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湿疹 第12页

湿疹 第12页

  • 利湿止痒治急性湿疹方

    利湿止痒治急性湿疹方

    处方:生地、白茅根各20克,海桐皮、茜草各12克,丹皮、赤芍、栀子、地肤子、苦参、甘草、车前草各 10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 次服,每日1齐4。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中医辨证为血热型,症见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渗液较少,瘙痒剧烈,导致患处有较多的抓痕和血痂,口干舌红,脉细数。 蔡淑弘...

  • 治婴儿湿疹方

    治婴儿湿疹方

    婴儿湿疹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1-6个月大的婴儿,常发生面颊和头部,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皮疹有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损害,皮肤奇痒为其主要表现。 药物组成黄柏、金银花、马齿苋、枫杨树皮、生大黄、蛇床子各10克,白矾、炉甘石粉、生甘草、陈艾叶各6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用布袋装好,扎紧口袋,加水煎成浓汁,供外洗浴用,或置温热后湿敷。每日1-2次,数日即可消退。 功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适宜症急性或亚急性的婴儿湿疹,渗出液多的瘙痒皮肤病。 湿疹外扑粉苦参、白藓皮各30克,冰片5克,滑石粉...

  • 小儿发生湿疹用旱莲草治疗

    小儿发生湿疹用旱莲草治疗

    小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两岁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因有阵发剧烈瘙痒,常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家长可去中药店买旱莲草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其方法是每次取旱莲草100克,加水约800毫升,文火煮沸20分钟,待药汁凉后用消毒纱布湿敷患处,每日两次。将药汁加温浓缩敷涂患处也可,每日3次。多数患儿用药一周可愈,用药期间,注意不能让患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冯继承...

  • 徐长卿治急性湿疹

    徐长卿治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初起时皮肤潮红,很快出现红色丘疹、水疱,抓破后渗水,干燥后结痂,自觉瘙痒,呈间歇性发作,常在夜间加剧。急性湿疹中医称为“浸淫疮”、“黄水疮”、“湿毒疮”等。发于上部多属风热,发于下部多属湿热。在治疗上,湿盛者重在利湿,热重者清热为主,湿热俱重者清热化湿并用,挟风的兼以祛风。 徐长卿为祛风湿药,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湿止痛,祛风止痒的作用。临床经验表明,使用徐长卿治疗急性湿疹有较好的疗效。方法为,徐长卿30克,生甘草...

  • 治急性湿疹单方

    治急性湿疹单方

    处方:莱菔子(萝卜子)100克,置热沙锅内拌炒30分钟,取出冷却后研末,与适量植物油调成糊状,每次取适量敷于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湿止痒,治急性湿疹,局部瘙痒不止,浸淫成片,结痂,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等。...

  • 四川名医治湿疹方

    四川名医治湿疹方

    四川名医治湿疹(热毒壅滞)方 处方:忍冬藤、山药各30克,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克,野菊花、桑椹各15克,丹皮、僵蚕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热毒壅滞型。症见皮疹鲜红,以上身及头面为多,皮肤瘙痒、疼痛,皮温增高,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 四川名医治湿疹(湿热侵淫)方 处方:怀牛膝、苍术各15克,黄柏12克,薏苡仁、山药各30克,佩兰、鸡内金、丹皮、蜂房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运脾化湿。用...

  • 辨证分型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可收佳效

    辨证分型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可收佳效

      手足皲裂性湿疹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病程不一,可达数月甚则数年不愈,四季均裂。临床观察,虽是皲裂,但皮损与症状却截然不同,有的反复起水疱,痒感剧烈。有的起水疱较少,以干燥皲裂为主。另有除皲裂外,伴灼热痒感。总之,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但如按皮损表现,结合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可收佳效。   湿热蕴结型症见皮肤皲裂,肤色潮红,内有较多粟粒至高梁粒大丘疱疹,或有少许黏液渗出,边缘不清,触之皮损灼热,痒感剧烈。口苦口渴不欲饮,口中黏腻,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治宜:健脾除湿清热...

  • 金银花水治孕妇湿疹 缓解肚子胀

    金银花水治孕妇湿疹 缓解肚子胀

    孕妇患湿疹洗金银花水 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疾患,对孕妇而言,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是湿疹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由于很多准妈妈怕药物对胎儿有影响,不愿意在孕期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或激素治疗,所以她们患了湿疹通常会求助于中药。 中医认为,孕妇湿疹多由风热或风湿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得不到疏泄,外得不到透达,郁积体内所致。金银花性寒,味甘,人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等。患者每次取金银花15克,煎水后,用金银花水来擦洗患处,可缓解湿疹。 除了金银花,用艾叶煮水洗澡...

  • 防湿疹药膳四款

    防湿疹药膳四款

    荷叶藕片:新鲜莲 藕削皮洗净切成片,放 入开水锅中焯两分钟, 出锅后用凉水冷却沥 干水。鲜荷叶切碎,撒 在藕片上,加调料凉 拌,佐餐食用。可清热 除湿、凉血止痒。适用 于体内血热湿盛者预 防湿疹。 桑葚大枣汤:桑葚、 百合各30克,大枣10 枚,青果9克。将大枣 去核,与桑葚、百合、青 果同煎水,去渣取汁。 放凉后代茶频饮,每日 1剂,连服5剂。具有养血、生津、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血虚且体内有湿者预防湿疹。 冬瓜粥:冬瓜50克,粳米 60克。冬瓜不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煮粥。每日早晚空腹食用,可清利湿热。适...

  •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百部100g,白鲜皮25g,白芥子20g,马勃15g。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白酒煎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酒烧热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效果显著。 痤疮:黄连、黄芩、黄柏各50g,硫黄15g。共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解,然后将上药加入500ml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 黄褐斑: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g,研极细末,调匀,每日1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 慢性湿疹:紫草...

  •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并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 “风湿疡”、“肛周风”。多由湿热下注、血虚夹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病变常局限于肛周皮肤,皮损初起多以潮红、渗出、糜烂为主,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肛周皮肤增厚、粗糙、颜色灰白或暗红、皲裂等症状。常剧烈瘙痒,反复不愈。 临床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活血解毒为治则,运用中药外洗治疗肛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20克,苦参、黄柏、百部、亦芍各12克,牡丹皮10克,甘草、防风各1...

  • 阴部湿疹我有妙方

    阴部湿疹我有妙方

    我前段时间患阴部湿疹,阴部皮肤瘙痒、红肿,分泌物偏黄。后来我使用了一个中药方子后,逐渐好转。 具体方法为:苦参12克,黄柏10 克,土茯苓20克,蒲公英15克。将以上药物装入沙锅内,加入1000毫升冷水,先泡10分钟,然后用小火煎至剩 800毫升左右关火。将药液放人盆里,趁热蹲在盆上,让药液蒸气熏阴部,当冷却至不烫即可下水洗,洗至水完全冷却。每日睡前1次,轻者1周即可痊愈,重者2周。 广西桂林市陈慧家 专家点评:阴部湿毒(疹)、念珠菌性阴道炎都是妇科常见病变。前者可由多种病因(如滴虫、霉菌感染,过敏等)和阴部...

  • 中医针灸治疗“湿疮”湿疹

    中医针灸治疗“湿疮”湿疹

      郝学君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面肌痉挛、截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湿疹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师从郝学君,现将其针灸治疗湿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中医学称湿疹为“湿疮”,但中医古代文献并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

  •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适量(研末),与医用凡士林调成30%(甲)和20%(乙)两种软膏;取甲软膏再配以等量的氧化锌软膏调匀得(丙)软膏,以上三种软膏备用。 用法:早期湿疹用乙号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用甲号软膏;对急性期、亚急性期阴囊湿疹和婴儿湿疹用丙号软膏。涂抹患处,每日2次。 亦可用甲号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1次,并配合用电吹风机热风吹患处20分钟,也有较好的疗效。...

  • 湿疹外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湿疹外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夏季湿疹多见,本病是 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以 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皮肤炎症反应,按皮损表现 分为急性(丘疹、丘疱疹或小 水疱)、亚急性(小丘疹、结痂 和鳞屑)及慢性(皮肤增厚、 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 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 结痂)三期。用中医外治法可 取得很好的疗效。 1.取芒硝15克,苦参、蛇 床子、地肤子各10克,黄柏8 克,后4味药水煎取汁溶化 芒硝,然后放入浴盆中,待水 温在38℃左右时用消毒纱布 蘸药水洗浴或湿敷患处,每 天2次,连用5天左右,有清 热解毒、祛风止痒之效。 2.取石...

  • 治湿疹应先防湿邪

    治湿疹应先防湿邪

    每年进入6月后雨水多、气温高,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湿疹患者明显增多,患者瘙痒难耐,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 皮肤科专家指出,湿疹是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它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湿疹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是其诱发因素。得了湿疹,其症状常表现为“多形性皮肤损害”,如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糜烂及苔癣样变等,发病部位大多对称分布,尤其是瘙痒较剧烈,并伴有渗出液。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夏季气温高而多雨,湿邪较重,湿气太盛易致湿疹且易复发。...

  • 治阴囊湿疹经验

    治阴囊湿疹经验

    经验方:黄柏、地骨皮、白鲜皮各30克,丹皮、土槿皮各15克,石榴根皮50克。 加减:急性期加苦参12克;合并感染加蒲公英10克;慢性期加蛇床子10克,芒硝12 克。 用法:加水3公斤,煎取2公斤,药液熏洗患部30分钟,洗毕拭干搽炉甘石洗剂。每日2 次,10日为1疗程。忌食辛辣、海鲜等食物。 疗效:本方治阴囊湿疹患者47例,治愈35 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 名医姚春海治湿疹方

    名医姚春海治湿疹方

    北京名医治湿疹(风湿蕴肤)方 处方:苦参、黄芩、地肤子各10克,萆藓、白鲜皮各15克,防风、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风湿蕴肤型。症见患者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痕糜烂渗出,伴神倦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方中苦参、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萆藓为臣药,渗湿去浊;白鲜皮、防风、地肤子为佐药驱风止痒;生甘草为使药,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 创方者:姚春海 北京名医治湿疹(血虚风燥)方 处方:玄参8克,生地、当归、熟地各10克,丹参、夜交藤、...

  • 治小儿脓疱疮 黄水疮 小儿湿疹方

    治小儿脓疱疮 黄水疮 小儿湿疹方

    治小儿脓疱疮方 处方:鲜鱼腥草250克,将药洗净,加水3000 毫升,煮取2000毫升。倒入脸盆内,先熏蒸疮面,待温度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趁热外敷,并反复清洗疮面。每次熏洗20分钟。主治:小儿脓疱疮。 莫有信 治小儿黄水疮方 处方:龙胆草、蜂房各6克,苦参10克,枯矾3 克,黄豆8粒。前4药共研成粉,黄豆炒黑研成粉调匀装瓶备用。使用前先将疮面用淡盐水洗净,继以香油调药粉搅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换药2次。用药3~5天。主治:小儿黄水疮。 赵 括 治小儿湿疹方 处方:取新鲜柿子树的叶子10余片,加2公斤清水...

  • 治疗湿疹方

    治疗湿疹方

    全蝎30只,蜈蚣两条,浸泡于150毫升60度以上的白酒中。 密封7天后,用棉球蘸药酒涂擦患处,每日3次。一般3-4天即可显效。适用于湿疹。...

  • 中医辨证治疗湿疹效果较好

    中医辨证治疗湿疹效果较好

    湿疹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伴有瘙痒、糜烂、渗出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中医称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特殊部位的湿疹又称旋耳疮(耳周湿疹)、四弯风(肘窝、腘窝湿疹)等,中医辨证治疗此病效果较好。 湿热蕴肤型 发病快,病程短,皮肤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抓破有渗液,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水疱多者,加土茯苓、鱼腥草;热盛者,加黄连;瘙痒重者,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脾虚湿蕴型 发病较缓,皮肤潮红,...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开始为弥漫性潮红,继则出现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地潮红。若经搔抓后,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顶端破溃,出现渗液、糜烂,甚或并发,瘙痒剧烈。伴胸闷纳呆,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医学源流》云:“外科之法,最重外治,清浅小恙,单靠外治收功;重症急证,外治之法亦不可少”,故除内服中药外,外治可与内服药收异曲同工之效,且内外兼治,疗效倍增。根据不同皮损表现,可用以下验方:   熏洗方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地黄、甘草、黄芩各60g,...

  • 点评婴幼儿湿疹民间偏方

    点评婴幼儿湿疹民间偏方

      土豆切片、薏苡仁和粳米煮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要下厨了呢,其实这是一些市民提供的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民间,常常有很多偏方治愈了孩子的湿疹。这些民间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医院皮肤科的专家怎么看?哪些有效,哪些医生又不赞同呢?在众多偏方面前,家长应持何种态度?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王建辉医生。   这些治湿疹偏方,靠谱!   1、土豆切片   偏方:土豆切片涂在患处两三天就能好,涂在脸上滑滑的,几天后湿疹就能好。   医生点评:土豆汁含有碱性物质,对皮肤有好处,用它对付湿疹,...

  • 湿疹偏方五款

    湿疹偏方五款

    配方一川黄连、蜂巢、凡士林。 方法先将黄连、蜂巢研末,再将凡士林小火溶化,加入黄连、蜂巢末搅拌成膏状,备用。用时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功效:散风祛湿。 配方二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方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功效:清热祛湿,可治湿疹流黄水。 配方三青鱼胆、黄柏各等份。 方法先将黄柏研末,再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备用。使用时将纱布包裹药粉敷于患处。功效:清热解毒,可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配方四车前草、龙胆草、羊蹄、乌蔹莓、黄柏、地肤子...

  • 夏枯草煎洗治小儿湿疹

    夏枯草煎洗治小儿湿疹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单味夏枯草煎液外洗,对小儿湿疹有极好的效果。 方法:取夏枯草150~200克,放入25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渣,倒入盆中,水温冷却至38℃~41℃。操作者先一手托住患儿头颈、身体,一手用消毒小方巾蘸药液轻轻擦洗头面部数次。然后将患儿全身仰卧浸于药液中,手托着颈部露出水面,再用方巾蘸药液淋于患儿未浸着部位约10~15分钟。药浴完毕,置患...

  • 小儿湿疹药浴巧治

    小儿湿疹药浴巧治

    中医称小儿湿疹为“胎敛疮”、“奶癣”,认为其多由 湿热蕴结所发。此外,饮食也是引起小儿湿疹的一个重 要原因。一旦孩子出现湿疹,家长要排查孩子的食物中 是否存在过敏原。常见的引起小儿湿疹的食物有虾、蟹、 海鱼、蛋黄、牛奶等。年龄小的婴儿应尽量母乳喂养,添 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 这也便于家长观察足何种食物引起过敏。其次,婴幼儿 生活不规律、哺喂时间不当等,可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 消化不良,也可诱发湿疹。另外,由于有些婴幼儿长期以 牛奶为主...

  • 肛周湿疹中药洗治

    肛周湿疹中药洗治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笔者临床用中药洗剂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方药:大黄、黄芩、黄精、野菊花、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白鲜皮、苦参、马齿苋、石决明各50克,水煎去渣取液,用干净毛巾浸入药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 猪胆汁验方治湿疹

    猪胆汁验方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尤以多汗者多见。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等类似西医学的湿疹。中医认为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而发;或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所致。   猪胆汁...

  • 阴囊湿疹反复发作 大蒜稀粥

    阴囊湿疹反复发作 大蒜稀粥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多由湿热与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此病瘙痒严重,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据临床验证,用大蒜配合一些药物治疗阴囊湿疹,效果显著。   方法是取去皮大蒜30克,粳米50克,熬成稀粥,每日食用2次。   此外,还可以配合外用,效果也佳。取大蒜瓣、苦参各100克,明矾50克,浸于1000毫升75%的酒精中(冬春季浸1个月,夏秋季浸15天),然后过滤取汁,装瓶备用。每日2次涂药液于患处,6日为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