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第45页
-
返流性食管炎治方 滑石赭石汤
返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反胃、嘈杂、吐酸等范畴。多因肝(胆)胃失和、肝胃郁热,胃气不降,湿热熏灼食管而成。滑石赭石汤治疗此病有较佳效果。 方法: 滑石30克,黄连3克,枳壳10克,赭石12克,甘草6克,水煎早晚空腹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续用药1—2个疗程。 方中滑石甘淡性寒,能清热利湿,使湿热从下窍排出。代赫石镇胃降气、凉血止血,能收敛胃肠壁,保护黏膜面。另配黄连能清热解毒、降逆除痞,枳壳理气止逆,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能起清利湿热,和胃降逆功效,对脾胃湿热型返流性食管炎效果尤佳。 注:脾...
-
顽固性呃逆 处以降逆止呃汤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睡觉,也不能谈话,痛苦不堪。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服中药,用药3剂,病若失。...
-
主治赤白痢疾 薤白槐花汤
组成及用法:当归12克,薤白12克,黄连3克,木香6克,地榆9克,桃仁9克,枳壳9克,槟榔9克,槐花9克,赤芍9克,炒莱菔子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赤白痢疾。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杨济中的经验方。本方之重心在于行血与调气之法,乃针对气血瘀滞之赤白痢而设。气行而血止,行血而便脓自愈,调气血而里急后重自除,故较之《保命集》芍药汤,本方加薤白、桃仁以增调气行血之力。薤白治下焦气滞,泄痢下重之力甚强,若里急后重坠胀甚者可增其量;地榆解毒清热;槐花本治肠风下血,实能清凉大肠热毒而治赤白之痢,下痢...
-
胃寒喝碗香姜暖胃汤
气温逐渐降低,冷空气的侵袭极容易引起胃部冷痛,若是身边没有药物的话,可以随手做碗香姜汤来暖胃止痛,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绝不比药物逊色。 取香菜50克,洗净切碎;鲜生姜15克 (大约四五片)剁成末,两种食材同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左右出锅 (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晾至温热一次饮完。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之品。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温肾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胃虚弱及肠道壅,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生姜性...
-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6克,丹参10克, 当归10克,黄芪30克,高良姜6克,香附6克...
-
食滞胃痛 将保和丸改作汤剂使用
笔者近治一46岁男子,自述因朋友聚会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后即感脘腹胀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腐酸臭,泻下急迫,里急后重,痛苦难耐。自服保济丸、健胃消食片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除上症外,伴有泛吐酸水,胃脘灼热,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剑突下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本病例属食积化热,郁于胃腑,胃火夹带食积之物上逆,故泛吐酸水,胃脘灼热。食积胃脘,故剑突下压痛(+);酸腐之食积于胃腑,损脾碍胃,脾胃功能失常,脾不升清,故泻下;胃不降浊,故嗳吐泛酸。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为食积不化之象。证属食...
-
寒湿腹泻喝白术汤
寒湿腹泻,表现为腹痛肠鸣,大便 清稀,甚至如水样,痛一阵泻一次,或 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 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多见于感 冒寒湿之邪后引起的急性腹泻。治宜解 表散寒,化浊利湿。用白术等中药煎汤 治疗;效果满意。 方法:取白术15克,干姜、茯苓各 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于顺业 气虚头痛食黄芪粥 气虚引起的头痛,症见头痛绵绵, 早晨较甚,晚上痛减,劳累加重,疲倦 乏力,饮食减少,腹胀,大便稀薄,舌 淡脉弱。可服用黄芪粥治疗。 方法:取大米50克,黄芪30克。 先用水...
-
大承气汤治胃痞满燥实一得
76岁老母刘淑芬2 月前在妹家因气患上了胃气病。其症状为口干欲饮,但水液难进,胸憋难受。接到家中精心调治,输液服药半月,不见效。满脸发青,手心出汗,舌苔焦黑燥裂,痛苦状很吓人。一摸胃部仍有一些硬块始终贴腑下不去。为了让老母早除病患之苦,笔者又查阅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关大承气汤治胃痞、满、燥、实的方子。原方:大黄9克,炙川厚朴 9克,炙枳实9克,芒硝 3克(冲服)。 考虑到目前的中草药多为人工栽培药效低,在原方中,又增加了一倍的剂量,调整后方为:大黄18克。炙川厚朴18克,炙枳实18克,芒硝9克。因药店卖的川厚...
-
慢性腹泻喝升陷汤
慢性腹泻中医多责之于脾虚、 肾虚,临床治疗以补脾健肾、涩肠 止泻为基本方法,但病起于惊恐之 后,大气下陷者,以上法治疗效果 往往欠佳。惊恐之后,大气下陷, 清阳在下,小肠泌别失职,徒用补 涩,自然乏效。升陷汤出自清代名 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以黄 芪升陷举托,佐以柴胡等升举下陷 之气,使清者上浊者下,小肠泌别 清浊功能正常,大便自然恢复正常。 方法:取黄芪30克,柴胡、知 母各10克,升麻6克。慢性结肠炎 者,加蒲公英、炒山药各30克,肉 豆蔻10克;慢性痢疾者,加当归12 克,黄连6克;腹痛重者,加炒白...
-
久咳不愈试试中药汤
气候多变,很多人 感冒后咳嗽不止,加之 空气质量差,经常出现 灰霾天气.一些年老体 弱的肺部疾病患者更是 久咳成喘。对于久咳不愈、支气管炎、慢性肺气 肿等咳嗽而喘的患者可 试试蛤蚧人参汤,效果 不错。 蛤蚧1对,人参5~ 10克,茯苓、贝母、桑白 皮、知母各15克,煎水 或加适量瘦肉一起煲 汤。咳嗽、痰多者去知 母,加紫菀15克,款冬 花15克。蛤蚧有补肺 益肾、定喘止嗽之功, 人参大补元气、益脾 肺。久咳不愈者,多有 气虚、痰湿。全方具有 化痰、润肺的作用。凡 咳嗽属肾不纳气、肺肾 两虚者;咳喘日久、神 疲乏力...
-
喝中药汤 可防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病机为气道对各种刺激的高反应性。常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气道反应治疗本病,但该药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党参、黄芪对免疫功能有缓和和持久的综合作用;甘草所含甘草次酸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诸药配合,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抑制变态反应,使气道反应性降低,肺功能稳定,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方法:取黄芪20克,党参15 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哮喘20 例,服药后经1年观察随访,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2例患者未再发作,3例患者...
-
咳嗽6个月 玄参润痰汤证
于某,男,43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咳嗽6个月。素有过敏性鼻炎多年,去年11月开始出现流清稀鼻涕、咳嗽症状。刻下无流清涕,但仍有咳嗽,觉咽痒,有痰在咽喉但难以咯出,咳嗽以晨起、睡前为重,剧烈运动时亦会加重。平时工作压力大,容易紧张、易怒,夜寐欠佳,早醒,白天乏力。胃纳佳,素喜甜食、肉食、啤酒,大便1天2次,成形而软。有高血压、心律不齐、肾结石病史。舌暗有齿印,苔白腻,脉涩。 辨其证:玄参利咽汤证、玄参润痰汤证、半夏厚朴汤证兼有,以后二者为主。 处方:玄参2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南...
-
清肺柚子饮 香蕉银耳莲子汤
茯苓柚子饮 柚子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的物质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成分铬,能辅助降血糖、降血脂。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运脾肺、宁心安神的功效。 做法:柚子外皮加肉切成小丁,茯苓6g,材料整理干净备用,锅内加入冷水,把柚子丁和茯苓放入,用小火煎煮到出汁滤去废渣,倒入杯中,加冰糖调匀(糖尿病人不加),即可饮用。 香蕉银耳莲子汤 含有维生素A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银耳益气清肠,滋阴润肺,强心安神,其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提高机体对强刺激的耐受力。 做法:干银耳泡水2小时,鲜莲子剥壳,若用...
-
饮芍甘汤治百日咳
小儿百日咳病程较久,时间持 续2~3周者,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逐 渐减轻,特殊的回声也逐渐消失, 呕吐减少,病情趋于康复,此时患 者多表现为气阴两伤证,症见咳嗽 无力,痰少,气短声弱,精神疲倦, 面色淡白,眼睑微肿,饮食减少, 咽干,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益 气养阴止咳。用白芍、甘草二味中 药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白芍15克,甘草5 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 儿百日咳33例,一般服2~5剂后临 床症状缓解,连续服10剂后,咳嗽 气喘痰鸣停止,临床症状消失,血 象化...
-
参赭镇气汤治慢阻肺急性加重
赵某,女,1936年出生。2014年7月1日初诊。 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致神昏,经某医院抢救后出院,携氧气瓶鼻导管吸氧,乘坐轮椅来门诊就诊。刻诊:呼吸气短,面目浮肿,不能平卧,需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纳食可,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84%~90%,舌暗红质嫩,无苔,脉浮大而数。 处方:生黄芪90克,红参30克,山萸肉30克,生山药60克,生代赭石90克(先煎),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龙牡各30克,苏子15克,炒白术15克,牛蒡子15克,炙甘草6克。14剂水煎服。...
-
百日咳中药汤 热毒咽痛饮
痰热蕴肺型百日咳,表现为病起7~10 天后咳嗽剧烈,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声短促,伴面红目赤,泪涕交流,深吸气时,发出一种特殊的鸡鸣样的回声,呕吐粘痰或食物,舌红苔黄,脉数。发病日少夜多,延续 2~6周不等。用中药治疗本病效果好。 方法:取蜜炙百部15克,胆南星6克,炙麻黄、炙甘草各3克,硼砂1.5克。前四味水煎2次,混合后,将硼砂溶于药液中,分3次口服,每日1剂。此方为3~5岁患儿用量,其他年龄酌情增减,但硼砂量不得超过3克。据介绍,用本方治疗百日咳180 例(服药3~9剂),总有效率为95%。 胡慧娟 热毒...
-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程某、男、56岁、已婚、农民。患者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岁岁均发。近半月来咯血量多,且用中西药治疗,都未取效。今诊尚见咳逆,咯血鲜红,每咯数口,日3~4 次,或5~7次,又伴头晕眼花,咽干夜甚,但欲漱口而水不欲咽,腰疲腿软,遗精,舌质红,脉弦而数等。症属肺肾阴精亏损,虚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外溢所致。方用八仙长寿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加减:生地、山药、枣皮、沙参、百合、麦冬各15克、丹皮、茯苓、知母各12克、五味子、黄柏、阿胶 (烊化冲服)各9克、泽泻6克。水煎服,每日1剂。5剂而咳瘥血止,续服15剂,症状消失而告愈。嘱每...
-
阳和汤治顽咳一则
霍某,41岁。自诉春节前咳嗽至 今,经多次治疗效果不显,早晚咳甚, 痰少或干咳,咽喉干痛而痒。经检查 咽喉无异状,膝关节以下常冷,冬季 更甚,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先用润肺止咳法无效。 后思患者以制作冰棍为业多年,手工 包装,因环境阴冷,寒湿内侵,凝滞不 化,肺气不宣,故干咳无痰;而久咳伤 肺,肃降不及,故大便不爽,小腹坠 胀;火不归元而上浮,故咽喉干痛,两 膝常冷。治拟温阳敛肺,散寒通滞法。 方用阳和汤加味:麻黄、肉桂、甘草各 6克,附片、白芥子各9克,熟地、干 姜、鹿角霜、枣皮、巴戟、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