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湿疹 第14页

湿疹 第14页

  • 湿疹不愈 中药外洗

    湿疹不愈 中药外洗

    有些老年人春夏季患有湿疹后,治疗不当,一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湿疹患者可取干柏叶50克,蝉蜕10 克,将柏叶剪碎,蝉蜕放人小纱布包里捏啐,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再煮10分钟。将纱布包取出,挤干水液,可重复使用2 次。用汁液擦洗患处,有皮肤破溃者亦者隙洗。每次取汁液200毫升,每天擦3次, 3-5天后即可止痒、消疹。 刘恩民...

  • 顽固湿疹 试试壮药泡洗中医健脾

    顽固湿疹 试试壮药泡洗中医健脾

      广西多暑湿,而本地人又喜吃凉寒食物,这就会导致体内滞留湿气。内外湿气夹击,再加上脾胃不好,体质虚弱的人就容易患上湿疹。      专家观点   广西湿气重人易患湿疹   “广西人易患湿疹,患者也较多。”这是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主治医生罗玉经过多年临床工作得出的结论。   罗玉告诉记者,她是北方人,来到南宁后发现患湿疹的人比例相较高。她分析,南宁雨水多,湿气重,晨练时会沾上露水,久坐湿地也会“湿气上身”,如果这些人又爱吃寒冷食物等,更易导致脾胃失调,水液代...

  • 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

    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

    方药:青黛、黄柏、苦参、炉甘石各 50克,石膏、滑石各100克, 以上药物 研细末和匀外搽,每天3-4次。 主治: 婴儿湿疹。 疗效标准:症状7天内完 全消失为显效;10天内症状消失为有 效;10天后仍未消失为无效。 结果:治疗40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为92.5%。...

  • 治夏季湿疹 玉米须

    治夏季湿疹 玉米须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方法 取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钟后捞出,再放莲子50克(去心)、冰糖15克,用微火炖成羹即可,一日服用2次,每次200毫升。同时,取玉米须250克烧成灰,研为细末,以香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10天为一疗程。 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无毒,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

  • 治顽固性湿疹验案

    治顽固性湿疹验案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些经常接触化学物品的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治疗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类。古代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脐风等多种。 验案:曹某,男,58岁,头面部湿疹2年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因染发后出现头面部丘疱疹,其形似癣,成片,痒甚。搔抓破损后流黄水,无发热。曾多方求医,经大量抗菌消炎西药、清热解毒中药,多种外用药治疗皆无效。问诊:饮食尚可,睡眠稍差,大小便正常。望诊:形体偏瘦,头皮,两耳周,两太阳穴部呈紫褐色,其上有丘疱疹。面色...

  • 解毒除湿 治热毒湿疹

    解毒除湿 治热毒湿疹

    本证多为湿热留恋,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致血不荣养肌肤,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症见:病程曰久、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表面可有搔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缓或滑。治宜养血活血,润肤止痒,方选:四物消风散,当归饮子,桃红四物汤化裁等。多用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制)何首乌、桃仁、红花等。瘙痒甚者,加钩藤、蒺藜祛风止痒;夜间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加龙骨、珍珠母重镇安神,熄风止痒。同时注意,不能忽视除湿清热之品的运用,地肤子、苦参、白藓皮均为治痒要药,地肤子苦寒降泄,既能通利小便,又...

  • 清热解毒养血祛风 治小儿湿疹

    清热解毒养血祛风 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的方法为主。 湿疹汤金银花8克,连翘、菊花、桑叶、黄芩、黄柏、蝉蜕各6克,蒲公英、白藓皮、地肤子、当归、生地各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外洗方蝉蜕10克,蛇床子、白藓皮、地肤子各8克,地丁、菊花各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口服药五福化毒丸、五黄克银丸各3克口服,每日3次。 外用药膏复方蛇脂软膏、无极膏适量外用。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曹元成献方...

  • 兑水坐浴湿疹外治

    兑水坐浴湿疹外治

    苦参30克,黄柏 20克,大枫子15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15克,野菊花20克,白芷10克,萹蓄20克,白矾20克(后下)。 上药水煎后取汁,兑水坐浴,药量以方便臀部坐入为宜,水温以不烫手为度,浸泡坐浴20~30分钟,日1剂,分早晚2次,连用14天。 护好脚,固肾精——肾经起始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袜子最好包住脚腕,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睡觉时,别把脚晾在外面,盖被一定要下过脚底,上超肩膀;不要将双脚正对着空调或...

  • 阴囊湿疹 燥湿祛风为治

    阴囊湿疹 燥湿祛风为治

    阴囊湿疹,是会阴部 阴囊炎性过敏性皮肤病, 是男科常见皮肤病,其发 于阴囊及会阴四周,患部 皮肤潮红,增生肥厚,浸润 及苔藓样变,间有糜烂、渗 液与裂隙,瘙痒无度或发 生皲裂而疼痛。冬季气候 寒冷,火热内盛,下移肝 督,更易发生。 本病属中医“肾囊 风”范畴,多为脾胃积热, 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 泻肝,燥湿祛风为治,中 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 下几型。 1.外感风热型主要 表现为阴囊瘙痒,有灼热 感,表面起疙瘩,形如赤 粟,破后流黄水,舌质红, 苔薄黄,脉弦数。当以疏 风清热,利湿止痒为...

  • 湿疹不愈玉米须治

    湿疹不愈玉米须治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邪所致,可以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无毒,可清利湿热。 具体做法:将玉米须10克放人800毫升水煮开20分钟取出,再放莲子50克(去芯),冰糖15克,用微火炖成羹即可。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毫升。同时用玉米须250克烧成灰,研成末,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 秋季湿疹“三黄水”治

    秋季湿疹“三黄水”治

    虽已立秋,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初秋季节三伏天还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所以,当前的养生重点仍是防暑祛湿。 初秋最易腹泻、低热和湿疹,家里可以常备两种“水”——藿香正气水和三黄水。藿香正气水能够化湿,对腹泻和低热有很好的疗效。而皮肤类疾病则可以尝试三黄水,三黄即黄连、黄柏、黄芩,各取10—20克,煎药汤清洗或涂抹患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三味药材煎水用来泡浴。...

  • 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方

    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方

    处方:丹皮12克,苦参6克,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各9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外洗方(二则) 方一:蛇床子30克,白矾15克,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数日可愈。 方二:茵陈、玄参各20克,苦参、地丁各100克,黄柏、白鲜皮各25克,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主治医师 李祥农 献方...

  • 茅根绿豆汤治湿热湿疹

    茅根绿豆汤治湿热湿疹

    湿热蕴结型湿疹临床表现为迭起 红斑,群集水疮,糜烂渗出,皮肤瘙痒, 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多为血 热、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邪困脾,水 湿停滞,外为风邪所侵,风、湿、热三邪 搏于肌肤,血运不畅,营卫失和而发。 患者不妨服用茅根绿豆泽泻汤治疗。 方法:鲜白茅根30克:绿豆50 克,泽泻8克,冰糖20克。白茅根、泽 泻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入 绿豆,煮至绿豆开花蜕皮后,加入冰糖 略煮即可食用。 邓宏华 【患手足口病服中药验方 】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 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患儿在常 规治...

  • 甘草泻心汤治湿疹

    甘草泻心汤治湿疹

      甘草泻心汤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书用于痞证,以脾胃虚寒较重,肠中又夹热邪,临床除见心下痞硬外,以下利为主,伴以干呕心烦;后者治疗狐惑病(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虫毒腐蚀所致。该方组成为:炙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人参三两(原书脱失)。方中重用甘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配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半夏、干姜燥湿化痰,温中祛湿;人参、大枣扶正补中,益气健脾。药虽七味,辛开苦降,甘补温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消痞止利,解毒疗...

  • 治小儿湿疹方

    治小儿湿疹方

    小儿湿疹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的方法为主。 湿疹汤 金银花8克,连翘、菊花、桑叶、黄芩、黄柏、蝉蜕各6克,蒲公英、白藓皮、地肤子、当归、生地各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 剂,10日为1个疗程。 外洗方 蝉蜕10克,蛇床子、白藓皮、地肤子各8克,地丁、菊花各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口服药 五福化毒丸、克银丸各3克口服,每日3次。 外用药膏 复方蛇脂软膏、无 极膏适量外用。 (宋良良/荐)...

  • 阴囊湿疹其病因与风、湿、热有关

    阴囊湿疹其病因与风、湿、热有关

      阴囊湿疹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这里所治的指慢性阴囊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如核桃皮状,有薄痂或鳞屑,色素沉着,亦有因搔抓而致色素减退者,或呈白斑样变化,瘙痒剧烈。常反复发作,其病因与风、湿、热有关。   方药1   组成:生大黄、大黄炭、生地榆、地榆炭各30克。   用法:将诸药研成粉末,以香油调为稀泥状备用。用时取消毒纱布一块,将药摊于其上,然后用来敷阴囊。早晚各敷药1次,连用3天。     方药2   组成:青黛20克,枯矾、炉甘石、黄柏、孩儿茶各10克。   用法:将...

  • 核桃皮汁樟脑酒治湿疹偏方

    核桃皮汁樟脑酒治湿疹偏方

    核桃皮汁治湿疹:核桃皮能杀菌,用一个大口罐头瓶装核桃皮(老一点的好)7—8个,泡60度白酒,酒以没过核皮为限,泡一周即可。取一支新毛笔,涂患处,每天两三次,坚持两个月便治愈。 外用阿司匹林治湿疹:将阿司匹林磨成粉,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日两次,几天后湿疹可好转。此法对减轻因湿疹引起的皮肤病痒有很好的作用。 樟脑酒治局部湿疹:用250克白酒加12粒樟脑球(卫生球),放入耐高温的容器内,用火加温,至樟脑球溶化,凉后倒入另一干净容器内备用,用卫生棉搽患处,一般三至五次即愈。(胡万里)...

  • 治阴囊湿疹经验方

    治阴囊湿疹经验方

    经验方:银花、滑石各30克,黄柏、连翘、白鲜皮、海桐皮各15克,黄芩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3—5日。另取野菊花80克,加水300 毫升煎至200毫升,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本方治疗阴囊湿疹患者68 例,用药1—6日,治愈62例,好转6例。...

  • 养血润肤汤 刘佳彬治疗慢性湿疹

    养血润肤汤 刘佳彬治疗慢性湿疹

    名医治慢性湿疹(肝胆湿热)方 处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子、车前子各10克,生地、白鲜皮各20克,地肤子12克,泽泻、通草各6 克。 用法: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第三煎置凉用小毛巾蘸药液湿敷丘疹、水疱处。每日1剂。 功效主治:热利湿止痒。用于治疗慢性湿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症见损局限性潮红或暗红肥厚,大小不等,瘙痒难忍,伴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创方者:刘佳彬 名医治慢性湿疹(脾虚湿盛)方 处方: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藿香、佩兰、地肤子各10克,茯苓、炒麦芽各15...

  • 治阴囊湿疹顽固性湿疹方

    治阴囊湿疹顽固性湿疹方

    顽固性湿疹方 虎儿草80克,芦荟150克,木槿皮 150克,樟脑片10 克,花椒20克,米醋 800毫升,将药加入大广口瓶内,浸泡 10天,备用;用时,用棉签沾液,涂擦患处,日擦3次,擦药后。局部凉爽舒适,瘙痒大减,用药2~3 天.瘙痒消失。 (杨朝华) 治阴囊湿疹经验 方法:取熟香蕉1根,去皮捣烂,涂于患处,每天1次,通常3天痊愈。如有渗出的患者,治疗后阴囊表面会形成一层膜,不可用手揭去,让其自行脱落即可。 主治:阴囊湿疹。 奚向海...

  • 中医治湿疹疗效好

    中医治湿疹疗效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其临床症状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瘙痒不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此病“湿”是主要因素,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湿疹证属湿热内郁于血分,发于肌肤,方用龙胆泻肝汤加苦参以清热利湿、杀菌止痒。而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衍变而来,发病较缓,病程较长,伴有身倦、纳差、便溏或干,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或寒湿内蕴,郁结营血,肌肤失养,方用除湿胃苓散加苦参,以健脾利湿清热;若病...

  • 治婴幼儿湿疹验案

    治婴幼儿湿疹验案

    病例:黄某,女,4 岁。湿疹反复发作半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来就诊。诊见:其前胸和后背布满小米粒大。小丘疹并糜烂渗出,夜间痒甚无法入睡,面黄少泽,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苦参、地肤子、滑石、砂仁各6克,苍术、白鲜皮、川芎、当归各5克,玄参8克,神曲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3天后复诊,其前胸后背湿疹面积缩小,夜间痒有所缓解,纳食可,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继用原方10余剂,唯前胸后背散在米粒样丘 疹,夜间痒已止。继用上 方加薏苡仁10克,服用 10剂而痊愈。...

  • 玉米须可治湿疹

    玉米须可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剧烈刺痒并反复发作。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邪所致,可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无毒,清利湿热。将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开20分钟后捞出,再放莲子50克(去心)、冰糖15克,用微火炖成羹即可,一日服用2次,每次 200毫升。同时,取玉米须半斤烧成灰,研为末,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10天为一疗程。 (俸云波)...

  • 湿疹久不愈 黄芪建殊功

    湿疹久不愈 黄芪建殊功

      黄某某,男,57岁。2008年7月20日初诊。双手湿疹反复发作6年余,患者双手起暗红色丘疹,瘙痒流水,表面明显抓痕,部分皮损伴肥厚,经激素、钙剂抗过敏药治疗后症状稍减,但很快复发。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湿疹”,经用中西医内服外敷各种疗法,均未能治愈,经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舌质淡,苔薄黄,脉濡细数。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阅前医诸方多治以清利湿热,健脾养血祛风之剂。患者常伴乏力气短,可能与常服清利之药伤脾耗气有关。治宜益气祛风,祛湿清热。处方:黄芪30克,荆芥穗12克,炒白术15克,白...

  • 阴囊湿疹分湿热阴亏辨治

    阴囊湿疹分湿热阴亏辨治

      笔者在基层中医院皮肤科工作,临证经常遇到阴囊湿疹患者。阴囊湿疹属于过敏反应,也是男子的性器官皮肤病,但不是性传播疾病。阴囊湿疹十分顽固,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应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影响劳动、工作和学习。在农村民间人们习称其病为“绣球风”、“胞漏疮”等。笔者临床将其分湿热下注型、阴亏血燥型两种证型治疗,效果良好。   湿热下注型可见阴囊起粟米大小的丘疱疹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热感,搔抓后渗液较多,糜烂结疤,常常浸湿内裤,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以清...

  •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湿疹虽然并非不治之症,不过发作时常使患者瘙痒难忍,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外用药膏治疗常有反复。近年来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收到良好效果。   处方:苦参、生地黄、苍术、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百部、白芷、黄柏、防风、干姜、金银花、野菊花、甘草、透骨草各20克,大黄10克。   将上述药物放入3000毫升水煮沸20分钟,过滤去渣,晾至38℃左右,洗浴患处。每次30~50分钟,隔日1次。较重者开始每日1次,1周后改为隔日1次。洗浴时误使水温过热,并防止药液灌入耳内。...

  • 猪胆汁治湿疹方

    猪胆汁治湿疹方

    处方:鲜猪胆汁50克,大黄、黄连各15克。 用法:将大黄、黄连研细粉后倒人猪胆汁,拌匀。湿疹无渗出苦可将上药拌匀成糊状后均匀地涂于患处,1日1次;若有渗出,可将拌匀后的药面干燥后直接撒于患处,一般1日1次,若湿疹严重可1日2次。 功效:消肿散结,生肌收口。主治湿疹。 宋辉佳...

  • 外治湿疹方

    外治湿疹方

    生山楂60克,生大黄50克,大枫子4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60克,蝉蜕20克,白矾60克。 取一干净瓷盆,加水2500毫升,先煎煮前7味,待煮沸15~30分钟后,将白矾加入,再煮沸1次离火,滤出药液,用棉签蘸取该液擦患处。 每日5~6次。连用7~14天即可治愈。 (张可堂)...

  • 春季雨水增多治湿疹

    春季雨水增多治湿疹

      春季雨水增多、湿气加重,细菌、病毒容易生长和繁殖,湿疹也随之而来。湿疹一旦发作,部分市民会自行买药涂抹。专家提醒,用药不对症,不但不能根治湿疹,还会令它成为顽固性皮肤病。      关键:管好自己的手   湿疹,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但并不“简单”。一般的外用药只能暂时控制症状,一旦条件达到仍会复发。   到了春天,人们减少衣物,患者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抓挠皮肤瘙痒的部位。殊不知,这会对皮肤造成恶性刺激,不但不能彻底止痒,还会导致皮肤保护层破坏加重,引发糜烂...

  • 民间偏方治疗湿疹

    民间偏方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那么,如何有效治疗湿疹呢?   下面推荐几个治疗湿疹的民间偏方,仅供参考。   1、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2、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   此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   3、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食。   4、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此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5、薏苡仁、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