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 第2页
-
乳腺增生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祛湿
刘某,女,49岁,2012年6月19日初诊。患者体检发现乳腺增生,遂来就诊。刻下:双乳偶有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规律,经期头疼明显,睡眠欠佳,烦躁易怒,舌淡少津,苔白,脉弦。彩超示双侧乳房结节,右侧乳头下一20px结节,左侧乳房外上象限一5px结节。 诊断:乳腺增生,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方以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泽泻6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川芎12克,郁金12克,天冬10克,淫羊藿15克,酸枣仁15克,生甘草6克。7剂水煎。 二诊(6...
-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安神解郁汤
刘启廷,1933年生人,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70余载,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主张“专病专方辨证施治”,并总结通用经验方百余首,验之临床,收效满意。 组成:茯苓30g,九节菖蒲30g,郁金15g,牡丹皮15g,炒栀子10g,仙茅10g,淫羊藿15g,合欢皮30g,五味子15g,女贞子15g,莲子心10g。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以烘热汗出、心烦焦躁、失眠多梦三大主症为常见,可伴见头晕乏力、月经紊乱、食欲不...
-
经行情志异常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
金季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著名妇科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金季玲教授从医40余年,医术精湛,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经行情志异常是生育年龄妇女中较常见的病症,指每值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复如常人者。其确切病因现代医学虽尚未定论,但多认为与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及黄体后期循环中类阿片肽浓度异常降低有关。西医多采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但临床效果不显,且患...
-
疏肝解郁可吃逍遥丸 男性养肝也可吃逍遥丸
立春之后,很多女性都想吃点逍遥丸来疏肝健牌、养血调经;可也有人吃了逍遥丸出现不适症状。那么,逍遥丸到底适合哪些人吃,应该怎么吃呢? 疏肝解郁可吃逍遥丸 逍遥丸是一种日常常用的中成药,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以及薄荷叶组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当归、白芍与柴胡共为臣药。 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
-
慢性胆囊炎 解郁清胆汤为基本方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胆胀、胁痛、脘腹胀等范畴,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据临床资料不完全统计,约占门诊病人6.4%,且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肝胆病近五十年来,自拟解郁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现简要整理有关资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9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85例,女11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2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半年,1年以内者75例,1~5年者58例,5年以上者62例。其中单纯慢性胆囊炎126例,合并胆结石者9例,合并慢性胃炎者30...
-
疏肝解郁散结祛痰 董峰治疗抑郁症
名医治抑郁症(肝气郁结)方 处方:柴胡、白芍、香附、川芎、郁金、青皮各10 克,枳壳15克,琥珀(研粉冲服)、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用于治疗抑郁症,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患者因忧思郁虑、气愤恼怒等情志刺激,使肝失调达,肝气郁结。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失眠,胸闷,胀满,不思饮食,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弦。 创方者:董峰 名医治抑郁症(气郁痰结)方 处方:木香、郁金、法半夏、陈皮、制胆星、茯苓、香附、石菖蒲、厚朴、佛手各lO克,甘草3克。...
-
选服中药解郁安眠
玫瑰花解郁。玫瑰花属寒性,可缓鹪因压力引起的肝脏不适,具有疏肝解郁闷的功效。将5、6朵玫瑰花拿来泡茶,在白天有压力时饮用效果最好。 莲子养心。莲子味甘涩,性平,任何体质都适合饮用,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约15—20克的莲子做成甜汤,非常适合心虚失眠者饮用。 百合除烦。百合味甘微苦,属微寒性,有润肺的效果,当你常常忧郁、躁郁烦闷时,可以帮助你清心安神容易入睡。炖煮汤品时,可加入15-20克的百合,帮助解忧。新鲜百合也可用中火清炒,加少许盐,非常鲜甜美昧。 小麦安神。小麦昧甘,属于凉性,含有丰富...
-
治眩晕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病案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王某,女,66岁,2004年3月22日诊。 头晕耳鸣,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时有惊悸,遇情绪波动而加重,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测血压为180/110mmHg。 证属肝阳上亢,肝气郁滞。治以平肝潜阳,舒肝解郁。 处方:菊花15克,夏枯草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川芎10克,细辛3克,地龙15克,全蝎5克,生龙牡各30克,沉香10克,郁金1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龙胆草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晚二次温服,日1剂。西药...
-
香蜜膏毛德西常用此方舒肝解郁
香蜜膏系郑州市名老中医郭绍汾先生的经验方。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病,对《本草纲目》中的方药及民间验方知之甚多。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曾随其侍诊抄方,亲眼见他用此方治愈数例神经衰弱的病人,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后毛德西也常用此方,现介绍如下。 方药:核桃仁50克,黑芝麻50克,小茴香粉15克,冰糖30克,蜂蜜适量,香油适量,牛奶适量。 加减运用:失眠,加酸枣仁粉30克;心烦,加朱砂5克;郁闷不语,加石菖蒲30克;语无伦次,加羚羊角粉30克。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健脑,解郁润燥。 主治:脏躁、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
疏肝解郁治老年抑郁症 李辅仁经验方
李辅仁,男,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学专家,国医大师,获国务 院颁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 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政 府特殊津贴。现将李老治疗老年抑郁 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 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忧郁、焦虑, 激越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 失兴趣,自我价值评价下降等。临床 上常见有如下两型。 一、心肝火旺。瘀血阻滞 表现:此类患者素体禀赋多属阴 不足、阳有余,或性格急躁,或诸病 缠身,阴虚阳亢。患病后常表现为烦 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
-
解郁止痛治紧张性头痛二方
一方:川芎12克,枳壳、郁金、 赤芍、白芍、黄芩各9克,柴胡、炙甘 草、香附、醋炒陈皮各6_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肝 、气郁结型,症见头痛失眠,情志不遂, 喜叹息,胁痛,乏力,女性发病与月经 关系密切,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二方:半夏、白术、天麻、茯苓、 大枣、苍术、泽泻各9克,陈皮、生 姜、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化痰,降浊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 浊内阻型,症见头痛昏蒙,胸脘闷胀,...
-
急躁易怒恐惧 柴桂解郁方
张怀亮,男,1953年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医院副院长,兼任河南中医学院眩晕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眩晕病诊疗中心主任。对各种头晕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脑血管病、眩晕、头痛、失眠、焦虑症、抑郁症、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神经内科疑难疾病。先后出版专著4部,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2项。 方药: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芩5克,人参5克,桂枝5克,芍药5克,生姜各5...
-
清热润燥解郁清热 李维新治疗干燥性鼻炎
名医治干燥性鼻炎(燥邪伤鼻)方 处方:党参、桑叶、麦冬、枇杷叶各15克,生石膏20 克,黑芝麻、杏仁各10克,阿胶(烊化)6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润燥。用于治疗干燥性鼻炎,中医辨证属燥邪伤鼻型。症见鼻内干燥,可有灼热感、异物感,有时擤鼻带血,或伴咽痒干燥,咽干欲饮,腰膝酸软,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李维新 名医治干燥性鼻炎(郁热熏鼻)方 处方:葛根、地骨皮各18克,桑白皮、生地、麦冬各15克,升麻、赤芍、黄芩、路路通、甘草各10克,通草6克...
-
头痛因情绪因素而导致 用四逆散疏肝解郁
病案一 屈某,女,28岁,2015年8月22日就诊。诉经期全头痛,经量少,无痛经,大便干,2日1次,就诊期间言语多、急。 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火气上逆,上冲巅顶而头痛;久郁不解,肝失柔顺之性,疏泄失职,故经量少、性格急、言语多。治当疏肝解郁,清肝养血,通络止痛,拟四逆散加味:醋柴胡15克,生白芍15克,炒枳实15克,炙甘草10克,生地黄20克,全当归10克,川芎18克,蔓荆子15克,山栀子15克,牡丹皮10克,辽细辛3克,川牛膝10克。5剂。水煎服。后介绍其妹来就诊,获知服完药后,经期不再头痛。...
-
主治情志不遂或郁怒不解 达肝解郁汤
作者:雷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名医名方》:达肝解郁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
-
疏肝解郁安神法治疗神经症经验
神经症, 原名神经官能症, 精神神经症。 散见于 中医郁证, 脏躁, 奔豚, 梅核气, 百合病, 惊悸, 怔忡, 健忘, 烦躁, 不寐等病证中。 起病多与精神刺激有 关, 患者常无器质性病变, 而多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 降低和躯体不适感。 神经症在临床中常见, 许多患者 疗效欠佳。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此种疾病症状表现 复杂多变, 仅针对每次收集的四诊资料进行辨证论 治难以从根本解决问题, 故宗 “治病求本” 的原则, 采用疏肝解郁安神法论治神经症, 效果颇佳。 现将 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