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治 第76页

方治 第76页

  • 经方治顽固性呃逆验案二则

    经方治顽固性呃逆验案二则

    案一 张某某,男,78岁,2019年5月3日初诊。主诉:间断性打嗝4日。患者因“原发性肝癌”入院,住院期间消化道反复出血,5月3日查房时被告知患者已间断性打嗝4日,发时嗝声连连,持续半小时左右,一段时间后又作,痛苦难熬,主管医师已予西药抑酸、止吐、促胃动力,但未缓解。舌淡略红、无苔,脉弦滑数,右脉浮大。 诊断:呃逆(气阴不足,虚热上冲)。 治法:益气清热,降逆止呃。 方用橘皮竹茹汤:竹茹30g,陈皮10g,太子参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6g。配...

  • 中药方治失音症验案 失语症验案

    中药方治失音症验案 失语症验案

    肝郁内热失音症验案 王某,女,47岁,1988年3月24日诊。诉咽干、音哑2天。于2天前因气愤郁怒后,自觉咽喉内有异物,欲咯不出,喉中枯燥而堵塞,继则声响沙哑,说话困难,发音不清,心烦,失眠,便干便难,3天解1次。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白微燥。 确诊:失音(肝郁化热,腑气不通)。 治则:清热润燥,通腑泻热。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20g,麦冬15g,天冬15g,射干15g,丹皮12g,栀子12g,白芍15g,金银花12g,连翘15g,生地黄20g,贝母12g,大黄18g。3剂。水煎服。...

  • 经方治疗舌咽痛如针刺

    经方治疗舌咽痛如针刺

    孙某,女,58岁。2012年8月4日就诊。 舌咽痛如针刺,不能张口,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以笔代言。住院治疗半个月,疼痛丝毫未减。 刻诊:脉微细,舌淡苔薄白。诊为少阴病。 处方: 方一:麻黄10g,制黑附子10g,细辛10g。15剂。水煎1小时,煮取300ml,早晚分服。 方二:生半夏30g,桂枝30g,甘草30g。研细末,每次2g,每日3次,米汤送下。4天后患者已经能正常说话,疼痛也减轻多了。 上药服完,患者舌咽痛如针刺,其病若失。2年后见到患者,此病未复发。《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 自拟方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自拟方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中风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期。急性期一般在两周内,待病情稳定后即进入恢复期。恢复期一般6个月,前3个月是治疗的黄金期,此时若治疗及时、用药得当,肢体功能恢复得相对较快,后遗症明显减轻。若6个月内没能恢复,即进入后遗症期,或多或少会遗留后遗症。两年内治疗尚有效,两年后治疗效果较差。...

  • 经方治小儿咳嗽验案五则

    经方治小儿咳嗽验案五则

    咳嗽为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病症状,其病因病机多端,故治疗各异。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善用经方治疗多种证型的小儿咳嗽,现整理分析五则验案如下。 1. 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以治咳 吴某,女,9岁,因发热咳嗽气喘3天来诊。患儿服用感冒药后汗出热不解,咳嗽加重,伴气喘,痰多黏稠,不易咯出,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邪热壅肺、肺失清肃,治拟清宣肺热。方药:炙麻黄6g,杏仁4g,甘草3g,生石膏20g(先煎),浙贝母10g,炙桑白皮8g,紫苏子10g,莱菔子6g。3剂。患儿药后热退,咳嗽大减,...

  • 经方治疗咽喉不利证

    经方治疗咽喉不利证

    经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的经方专指医圣张仲景之方。所谓咽喉不利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曰“府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即指咽喉不适。由于引起咽喉不适的病因、病机等不同,经方中有多首治疗咽喉不利的方,浅述如下: 风热客于咽喉——甘草汤 甘草6克,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2次。 该方有清热解毒之功,主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张仲景用它治疗风热客于咽喉引起的疼痛证(轻...

  • 以续命类方治寒热错杂之失眠

    以续命类方治寒热错杂之失眠

    不寐乃古今难治之病,其中寒热错杂之证治疗尤其棘手。本案以大续命汤煮散治疗失眠之寒热错杂证,有别于既往滋阴养血、交通心肾、补气养心、潜镇安神等法,现整理如下。 患者男,37岁,2022年3月24日初诊。主诉:眠差多年,加重2周。患者既往因工作需要长期熬夜,现虽已不再熬夜,然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夜寐多梦,甚则彻夜难眠,近日每夜仅睡1小时,情绪紧张,精神困倦。平素畏风冷,微怕热,汗出多,夜盗汗,心胸闷,偶悸动,胃纳差,口干苦,口臭,大便干结,日2~3行,夜尿1次,婚后5年未育。查体见面浊头油,手温微潮,下睑鲜红...

  • 张志明运用经方治验

    张志明运用经方治验

    全国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志明运用经方疗效显著。现整理三则验案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案一 陈某某,男,45岁,2023年2月12日初诊。主述: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活动后及夜间加重。双下肢无水肿,二便调。舌暗稍红,苔薄黄腻,脉沉细。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显示:二、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碳14呼气试验阳性。 诊断:胸痹(胸阳不振、痰浊瘀痹)。 治法:温通胸阳,豁痰祛瘀。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30g,薤白30g,桂枝12g,法...

  • 刘建汉运用小儿双解方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经验

    刘建汉运用小儿双解方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经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具有季节性、流行性,发病率高,病死率低[1]。流感起病急,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每年有5%~10%的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有300万~500万患者转为重症,造成25万~50万人死亡[3]。 刘建汉,教授,主任医师,为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十二五&rd...

  • 感冒引起的急性失喑经方治疗体会

    感冒引起的急性失喑经方治疗体会

    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累及到声带的时候,患者常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喑等症状,尤其以用嗓过度的人群为多见。 咽喉的病变与肺脏关系密切,急性失喑的病机多考虑肺气郁闭、金实不鸣。治疗当以开肺启闭、宣肺利咽为核心。如果感受的风寒较重,闭阻肺气,宜用麻黄汤,宣肺解表、辛温发汗;如果感受风寒之余,兼生内热,宜用麻杏石甘汤类外散表寒、内清里热;如果温热犯肺,宜用银翘散辛凉清解。 验案举隅 邵某某,女,41岁。2019年11月24日来诊。感冒2天余,后致失喑,咽红,充血。痰黄稠,口渴喜饮,有汗出,怕冷,恶...

  • 失眠不寐 中医从痰火组方治以黄连温胆汤

    失眠不寐 中医从痰火组方治以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心型老年性失眠的理论探讨与验案举隅 失眠亦称“不寐”,《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醒时寐,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1]。《灵枢·营卫生会》记载:“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

  • 洪秀珍运用郭氏喉症方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洪秀珍运用郭氏喉症方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喉源性咳嗽,是因咽喉作痒而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其特点是阵发性喉头奇痒,随之呛咳,难以控制,咳嗽时很不爽快,并愈咳愈不舒服,饮水后可缓解,很少有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干祖望提出该病从宣肺散邪、清心泻火、滋阴降火、养阴润燥、活血化瘀、脱敏敛肺六法论治。陕西省商洛市首批名中医、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五代传人洪秀珍据多年临证经验,以家传郭氏喉症方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效果显著。笔者曾跟师学医,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验方组成 郭氏喉症方系陕西商洛郭氏医学流派第三代传人郭松亭先生创制,收录于195...

  • 高热疾病 李湘云运用中医方治之

    高热疾病 李湘云运用中医方治之

    中医药治疗高热疾病临床上常用辛温(凉)解表、苦寒清热的方药来散热降温,但有时对于一些高热疑难症却难奏效,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湘云认为,在治疗时应注重对高热类型的辨析,认真分析其发病机理,精准选择治疗法则。笔者现整理其一则医案如下,此医案釆用了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透热转气”法治疗高热,《温热论》指出“(热邪)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李湘云运用此法在治疗高热疾病中屡获显效。 罗某,女,31岁,2019年5月7日初诊。主诉:持续性高烧月余。既往史:患红斑狼...

  • 李文瑞应用经方治心动过缓案三则

    李文瑞应用经方治心动过缓案三则

    心动过缓临床常继发于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缓慢型)等疾病。心动过缓可以分为两类。功能性心动过缓:运动员由于长期大量运动,可能造成心动过缓,是一种良性适应过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运动量较大的青少年等迷走神经张力较高的人群,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病理性心动过缓:由疾病、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导致,如患有心肌炎、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疾病,或服用地高辛、普萘洛尔、附子等减慢心率的药物等都可引发心动过缓,并出现乏力、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如果出现心动过缓,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如晕厥、一过性的眼前发黑、黑蒙、乏力...

  • 经方治疗耳鼻喉病体会

    经方治疗耳鼻喉病体会

    近年来经方在临床的应用多有报道,方证对应疗效显著,但经方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却少见报道。笔者今就仲景方之用治耳鼻喉科疾病通过三个医案略述如下。 变应性鼻炎案 唐某,女,33岁。主诉:反复鼻痒、喷嚏、流清涕4年余。患者4年多来反复鼻痒、喷嚏、流清涕,以晨起为甚。平时形寒怕冷,遇冷或环境变化而加重。近受凉后症状加重,伴咳嗽,纳寐可,二便调。过敏原检查未检出,血清总I克E升高。检查:鼻黏膜色淡,双下鼻甲苍白水肿明显。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浮。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肺脾气虚...

  • 声带息肉肺痿 处方治法滋养肺痿降逆和中

    声带息肉肺痿 处方治法滋养肺痿降逆和中

    声带息肉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音调的改变,以声音嘶哑为主。长期过度用嗓易导致声带息肉的产生,其程度和息肉的大小、部位有关,息肉大者嘶哑严重,严重者可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声音嘶哑可由间接性发展为持续性。西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声带息肉属中医“肺痿”范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七》载:“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

  • 蒋健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蒋健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蒋健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尤擅融古汇今,创制立新。现介绍其运用自拟头痛基本方治疗头痛顽疾医案一则如下。 居某,男,69岁。2017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将近40年。患者自30岁以后即有此疾,几乎每日午后三四点开始头痛发作,头痛发作时畏声、光刺激,头痛颇甚,自觉头部血管跳动,往往可持续头痛至深夜而影响睡眠,头痛遇寒加重、遇热可缓。在家族中,其父及兄弟姐妹皆有此头风顽疾。西医相...

  • 古药良方治心病

    古药良方治心病

    我国唐代高僧天际大师 (即希迁和尚,民间又称为石头和尚) 曾撰拟过一则“天际大师心药方”,其方罗列“济世良药”十味。此方读后令人脑醒目清,并于身心健康颇有裨益。方曰: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药于宽心锅里炒,不要焦,不要燥,祛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用药...

  • 中医药膏验方治疥疮

    中医药膏验方治疥疮

    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组方:硫黄500克,雄黄、川椒各125克,蛇床子、大枫子(去壳)、木鳖子(去壳)、樟脑、苦参各60克,猪板油500克。 制法:川椒、蛇床子、苦参、大枫子、木鳖子分别烘干,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硫黄、雄黄共研末过筛,与上药拌匀;将猪板油锅内加热煎油,去渣取...

  • 中医名方治“空调病”

    中医名方治“空调病”

    香薷被誉为“夏月之麻黄”。在夏 天,如果躲在空调房里的人们出现鼻 塞、打喷嚏、头昏、耳鸣、乏力等症状, 很可能是患上了“空调病”。在中医看来, 这是因为人们先受暑湿之邪侵袭,又感受 寒邪,导致暑湿被寒邪遏制,而出现的夏 日感冒。出现这种情况,中医常用名方 “香薷饮”加减治疗。 香薷饮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白扁豆、厚朴三味中药组成,故又称为“三物香薷饮”。此方主药香薷既能外散暑邪而解表,又能内化暑湿而和...

  • 我有验方治热痱(痱子)

    我有验方治热痱(痱子)

    我到了老年身体肥胖,每年一人夏季,头部、四肢、颈项、胸背乃至腋下,都极易长热痱(即痱子)。此虽非大病,但也着实令人痛苦。 去年入夏之时,我偶从报刊上看到了一则介绍中药外洗治疗热痱的验方:取新鲜马齿苋500克,地肤子30克,白矾10克,冰片5 克。先将马齿苋洗净,沥去水分后捣泥,再将地肤子、白矾二味药煎汤约半盆,继而将马齿苋泥及冰片放入煎好的汤药中,并用竹筷子搅动几次,待水温适宜后,反复浸洗患处,以每次洗15分钟,每天3次为宜(药凉后可加温再用,药液的温度既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更不宜凉用,以免烫伤皮肤或降低药效)...

  • 自拟方治热病

    自拟方治热病

      组成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   主治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头痛骨节痛,舌苔黄,脉数等。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头痛,全身骨节酸痛,无汗,加蔓荆子9克,桑枝10克,葛根12克;恶寒甚,舌苔白而厚腻者加草果6克,槟榔10克;高热数日不退,无汗,加生石膏18克,葛根12克;上焦热甚,咳嗽气促,痰黄稠,加桑皮12克,竹沥10克,川贝母9克;喉痛加射干6克,北...

  • 中医验方治秋燥

    中医验方治秋燥

      1.润燥清火: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2.生津益胃: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3.润肠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4.增液润燥: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

  •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瘤1年,化疗3次未缓解。症见腹胀腹痛,泻后痛减,胸闷,喜深吸气,乏力,说话多即感劳累,五心烦热,口干,手足麻,巅顶痛,遇寒加重,纳差失眠,小便不畅,大便成形,口舌生疮,身上紧绷感,烘热汗出,畏寒畏热,舌暗红,中后部苔黄白腻,脉弦细数。患者诉自从父亲去世后,心中忧郁,遂得此疾。据此推断肝郁为主要病机,肝气郁滞,横逆乘脾,故而脾虚。以疏肝健脾为治法,方选逍...

  • 反复发烧4年中药方治愈

    反复发烧4年中药方治愈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力得到淋漓体现。原案实录,供同道参阅。   案例   李某,男,4岁。2010年3月6日初诊。   患儿自出生10月左右开始反复发热,经多方中、西药物治疗,但一直未能控制高烧。为了给孩子治病,全家由农村搬到北京居住。每隔三五天可以没有任何原因就发烧,而且一发病就是高烧,又特别难以控制。经多家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皆考虑呼吸道炎症性...

  • 验方治牙髓炎中药

    验方治牙髓炎中药

    【方名】牙痛定疼汤。 【辨证】风火上攻。    【治法】清火止痛。       【组成】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自拟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

    自拟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异常导致的小血管炎。中医认为该病乃因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或气虚不摄以至血络受伤,血渗于肌肤之间,导致皮肤表现点状或片状青紫斑块。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经验方三草消斑汤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药物组成紫草15克,旱莲草10克,仙鹤草15克,三七10克,金银花20克,丹皮10克。热毒炽盛者加水牛角、生石膏或冲服紫雪丹,阴虚火旺者加茜草根、阿胶、玄参,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   典型病例余某,女,7岁,学生,因发热、咽痛、咳嗽,...

  • 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花金方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近五十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随花金方学习,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兹将花金方治疗杂病的临床用药经验介绍于下。 薤白巧用愈后重 花金方在临床中重视经典的指导作用,每深挖奥旨,验于临床,收获肯綮。如薤白治疗痢疾后重的作用,最早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四逆散方后加减中,每易被医家忽视。花金方后揽阅《汤液本草》见云:“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气滞。”《长沙解药...

  • 糖尿病验方治疗有效率为97.7%

    糖尿病验方治疗有效率为97.7%

      药方:乌梅10克,天花粉12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黄连3克。   加减变化:头晕加石决明、天麻;心悸加麦冬、五味子;胸闷加瓜蒌皮、枳壳;血脂异常加山楂、丹参;皮肤感染加蒲公英、银花;皮肤瘙痒加白鲜皮、紫草;视力减退加菊花、蚕砂;勃起功能减退加杜仲、桑螵蛸;便秘加麦冬、生大黄;恶心呕吐加苍术、半夏;尿黄浊有热臭味加萆艹、车前草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主治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感染等。   疗效:徐千里报告130例,其中并发...

  • 中药验方治牙槽脓肿

    中药验方治牙槽脓肿

    【方名】石皮汤。 【辨证】胃经实火。 【治法】清胃泻火。 【组成】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