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淋 第6页

淋 第6页

  • 竹叶治疗热淋尿血

    竹叶治疗热淋尿血

    竹叶之功有二,一为清心火,二是除小肠热。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已伤,咽干口渴,虚烦不眠,少气欲呕,舌红少苔,脉虚数者,或中暑口渴不止者,余常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投之效灵。方用:竹叶15克,生石膏50克,制半夏、人参、麦冬、粳米各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仲景白虎汤便方也”(《医宗金鉴》)。方中竹叶、石膏清阳明余热,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和胃降逆。诸药合用,清热而兼和胃,补虚而不恋邪,清补并行,实为两全之法...

  • 决明子治石淋

    决明子治石淋

      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末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洪;作枕,治头风,决明胜黑豆”。此药现代多用于目系疾患,笔者临床用治石淋,屡建殊功。   病案举例   王某,男,45岁。近日体力劳动强度大,加之天气炎热,一日前突发右侧腰部剧烈疼痛,随之脐区及右侧腹部压之疼痛。痛发不...

  • 热淋、尿见砂石、小便淋漓涩痛

    热淋、尿见砂石、小便淋漓涩痛

    【简介】热淋证。症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少腹痛,或有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 【组成】石苇12克,金钱草15克,冬葵子9克,篇蓄9克,瞿麦9克,滑石15克,车前子12克,大黄(蒸)9克,栀子仁9克,炙甘草9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治法】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热淋、小便淋漓涩痛、小腹胀痛、尿中或见小砂石或排尿突然中断。一般服药2~6剂可收效。...

  •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为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景岳全书·淋浊》谓“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说明淋证初起多属湿热蕴结膀胱。鄂州名老中医许德甫主任医师以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疗效显著。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茯苓、瞿麦、金银花各10克,萹蓄、益母草、白芷、车前子各15克,金钱草、白茅根各30克。功效:清热利...

  • 老年癃淋症 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老年癃淋症 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老年人由于阳气衰减而气化不及,最易导致水湿的停滞,水浊潴留和凝聚便可循三焦下注前阴,湿郁膀胱,而见少腹坠胀,小便频急、点滴而出或刺痛,轻者多成淋证,重者可致癃闭。中医认为此系本虚标实,多与肾气衰弱这一内因有关。笔者临床多采取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案例:牟姓男子,68岁,患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3年,曾因尿淋、癃闭住院导尿治疗缓解。半月前夜尿频,每晚近10次,白天亦尿频而不畅通,每次尿约3分钟左右,淋漓不尽,小腹胀痛,近两月尿频不畅而癃闭。查:舌胖大,苔白润,脉沉缓稍弦。证属下元亏虚,气化不利,湿郁血瘀所致...

  • 利水通淋治泌尿系结石

    利水通淋治泌尿系结石

      岳美中认为,使用中药治疗结石的治则是利水通淋,古人多用八正散、石韦散二方及单味药金钱草等。岳美中在治疗结石症除继承传统治法外,常选用强肾之药如杜仲、续断、肉苁蓉、桑寄生等以图“扶正祛邪”。此外,在结石进入输尿管后,则加重利水通淋之力,以图“因势利导”。岳美中指出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治,形体壮实者以排石为主;形体虚衰者须同时辅以扶正药物,攻补兼施;若病情复杂,更须细辨,才能合乎病机,不致贻误。另外,按结石部位所在为治,如肾内结石,以补肾为主;输尿管结石,以下...

  •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现代医学所说的“尿路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故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疗大法。而且,他面对淋证时,会结合湿热的轻重、病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辨证论治。   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   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多呈现湿热下注,或湿热蓄于膀肤,阻滞气化,下窍不利,而引起小便频数,淋沥,茎中急痛或尿血等症状,治疗在清利湿热的同时,须用凉血之品。   他自拟清淋合剂(生地榆、...

  • 治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方

    治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方

    处方:土茯苓、蒲公英、鱼腥草 (后下)、海金沙(包煎)、车前子(包煎)各20克,金银花12克,连翘、虎杖、知母、黄柏、栀子、大青叶各10 克,丹皮、甘草梢各6克。 加减: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小便涩痛者,加金钱草、石韦、瞿麦各 10克;尿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小蓟各10克;阴部分泌物多者,加马齿苋、扁蓄各10克;阴部灼热奇痒者,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各10克;妇女白带量多者,加薏苡仁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渣复煎以坐浴,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主治:淋病,...

  •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章某,男,40岁。初诊自诉:小便淋漓涩痛断续年余,近因情志郁怒,三天来,小便淋漓疼痛加重,每次小便中夹有大小不等的血块,有时血色深紫,有时呈粉红色如烂肉。努挣小便方能尿出,痛楚难忍,大便秘结,小便赤。诊见患者面红体胖,舌绛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舌苔黄腻、小便淋涩疼痛,气分湿热之证;舌色绛红、小便血块,热人营血之征。因患者淋症年余不解,气分邪热延 及血分,热邪久羁迫血妄行,甚则热甚肉腐,故小便血块,痛楚难忍。治宜清热通淋、化瘀止血、疏肝达郁。 方用小蓟饮子合珀珠散加减:小蓟25克,藕节12克,蒲黄炭6 克,...

  • 五苓散治腹胀尿频 淋病合并睾丸炎

    五苓散治腹胀尿频 淋病合并睾丸炎

    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此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效。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1.腹胀尿频钱某,女,32岁。初诊自诉5天前因乘长途汽车,途中忍尿,之后出现尿频、尿少,小腹坠胀,小便1日解20 余次,脉细,苔薄腻,质淡红。小便常规检查正常。症属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化气利水,以缓其急。方用:桂枝6克,猪苓、茯苓各15克,泽泻、冬葵子各12克,知母、黄柏、白术各10克,肉桂末3克(分吞)。水煎服,每日1齐U。服药3齐0 后,复诊:尿...

  • 朱良春以虚实辨证中医“石淋”泌尿系结石

    朱良春以虚实辨证中医“石淋”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范畴,病机为:“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国医大师朱良春以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湿热型与肾虚型。   而且他认为:“既要抓住石淋为下焦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又要注重湿热久留,每致耗伤肾阴或肾阳。故新病应清利湿热,通淋化石,久病则需侧重补肾或攻补兼施;抓住肾虚,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杂质日渐沉积形成结石之病机。”   湿热型   肾绞痛突然发作,伴肉眼血尿或发热,小腹痛,尿频...

  • 方治“石淋”泌尿系结石

    方治“石淋”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淋证范畴,又称“石淋”,多因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湿热蕴结,久结为砂石,阻滞气机,发为尿频、尿涩、疼痛;湿热日久,迫伤血络,故尿中带血,发为“血淋”。 《金匮要略》载:“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因湿热郁于下焦,故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凉血止血。方用萆薢、小蓟炭、矍麦、萹蓄、石苇、川牛膝、冬葵子、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生大黄等。 笔者在临床中,若腰腹痛甚者酌...

  •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木香各 10克,泽泻8克,制附片(先煎)、肉桂、小茴香、川椒、干姜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尿路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面浮肢肿,食少腹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创方者:张世峰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膀胱湿热)方 处方:滑石25克,车前草、扁蓄、瞿麦、山栀子、茵陈、乌药各10-克,金银花、野菊...

  • 化石通淋治胆道结石 尿路结石

    化石通淋治胆道结石 尿路结石

    结石主要是体内的酸碱度平衡失调导致,各种物质比例不平衡沉积所致。一般与酸性偏高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少食大油大肉。适量运动。可以饮食调节碱化体内环境:多食碱性食物: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治结石方 组成:金钱草12克,海金砂、郁金各6克,川楝子5克,鸡内金4克,元明粉(同煎)1.5克。 加减:胆道结石加木贼草2克,茵陈7...

  •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病例:饶某,女,55岁。 主诉:尿频急、灼痛时作1年,加重10天。伴腰痛,小腹痛,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热淋。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当归、扁蓄各20克,生地 15克,苦参12克,浙贝母、栀子、车前子(包煎)、瞿麦各10 克,通草、竹叶各6克,大黄5 克。5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二诊,尿频、尿急好转,小腹时痛。上方去大黄,加乌药、木香各6克,5剂。1月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 点评: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湿热淋。方中当归辛甘、性温,活血润燥;浙贝母...

  •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王某,男,41岁,2009年4月5日就诊。患者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2年余,复发2天,伴腰酸痛。体检,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未见水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化验检查,尿常规白细胞(++),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个/毫升。 诊断:淋证(膀胱湿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处方:金银花15克,土茯苓10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黄柏10克,生地黄15克,蒲公英30克,白头翁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地榆、鲜白茅根各60克,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各1...

  • 六经论治劳淋中医经验进行探析

    六经论治劳淋中医经验进行探析

    国医大师张琪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主攻肾病的研究,对急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劳淋的研究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淋证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种。若小便频数涩痛日久、遇劳即发、缠绵难愈,即为劳淋。此病病情虽然不重,但反复发作,病人出现小便频数,日十余次,尤其夜尿频数影响睡眠,或尿痛,或尿后小腹不适,或尿有余沥感等症状。笔者总结张琪治疗经验,对其从六经论治劳淋经验进行探析。 病因病机 张琪认为,劳淋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内外相感。淋证...

  • 崔振儒辨证治疗血淋经验

    崔振儒辨证治疗血淋经验

    崔振儒教授,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特诊专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学教学、临 床工作 50 余年,学验俱丰,擅于治疗中医内科各 种杂病。现将崔教授治疗血淋的临床经验介绍 如下。 1 淋证辨证之渊源 淋证之名,始见于 《内经》 ,有 “淋” “淋 溲 ”“淋满”等不同名称的记载 [1 ] 。然于淋证分型 而言,首开淋证分类之先河当属 《华氏中藏经》 , 书中提出 8 种淋证,即冷淋、热淋、气淋...

  • 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经验案

    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经验案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涩痛为主症的病证,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丰富经验,现举案于下,以飨读者。   湿热蕴结案   蔡某,男66岁,2007年8月6日首诊。患者半年来经常小便频数、涩痛,每逢发作经西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间断发作,未能根治。现小便频数,昼夜十五六次,短赤,尿道口有轻度热涩感,面红,目赤,腰酸,烦躁,睡眠不安,大便干,一周一次,粒状,口苦,唇舌红,舌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血常规正常,小便常规白细胞+++,超声波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结石,膀...

  • 治淋证验案

    治淋证验案

    病案:孙某,男,28岁。诉小 便频数,尿急尿痛1周。饮酒后 加重。小便浑浊不清,口干,舌质 红,舌苔白腻厚,脉弦滑。尿常 规:白细胞(++),尿潜血(++)。 中医诊断:淋证(膀胱湿热下 注)。治疗: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萆薜、石菖蒲、乌药、益智 仁、赤芍、滑石(包煎)、车前子 (包煎)、侧柏叶、大蓟、小蓟、桃 仁各10克,土茯苓、薏苡仁30 克,丹皮、桂枝各6克,泽泻8 克,通草5克,白茅根20克。3 剂,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上 方去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大 蓟、小蓟,加炒杜仲...

  •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张炳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师从于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中医名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50余年,学术特色为“肾龟地、气黄芪、虫蚁类方更新奇”,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善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疑难怪证,善用虫蚁之品、毒麻之剂,疗效卓著,被誉为“医林怪杰”“治痛名...

  • 淋证,慢性膀胱炎,清心莲子饮化裁

    淋证,慢性膀胱炎,清心莲子饮化裁

    陈某某,女,61岁,衡南县人 患者自述8年前在夏末秋初之时,下到鱼塘中打捞水草后,即出现发热,下腹疼痛,伴有尿急,尿频,在当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膀胱炎”,经给予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但从此以后,经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腰酸痛,下腹阵发性疼痛,曾服用氟哌酸、环丙沙星和清热利湿中药,效果不明显,病情缠绵难愈,痛苦万状。入院时症见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隐隐作痛,口舌干燥,心慌易汗,纳呆乏力,精神倦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查体:T:36.5...

  •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提起淋证,人们并不陌生。而外感淋证,几乎闻所未闻,更侈谈亲眼所见了。笔者算是幸运之人,难得一见。 淋证分类虽多,但被沿用比较多的要数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小便门》的五淋,即气淋、血淋、劳淋、膏淋及石淋。其病因可能是受《金匮要略》中“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的影响,认为系膀胱有热所致。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巻十四·淋病诸候》即持此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尽管古代医家有涉及外感者,但始终未...

  • 张锡纯对肾系病论述 淋证癃闭大气下陷

    张锡纯对肾系病论述 淋证癃闭大气下陷

    张锡纯学术经验拾珠之治肾病思想探要 张锡纯(1860年-1933年) , 字寿甫, 山东诸城 籍, 河北省盐山县人, 近现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泰 斗。 其精研《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难经》 , 旁 参张仲景, 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其 “法古不拘, 大胆创新” , 且汇通西学, 常起危殆之证, 活人无数。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洋洋百万言, 绝少凿空臆 说, 广受推崇, 谓: “费尽心神五十秋, 中西合撰几研 究; 瑶编字字皆珠玉, 普济苍黎遍九州” [1]...

  • 殷银霞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淋证

    殷银霞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淋证

    殷银霞,女,甘肃省第二批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笔者跟师期间,发现殷银霞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淋证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张某某,女,62岁,甘肃省永登县。   初诊(2010年1月3日) 2天前,无明显诱因,清晨起床排尿时,出现尿痛,尿频,尿急,小便淋漓不畅,色黄,尿道口有灼热感,伴少腹拘急疼痛,拒按,腰痛,恶寒。测体温为38.7℃,到兰大二院泌尿科诊治。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0.2×109/升,中性80﹪,余(-);尿常规示:潜血(++),白细胞(++),蛋白质(-...

  • 淋证水肿 卢永兵 益肾活血分清汤

    淋证水肿 卢永兵 益肾活血分清汤

    卢永兵,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编著出版《医海拾贝——卢永兵学术思想与经验》《广东名医卢永兵医案选》二部。 组成: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鹿角10克(研末冲服),高丽参5克(另炖),黄芪20克,当归10克,川芎8克,地龙8克,萆薢20克,泽泻15克,茯苓...

  • 棕榈根煎巧治淋证

    棕榈根煎巧治淋证

    临床根据民间疗法,以棕榈根 为主药,治疗数例因急慢性前列腺 炎和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困 难、尿道灼痛等淋证及伴随症状,疗 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有会阴、睾丸坠胀 痛或不适,并有排尿不畅,排尿时尿 道灼热感,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 渗出。直肠指检可触及稍大而硬之 前列腺,表面多不规则,偶见结节。 二、治疗方法 取新鲜棕榈树根150克,洗净 后与瘦猪肉60克(洗净切片)加水 煎煮,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 5~7天。经上述治疗,全部患者的排 尿不畅、尿道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 三、体会...

  • 肾盂肾炎 中医淋证 典型医案

    肾盂肾炎 中医淋证 典型医案

    肾盂肾炎是指肾盂、肾盏及肾间质由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病变。中医学将肾盂肾炎归属“淋证”范畴。 临证经验 笔者将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归属“热淋”,将慢性肾盂肾炎归属“劳淋”论治。传统认为,热淋的病因是湿热,病位主要在膀胱和肾,以湿热蕴结、气化不利为病机要点,常用八正散为主方。笔者在临证中体验,传统的热淋辨治方法仅适用于下尿路感染的膀胱炎,而对于上尿路感染的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并不完全适用。...

  • 周智恒主治热淋方

    周智恒主治热淋方

    周智恒(1938—),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8部。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国际医学交流中心特约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委会副主委等。擅长治疗泌尿外科、男科疾病,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不孕不育、辅助生育治疗等经验丰富、方法独到。 组成:红藤30克,鹿衔草30克,黄柏9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30克,延胡索18克,车前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功效:...

  • 淋证百痛壮热方 治泌尿道感染

    淋证百痛壮热方 治泌尿道感染

    肾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来势较急,常伴有发热、寒战,以及小便频急热痛,经方对治此种疾病有退热快、缩短疗程的效果,现整理案例如下。 李某,女,73岁,于2023年3月15日入院。主诉:尿频急痛伴发热3天。患者于3月12日开始出现尿频急痛,寒战发热,体温最高39.2度,腹部不适,外院检查考虑泌尿系感染,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后仍间中发热。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质+,尿葡萄糖+++++,尿酮体++,尿白细胞1+/HP,尿红细胞1+/HP,上皮细胞1+/HP,下腹部CT提示双肾小结石、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