、 山慈姑、诃子肉各10克,木蝴蝶5克。 加 减:若声带息肉较大者加夏枯草15克,海 藻、昆布各10克;湿热内盛,口腻者加藿 香、佩兰各10克,薏苡仁30克;口苦咽干 者加黄芩、焦山栀各10克;阴虚口干者加 旱莲草、芦根各15克,女贞子10克;痰热 凝结加胆南星、半夏、化橘红各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主治:声带息肉;声带小结。 疗效:经过1 个疗程的治疗,56例患者中,显效28...
-
李燕梅教授论治面瘫经验总结如下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尤其对面瘫的治疗颇多经验,笔者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获益匪浅,兹将李燕梅教授论治面瘫经验总结如下: 面瘫是以一侧面部麻木、表情障碍、额纹消失、眼裂增宽、口角歪向健侧等、部分患者有患侧耳后疼痛、味觉减退等症状,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李燕...
-
从寒辨治高血压病的思路总结
李士懋 ( 1936—2015) ,男,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 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第二、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 50 余年,学验俱丰。在学术上坚 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尤重脉诊,在临床上擅长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急症、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国医大师李士懋对高血压病有独到的认识,提 出从寒辨治、用温阳解痉法治疗寒凝证高血压病,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1 ] 。现将李老师从寒辨治高血压病的思路总结如下。 1 从寒辨治...
-
董振华治疗结缔组织病伴雷诺现象经验
雷诺现象指发作性的一个或多个指趾端颜色 变白、青紫而后潮红并常伴局部疼痛和感觉异常 的体征,常因寒冷、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其中 9 0% 为继发于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血管炎病变,尤 以继发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居多。 雷诺现象频繁发作或发作严重者可导致指趾端软 组织缺血性溃疡或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董振华教授系全国 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擅长诊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疑难杂病。现将 董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缔组织病伴雷诺现象经 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气化的概念
基于气化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在中医学中, 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 即 生命的运动与变化, 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 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代 谢产物的形成与排泄等都属于气化 [1 ] 。气化失常, 引 起升降出入失调、 聚合离散紊乱、 开合枢无序, 都可导 致津液停聚形成痰饮, 闭塞于脉道聚而成瘀血。冠心 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 与肝、 肺、 脾、 肾相关。病机总体 为本虚标实,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其病...
-
失眠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脏腑失调失去平衡的结果
失眠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就是人体的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导致人体气血脏腑失调,失去平衡的结果。 临床上主要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五种类型。 肝火扰心: 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会失眠多梦,严重的彻夜不眠,容易烦躁发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等症状。 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需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中成药可以试试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养血清脑颗粒、解郁安神颗粒、百乐眠胶囊等等。 注意要多调节情绪,多与家人...
-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
-
针药结合治郁证
患者女,23岁,2021年7月6日初诊。主诉:情绪低落1年余。患者2020年5月开始因工作压力等原因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晨重暮轻,心烦,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哭泣,但仍能坚持上班,间中消极观念,期间曾有持续2月夜间凭空听到多人说话,痛经,可痛至呕吐。就诊时已连续3个月每日服用舍曲林150mg,持续情绪低落,烦躁,早上尤其明显,不爱户外运动,平素怕热也怕冷,痛经(末次月经6月19日),胃纳欠佳,胃痛,嗳气,口干,大便结。既往性格开朗,现已不能上班,有自杀意念。舌暗红,苔白,舌下络脉迂曲,右寸弦数,左寸弦紧尺数。少阳经筋...
-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insomni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困难或不能维持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时间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一种主观体验[1],通常包括以下1种或几种类型:(1)难以入睡;(2)难以维持睡眠,特别是频繁觉醒或醒后不能再次入睡;(3)早醒后不能恢复入睡[2]。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明显的月经失调开始到绝经1年后的一段时间,围绝经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47.5岁[3]。围绝经期失眠即是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的失眠。国外研究表明,有33%~51%的围绝经期女性存在睡眠障碍...
-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在急性或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也可见于继发肠道炎症之后,由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肠系膜淋巴结而致。现在小儿罹患此疾多和暖衣、厚味有直接关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粱厚味或穿衣过厚,常使小儿肠胃积热,甚者形成阳明腑实证。纵观此证,结合小儿的特点,多表现为或以外感风寒在前复加积滞,或以内热积滞在先复加外寒,总以外寒和内热积滞互见,加之小儿稚阳之体,风寒极易化热或脾胃常易积食,临床多以阳明腑实里证表现为主。 案一 刘某,女,...
-
肠梗阻案 治法通里攻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案 治法行瘀散结
肠梗阻案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透显示肠内大量积气,并有阶梯状液平面。 诊断:(腑实内结型)肠结(肠梗阻)。 治法:通里攻下。 处方:生大黄15g,川朴15g,枳实15g,炒卜子15g,桔梗10g,桃仁10g,白芍30g,当归12g,元胡15g,旋覆花15g(包),水煎服,1日2剂。 服药1剂后,腹痛...
-
吴耀持运用导气针法结合隔物灸治疗痛证经验
吴耀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海派 “陆氏针灸流派” 第四代入室弟子。吴教授在三十 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善于针灸与中药结合, 针灸与推拿结 合, 内外合治, 融会贯通, 精于古法而又不拘泥。在实践 中,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汲取精髓、 推陈出新。治疗病患 常点到即可, 中病则止, 不喜冗长拖沓, 过犹不及, 临证治 疗各种疑难病证力专而效宏。其平时所用导气针法, 既 是授于先贤经典, 又在点滴实践中得以传承发挥...
-
从伏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
蒋士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与科研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脾胃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在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伏毒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伏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伏毒理论内涵与发病特点 伏毒溯源于《内经》,发展于明清,近现代伏邪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广泛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伏者,匿藏也,所谓伏邪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