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湿疹 第15页

湿疹 第15页

  • 阴囊湿疹也会影响性欲

    阴囊湿疹也会影响性欲

    孙占学,医学博士,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李曰庆教授。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从事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擅长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牛皮癣等皮肤病,以及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 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大爷来信询问:我原本患有阴囊湿疹,天热时阴囊潮湿,入秋后又变得瘙痒难忍,以至于影响了性欲,也不敢和老伴儿同房了。请问专家,这是阴囊湿疹的问题吗?有什么好的· 解决办法吗? 本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 名医治湿疹方

    名医治湿疹方

      以下为北京名医姚春海自创的治湿疹方。   风湿蕴肤型   处方:苦参、黄芩、地肤子各10克,萆藓、白鲜皮各15克,防风、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风湿蕴肤型。症见患者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痕糜烂渗出,伴神倦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脉弦滑。   点评:方中苦参、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萆藓为臣药,渗湿去浊;白鲜皮、防风、地肤子为佐药驱风止痒;生甘草为使药,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      血虚风燥型   处方:玄参8克,生地、当归、熟地各1...

  • 治皮炎和湿疹土大黄良好疗效

    治皮炎和湿疹土大黄良好疗效

      土大黄,又名吐血草、救命王、金不换、癣药、化血莲,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黄色,肥厚且大。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原野山坡边,高约1米左右,5~7月开花结果,9~10月采收。土大黄性平,味辛苦,无毒。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可治疗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疥癣、烫伤、跌打损伤等。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土大黄治疗皮炎和湿疹,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取土大黄干品50克或新鲜土大黄100克,水煎药液洗患处,每日1剂,洗2~3次。经初步观察发现,对急性皮炎和急性湿疹效果尤佳。(朱时祥)...

  • 治疗湿疹验方八则

    治疗湿疹验方八则

    春夏季人们易患湿疹。其症状是:开始在皮肤上出现红斑、水肿,自觉灼热瘙痒,继而在红斑上出现丘疹或小水疱,两三天后发展成块状,有渗出,瘙痒加剧,令人难以忍受。为解除患者苦恼,笔者在此介绍几则简便易行且行之效佳的中药验方,供参考使用。 1.黄连1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汤取汁,调入蜂蜜适量,分数次饮用。 2.白菜根4个,洗净切片,加金银花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陈皮适量,用火炒成炭状,研末,加乔油调匀涂患处,每日1~2次。 4.地榆30克,加水2碗,煎至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患处。 5.苦参、龙胆草各30克,煎...

  • 治阴囊湿疹

    治阴囊湿疹

      大黄100克,荆芥15克,防风12克,薄荷10克,甘草9克,芒硝50克(冲),硼砂30克(冲)。将前五味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沸后,去渣取汁,用此汁液冲芒硝、硼砂,待完全溶化、冷却后备用。使用时用干净毛巾蘸取药液,冷敷于阴囊部位。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每日1剂。一般用药1天后,渗出明显减少,多数患者于4~9天内痊愈。   注:患者宜采用平卧位,并将阴囊抬高,充分暴露;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一切针对湿疹的口服或外用药物。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   治膀胱炎   车前草9克,竹叶、甘草各6克,开水冲泡...

  • 肛周湿疹处方

    肛周湿疹处方

    □ 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 丁女,62岁,2009年5月19日就诊。主诉:肛周湿疹,肛门处不适,潮湿瘙痒,舌暗红,苔薄,脉细弦。 处方:五倍子15克,明矾10克,苦参30克,马齿苋30克,7剂,煎煮开后先熏后洗肛门及肛周。 二诊(6月2日):外洗后,肛门不潮湿,瘙痒止而无不适。 按:湿疹又叫浸淫疮、血风疮等,《外科正宗》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湿疹发于肛门称为肛门湿疹,中医亦有谓“肛周风”。五倍...

  • 治湿疹瘙痒方

    治湿疹瘙痒方

    土茯苓、薏苡仁各30克,白芷、黄柏、蛇床子各10克,蝉蜕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适用于因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

  • 治肛周湿疹验方

    治肛周湿疹验方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局部可出现红疹、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肛门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以皲裂、渗出、瘙痒、病程长、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中医认为肛周湿疹多与湿热下注、脾虚湿困、血虚风燥有关,试试下列方法。 方一:生地榆、马齿苋各30克,加水1500毫升煮沸,浓缩至200毫升,至室温后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湿热下注,红疹、糜烂较重者。 方二:蛇床子20克,苦参30克,川椒、艾叶、明矾各10克,加水2000毫升,煮...

  •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1.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为治则,常应用湿疹汤:双花8克,连翘6克,菊花6克,桑叶6克,黄芩6克,黄柏6克,蒲公英5克,白鲜皮5克,地肤子5克,蝉蜕6克,当归5克,生地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一疗程。   2.外洗方 蝉蜕10克,蛇床子8克,白鲜皮8克,地肤子8克,地丁6克,菊花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3.口服中成药 五福化毒丸、五黄克银丸各3克口服,...

  • 治手部湿疹方

    治手部湿疹方

    方药:苦参、黄柏、白鲜皮、蒲公英各 30克,黄连、百部、乌梅、花椒、明矾各20 克,青黛(后下)、冰片(后下)各10克,白 及、血竭15克。 煎取1000毫升药液,先用蒸气熏,待温度适宜再泡洗患处15分 钟左右,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 主 治:手部湿疹。 疗效:治疗18例,显效17 例,无效1例,显效率94.4%。 钟国斌...

  • 湿疹瘙痒感剧烈 临床中宜据症分型辨治

    湿疹瘙痒感剧烈 临床中宜据症分型辨治

    湿疹是最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原因复杂。有多种皮损表现,形态各异,可有潮红、丘疹、水疱、渗液、糜烂、流滋、结痂、肥厚、皲裂等症状。中医依其性质特点,又有“浸淫疮”“湿毒疮”“湿疡”等病名。按发病部位不同而称,耳部者为“旋耳疮”,手部为“瘑疮”,阴囊部为“绣球风”,腘窝部为“四弯风”,小腿部为“湿臁疮”。主要症状是瘙痒感剧烈,且...

  •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是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属中医“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湿疹数十例,收效良好,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方   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当归6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苡仁10克,陈皮6克,防风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枯矾、皂矾、轻粉、松香、赤石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的涂于患处,待1小时左右,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注...

  • 中药散剂 外治湿疹

    中药散剂 外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一般认为系过敏体质的人对内在或外在致敏物质过敏所致。该病特点为多形性损害,且剧痒,分布倾向对称,常反复发作。笔者采用五倍子冰片散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方法:五倍子15克,冰片1.5克,加香油调为糊状,涂于患处。一般每日涂2次—3次,可迅速减轻症状(止痒,继之结痂)。忌抓伤患处,应注意保护。 贵州遵义 陈秀文 点评: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入血分,有收敛止血之功。外用收湿敛疮,适用于慢性湿疹、溃疡不敛等。因含大量鞣酸,可使皮肤黏膜溃疡处蛋白质凝固成一层被膜,...

  • 小儿湿疹用王氏保赤丸

    小儿湿疹用王氏保赤丸

    小儿湿疹是肠胃有热所致,平时肉少吃些,每周一、四服王氏保赤丸各一次,按药盒上说明的计量服,从肠道帮孩子排出实热。如果小孩睡眠不安,可服小儿导赤丸,从小便排出湿热。 秋季养生多吃4种蔬菜 ①菠菜:菠菜中胡萝卜素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丰富的核黄素,又有防止口腔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②菜花: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养肺正适合吃菜花。 ③芹菜:芹菜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 ④小白菜:可养胃和中,通肠利胃。 养生最佳时间段 1、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

  • 治肛门湿疹方

    治肛门湿疹方

    处方与用法:苦参50克,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30克,花椒、黄柏、苍术、大黄、野菊花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至沸,再文火煮15分钟,滤取药液,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3次。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痒,可用于肛门湿疹,局部瘙痒,少量渗液,或有皮肤增厚者。...

  • 小儿湿疹 中药泡澡

    小儿湿疹 中药泡澡

    两岁的星星最近腿上、肚子上长满了小红疙瘩,他总是不停地挠抓,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在口服“仙特明”、外擦“炉甘石洗剂”后,虽有好转,但仍未痊愈。后来,妈妈带着星星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找到了该科主任刘爱民博士,刘主任在查看病情后,告诉星星妈妈,用中药煎水洗浴效果不错。 刘主任开的方药为:防风、荆芥各20克,黄柏、苦参、蒲公英、白藓皮各30克。先将中药泡水20分钟,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药液倒入澡盆,水温控制在37℃-40℃,泡15-20分钟左右,每日...

  • 治婴儿湿疹内服外洗方

    治婴儿湿疹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藿香15克,佩兰6克,白术6克,陈皮6克,山药5克,扁豆5克,牛蒡子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黄连10克,黄芩6克,黄柏6克,地丁5克,白鲜皮5克,甘草3克,上药煎水取汁,外擦患处。每日3次。...

  • 湿疹临床常用偏方

    湿疹临床常用偏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虾等,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症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剧烈刺痒,搔后易发生感染。临床常用的有效单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方二]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

  • 阴囊湿疹姜茴外治

    阴囊湿疹姜茴外治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是男性常见的皮肤病。此病瘙痒严重,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 用鲜姜、茴香煎水外洗治疗阴囊湿疹,取得较好疗效,阴囊湿疹患者不妨一试。 方法:取鲜姜150克,茴香90克,加水适量煎煮,先熏后洗患处,盖被出汗。一般连用2-3次即可治愈。...

  • 小青龙汤治湿疹

    小青龙汤治湿疹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方,具有辛温解表,祛寒蠲饮的功效,主治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所致之咳喘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主治“咳逆喘息不得卧”,又《妇人杂病篇》主治“妇人吐涎沫”,《千金方》用治“妇人霍乱吐泻”,《医学之要》治“脚气上逆喘息”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多种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等等,拓宽了经方应用范围,但总的病机是寒束饮停。笔者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rdq...

  • 阴囊湿疹“绣球风”外治验方

    阴囊湿疹“绣球风”外治验方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是男性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多由湿热与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此病瘙痒严重,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为解除患者苦恼,笔者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几则行之效佳的中药外治验方。 1、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苦参各15克。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汁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1次,一般连用2-4次可愈。 2、苦参40克,蛇床子30克,白芷10克,金银花20克,黄柏12克,野菊花、地肤子各15克,石菖蒲9克。水煎后取滤液,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

  • 湿疹 解肌止痒外治法

    湿疹 解肌止痒外治法

      湿疹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本病具有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湿、热客于肌肤所为,当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解肌止痒为治。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中药热熨   鲜鱼腥草、松树内层皮各半切碎共捣烂,纱布包紧,将药包加热后揉擦患处,药包愈热,效果愈显,但不可熨伤皮肤。每日2次。   外敷中药   1.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续5天。...

  •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   当归、丹参各18克,川芎、党参、炒白术、熟地各20克,白芍、白蒺藜、白鲜皮、茯苓、鸡血藤、金银花各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地骨皮、紫草、丁香各10克,当归5克。加入250克香油中浸24小时,用陶瓷罐文火焙焦去渣备用。每日2~3次,涂擦患处。10日为1疗程。一般连用1~3个疗程可愈。(郭旭光)...

  • 耳鼻喉科专家治外耳湿疹经验

    耳鼻喉科专家治外耳湿疹经验

    蔡福养,已故全国著名耳鼻喉专 家,河南中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蔡福 养教授临证60余年,治疗耳鼻喉科疾 病疗效甚佳。现将其治疗外耳湿疹发作 期经验总结介绍。 一、辨证治疗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区域的湿 疹皮炎,表现为皮肤潮红,浸渍、糜 烂、结痂,严重者尚有肿痛,而后皮肤 裂开,痒痛并作,伴有较多渗出物,结 黄厚痂皮。蔡教授根据皮损表现情况、 病程新久等,将外耳湿疹分为两型辨证 施治。 1.湿热蕴肤型:症见急性起病,发 作时耳廓局部肿胀,有较多水泡发生, 水泡破溃时水泽外溢,局部糜烂、破 溃、瘙痒剧烈。常伴有口...

  • 治阴囊湿疹验方

    治阴囊湿疹验方

      阴囊湿疹是阴囊最常见的皮肤病,属于过敏反应。可分急性、慢性两种,该疾病十分顽固,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一般采用中药治疗。   内服药:龙胆草10克,栀子15克,车前草12克,金银花30克,连翘18克,滑石30克,黄柏15克,黄芩12克,白鲜皮1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用14天。   外用药:青黛、滑石、密陀僧、硫磺、黄柏30克,苍术12克,轻粉10克,冰片5克。研末混匀,香油调敷,敷患处,每日两次。   上方具有清热燥湿止痒,适用于急性期。   内服药:当归、胡麻仁、苦...

  •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中医认为,夏季湿疹是由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内服外敷可治夏季湿疹。 内服法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钟后捞出,再放莲子50克(去心)、冰糖15克,用微火炖成羹即可,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毫升。 外敷法将玉米须250克烧成灰,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河北省香河县 主治医师马宝山献方...

  • 肛门湿疹中医内服外用药治

    肛门湿疹中医内服外用药治

      肛门湿疹的发生与局部不良刺激、精神神经调节紊乱以及某些内脏和内分泌疾病的影响有关。属于中医的“阴痒”、“湿疮”范畴。发病初期以瘙痒为主,继后出现红斑、糜烂渗出,反复抓搔后,局部皮肤粗糙、增厚脱屑,色素加深或色素减退,呈苔藓样改变。瘙痒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在夜间安静时作痒,抓搔后瘙痒可暂时性缓解;重者日夜均瘙痒,剧烈抓搔后仍不止痒,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睡眠。   治疗肛门湿疹时,首先要排除微生物、寄生虫、内脏(糖尿病和内分泌等)疾病以及衣裤用具过敏刺激等...

  •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内服外治方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内服外治方

      内服方陈皮15克,云苓10克,苍术6克,白术6克,白扁豆5克,苍耳子3克,甘草3克。上药共煎取汁,待温时服,每日2次。   外治方黄花地丁15克,地丁1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黄芩6克,甘草3克。上药共煎取汁,待凉时外搽患处,每日3次。...

  • 柏叶蝉蜕外洗治湿疹

    柏叶蝉蜕外洗治湿疹

    有些老年人夏季患有湿疹后,治疗不当,一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到了秋季患处还是好不利索。这里介绍一则治疗湿疹迁延日久的外洗方。 方药 柏叶50克,蝉蜕10克。 用法 将柏叶剪碎,蝉蜕(知了壳)放入小纱布包里捏碎,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再煮10分钟。将纱布包取出,挤于水液,可重复使用2次。用汁液擦洗患处,有皮肤破溃者亦能擦洗。每次取汁液200毫升,每天擦3次,3~5天后即可止痒、消疹。 说明 柏叶能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蝉蜕能散风除热、透疹。两者合用外洗皮肤,能散去皮肤表层的湿热毒邪,从而止痒、除疹。...

  • 吴茱萸外治湿疹疗效好

    吴茱萸外治湿疹疗效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 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临床上用吴茱萸配制软膏外用取得明显疗效。制法:取吴茱萸适量,研成细末,与医用凡士林调成30%(甲)和20%(乙)两种软膏;取甲软膏再配以等量的氧化锌软膏调匀(丙),以上三种软膏备用。 用法:早期湿疹用乙号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用甲号软膏;对急性期、阴囊湿疹亚急性期和婴儿湿疹用丙号软膏。采用局部搽药的方法,每日涂药2次。 吴茱萸又称吴萸、左力,为芸香科植物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