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779页
-
尿路结石的治疗方
尿路结石的治疗(湿热蕴结)方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车前子各15克,石韦12克,滑石18克,黄柏、山栀子、瞿麦、篇蓄、枳壳各9克,通草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于治疗尿路结石,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症见发病较急,腰部及少腹部拘急疼痛,血尿,或小便频数、滴沥刺痛,有时伴发热,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相当于肾绞痛及尿路结石伴急性尿路感染者。 尿路结石的治疗(气滞血瘀)方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石韦、王不留行各12克,三棱、莪术、穿山甲、枳...
-
重用补肾药治尿路结石疗效好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尿路结石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X 线确诊为尿路结石,结石直径<0.9厘米。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4~72 岁,平均年龄36.4岁;病程(确诊尿路结石)1小时—20年;肾结石10例(多发4 例);输尿管结石20例(同侧二粒以上结石8例);肾和输尿管均有结石8例;膀胱结石4例。 方药:金钱草、滑石各30克,海金沙、车前子、白芍各20克,杜仲、巴戟天各25克,郁金、冬葵子、王不留行、川牛膝各15克,广木香10克,甘草5克,琥珀3克(冲服...
-
肝硬化的饮食中药治疗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各种肝病不断发展的结果,肝硬化早期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和乏力,可伴腹胀,厌油、恶心、大便稀溏和上腹隐痛等,呈间歇性发作;后期临床表现为消瘦、面色灰暗或发黑、水肿、腹胀更加突出、腹泻、有出血倾向、肝掌和蜘蛛痣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脾肿大、腹水等。 1.西洋参、鸡内金、三七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吞服3克,每日1次。 2.鲜马齿苋绞汁,每日约30毫升,分2次,开水冲服。 3.老母鸡及黄芪、蜂蜜、老醋各适量,用沙锅炖服。 4.鳝鱼250...
-
小儿肾性血尿治疗四法
清热利湿凉血肾性血尿实证以“热邪”为重,湿热互结,迫血下行。临床症见突然起病,尿血,可伴有头面肢体浮肿,小便黄赤而少,烦热口渴,头身困重,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药用大小蓟、地榆碳、藕节、蒲黄、淡竹叶、滑石、生地、丹皮、生山栀、大黄等,同时加入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加强清热解毒。 宣外利内法 小儿尿血前常会有感冒病史,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IeA肾病等,翟教授认为,特别是IeA肾病,每遇呼吸道感染,均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故外感时祛...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气虚) 处方:黄芪30克,麦冬、桔梗各10克,茯苓15克,通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生津,宣肺行水。用于产后尿潴留,中医辨证属气虚型。症见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疼痛,精神萎靡,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肾虚) 处方:制附子8克,茯苓、泽泻、山萸肉、车前子(包煎)、牡丹皮、川牛膝、熟地各10克,炒山药20克,肉桂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用于产后尿潴留,中医辨证属肾...
-
白茅根疗急性肾炎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又名茅根。茅根性寒,味甘,具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因此广东人经常使用来煲竹蔗以消暑解渴。最近研究发现,以白茅根治疗急性肾炎结果确切。急性肾炎是一种以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以浮肿、高血压、少尿、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含有大量的钾盐、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白茅根花能缩短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故有止血作用;其水浸液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据临床观察,用白茅根50克,益母草、洋泻、半边莲各25克,车前...
-
关幼波治疗慢性肾炎分两个阶段
病例摘要:李某,女,24岁,初诊日期1979年6月10日。 患者于1978年6月因感冒后出现浮肿,尿少,当时血压110/88毫米汞柱,尿蛋白4+,尿沉渣中白细胞0~2个/高倍视野,血沉30毫米/小时,血胆固醇374毫克%,白蛋白:球蛋白为3.1:3.1。 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予强的松、抗生素等治疗,至9月份浮肿消退,尿常规转正常,激素亦逐步减量。但至12月份,因劳累复发,周身高度浮肿,尿蛋白4+,并见颗粒管型,在某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显。 自1979年1月6日,关幼波教授根据通信...
-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验方
全身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肾病综合征的四大临床特征,该病的发病率在肾脏病中仅次于急性肾炎和尿路感染,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可以是慢性肾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多见于2~7岁的儿童。 1.鲜鲤鱼500克,去鳞及内脏,加醋30毫升,茶叶6克,共放入锅内,加水炖熟,空腹吃。 2.西洋参9克,百合15克,冬虫夏草1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3.蜈蚣6克,天仙子9克。水煎服,每日l剂。 4.土茯苓15克,苦参12克,茵陈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5.冬瓜...
-
老年性浮肿 黄芪粥治疗好
老年性浮肿与心性、肾性浮肿不同,浮肿部位或在眼睑面部或在足踝部,时消时止,常在劳累后出现,余无异常。这种浮肿查尿常规、心肾功能常正常。中医认为是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尤其是脾肾)、气化不及所致。用《冷庐医话》所载黄芪粥治疗效果较好。 生黄芪30克,生薏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为细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水60毫升,煮黄芪20分钟,捞去渣,次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做一日量,分两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一枚,每日一剂。 黄芪粥主药便是黄芪,因此该方黄芪切不可少...
-
胆石症胆囊炎验方治疗
加味大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15克、大黄5-10克、枳实15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白芍20克、郁金15丸、姜黄15克、川楝15克、元胡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2遍,取汁300-4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服。忌酒、油腻、辛辣食物。加减:若为胆结石或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则用上方加金钱萆20克、鸡内金20克、石苇50克、威灵仙50克、海金砂20克(包煎);若伴恶心、呕吐、纳呆加藿香15克、竹茹15克;若伴脾虚之证,如乏力、气短、纳呆、腹胀、便溏,去大黄,加党参20克、茯苓2...
-
治疗肾炎中成药的选用
羚翘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2 次。适用于头面肢体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黄,时或发烧,咽喉干痛,口干不欲饮水者。 通宣理淋丸:每次1丸,每日2 次。适用于恶寒发热,肢节酸重,无汗,继则眼睑、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者。本品须配五苓丸或五皮丸同时服。 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3 次。适用于头晕,腹部时胀,腰酸,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浮肿日久,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者。 济生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3 次。适用于浮肿以下半身为甚,腹胀满,小便少,大便溏,怕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欲饮,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者。 六昧地黄丸:...
-
哪些方法可治疗腰突症
治疗腰突症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一般说来,初次发病的腰突症患者在得到明确的诊断后,宜先进行保守治疗。 腰突症中药效方:当归15克 川芎15克 白芍15克 五灵脂15克 元胡15克 三棱15克 文术15克 杜仲15克 泽兰15克 泽泻15克 黄芪30克 车前草15克 防己10克 地龙10克 此方为邓福树之不传之秘。邓福树教授为6版教材中医骨伤主审,上海科技。全国统编教材骨伤专业14本,人卫出版,教材主编之一。 止方药性平和,而功效独奇。腰痛不能转侧,身重不可俯仰之症:白术60克,茯苓50克,玉米30克,...
-
癃闭的临床治疗 中药方
小便点滴地解出来,或完全不能解出来,叫做癃闭。这 个病有的是因为肾气虚弱,有的是因为膀胱有湿热,这两种 情况要分别处理。 肾虚证 病来得缓慢,多出现在大病以后,或者是老年 气虚的人,总是想尿,但又解不出来,肚脐下冷,脚冷, 口 不干。苔薄白,脉很细,没有力。治宜温肾行水。 处方 (1)肉桂6克 茯苓皮12克 水煎服。 (2)升麻3克 车前草10克 水煎服。 (3)桂附八味丸(成药) 每次服3克,日服2次, (4)食盐250克(炒热) 布包熨小腹。 (5)大蒜土头 剥去皮,捣烂敷脐上。 湿热证 病发得...
-
中医食疗的辅助治疗肾衰竭
中医对于治疗肾衰竭,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相辅相成取得更好的疗效。在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食疗的辅助治疗有很好疗效。 桑椹蜜膏:大家都知道,肾衰竭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宜暴饮暴食而给肾脏造成负担,采取低蛋白、低脂肪、低磷、低盐的饮食。桑椹蜜膏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不足、失眠烦躁者。桑椹有养血补肾作用,蜂蜜可润燥养血,以鲜桑椹100克(或干品50克),浓煎,加蜂蜜250克收膏。 山药米枣粥:山药有补肺益肾之功效,而大枣可健脾和胃、补虚益气,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者。小米、大枣、赤小豆、山药(鲜)各适量,加水共煮...
-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方一:本组82例,用黄芪25克,黄精、生首乌、泽泻各20克,生山楂30克,郁金、枳壳各10克,丹参、决明子各15克,炒白芍、炒麦芽各12克。湿热偏胜加茵陈、马鞭草、车前;脾虚痰浊加半夏、白术、薏苡仁;肝郁气滞加川楝子、柴胡、佛手;瘀血内阻加益母草、桃仁、地鳖虫;肝肾虚加女贞子、枸杞子;纳差腹胀加太子参、鸡内金、炒莱菔子。水煎服。无副反应,1个月后,改丸剂3—6克/日3次口服。对照组80例,用脂必妥片4片,肌苷片0.4克,日3次口服;肝功能异常用保肝、护肝药。均对症处理,清淡饮食,禁酒。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
肾虚的症状与治疗:肾虚腰痛
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凡因疾病困扰、房事过度、年老体弱都可引起肾虚腰痛。肾虚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伴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常反复发作。偏肾阳虚者,还可伴有面色无华、手足不温、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偏肾阴虚者,则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由于肾虚腰痛属于慢性疾病,采用饮食疗法加以调养具有很好的效果。 1.川续断、炒杜仲各30克,猪尾1-2条,去毛洗净后,同置沙锅中加水以文火炖至猪尾熟烂,去药渣,再加适量食盐调味,喝汤食肉。3日1次,连服3-5次。 2...
-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验方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多数慢性肾炎病因不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1.葫芦壳30克,冬瓜皮15克,西瓜皮15克。水煎服。用于肾炎水肿。 2.紫苏叶6克,杏仁6克,生姜3片。水煎,温服取微汗。用于肾炎水肿。 3.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分2次服,...
-
老年癃淋症 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老年人由于阳气衰减而气化不及,最易导致水湿的停滞,水浊潴留和凝聚便可循三焦下注前阴,湿郁膀胱,而见少腹坠胀,小便频急、点滴而出或刺痛,轻者多成淋证,重者可致癃闭。中医认为此系本虚标实,多与肾气衰弱这一内因有关。笔者临床多采取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案例:牟姓男子,68岁,患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3年,曾因尿淋、癃闭住院导尿治疗缓解。半月前夜尿频,每晚近10次,白天亦尿频而不畅通,每次尿约3分钟左右,淋漓不尽,小腹胀痛,近两月尿频不畅而癃闭。查:舌胖大,苔白润,脉沉缓稍弦。证属下元亏虚,气化不利,湿郁血瘀所致...
-
泌尿系统感染的食疗
泌尿系统感染这里指尿道和膀胱感染,尿液从膀胱通到体外去的通道叫做尿道,尿道和膀胱二者紧密相连,尿道感染常会上行引发膀胱炎症。泌尿系统感染来源于大肠杆菌,它们盘踞阴道,并进占尿道。这些细菌见于所有女性身上。男性也会得此病,但较为罕见,男性泌尿系统感通常是由性病所引起。非特异性尿道炎及淋病两种性病最常引起尿道和膀胱炎症。 内服方 方一 马齿苋(干品)120~150克(鲜品300克),红糖90克。若鲜品则洗净切碎和红糖一起,煎煮半小时后,去渣取汁约400毫升,趁热服下,服完药睡觉,盖被出汗。干品则加...
-
中医中药治疗尿失禁
康永才,男,58岁,山西省蒲县县委干部,在北京出差时头晕、头痛,右侧肢体麻木,血压160/90mmHg,服用降压灵、依那普利,而后入睡,晨起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在北京天坛医院急做CT,确诊为左基底节脑梗塞,急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半个月后右侧肢体仍感无力,腰痛酸软,小便失禁,等不得准备就尿裤子,使用导尿器定时开放,一周后全身发烧,控制感染后,尿失禁更加严重,尤其是晚上,被子、褥子都被尿湿,家属着急,病人受罪,医院建议用中医中药治疗,转到我处求治。 症见:面色白光白,舌体萎软,舌淡苔白,衣服可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