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 第34页

外 第34页

  • 糖尿病足外洗方

    糖尿病足外洗方

    药用川芎30克,乳香30克,路路通60克,牛膝30克,苏木30克,薄荷6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外洗患足。 本方具有行血消肿,化浊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足早期未见溃烂者,或溃疡已愈合者,同时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先熏后洗,1日1剂,熏洗2次。...

  • 保护听力从外耳道着手

    保护听力从外耳道着手

    外耳道是连接耳廓和鼓膜的通道,具有传导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的功能.,这里的皮肤很薄,皮下组织稀少,很易受损。外耳道呈S形,既有利于声波的传导,帮助我们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又可以防止异物的侵袭,保护鼓膜。但外耳道有炎症或病菌入侵时,不容易康复。老年人的外耳道皮肤更薄,皮下脂肪也更少,皮脂腺、耵聍腺退化萎缩,造成外耳道皮肤粗糙、干燥,很容易发生皲裂、破溃,增加感染机会,引发炎症、疖肿甚至化脓流:水,使得外耳道不能很好地传导声波,影响听力。 紫草油护耳 老年人容易出现外耳道瘙痒,常常会不自觉地挖耳朵,增加外耳道损伤的...

  •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药物组成:冰片1克,枯矾1.5克,苦参、黄柏各3克,芝麻油50克。 配制及用法:先将苦参、黄柏晒干研末过100目筛,冰片、枯矾研细,然后把麻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冷却数分钟后,把上药末倒入麻油中搅匀,装瓶内备用。 治疗时先将双氧水把患耳的脓液及分泌物洗净,棉签拭干,用棉签蘸取药液滴入患耳。一次2-3滴,一日二次,一般用药后3-7天...

  •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笔者用中药治疗中耳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冰片1.2克,枯矾1.8克,苦参、黄柏各6克。将苦参、黄柏烤焦,研为细末;冰片、枯矾砸碎研细末。麻油(香油)60克,烧开冷却数分钟,把4味药人麻油中调匀,装瓶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脓液,擦干滴人药液2—3滴,每日2次。急性中耳炎3天显效,慢性中耳炎 6—7天可痊愈。 江苏南京 刘德民...

  •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合并症,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较好,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量醋调成稠汁或糊状,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具体方法如下:取吴茱萸5克,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一块大约3×3厘米的胶布敷贴于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时去掉,7天为1疗程。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功能受损,运化失健是导致糖尿病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封藏之...

  •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验方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验方

    冰片1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将冰片研细末放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中溶解,保存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分泌物,再用棉签拭干,滴冰片液3-5滴,用药棉堵住耳孔,防止药液外流,每天3次。 该法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小儿急、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达99%,且药材价廉易取,操作方法简单。 湖南省新化县 湘煤二处医院 主任医师李典云献方...

  • 糖痹外洗方 经典药方推荐

    糖痹外洗方 经典药方推荐

    医师简介 张建德,桂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世界中医学联合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糖尿病学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世界中医学联合会香港养生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社区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糖痹外洗方 ■经典药方推荐 辣椒30克、花椒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红花30克、忍冬藤50克、冰片10克。 用法与用量:水轻煎2000毫升,待水温凉至40度,用于泡脚。 玉泉丸 粉葛30克、天花粉20克、地黄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20克。 用法与用量:水...

  • 中耳炎外治便方

    中耳炎外治便方

    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取一勺纯香油,放在火上加热,然后放入20— 30粒花椒,待花椒在油中变成深黄后,放一小块明矾(俗称白矾,大小同一小枣即可),然后关火,等油凉后,用卫生棉签蘸着涂抹患处,每日早晚各 1次,3—4天即可痊愈。 当孩子患上中耳炎后,你应该让孩子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而且让患部靠在包裹着毛贴的热水袋上。上温水充填热水袋,让头部疼痛的那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

  • 外耳道炎中医诊疗

    外耳道炎中医诊疗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系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型。本病中医称“耳疮”,又有“耳内生疮”等别称,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失治误治,可致病情缠绵,病程较久,甚至可伤及鼓膜。   一、病因病机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挖耳损伤,或污水、脓液浸渍,湿热内郁,复因风热外邪,风热湿邪上犯,壅滞耳道肌肤,与气血搏击,而致耳疮。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情志抑郁,湿热内蕴肝胆,循经...

  •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法

    化脓性中耳炎外治法

      药物组成:川黄连9克,槟榔10克,枯矾6克,苦参4克,大黄9克,冰片3克。   将上述各药物研细粉混合均匀成散剂,装于瓶内密闭备用。   用法与用量:先用双氧水将患耳内分泌物及脓液洗净,再用消毒过的细空管吹入药粉适量,每日一次,次日再以双氧水洗净后用药。7日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痊愈。   作用:黄连、苦参、大黄、槟榔四药均含有能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如小檗碱、苦参碱、大黄酸、槟榔碱等。枯矾收湿敛疮,化腐止痒。冰片清热止痛。故本散剂主治各种化脓性中耳炎。...

  • 各种眼外伤 护理要得法

    各种眼外伤 护理要得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脆弱易受伤的器官之一。随着社会多元化迅猛发展,各种眼睛的意外伤害也随之急剧增加。就我们眼科而言,每个月都要收治多名眼外伤患者,今年春节就收治了40余名花炮炸伤眼睛的患者。这些人轻则角膜损伤、前房积血,重则视网膜脱离、眼眶骨折,更有甚者导致失明、眼球萎缩。6月6日爱眼日来临,特提醒大家提防各种眼外伤。 生活中的各种眼外伤 眼外伤往往源于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意之举,从眼科接诊的情况来看,有些千奇百怪的受伤原因,让人匪夷所思,有时让你想都想不到。...

  • 干眼症 外敷润目增液方食疗方

    干眼症 外敷润目增液方食疗方

    干眼症又叫 “眼结膜干燥症”,患者感觉眼睛干燥、灼热、有异物、畏光、瘙痒、视疲劳、视物不清等。当肺、肝、肾受损时,就易患眼病。眼睛干涩常见的证型有燥邪伤阴型、肝血亏虚型两种。 燥邪伤阴型多由外邪引起,在早春、晚秋多发,因燥邪侵袭人体,机体阴精受损,不能滋养眼目;或者用眼过度,光线过强或不足,津液耗损过度而致。除了眼干,还伴有唇干、口渴、咽干、舌燥等。这样的病人,可以多吃梨、香蕉、牛奶、鲤鱼、豆腐、菠菜、芹菜、胡萝卜、苦瓜、酸梅、甜杏仁、柑橘等。 食疗方:明目鲤鱼羹。做法:鲤鱼50...

  • 眼睛睑缘炎用中药外洗

    眼睛睑缘炎用中药外洗

    睑缘炎,俗称烂眼边,是眼睑缘皮肤、睫毛 的毛囊及其腺体的一种慢性炎症。中医称睑缘炎 为风弦赤烂或烂弦风,认为多由脾胃蕴热并外感 风邪所致。治宜祛风清热除湿。临床用中药外洗 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方法:苦参20克,黄连12克,黄柏10克, 大黄9克,花椒3克。水煎后过滤去渣,待温热 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汁洗涤睑缘患处,每日早、 中、晚各洗1次。每剂药可用2天。一般用药 3~6天可愈。 周启东 青光眼眩晕服香橼糖浆 开角型青光眼伴头痛眩晕者,可服用香橼糖 浆治疗。香橼又称枸橼、香水柠檬,主产于浙 江、江苏、广东...

  • 眼睛疲劳掐一掐经外奇穴

    眼睛疲劳掐一掐经外奇穴

      眼睛,是人类身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器官,它结构精巧,每日与我们朝夕相伴,带领我们认识环境、学习知识,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个科技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很多人往往无法顾及对眼睛的保护,使眼部疾病越来越多。以下介绍几个可快速、有效缓解眼睛各种不适症状的“小动作”。小动作可有“大作用”,且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只需保持双手清洁即可。   累了您就“掐一掐”   眼睛疲劳是眼睛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看书、...

  • 溃疡性睑缘炎中药外治

    溃疡性睑缘炎中药外治

    溃疡性睑缘炎即眼睛睑缘红赤溃疡性睑缘炎,是以睑缘红赤、溃疡、刺痒为特征的外眼疾病。本病病程多较长,顽固难愈。采用中药外洗方熏洗眼部,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外洗方:苦参、秦皮、蛇床子各20 克,蒲公英、荆芥、野菊花各15克,明矾 5克。先将上药用水浸泡15分钟,然后放在武火上煎15分钟,过滤取汁500 毫升,盛于杯中,再根据患眼能耐受的程度调节蒸汽与眼熏蒸的距离。每次熏蒸 10分钟,若药凉可适当加热后冉熏,最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患眼。洗后避风 30分钟,局部外涂0.5%金霉素眼膏。每日1剂,每天熏洗2次。...

  • 中药外熏治干眼症

    中药外熏治干眼症

    干眼症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眼病,常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以眼干涩、羞明、磨痛、视疲劳为主要症状,其中以泪液分泌减少最常见。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而中药治疗干眼症,却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称干眼症为“白涩症”,属于燥证范畴,肝开窍于目,燥伤肝之阴液,使得阴液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而致病。采用滋阴泻火,养肝活血的中药熏蒸眼睛,应用其热疗,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促使泪液分泌,使得干眼症状得以缓解。 用野菊花、枸杞、女贞子黄柏、桑叶、红花各9克。先把以上药物加水浸泡20分钟后,用大火煮...

  • 中医诊治外伤眼底出血

    中医诊治外伤眼底出血

      患者胡某,男,26岁。于1978年6月5日被一块如鸡蛋大的干泥块击中左眼,当即昏倒,数分钟后苏醒,头晕头疼,左眼视物不清。在医院眼科检查,左眼瞳孔中度散大,视力0.5,检查眼底有瘀血块存在,诊断为眼底进行性慢性出血,多次服西药效果不明显。患者于6月10日寻求中医诊治。   刻诊:左上眼睑肿胀伴轻度下垂,左下眼睑内眦下缘有五分硬币大小青紫色的瘀血斑,左眼球下方球结膜有如绿豆大的瘀血块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视物不清。   治疗: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兼补益肝肾。   处方:当归12克,丹参15克,赤...

  • 红眼病内服外洗方

    红眼病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桑叶、野菊花、青葙子各15克,草决明、木贼草、赤芍各12克,密蒙花、黄芩、桑白皮各10克,石决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当归、明矾各6克,花椒9克,大黄15克,芒硝、菊花各10克。加清水煎2次,混合入碗中,用毛巾将碗围之以保温,嘱患者睁眼俯碗上,趁热先熏后洗目。每次不少于30分钟,长则更好。药不热时可加温。每日熏洗3次。...

  • 外眼痒早治疗 内眼痒勿搓揉 中西治方

    外眼痒早治疗 内眼痒勿搓揉 中西治方

      气温回暖,很多老人家感觉眼睛痒,忍不住就揉一揉,这样做似乎可以缓解痒感。但是其实“揉”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庞龙。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庞龙   记者殷鑫通讯员吴远团      外眼痒早治疗   老人们说眼痒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从专业角度来看,眼痒也要分内外。外部痒也就是眼皮(眼睑皮肤)及眼缘发痒。   外部痒通常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眼睛痒,最多出现的是眼睑皮炎和睑缘炎。其中眼睑皮炎...

  • 治白内障内服外用方

    治白内障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   1.龙胆草40克,茺蔚子30克,白芍30克,旱莲草50克,丹参40克,丹皮20克,刺蒺藜5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连服,至视力恢复至1.0以上者停服。   2.柴胡6克,青葙子12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车前子10克,石决明15克,决明子15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用14天。   外用方   谷精草、木贼草、白芍各15克,决明子12克,菊花、玄参各15克,水煎。用无菌纱布蘸...

  • 治沙眼内服外洗方

    治沙眼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酒炒黄连10克,蝉壳8克,荆芥穗12克,炒山梔6克,防风10克,柴胡6克,龙胆草12克,黄芩5克,当归9克,连翘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外洗方野菊花、桑叶各12克,栀子、谷精草各10克,夏枯草15克,决明子12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石决明20克。水煎,外洗患眼,每日3次,每日1剂。(张可堂)...

  • 治鼻息肉内服外用方

    治鼻息肉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苍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风、白芷、细辛各20克,荆芥、辛夷、羌活、苏叶、牙皂各10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10克冲服,每日服3次,21天为1个疗程。   外用方乌梅肉炭、硼砂各9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涂擦患处,或用香油调涂,每日1次,5日为1疗程,至愈为止。(郭旭光)...

  • 民间外治慢性鼻炎

    民间外治慢性鼻炎

    由伤风引起的急性鼻炎,拖延日久,变成慢性鼻炎,经常鼻塞流涕,不时流出粘性分泌物以及黄白色的脓性液,以致往往伴有头部胀痛, 可用苍耳子9克,辛夷花6克,葱白15克,先将苍耳子与辛夷加水180毫升煎取浓汁60毫升,候冷;再将葱白用冷开水洗净后捣汁冲人,用药棉蘸以上药汁塞鼻中,如左鼻孔有病塞左方,右鼻孔有病塞右方,左、右鼻孔都有病则轮换塞之。1—2小时换1次。用药棉蘸药汁塞人鼻孔时有一些刺激性,往往引起打喷嚏、流鼻涕,不必疑惧,能忍耐的多塞几分钟,不能忍耐的每次塞5分钟即可,但间隔的时间可短一些,塞得勤一些。...

  • 治鼻炎方:葱汁外用塞鼻

    治鼻炎方:葱汁外用塞鼻

    鼻炎(或感冒)常会引起鼻塞、鼻痒或流鼻涕等症状,用棉球蘸葱汁塞鼻,可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方法 取适量新鲜葱白,洗净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前先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药棉塞人鼻孔内,每次塞鼻30分钟至1小时,每天2—3次。 中医认为,葱汁(白)味辛性温。有散淤止血,通窍,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葱所含的挥发性辣素有杀菌、镇痛、止血作用,对鼻腔病菌有灭杀作用。另外,葱汁气味辛香,善通鼻窍,又能散淤血,有助于组织清除已损坏细胞,促进创面修复,而葱汁的黏滑性...

  • 鼻窦炎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内外双毒”

    鼻窦炎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内外双毒”

    鼻-鼻窦炎类似于中医学的“鼻渊”、“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但不完全等同。它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仅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即高达16%且仍呈增长的趋势[1]。国内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在12%-14%。 中医历代医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该病的病...

  • 鼻窒 长期鼻塞流涕 治则方药 外治针刺

    鼻窒 长期鼻塞流涕 治则方药 外治针刺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性鼻塞,甚至不闻香臭,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丁某,男,40岁,工人。诉双侧鼻塞、嗅觉减退、伴头昏头胀数年。自幼鼻塞多涕,久治不愈。初为单侧,两鼻交替,时轻时重,初用西药滴鼻剂之类有效,滴之即通,后用无效,鼻塞呈持续性,鼻涕黏稠黄浊,其量较多,嗅觉迟钝。鼻内堵塞闷胀,讲话鼻音较重,睡觉时张口呼吸,头昏头胀,伴耳鸣、记忆力下降,咽喉如有物梗阻。曾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不久诸症如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故求助于中医诊治。...

  • 药气外治鼻子过敏

    药气外治鼻子过敏

    1.菊花10克,桔子6克,葱白3 克。以上药物加水煎煮15分钟,将药汁倒入小口的杯子中,趁热用鼻子吸药气(需要注意距离,以免被烫伤),每次10分钟,每日1次,1剂药可用2~3 日。可缓解过敏性鼻炎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 2.辛夷10克,布包好后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温热时以鼻吸药气,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对过敏性鼻炎有疗效。 3.丝瓜络15克,大枣3枚,一同煎煮,取汁倒人杯中,趁热吸药气,每次 15分钟,每日1次,1剂药用2日,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4.薄荷12克,蔓荆子6克,煎水取汁,趁热以鼻吸气,每次 1...

  • 鼻塞 大蒜内外合治

    鼻塞 大蒜内外合治

    天气变凉时,如果感到鼻子发痒、打喷涕、鼻子不通气时,我就赶紧剥两瓣大蒜,用嘴嚼碎,取两小点放入两个鼻孔里,剩余的用温水冲服下,几分钟后,上述现象就没有了。 如果外出一时来不及,鼻塞、咳嗽加重时,回家赶紧取几瓣大蒜,拍或捣碎放入杯里,把刚开的水倒入半杯,盖上盖闷几分钟。 趁热喝下蒜茶后,身上会感觉暖暖的很舒服。大概过10分钟后,会感觉鼻子的呼吸舒畅了,咳嗽明显减轻了。半个小时后,再照此法冲半碗蒜水趁热喝下,不适感基本全好了。 现在我们全家人除小孩外,都在我的指导下,先后用大蒜对付伤风引起的鼻塞、呼吸不畅。现在正是秋天...

  • 鼻流清涕不止中药外用方

    鼻流清涕不止中药外用方

      验方1   将斑蝥炒酥,不拘多少,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取1厘米×1厘米的胶布一块(中间留有黄豆大空隙),贴在患者的内关或印堂穴上,暴露穴位,置少许斑蝥粉于穴上。再用胶布覆盖。24小时后揭去胶布,可见穴位表皮上出现水疱,不需处理。待水疱自行吸收后,再贴第2次、第3次,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验方2   夏枯草3份,辛夷、苍耳子各1份,将上药制成滴鼻剂,每次滴入双侧鼻孔各1滴,每日2~3次,用于过敏性鼻炎。   验方3   薄荷1.5克,硼砂3克,研细末,用纱布包之塞鼻,...

  • 辨证求因 外冶法鼻出血

    辨证求因 外冶法鼻出血

    中医认为老年人鼻出血多由肝火上逆、肺热上壅及脾不统血所致,其治疗应先用外冶法止血,再辨证求因,配合药膳治疗。 肝火上逆型:马兰头 250克,嫩荠菜250克,香豆腐干50克。将马兰头、荠菜拣去杂质,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片刻,捞出后切成细末。香豆腐干先用沸水烫一下,切成薄片,与马兰头、荠菜盛入盘中,加精盐、味精、香醋、白糖、麻油适量,拌匀,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肺热上壅型:甘蔗 2000克,白茅根500克。将甘蔗洗净,削皮切段,榨汁。将白茅根洗净,放入温开水中浸泡片刻。切碎后捣烂取汁。甘蔗汁与白茅根汁混合,上、下午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