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第44页
-
中医海外传播需要高水平“客户端”
5位专家运用中医最常见的针灸推拿等技术,让一次原为服务海外华侨、考察中医药海外现状的海外惠侨行成为了中医药展示魅力的窗口,所行之处征服了每一位参与者,更将中医药的影响力渗透到海外各阶层。 专家团简便效验的义诊,受益者不仅是侨民,更无异于为各国官员、居民进行了一轮直观生动的中医科普。他们在传播中医文化、理念的同时,以中医的神奇疗效收获了各国民众的友谊和赞叹。无需过多的语言,疗效让本不了解中医的各国人士更易于接受且乐于探索学习。甚至有不少官员通过义诊发现,原来中医的治疗理念其实正与自己追求自然的理念趋于一致。...
-
老人如何避免出行意外伤害
出行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公害,是城市人口非病理性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其伤害主要有骨折、颅脑损伤、脏腑器官损伤、外伤等等。后果轻则卧床休养,重则不堪设想,带给人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阴影。特别是老人,本身就营养吸收能力减弱、机体修复功能衰退,如果遇意外伤害,恢复缓慢,加上卧床日久,一般预后不乐观,同时也给家人带来许多痛苦与烦恼。那么,老人如何规避出行意外伤害,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安全感呢? 出行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上午11点到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到晚上7点。这两个时间段正逢胃排空时间段,老人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
-
韭菜外敷治脚气
中医认为,生韭菜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散瘀、解毒消肿。鲜汁饮服可治瘀血胸腹部疼痛,捣烂外敷治疗跌打扭伤瘀血肿胀,也可外涂治疗湿疮。熟后味甘性温,可温胃止痛,补肾助阳。 脚癣(俗称脚气)是霉菌引起的。中医认为脚癣属于湿疮范畴。韭菜虽然没有直接抑制霉菌作用,但韭菜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局限性的脚癣、荨麻疹和湿疹有一定疗效。但有伤口者禁用。 使用方法:鲜韭菜捣成泥状外涂患处。可以每天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以上。由于脚癣的病变轻重以及患病的时间长短不同,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病轻者次数少、时间短。...
-
外伤肿胀痛用加压热敷
50%硫酸镁溶液具有高渗性,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经皮肤渗入皮下组织血管,镁离子可以舒张由于缺氧所致痉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使局部血流加速,消除局部水肿,且镁离子可以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而加压热敷,比单纯湿热敷效果要好。 当因外因而出现肿胀疼痛时,取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硬结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这样可以加快药物的吸收,促进、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皮肤通透性增加,从而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松驰、血管扩...
-
谢氏骨科:内外兼治,筋骨并重
题记:在四川眉山老百姓的心中,跌打损伤首选眉山市中医医院,颈肩腰腿痛一定要到骨伤康复部治疗,该认可源于中医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独特疗效。因眉山市中医医院骨伤康复部采用谢氏骨科疗法成本低廉、见效快速,深入人心,广受患者肯定。谢氏骨科疗法历经百年的传承及实践,内外兼治,筋骨并重,为东坡故乡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传承 谢氏骨科疗法起源于清朝末年,产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白马镇,由谢氏骨科创始人谢南庭武医结合,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的一整套接骨续筋疗法。1954年,谢南庭之子谢德斋继承父业,因其私塾老师...
-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谈欧洲中医药发展
[作者简介] 郭春彪 生于天津中医世家,1984年在天津医学院完成西医专业学习,毕业于天津科技进修学院医疗系。出国前参加中医学院进修班,师从王文仲、石学敏等教授。1989年前往澳大利亚留学,1990年旅居意大利罗马,在罗马师从罗马大学医学院教授进修,并在罗马医学院教授诊所从事中医药治疗长达20年。现为意大利国家针灸学会会员和教师,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意大利中华医学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癌症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针灸医师,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天津北洋医院医...
-
畲医痧症的外治疗法——搓痧疗法
畲医对诊治痧症有悠久的历史,对痧症有独特的认识。畲医民间特色外治疗法对痧症常有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具有简、便、易、廉等特点,可促进日常保健,也为部分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是无器质性疾病院前急救的辅助措施之一。 搓法是利用茶叶或新鲜药草等在患者背部或腹部,自上而下,反复搓揉,使搓揉部位发红或呈紫色的治疗方法。本疗法是通过在患者皮肤上的反复搓揉,使血管舒张、充盈直至充血,起到散热驱邪功效。本疗法在畲族民间还被用于治疗腰扭伤、伤筋、腰腿痛等,疗效明显,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适应证:对中暑、感冒等有独特疗效,对头痛...
-
壮医外治法简介
壮族人民主要聚居于岭南,特别是广西一带,故对疾病的成因及治疗也受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偏重外治,重用解毒,简便验捷的风格。 壮医外治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壮医穴位刺直疗法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是指用小针刺破穴位浅表皮肤或小静脉,使之小量出血,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技法,是广西壮族传统外治疗法之一,治疗变应性鼻炎 (鼻鼽)卓有成效,在广西民间广为流传。 壮医药罐疗法 壮医药罐疗法是一种集针刺、热敷、竹筒拔罐为一体的壮医特色治疗方法。先用煮沸之壮药药水加热竹罐,再将竹罐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一般用热...
-
国外许多名人的养生方法
古往今来,国外的许多名人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值得我们效仿和借鉴。 法拉第:幽默乐观是良药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一心一意扑在科研上,忽视了健康,晚年经常头痛,四处求医却收效甚微。后来,法拉第遇到了一名高明的民间医生。医生详细地询问了法拉第的病情后,给他开了一张特殊的药方:保持幽默乐观。 医生的话让法拉第茅塞顿开,于是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法拉第在科研之余,经常光顾剧院观看小品和相声,每当看到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法拉第都会大笑不止。久而久之,折磨他多年的头...
-
仡佬族独特外治法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仡佬族民间有一些既经济又简便、疗效突出的诊疗方法。现对仡佬族独特外治法择要简述如下。 扎瓦针:术者选取玻璃碎片打磨成针,再将竹筷的一头劈开叉口,然后把玻璃针嵌入叉口,将针与竹筷紧紧缚扎,即成瓦针。术者用瓦针刺患者应刺部位,点刺出血。多用于口腔、咽喉部炎性血肿,以及疮疡肿痛、跌打瘀肿等症。 剔鱼鳅症:令患者裸露胸背,术者用右手弯曲中指的背部骨节在患者胸背部进行剔刮,其皮肤上随即有一条状物隆起,术者便用拇指甲掐头部。如此反复剔、掐,最后让患者喝一杯搅拌后澄清的石灰水即可。多适...
-
大黄外治痈肿经验
一、清热解毒疗痈肿疔疮。 痈肿疔疮、无名肿毒:大黄末15克,以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或米醋调敷,每日换药1次。成脓者加皂荚刺末10克。 丹毒、腮腺炎:取大黄末15克,鲜紫花地丁30克,鲜侧柏叶20克,共捣烂如泥,敷患处。 乳腺炎:取大黄末30克,白芷、紫花地丁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共研细末,以酒醋各半调和为软膏状,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辅治阑尾炎: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共捣烂如泥,外敷麦氏点(位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每日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