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炎 第38页

炎 第38页

  • 饮乌梅酒治结肠炎

    饮乌梅酒治结肠炎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炕焙而成。其味酸,性温,有敛肺、涩肠、生津、驱蛔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还能增强对免疫功能。用乌梅酒治疗结肠炎,疗效颇佳。 取乌梅500克,洗净去核后泡人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放于阴凉处保存。治疗时取乌梅20克加酒5—10毫升口服,早晚各一次。大部分患者用此法治疗3-5天可见效,患者不妨一试。...

  • 慢性结肠炎中药三方

    慢性结肠炎中药三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学认为“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方一: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

  • 治慢性结肠炎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多年来,本人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腹泻,平时大便不成形,腹部常有压痛。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自从每天早上喝豆浆时调入1勺蜂蜜(10—15毫升)后,仅月余时间,腹泻情况大为好转,连续服3个月,大便成形了,腹部巳无压痛,慢性结肠炎已基本治愈。...

  •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1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1

    虎杖40克,石膏50克,冰片2.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外加油纸覆盖。每日换药3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肠毒”等范畴。多因情志所伤,或者过食肥甘,或湿热之体复因饮食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湿热内蕴,下迫大肠,损伤血络,乃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病久脾病及肾,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等。故治疗上以健脾肾、清湿热为基本治则。 【调治原则】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密切,内因与脾虚最为相关,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所以健脾、运脾、醒脾法则应该贯穿始终。另外,病久瘀滞肠,也...

  • 治老年胆囊炎方

    治老年胆囊炎方

    处方与用法:白及、生大黄各50克,云南白药5克;前2 味药研为细末;与云南白药调匀。每次5 克,凉开水送服,日4- 5次。大便潜血阴性后,继续用药7天巩固效果。少量出血者,一般不需要禁食。 功效:止血生血,治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者。(幕锦)...

  • 阑尾炎偏方4

    阑尾炎偏方4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2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2

    :新鲜大蒜12头,芒硝100克。 制用法:将大蒜去皮,与芒硝共捣成糊状。同时先在右下腹皮肤上涂凡士林一薄层,然后敷上糊剂,3小时后除去,每日1次。 疗效:3—5日痊愈。...

  • 治霉菌性肠炎方

    治霉菌性肠炎方

    药物与用法:苦参3克,云南白药1克。苦参研末,与云南白药调匀,为1次量。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燥湿,化瘀止痛,治霉菌性肠炎.少腹疼痛,便后腹痛减轻,大便稀溏.次数增多,夹白色黏液,舌红,苔白或黄腻,脉沉缓.大便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

  • 灌肠治疗结肠炎

    灌肠治疗结肠炎

    治疗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效果不错,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中药中所含淀粉物质,又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贴附作用。 每2~3天 1次,为了巩固疗效,即便症状缓解,最好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取海螵蛸20克、马齿苋50克、白芨15克、五倍子15克,加水煮取药液300毫升,过滤备用。 首先,灌肠宜选在晚间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夜间活动减少,利于长时间保留药液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其次,将去渣中药液 100--150毫升倒入输液瓶内,将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肛管或导尿管,排尽空气。 第三,患者选仰卧位,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后...

  • 治结肠炎方 有效率96.43%

    治结肠炎方 有效率96.43%

    处方:白术、茯苓、藿香各15克,党参、葛根各12克,木香(后下)、炙甘草各6克。加减:腹痛拒按加元胡15克,香附12克;腹痛喜按加白芍15克,当归12克;神疲乏力加党参至20克,黄芪10克; 气陷脱肛加炙黄芪20克,升麻12克;纳呆加鸡内金6克,山楂15克;大便溏薄加苍术15克,炒薏苡仁30克;里急后重加槟榔、枳壳各12克;大便不爽加大黄(后下)6克;泻利无度,滑脱不禁加石榴皮15克,诃子12克;久泻伤阳加补骨脂12克,肉豆蔻9克;久泻伤阴加乌梅30克,焦山楂12克;舌下脉络瘀滞加三七末(冲服)6克;下利脓血色淡加...

  • 炎性外痔中药熏洗

    炎性外痔中药熏洗

    鱼腥草100克,荆芥、防风、黄柏各10克,芒硝20克,生大黄、五倍子各15克,冰片3克(出血者加生地榆、槐花;水肿甚者加明矾、土茯苓;肛门瘙痒者加川椒、苦参)。 用法:上方前6味,水煎两次,去渣,将芒硝、冰片投入搅拌,使溶解后,乘热熏蒸患处,待水温后坐浴15-20分钟。每日熏浴2-3次,每剂药用1天,洗前加温。 点评:方用荆防祛风除湿;大黄、黄柏泻火解毒;五倍子、芒硝、冰片除湿消肿、消炎止痛,且有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等作用。用其熏洗痔核,可收痛止、肿消之功。加之水温的刺激,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患处...

  • 仙人掌治炎性外痔疗养效佳

    仙人掌治炎性外痔疗养效佳

    临床报道应用仙人掌浸出液熏洗治疗120例炎性外痔、肛门裂等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法:取新鲜仙人掌500克,去根去刺,削去外皮,切成条块状,人铁锅中加水煎煮,煎出液约2000毫升,即倒人盆中乘热熏蒸肛门部,待稍温后,坐人盆中浸浴15分钟,每日2 次,连用3—5日。 疗效:经治疗后肛门疼痛多于1 天左右减轻;用药2天后痔核水肿部分吸收、肛裂渗血减少者72例,占 60%;用药后3天,疼痛消失,痔核水肿大部回缩,肛裂渗血停止者28例,占23%。120例患者均在用药7天内疼痛消失,水肿吸收,...

  • 阑尾炎方十

    阑尾炎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阑尾炎
  •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1.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热、腹泻或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 香连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胸隔满闷,宿食停滞。每包10克,1次1包,每日2 次。胃热泄泻者忌服。 2.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抑肝扶脾。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郁不舒,胸胁胀满,两胁疼痛,阴虚发热,肢体倦怠等症。丸重10克,1次1丸,每日2次。忌气恼辛辣,孕妇忌服,虚寒者...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中药灌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中药灌肠法

    中药灌肠能治疗多种疾病,而近代应用最多的疾病首推溃疡性结肠炎。从治疗方法看,灌肠方药的应用大体为四类:一是成药验方,如锡类散、云南白药灌肠;二是内(服)外(灌肠)合治;三是分型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四是中西药联用,如在中药灌肠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奴夫卡因、葡萄糖酸钙等。下面介绍几则简便易行的验方: 复方锡类散溶液:锡类散2支,冰硼散0.5袋,云南白药1克,0.25%奴夫卡因20毫升,加温水至120毫升,混个均匀。保留灌肠。每晚1次,1 5次为1个疗程。 大黄苦参汤:大黄50克,苦参30克,白及10克,地...

  • 炎性外痔 熏洗可治

    炎性外痔 熏洗可治

    炎性外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炎性外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发病率高,影响日常生活。运用中药熏洗剂治疗炎性外痔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朴硝、明矾、硼砂各30 克,花椒10克,五倍子15克。先将上药放人陶瓷盆内,将开水1500毫升左右,倒人盆内使药物溶解。肛门接近水面10-20厘米。将盆内药液的蒸气外熏肛门病灶,用白布拢住臀部周围(可减少蒸气不必要的散发),待药液温度低于40度时。坐浴30分钟,同时做肛门收缩运动,每日早晚各先熏蒸后坐浴1次,每日1剂,4天为1疗程。坐浴时注意避免烫伤肛门周围皮...

  • 玉露膏可治肛门炎症

    玉露膏可治肛门炎症

      组成:芙蓉花叶晒干研成细面,加凡士林软膏。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   主治:肛门炎症,痔疮肿痛、水肿。   用法:将上药面以凡士林制成20%软膏外用。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外洗验方   组成:苦参、黄柏、明矾、蛇床子各15克,硫黄5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 自我揉腹治慢性阑尾炎

    自我揉腹治慢性阑尾炎

    具体做法:排空大小便后洗净双手,仰卧床上,搓热双手,然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相叠按压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点,缓慢地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60次,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60次,按揉的力量要先轻后重,按揉中双手经过右下腹时要稍微加点力量,按揉后两手放在肚脐两旁上下推搓腹部30次。然后坐起,盘腿,两手在后腰两肾部上下推搓30次。 治疗期间不得吃生冷食品,腹部应避免着凉。...

  • 治慢性胆囊炎方

    治慢性胆囊炎方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 处方:砂仁、黄连、木香各10克,柴胡、枳实、白芥子、大黄各15 克,虎杖18免;金银花、白芍各20克,吴莱萸、甘遂、大戟各3克。水煎服, 日1剂10 天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活血,开瘀排石,治慢性胆囊炎,或伴胆石梗阻,右胁隐痛,或伴黄疸、纳差等,舌苔黄腻,脉弦数。 许多水果都对人们的健康有益,水果中大量的维生素和各种养分,可...

  •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往往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 龟龄集。将纱布2-3块,置于龟龄集酒中,而后加热,待温度适宜时取出盖于肚脐孔处,用热水袋保温,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藿香正气水。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吴茱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孑L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大黄硝蒜糊治慢性阑尾炎

    大黄硝蒜糊治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症状为右下腹部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轻时重,部位比较固定,多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发作,病程中可能导致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可在麦氏点用大黄硝蒜糊剂(生大黄100 克,红皮大蒜10头,芒硝100克)外敷治 疗。大蒜去皮后与芒硝共同捣为碎末,形成蒜泥后外敷麦氏 点(右髂前上棘与脐 连线中外1/3处)1—2 小时至皮肤表面微红(未起疱)为止,去 掉蒜泥,以温水洗净后,外敷以醋调好的 生大黄细末6—8小 时。注意在敷药前局部皮肤上先衬一层凡土林纱布,以减轻 药物对皮肤的刺激。 外敷药物中大...

  •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是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 体穴位或病灶处 的一种传统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及药物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以 温通经脉、调和气 血、协调阴阳、扶 正祛邪,达到治疗 疾病、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 过去做艾灸时,最 常用的就是用艾 条灸,为了保持一 个连续的热度,就 要人用手拿着艾 条施灸。由于每个 穴位都要人为地 操作,很多我们够 不着的位置如果 想艾灸,就要别人 帮忙,这样就很费 事。自从艾灸盒问 世后,事情就简单 多了,它不受部位 和位置的限制,即 使是颈椎部位或 后背、后腰等部 位,都可以...

  • 阑尾炎治疗方法(1)

    阑尾炎治疗方法(1)

    【组成】大黄15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冬瓜15克、芒硝6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大黄为主,合以桃仁、丹皮而奏祛瘀消肿之功,合以芒硝而奏荡涤攻下之效,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  ...

  • 中药外用治疗胆囊炎

    中药外用治疗胆囊炎

    夏季气温很高,身体的水分会随着汗水、呼吸、皮肤蒸发大量流失,使得血液浓缩、黏稠,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相应增加;而夏季老年人饮食常减少,使得胆汁分泌减少,胆囊收缩减弱或收缩不完全,不易排空胆汁,造成淤积。因此,夏季是胆囊炎、胆结石的高发季节。胆石以及慢性炎症的刺激,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消化功能,甚至演变成胆囊积脓诱发全身感染。因此,夏季要积极防治胆囊病变,除了注意足量饮水外 (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约7—8杯),还可采用中药的熨擦贴敷等...

  • 怎样防治肛窦炎

    怎样防治肛窦炎

      肛窦位于直肠与肛管的交界处,其开口向上,下端与肛门腺连接。肛窦底部的肛门腺分泌的液体,能润滑肛管部,对肛管起着保护作用,并有利于排便。如果肛窦内被积存的粪便或分泌物堵塞,便容易导致肛窦炎。   肛窦炎也叫肛隐窝炎,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其实,肛窦炎是许多肛肠病潜在的原始感染病灶。临床研究表明,约有85%的肛门直肠病变(直肠黏膜下脓肿、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肥大等)与肛窦炎有关。   在临床上,肛窦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肛窦炎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但部分该病患者可有肛门坠胀感或轻微的刺痛,以...

  • 藿香正气两用治结肠炎

    藿香正气两用治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认为多与湿热壅阻肠络有关。藿香正气软胶囊和藿香正气水是藿香正气的不同剂型,藿香正气出自宋代,是国家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一首名方,由13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和中去邪之功,临床应用一千多年效验非凡。现代研究发现,采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和藿香正气水两种剂型结合应用,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疗效较好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口服藿香正气软胶囊3粒,一天3次;藿香正气水40毫升加温开水(水温37℃—40...

  •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大肠湿热) 处方:白头翁、蒲公英各20克,秦皮、黄柏、槟榔、白芍、木香各10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克,佩兰10克,以健脾祛湿;身热重口干口苦,加黄芩、栀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腹痛,加元胡10克,以行气止痛;大便脓血加败酱草30克,地榆10克,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多见于本病初期。症见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曹...

  • 肛窦炎(大黄元明煎方)

    肛窦炎(大黄元明煎方)

    方名:大黄元明煎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 【处方组成】 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60毫升,肛内保留20分钟。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0例,皆愈。 【处方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医院郑日新。 【按 语】 肛窦炎为多种肛疾之源,处理不当常酿成肛周脓肿、痔瘘、肛乳头炎或肛裂等。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是局部直接给药,药力直接被肠粘膜吸收,药达病所,较内服药成效...

  • 治慢性结肠炎效方

    治慢性结肠炎效方

    1.症状:拉烂屎,日数次,肛门有痛辣感,腹部时有阵痛,吃酸辣的食物之后尤甚。 2.治方:木棉花10 克,槐花米10克,全银花10克,(以上三药方中药店有售),水煎代茶,连服2个月可愈。 3.病例:横县交通局航运科的麦某患了多年的结肠炎,用药不少,均无效。后用上方2个月,症状消失而愈。愈后8年,未见复发。 (黄金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