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炎 第48页

炎 第48页

  • 慢性胆囊炎胁痛治方

    慢性胆囊炎胁痛治方

    治胁痛病案:严某某,男,54岁。右胁肋下胀闷5月余,伴恶心欲呕、纳差。乙肝病毒指标检查:抗HBs(十)。肝功能正常。外院B超检查显示: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胆囊壁增厚。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十)。近来患者右胁肋下胀闷发作频繁,牵扯至背部放射痛,恶心纳差,腰酸,夜寐不安,舌质尖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胁痛,肝胆郁结,横逆犯胃。 运用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黄芩各9克,白芍、枳壳各12克,蒲公英30克,玫瑰花、甘草、黄连各6克,佛手、八月札、竹茹各15克。服用7剂后,诸症...

  • 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中医辨治

    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中医辨治

      急性黄疸性肝炎,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急黄”范畴,是由于患者素体中阳偏盛,感受湿浊之邪后湿从热化,或直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导致湿热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肝胆湿热兼风湿表证   症见黄疸初起,两目微黄,小便黄赤,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恶寒发热,头身重痛,神疲乏力,舌边发红,舌苔黄腻,脉浮弦。   治宜清热化湿,佐以解表,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药用麻...

  • 胆囊炎1

    胆囊炎1

    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次半小碗,1日3次。 本方消炎利胆,适用于胆囊炎。...

  • 背部埋豆消胆囊炎

    背部埋豆消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在背部埋豆治疗慢性胆囊炎。 让患者俯卧,取炒熟的黄豆两粒,置于胆腧穴处,一侧一粒,然后用创可贴粘上,贴好,每七天换一次。洗澡的时候取下来,浴后再粘上去。本法取足太阳膀胱经穴胆腧,可以使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内降之阴气循膀胱经下行,气血输布各归于正常,以对慢性胆囊炎进行调理。...

  • 治慢性肝炎方

    治慢性肝炎方

    白芷、大黄各等份,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能降低转氨酶、消除胁痛、增进食欲。适用于慢性肝炎。...

  • 慢性肝炎治疗方

    慢性肝炎治疗方

    【简介】急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者,称为慢性肝炎。 【组成】女贞子15克,灵芝12克,丹参、鸡内金各9克 【制法】共研碎,放人沙锅加水煎,煎两次取液合并 【用法】分早、晚2次服完,连服1个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治黄疸肝炎

    治黄疸肝炎

    黄疸肝炎病程可分为质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历时2~4月,起病有发热、乏力、纳差、厌油、恶心、腹胀、腹泻、肝区痛、尿色逐渐加重、肝功能异常等。至黄疸期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尿如浓茶,亦可有大便色变浅,皮肤痛痒等症。此时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 治疗方:紫皮茄子卜2个,切块,加米煮粥吃,每日2 次,连吃数月,对急慢性黄疸肝炎均有一个效果。 黄疸肝炎茶 小儿急性黄疸肝炎秘方 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秘方 乙型黄疸性肝炎偏方 肝炎,黄疸...

  • 浊毒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浊毒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国医大师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他们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对中医临床专业人员学习借鉴有重要意义。原本四版“国医大师临证经验”栏目今后在五版刊出,将陆续刊登国医大师临床诊疗各类疾病的验案和体会,以益后学。 张纨 河北省中医院 李佃贵,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

  • 溃疡性结肠炎 消托补3个治疗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 消托补3个治疗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不同程度等的全身症状,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李佃贵教授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病之本,浊毒内蕴为发病之标,痈疡内生为局部病理变化,治疗上分期、分阶段论治,发作期重在化浊解毒;缓解期重在健脾益肾,以期标本兼顾;强调辨病为先,以明确诊断,与证相合,宏微相参;将中药硬膏、隔物灸等方法用于UC的治疗,内外治法双管齐下,把握UC发病与气候的相关性,从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调摄,治养于一体,缩短治疗周期,防止复发。 治疗法则 中医外科学治疗痈疡分阶...

  • 治乙型肝炎(阳阴亏虚)方

    治乙型肝炎(阳阴亏虚)方

    治乙型肝炎(肝阳虚衰)方 处方:制附子、肉桂各6克,仙灵脾、黄芪、丹参、白术、茯苓、淫羊藿各15克,桑寄生20克,炙甘草8克,枸杞子18克,川断、杜仲各10丸,山朵萸、巴戟天各12克。 加减:腹胀、纳呆甚者,加木香、厚朴各10克,砂仁8克,陈皮12克,炒麦芽、炒神曲、炒谷芽各20克;舌苔白厚腻,恶心呕吐者,加佩兰、姜半夏各15克,白豆蔻10克;尿少水肿者,加车前子、冬瓜皮各30克,桂枝6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补肝。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肝阳虚...

  • 黄疸肝炎、肝衰竭 用解毒化瘀汤

    黄疸肝炎、肝衰竭 用解毒化瘀汤

      解毒化瘀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茵陈、赤芍各30克,丹参、田基黄各15克,栀子、郁金、石菖蒲、通草各10克,枳壳6克,生甘草5克,生大黄10克(后下)。   解毒化瘀汤 功能清热解毒,化瘀退黄。   解毒化瘀汤 主治热毒黄疸重症,重型肝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   解毒化瘀汤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10~15天为1疗程。   方解重型肝炎多属中医“急黄”、“瘟黄”之温病范畴,可按温病辨证论治。但因其病因病机为湿热毒盛,病情凶险,传变极快,易伤营血,形...

  •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治愈36例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治愈36例

    经验方:薏苡仁30克,白芍、赤芍、郁 金、丹参、泽兰、板蓝根、虎杖各15克,柴胡、茜草、苍术各12克,丹皮、竹叶各9 克,白豆蔻6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 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2例,治愈36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7例。...

  • 治胆囊炎、胆结石方

    治胆囊炎、胆结石方

    组成与用法:罗布麻、野菊花各30克,柴胡、香附、枳壳各10克,郁金15克,元胡12克,大黄10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治胆囊炎、胆石症,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 治病毒性肝炎验方

    治病毒性肝炎验方

    1.黄芪、茯苓等量,磨粉过筛。每次取20克与大米160克煮粥,食用时加少量糖或盐调味.每周食3—4次,适用于面色苍白、肢体沉重、肝区不适、气短汗多,属脾虚气弱患者。 2. 丹参30 克,茵陈30克,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面色晦暗、肝区刺痛、肝炎经久不愈者。 3.鲜田基黄120克 (干品30~60克)、鸡蛋2 只,加清水适量同煎。鸡蛋熟后去壳再煎片刻,煎成1碗,饮汤吃蛋。每日 1次,连食5~7天。治病毒性肝炎 4.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各30克。加水煮熟,调红糖食之,连食3~ 7天。治病毒性肝炎 (蒋振民)...

  • 威灵仙煎服治胆囊炎、胆总管扩张

    威灵仙煎服治胆囊炎、胆总管扩张

    临床症状:胆囊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患者往往疼痛难忍,可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胆囊点压痛。 治疗方法:威灵仙30克,煎汤一大碗,每日服2次。 典型病例:患者,男,42岁,右上腹持续疼痛3日,伴右肩部疼痛,胆囊点压痛。B超提示:胆囊炎,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影。因经济拮据,介绍其用威灵仙30 克,煎服,服5日后疼痛消失,精神转佳,继服10日,复查B超:胆总管恢复正常。...

  • 清热解毒 消肿凉肝 治肝炎

    清热解毒 消肿凉肝 治肝炎

    处方:柴胡、黄芩各10克,茵陈、土茯苓、凤尾草各12克,七叶一枝花6克。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 次服,每日l剂。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凉肝。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经湿热型,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腻,脉弦。 石晶晶...

  • 肝炎患者夏季饮食调理

    肝炎患者夏季饮食调理

      胃口欠佳,夏天更甚。医学专家认为,肝炎患者大多由于疾病直接影响到机体的消化功能,而出现诸多消化道症状,甚至会继发胆囊炎、胃炎、十二指肠炎或溃疡等一些消化道的疾病。不过,肝炎病人如果饮食调理得当,同样可以安度炎夏。可以配合美味的汤水,来滋养调理。   在汤水的选择上,推荐“冬瓜薏米煲”,它的配料有冬瓜、薏米、干贝(瑶柱)、鲜菇、虾仁等,既有清热去湿的冬瓜、薏米,又有补益健脾的干贝、鲜菇、虾仁,营养素搭配比较合理,且易消化。如果有上火的情况,可酌加少量竹笙(剪去头尾,先浸洗,再放入锅中),可...

  • 外治胆囊炎验方

    外治胆囊炎验方

    慢性胆囊炎中医认为.此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等所致。 1.厚朴、大黄、黄芩各3 克。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和,团成莲子大粒,放于5x5厘米的脱敏胶布上,贴脐中,周围固定8叫0小时后取下,每日1 次,每次敷药前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皮肤过敏者禁用。 2.乌药、青皮、木香各10 克,青盐50克,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待药温适宜时.将药袋放在脘腹部并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袋内药可反复炒用3~4次。主治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腹冷痛或腹胀,大便清稀等症...

  •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蔡某, 男, 64 岁, 2013 年 3 月 26 日初诊: 脐周疼 痛, 大便不调, 或水样便, 或夹黏液一月余, 患者平素口 苦烦躁, 眠差,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药用: 柴胡 10 g, 川连3 g, 党参10 g, 姜半夏10 g, 炙甘草6 g, 生姜15 g, 红枣 15 g, 茯苓 15 g, 炒白术 15 g, 干姜 6 g, 陈皮 10 g, 桂枝10 g, 炒白芍10 g, 14 剂水煎服, 日1 剂。 二诊: 服上方效果佳, 诸症皆失, 停药外出饮食不当, 症状反...

  • 胆囊炎6

    胆囊炎6

    柴胡10克,白芍、郁金各15克,绵茵陈3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广东中医邹志为方,功能疏肝利胆,适用于慢性胆囊炎。...

  • 李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经验

    李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经验

    李培教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随着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李培教授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对于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有终生复发倾向。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欧美发达国家多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近年来该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病程...

  • 民间食疗方治黄疸肝炎

    民间食疗方治黄疸肝炎

      茵陈粥   原料:茵陈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茵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煮粥。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2~3次,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栀子粥   原料: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

  • 慢性胆囊炎点穴治疗

    慢性胆囊炎点穴治疗

    慢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不能吃油腻食物,并且时常会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在家可以尝试对以下几个穴位进行点按来治疗本病。 点按胆囊穴拇指指端用重力点按胆囊穴(屈膝时,两侧膝关节外下角骨突处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每20 秒钟放松1次,反复3~5分钟,直至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为止。该穴可缓解慢性胆囊炎。 捏按太冲穴拇指指腹置于太冲穴(第一脚趾与第二脚趾根部之间的凹陷处),中指指腹置于脚心,两指用力捏按,每10秒钟放松1 次,反复捏按数次,直至局部出现强烈酸胀感且不可忍耐为止。可缓解胁痛、腹胀、呕逆等慢性胆囊炎症状。 切...

  • 冬瓜籽治胆囊炎

    冬瓜籽治胆囊炎

    绿豆半两、冬瓜籽半两煎1大碗汤,一次服完下汤,一日3次,连用10天。...

  •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首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长期从事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10余部。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5克,当归10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0克,炒山药10克,仙鹤草15克,石榴皮10克,炒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生甘草5克...

  • 治疗慢性胆囊炎方

    治疗慢性胆囊炎方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治疗方 : 瓜蒌60克,桂枝5克,薤白、枳壳、大腹皮、鸡内金各15克,葛根、丹参各30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慢性胆囊炎的食疗方:疏肝利胆汤 柴胡、白芍各15g,枳实、黄芩、大黄、元胡、川楝子、郁金、半夏各12g,甘草6g。每日1剂。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之品,切勿饮酒。 内科治疗治疗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

  • 利胆排石治胆囊炎、胆石症

    利胆排石治胆囊炎、胆石症

      陈宝贵认为胆囊炎、胆石症虽为两病,但其病机是一致的,均属中医“胁痛”、“肝(胆)胀”等范畴,皆与肝之疏泄、脾之运化密切相关。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喜清净而恶污浊。胆汁源自“肝气之余”,与肝互为表里,共司疏泄之职。肝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通畅,反之,肝疏泄功能失常,则胆汁排泄失畅,故病发矣。肝木疏泄失常,克伐脾土致运化不健。脾胃互为表里,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脾胃功能亦失常。根据以上理论,陈宝贵以疏肝利胆为主,...

  • 分型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分型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急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笔者常分以下三型辨治而获良效。   肝胆气机阻滞   症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利胆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甘草、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等。   瘀血结滞肝胆   症见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治宜活血化瘀,疏肝利胆。方用复元活...

  • 宁夏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宁夏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多见腹痛 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甚或伴 有肠外多器官受损,体重减轻,心 动过速,发热,贫血,肠胀气。其病 程漫长,病变范围广,病情轻重不 一,多呈反复发作。朱西杰教授为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宁 夏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 他通过对病因病机以及辨证用药 原则的深入研究,结合自身长期临 床实践,提出“通降止痛以治标,保 护肠黏膜以治本”的观点,配合自 拟中药方,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 效,现将朱西杰教授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的...

  • 治肾盂肾炎 肾囊肿验方

    治肾盂肾炎 肾囊肿验方

    治肾盂肾炎验方 肾盂肾炎属中医热淋范畴,治疗以清热解毒、分利湿热为主。取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茯苓、车前子各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加减: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恶心、呕吐加姜半夏、藿香;腰痛甚加杜仲、川断;大便秘结加大黄。 治肾囊肿验方 益智仁 30克.黄芪 20克.茯苓 15克.车前子、大腹皮、牛膝、白术、赤芍、陈皮各 12克.桂枝 10克,牵牛子、水蛭各6 克。水煎,分早晚2 次服,每日1剂,10 剂为1个疗程。 (蒋振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