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第2页
-
主治痔疮 肛裂肛周脓肿临床经验方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是肛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此病多为湿热蕴结肠道,瘀毒内结,气机不畅,轻则为痔疮;热毒蕴结,化腐成脓,形成肛瘘、直肠脓肿;热毒伤津,血枯肠裂形成肛裂;久病气虚,中气不足,形成直肠脱垂。下面介绍一笔者临床经验方。 验方:地榆炭15克,槐角10克,槐花30克,侧柏叶10克,枳壳10克,大黄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黄连6克,木香6克,炒金芥穗10克,元胡1...
-
肖和印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
肖和印教授是世中联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第一 届理事会副会长, 小儿推拿联盟副主任委员, 全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 工作 30 余载, 经验丰富, 医术精湛, 尤在小儿推拿方 面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临证左右收益颇丰, 现将其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1 辨治主张: 攻补兼施, 运脾导滞 肖和印认为, 小儿便秘究其病因主要为乳食不 调, 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常, 乳食内停, 积久化热或 耗损津液均致肠道传导失司, 引起便秘; 加之小儿先 天禀赋不足, 气血...
-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慢性肝病是指以现代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肝脏慢 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病程长, 病史缠绵, 病情复杂多 变, 如失治误治将导致出血、 腹水、 恶性肿瘤等终末期 肝病表现, 属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 [1 ] ;多由病毒、 酒精、 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 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 代谢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 肝硬化 和肝癌等 [2 ] 。常伴有胁肋部不适、 腹胀、 食欲减退、 乏 力、 黄疸、 腹水等临床表现, 当属中医学“黄疸” “胁痛” &ldq...
-
高建东分期论治尿酸性肾病临床经验
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减 少, 血尿酸升高, 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 造成 肾损害的一类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 变, 高脂高盐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 致使高尿酸血症 和尿酸性肾病的防治日益成为肾脏健康领域的重点和 热点问题, 是肾脏病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据调查, 中 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 1.2 亿人, 且越来越年轻化, 仅 中国山东省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 13.19%, 长期的高 尿酸血症导致肾功能降低。近来在一项横断面调查研 究中认为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独...
-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肾性蛋白尿是因肾脏的一系列病变产生的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肾组织性等,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蛋白尿是慢性肾损害的结果,同时尿蛋白滤出也加重了肾小球硬化,尿蛋白重吸收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继而出现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使肾病进展,中医药治疗该病颇有疗效[1]。刘光珍教授是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该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现将刘光珍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蛋白尿的病名在中医典籍中未见记...
-
重症烧伤临床经验 中医分期治疗
刘谋升副主任医师从事烧伤临床30年,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分期治疗重症烧伤,取得丰富临床经验,笔者随师学习多年,现将其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0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烧伤病因是火毒或热毒,属“不内外因”。轻则犯皮肤,重则伤肌肉、筋骨,其病机为火毒侵袭,热胜则肉腐,以致肌肉腐烂,火毒内攻,热为阳邪,故热邪为病,易耗阴损气;同时烧伤是伤,必有瘀血凝滞,故又多腐肉脓血,皮肤肌肉灼伤,人体卫外屏障破坏。火毒乘虚入里,火毒内陷,致阴阳平衡失调,阳阳离决而显,呈现亡阴亡阳及厥脱之证。总之,阴...
-
张吉林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经验
张吉林主任是竹山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从医40余年, 致力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 尤其对风湿痹病颇有研究, 总结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方。张吉林主任擅从痰瘀辨证, 喜用虫蛇之品, 所拟经验方治疗早中晚各期患者疗效较好, 对预防痹证的复发起到良好的作用, 现介绍如下。 1 常用方药 1.1 祛痹1号方 组成:制马钱子、净地龙、僵蚕、土鳖虫、炮山甲、蜂房、乌蛇、全蝎各60 g, 金钱白花蛇10条, 蜈蚣80条, 细辛、制川乌片、制乳香、制没药各30 g。制剂:上药晒干研粉过80目筛, 炼蜜为丸,...
-
牙痛引起头痛 临床经验方
罗某,女,58岁。2012年1月21日初诊。牙痛反复发作多年,经中西药物长期治疗无效,上牙已拔光,下牙仅存数颗,牙痛依然有增无减。当日下午2时,突然右侧头部剧痛难忍。诊见患者右手紧抱右侧头部,不敢松手,自述每隔数秒钟头部即如刀劈、锥刺般剧痛,伴右侧下肢抽搐发抖。平素畏寒怕冷,腰痛膝软,神疲体倦,面青唇暗,牙痛,局部淡红微肿,不渴,口中津液多。舌略红苔少,左脉沉紧,右脉弦滑,重按无力,尺脉无根。 脉证合参,此患者牙痛、头痛乃是久病肾气亏虚,肾中真阳不足,阴寒独盛于下,虚火浮越于上所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
-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明义,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生总结其验案4则,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黄某,女,21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自述入睡困难10余年。难入睡,睡眠浅,夜梦多,烦躁,口微苦而干,月经提前7~10天,经量少,色浅,苔薄白,脉弦。邱明义辨为肝血亏虚,郁而化火,扰乱心神之证,治当清肝疏木,养血安神,方以丹栀逍遥散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神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夜交...
-
眩晕临床经验中医辨治
杨牧祥为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他从医执教近50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中老年人多发,可见于高血压病、颈椎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病。杨牧祥认为,本病多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头目失荣、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扰动清窍所致,病位在...
-
符文彬整合思维“一针二灸三巩固”模式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经验
符文彬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授, 在近30年的临床、 教学及科研中, 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类疑难杂症的针灸治疗。 现将 符教授多年临证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介绍 如下。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瘫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 常 见于早期的失治误治, 或因面神经损伤严重的面瘫 患者, 有些患者即使采用了规范化治疗, 仍遗留后遗 症或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其临床主要症状有眼裂扩 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斜、 额纹变浅或消失、 面肌 倒错、 联带运动、 鳄鱼泪综合征、 面肌僵硬感、 耳鸣 等, 治疗常需...
-
吴春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 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 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 以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 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1]。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感染症状, 如发热、咳嗽、倦怠乏力、咽喉肿痛等症, 随后会出现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 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 损害心肌结构和功能, 随之表现为心悸、胸闷痛、呼吸困难, 甚则会造成晕厥、猝死。中医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将其归属于“心悸...
-
管遵惠益脑十六穴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经验探析
管遵惠教授师源针灸世家, 博古通今, 学验颇丰。50余年间潜心理论钻研, 勤于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 遵古而不泥古, 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 开拓创新, 独树一帜, 发展了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管氏过梁针法、管氏舌针等特殊针法,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管教授擅长针灸或针药并用治疗各种心脑病、脊柱病及各科疑难杂病, 在治疗脑病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学术思想。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 《灵枢&mid...
-
肖相如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
肖相如教授主要从事肾病和中医基础的临床、科研和教学, 善于应用地黄汤加减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肖教授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案举例 案1患者某, 男, 46岁, 2016年5月11日初诊。患者20年前从单杠上坠落, 自诉背部着地, 具体过程不清, 无法描述出是否摔到头部, 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清醒, 当时无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其后开始间断发作头痛头晕, 具体头痛位置不固定, 发作频率为2~3日发作一次, 每伴恶心呕吐, 呕吐后可自行缓解, 半年后发作频率程度...
-
张晓云从肝脾不和论治郁证的临床经验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郁证是中医病名,其临床表现与西医中的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证相似。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郁证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晓云教授是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对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针对郁证的临床辨治,张晓云教授尤其重视肝脾两脏的协同作用,认识到肝脾不和在郁证...
-
孙志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缺乏器质性改变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临床诊断为病程大于6个月,且诊断前3个月内该症状持续存在,按照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4种类型,其中腹泻性IBS多见[2]。近年来,IB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目前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IBS疗效显著,有明显优势。历代古籍中没有该病的病名记载,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腹痛”&l...
-
胡玲从《难经·五十七难》辨治腹泻临床经验剖析
胡玲教授深谙中医古籍经典,善于运用经典服务临床,受经典启发,对多种脾胃系统疾病均有独到见解;临床尤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腹痛、腹泻、便秘等病,遣方用药疗效显著。胡教授谨遵《难经·五十七难》之要,对临床腹泻的辨析精微准确,故治疗腹泻多是用药泄泻即止,达药到病除之效;现对胡玲教授基于《难经·五十七难》辨治腹泻的临证思路及用药配伍方面作出阐述,剖析其临床经验,以与同道共勉。 中医学对腹泻的认识 1. 病名 现代医学定义“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或以上,便中含水量增加,粪...
-
邵瑛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
邵瑛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小儿推拿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丰富,临床能适时结合中药治疗,形成推药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特色疗法。尤其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效果显著,而对于4~5岁长期慢性咳嗽的患儿常常亦能收效于顷刻。现将邵瑛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对咳嗽认识 小儿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以发病率高、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为特点,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机体防御性反射动作,能防止异物或者外部细菌等...
-
喘咳为主证疾病多与肺相关 裘沛然诊疗及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擅治疑难杂症,其在治疗咳喘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介绍裘沛然有关治疗咳喘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 裘沛然认为所谓咳喘病,即指以喘息、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并多兼有咯痰、胸闷,或恶寒发热,或心悸浮肿,或腰膝酸软等症候。而以喘咳为主证的疾病大多与肺息息相关,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 喘咳之病,不离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职司呼吸。肺赖肃降以吸入天之清气,靠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
-
廖品正治疗青盲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廖品正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疾病尤其是对青盲的诊疗具有独到认识及用药经验。青盲之疾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非常棘手,廖品正认为治疗青盲必须先探讨其病因病机,根据四诊资料,详细辨证,确定治疗大法,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强调处方用药升降平衡、阴阳和抟,重视内服中药的同时综合运用针灸等外治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治疗青盲的临床佳效。笔者跟师总结其经验如下,与同道共飨。 析病机探古今医籍 青盲系中医病名,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要是指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逐渐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
-
黄贵华教授临床经验选
黄贵华,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中医内科学会副理事长、广西脾胃病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脾胃病学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脾胃病和血液病的治疗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诊疗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便秘等肠胃疾病,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须制定个性化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人群的发病率约为30%左右。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