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第19页
-
中药熏蒸巧治春季眼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用中药熏蒸治疗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3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男20例,女15例;年龄4~25 岁;病程10个月~6年;球结膜型10例,睑结膜型16例,混合型9例。 治疗方法 处方:车前子12克,防风、蝉蜕、黄芩、地肤子各10克,荆芥6克,甘草、黄连各3克。...
-
慢性结膜炎试试湿热敷 眼睛也会过敏
老张双眼长期发红干涩,很不舒服,症状时重时轻,特别是在熬夜、抽烟和喝酒之后表现很明显,到很多医院看过,医生都说是慢性结膜炎。可点了不少眼药水就是不能根治,这次老张专门挂了个专家号想问个究竟。 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在临床上,引起慢性结膜炎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多为细菌感染,如摩-阿杆菌、链球菌等,可由急性炎症未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亦可在致病菌毒力不大,同时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情况下,一开始即以慢性症状出现。其次是各种因素的刺激,如沙尘、油烟、刺激性化学药物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卫生习惯...
-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方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风邪乘袭)方 处方:薄荷(后下)、荆芥(后下)各15克,川芎、羌活各9克,防风12克。 用法: 口服中药汤剂及以内服药渣煎水熏洗患眼。具体煎服法为:内服药渣先行浸泡4小时,后武火加热,水开后文火煎煮,第一煎计时25分钟,第二煎计时15分钟,第三煎计时10分钟,前2次的药液合并,分2次服用,间隔12小时,第三煎的药液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洗患眼。 功效主治:祛风散邪止痒。春季角结膜炎又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是一种复发性、双侧性、增生型、变态反应性角结膜炎。本方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发作期,中医辨证属风邪乘袭...
-
病症尽除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
徐某,男,48岁。2008年11月25日初诊。自述左眼患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3个月有余,时好时坏,曾在多处用过多种疗法无效。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混合充血,角膜周围有两处黄豆和小豆粒大小的疱疹,羞明,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脾蕴热,治宜养肺阴,清肝热。方用养肺清肝汤:决明子、麦冬各15克,生地、沙参、白芍、白及、龙胆草各12克,菊花、黄芩各9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服药9剂后,患者告知笔者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药9剂。复查结果:眼部疱疹消失,怕光、流泪症状消除。1年后...
-
治红眼病 眼结膜干燥症方
治红眼病方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好发于春秋二季,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24克,菊花、连翘、白蒺藜、赤芍各12克,薄荷、红花、蝉蜕各9克。用法:上药水煎,煎好后,将药液置于玻璃杯内,将硬纸中央剪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孑L后覆盖杯口,将患眼对准圆孔,熏10分钟左右,待药液变温后,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 1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 黄 敬 治眼结膜干燥症方 处方:苍术3克,当归6克。共研粉末,分3次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4-5日,自觉症状及结膜损...
-
眼结膜炎服白头翁
急性眼结膜炎表现为目睛赤痛,眼 睑肿胀,视物模糊,可伴大便不畅,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证 为肝火上炎型。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 连、黄柏、秦皮四味药物组成。白头翁 入胃与大肠血分,能泻热凉血;黄连泻 心火,凉血热,疗目痛;黄柏泻相火, 清湿热;秦皮味苦,调理肝肾,能治目 赤肿痛。四味合用,具有熄风清热,凉 血解毒之功。本方一般常用于治疗厥阴 风火下迫于肠而引起的脓血痢,今将之 刚于治疗眼日红肿,乃因肝经有实热之 故,药证相符,故疗效确切。 方法:取白头翁30克,黄连、黄 柏、秦皮各10克。每日1剂,水...
-
结膜炎怎么治疗
结膜炎怎么治疗 治春季眼角结膜炎(湿热壅盛)方 处方:连翘、滑石、枳壳、黄连、甘草、陈皮各9克,荆芥(后下)、茯苓、车前子(包煎)、地肤子各15克,防风、白鲜皮、黄芩、茵陈各12克,通草5克。 用法:口服中药汤剂及以内服药渣煎水熏洗患眼。 功效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发作期,中医辨证属湿热壅盛型。症见患眼奇痒难忍,碜涩流泪,眵稠呈粘丝状,胞睑沉重,睑内卵石样,白睛红赤,色泽污秽,黑白睛交界处,呈胶样结节隆起,舌红,苔黄腻,脉数。 加减:若睑内卵石样颗粒遍生,以及有胶样结节隆起者,酌加郁金、川芎,以...
-
眼结膜炎中药熏治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以眼痒和异物感、结膜 充血等为主症,采用中药熏蒸法治疗本症41 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1例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10~52 岁;病程1~5天。41例共72只眼患病。 二、治疗方法 处方:菊花、青葙子、草决明、夏枯草各15 克,黄芩、谷精草、桑叶各10克,龙胆草9克,蝉 蜕6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砂壶中用水浸泡30分 钟,盖好壶盖加热煮沸,调至微火,在壶嘴上套 1米长的塑料管,出口处对准患眼,使中药蒸气 徐徐熏之,每次10~20分钟,每日1剂,使用3 次。 三...
-
防治结膜松弛症 按摩加热敷
人到老年往往会出现眼结膜松弛症,其症多见泪溢、异物感或干涩,严重者会伴有刺痛、灼痛等。对于较轻的结膜松弛症,可采用局部按摩和热敷的方法进行保健和治疗。 揉睛明穴: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厘米。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按在睛明穴上,按压鼻根部位,先下后上挤压,上下挤压一次为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 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缘中部下方的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按压,按压面不要太大,一按一松为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 揉太阳穴:太阳穴在外眼角和眉梢之间向后约一寸处,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按在太阳穴上,一按一松为一拍,连续...
-
治春季眼结膜炎有妙方
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是一种双侧 性、反复发作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呈 周期性发作,多在春季发病,夏季加 重,秋冬缓解。是一种治疗较困难的外 眼疾病之一。应用中药治疗春季卡他性 眼结膜炎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68例中,男性36例,女性 32例;年龄6~2l岁,平均9岁;病程 15天~5年;睑结膜型35例,球结膜 型18例,混合型15例。 临床症状:双眼奇痒,异物感,灼 热感,有粘液丝状分泌物。 临床分型:1.睑结膜型:上睑结膜 (眼睑内面)有较多硬而扁平大小不等 淡红色的乳...
-
治角膜溃疡 急性结膜炎4方
1.鲜车前草叶适量,洗净,捣烂,取汁,隔水高温消毒,滴眼,日3次。 2.秦皮15克,水煎,过滤,洗眼,可先熏后洗,日3次。 3.川黄连,胡黄连各5克,加水100 毫升,浸抱24小时,过滤、加白蜜50克,熬成膏。每取少许点眼,早、晚各1次。 4.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牛膝各15克,菊花、木贼草各12克,黄芩、柴胡各6克,甘草4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至双眼红涩消退为止。 以上几方,对角膜溃疡有一定的效果。用药时,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所用药物一定要洗净。 (李又黄)...
-
治眼结膜炎 青光眼验方
治眼结膜炎经验 方法:取鸭跖草鲜品1~2 株,洗净后去除花和叶片,用火烤其茎的结节部,此时在茎的一端有无色透明的液体流出,将此液体点眼,双眼各1滴,每日3次,连用4天。 主治: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症见眼睛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痛,怕光流泪,眼睛肿胀,结膜下出血,眼结膜滤泡增生,睡觉后分泌物为水样。路向昀 车前子水治青光眼 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症见起病较急,头痛,舣日胀痛,痛甚则呕吐,视物不清,巩膜充血,瞳孔散大,口干,尿赤,便秘。用车前子治疗有良效。 方法:取车前子60克,加水 300毫升,1次煎服。l小时后...
-
鼻衄治其标原则结合局部用药
1.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洽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选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2 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 克,生甘草6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lO 克,旱莲草15克,栀子炭12克。水煎服。 2.胃火炽盛症见鼻窍灼热干燥,衄血量多,血色红,口干口臭,渴欲饮凉,大便干或秘结,小便短赤,或兼齿衄,烦躁,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当归10克,生地...
-
咽炎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化痰散结治之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炎性症候群。临床症状有咽喉干痒,恶心干呕或有咳痰不利,声音嘶哑,睡觉打鼾,呼吸不畅,甚至胸闷气短、头痛耳鸣等。 病因复杂,迁延而至 感冒后细菌感染致扁桃体肿大,咳嗽咽痛,发热咯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治疗不及时,虽经治疗症状减轻,但遗留咽干口燥,咳痰不利等慢性炎症,长期羁留不去,每遇感冒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便会发作;接触放射线、电焊等有害刺激亦可损伤咽喉,形成此病。 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慢性咽炎多因咽喉慢性感染而诱发。肺阴亏虚,阴虚火旺,...
-
民间验方治疗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此病多发生于声带前、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常两侧对称,呈现小结样隆起。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亦可见之。患病后,声音失去圆润,声音逐渐变为嘶哑。宜清热解毒,润喉利咽,软坚散结,祛瘀活血为主,民间中草药治疗,效果良好。方剂如下: 玉竹10克,海藻 15克,太子参12克,丹参10克,昆布12 克,当归须10克,牡蛎15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红花9 克,金银花12克,枇杷叶10克,大贝母9 克,血余炭10克,陈皮6克,鸡血藤15 克,生地10克,诃子 6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 剂,儿童剂酌减。 (...
-
梅核气 肝郁气滞型 痰气郁结型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所致。肝郁气滞型者饮食调理可选择百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茭白、丝瓜、芹菜叶、南瓜秧尖、生姜、陈皮等;痰气郁结者饮食调理可选择百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茭白、丝瓜、芹菜叶、南瓜秧尖、生姜、陈皮等。 生活中碰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他(她)老是感觉嗓子里好像长了个东西,有异物感,无疼痛,当吞咽口水或空咽时更觉明显。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但进食无明显梗阻感。在闲暇无事或心情不畅时异物感增强,而专注于工作或娱乐时症状消失。有些患者担心自己是食管癌或者咽喉部...
-
气虚痰结所致梅核气治验案
病例:李某,女,45 岁,工人。患者自诉:咽喉不适已2年余,咽中如有物梗阻。曾服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逍遥丸,只能暂时缓解,停药后病情如故。症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脉虚无力。呼吸时感心口上有痰梗阻,呼吸不畅,气短。西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中医诊为梅核气,证属气虚痰结。治则:益气化痰,解痉利咽。方用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小麦20 克,郁金、威灵仙、茯苓、党参各12 克,清半夏、厚朴、苏梗、浙贝母、炙 甘草各10克,枳壳6克, 柴胡4克,大枣4枚。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服药5剂后,咽部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