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第12页
-
治婴儿湿疹方
婴儿湿疹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1-6个月大的婴儿,常发生面颊和头部,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皮疹有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损害,皮肤奇痒为其主要表现。 药物组成黄柏、金银花、马齿苋、枫杨树皮、生大黄、蛇床子各10克,白矾、炉甘石粉、生甘草、陈艾叶各6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用布袋装好,扎紧口袋,加水煎成浓汁,供外洗浴用,或置温热后湿敷。每日1-2次,数日即可消退。 功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适宜症急性或亚急性的婴儿湿疹,渗出液多的瘙痒皮肤病。 湿疹外扑粉苦参、白藓皮各30克,冰片5克,滑石粉...
-
四川名医治湿疹方
四川名医治湿疹(热毒壅滞)方 处方:忍冬藤、山药各30克,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克,野菊花、桑椹各15克,丹皮、僵蚕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热毒壅滞型。症见皮疹鲜红,以上身及头面为多,皮肤瘙痒、疼痛,皮温增高,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 四川名医治湿疹(湿热侵淫)方 处方:怀牛膝、苍术各15克,黄柏12克,薏苡仁、山药各30克,佩兰、鸡内金、丹皮、蜂房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运脾化湿。用...
-
辨证分型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可收佳效
手足皲裂性湿疹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病程不一,可达数月甚则数年不愈,四季均裂。临床观察,虽是皲裂,但皮损与症状却截然不同,有的反复起水疱,痒感剧烈。有的起水疱较少,以干燥皲裂为主。另有除皲裂外,伴灼热痒感。总之,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但如按皮损表现,结合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可收佳效。 湿热蕴结型症见皮肤皲裂,肤色潮红,内有较多粟粒至高梁粒大丘疱疹,或有少许黏液渗出,边缘不清,触之皮损灼热,痒感剧烈。口苦口渴不欲饮,口中黏腻,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治宜:健脾除湿清热...
-
金银花水治孕妇湿疹 缓解肚子胀
孕妇患湿疹洗金银花水 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疾患,对孕妇而言,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是湿疹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由于很多准妈妈怕药物对胎儿有影响,不愿意在孕期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或激素治疗,所以她们患了湿疹通常会求助于中药。 中医认为,孕妇湿疹多由风热或风湿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得不到疏泄,外得不到透达,郁积体内所致。金银花性寒,味甘,人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等。患者每次取金银花15克,煎水后,用金银花水来擦洗患处,可缓解湿疹。 除了金银花,用艾叶煮水洗澡...
-
防湿疹药膳四款
荷叶藕片:新鲜莲 藕削皮洗净切成片,放 入开水锅中焯两分钟, 出锅后用凉水冷却沥 干水。鲜荷叶切碎,撒 在藕片上,加调料凉 拌,佐餐食用。可清热 除湿、凉血止痒。适用 于体内血热湿盛者预 防湿疹。 桑葚大枣汤:桑葚、 百合各30克,大枣10 枚,青果9克。将大枣 去核,与桑葚、百合、青 果同煎水,去渣取汁。 放凉后代茶频饮,每日 1剂,连服5剂。具有养血、生津、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血虚且体内有湿者预防湿疹。 冬瓜粥:冬瓜50克,粳米 60克。冬瓜不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煮粥。每日早晚空腹食用,可清利湿热。适...
-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百部100g,白鲜皮25g,白芥子20g,马勃15g。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白酒煎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酒烧热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效果显著。 痤疮:黄连、黄芩、黄柏各50g,硫黄15g。共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解,然后将上药加入500ml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 黄褐斑: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g,研极细末,调匀,每日1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 慢性湿疹:紫草...
-
湿疹外治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夏季湿疹多见,本病是 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以 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皮肤炎症反应,按皮损表现 分为急性(丘疹、丘疱疹或小 水疱)、亚急性(小丘疹、结痂 和鳞屑)及慢性(皮肤增厚、 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 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 结痂)三期。用中医外治法可 取得很好的疗效。 1.取芒硝15克,苦参、蛇 床子、地肤子各10克,黄柏8 克,后4味药水煎取汁溶化 芒硝,然后放入浴盆中,待水 温在38℃左右时用消毒纱布 蘸药水洗浴或湿敷患处,每 天2次,连用5天左右,有清 热解毒、祛风止痒之效。 2.取石...
-
名医姚春海治湿疹方
北京名医治湿疹(风湿蕴肤)方 处方:苦参、黄芩、地肤子各10克,萆藓、白鲜皮各15克,防风、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风湿蕴肤型。症见患者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痕糜烂渗出,伴神倦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方中苦参、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萆藓为臣药,渗湿去浊;白鲜皮、防风、地肤子为佐药驱风止痒;生甘草为使药,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 创方者:姚春海 北京名医治湿疹(血虚风燥)方 处方:玄参8克,生地、当归、熟地各10克,丹参、夜交藤、...
-
治小儿脓疱疮 黄水疮 小儿湿疹方
治小儿脓疱疮方 处方:鲜鱼腥草250克,将药洗净,加水3000 毫升,煮取2000毫升。倒入脸盆内,先熏蒸疮面,待温度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趁热外敷,并反复清洗疮面。每次熏洗20分钟。主治:小儿脓疱疮。 莫有信 治小儿黄水疮方 处方:龙胆草、蜂房各6克,苦参10克,枯矾3 克,黄豆8粒。前4药共研成粉,黄豆炒黑研成粉调匀装瓶备用。使用前先将疮面用淡盐水洗净,继以香油调药粉搅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换药2次。用药3~5天。主治:小儿黄水疮。 赵 括 治小儿湿疹方 处方:取新鲜柿子树的叶子10余片,加2公斤清水...
-
中医辨证治疗湿疹效果较好
湿疹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伴有瘙痒、糜烂、渗出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中医称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特殊部位的湿疹又称旋耳疮(耳周湿疹)、四弯风(肘窝、腘窝湿疹)等,中医辨证治疗此病效果较好。 湿热蕴肤型 发病快,病程短,皮肤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抓破有渗液,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水疱多者,加土茯苓、鱼腥草;热盛者,加黄连;瘙痒重者,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脾虚湿蕴型 发病较缓,皮肤潮红,...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点评婴幼儿湿疹民间偏方
土豆切片、薏苡仁和粳米煮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要下厨了呢,其实这是一些市民提供的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民间,常常有很多偏方治愈了孩子的湿疹。这些民间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医院皮肤科的专家怎么看?哪些有效,哪些医生又不赞同呢?在众多偏方面前,家长应持何种态度?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王建辉医生。 这些治湿疹偏方,靠谱! 1、土豆切片 偏方:土豆切片涂在患处两三天就能好,涂在脸上滑滑的,几天后湿疹就能好。 医生点评:土豆汁含有碱性物质,对皮肤有好处,用它对付湿疹,...
-
夏枯草煎洗治小儿湿疹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单味夏枯草煎液外洗,对小儿湿疹有极好的效果。 方法:取夏枯草150~200克,放入25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渣,倒入盆中,水温冷却至38℃~41℃。操作者先一手托住患儿头颈、身体,一手用消毒小方巾蘸药液轻轻擦洗头面部数次。然后将患儿全身仰卧浸于药液中,手托着颈部露出水面,再用方巾蘸药液淋于患儿未浸着部位约10~15分钟。药浴完毕,置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