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 第8页
-
秋季防治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下面为常见病症: 1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 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
-
中医名方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系统疾 病中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 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慢性 过程为特征,西医治疗以解痉、脱 敏和抗感染为主,达不到最佳治疗 效果。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 伤肺阴、津液亏损型慢性支气管 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年龄27~76岁;症见干咳无痰 或者少痰不容易被咳出以及口干 咽燥,潮热盗汗,心胸烦热,手足心 热,腰酸肢软,气短眩晕,舌红少 苔,脉细数;每年发病持续超过3 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 二、治疗方法 处方:麦冬、沙参、扁豆、玉竹、 山栀子、瓜萎、浙贝母各1...
-
方解补肺止咳膏方 治慢支支气管哮喘
茆俊卿,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扬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名中医,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会长。主持、参加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临床善于整体综合调节、求衡性防治、个性化诊疗和多样化治疗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组成:潞党参450克,炒白术250克,茯苓250克,炙甘草150克,炙黄芪300克,淮山药300克,当归200克,干地黄250克,炒白芍250...
-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理法方药的运用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肺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肺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脏器抵抗体力均明显下降,且免疫力降低,易合并细菌感染[1],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2],且感染的发生与血糖、年龄等密切相关[3]。目前认为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涉及分子生物学、炎症免疫、氧化应激、肺部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4]。在治疗上尚缺乏全面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药物,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入抗炎、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增强免疫的药物。但是这种方法多有自身的局限性,...
-
支气管扩张症 谈谈如何防治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 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病变 部位以下肺叶为多见,有慢 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咯血 等症状,重症者常伴杵状 指、趾。部分病人仅表现反 复咯血,有“干性支气管扩 张”之称,。X线胸片多见肺 纹理增粗,重症囊状支气管 扩张可有卷发影或多个短 小液平等特异改变,薄层 CT、支气管扩造影可以确 诊,一般多采用抗生素、止 血药等治疗,病变局限于一 个肺叶的可做肺叶切除术, 拟作手术治疗的病人需行 支气管造影术。 因为不少患者尤其是 老年患者,受冷后立即发 病,尤其在换季季节更容 易发病...
-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锻炼有氧运动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运动保健也很重要。通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呼吸道阻塞的程度,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增强心肺功能。 呼吸锻炼 ①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锻炼2~3 次,每次10~20 分钟。②缩唇呼吸: 吸气时用鼻腔,空气经鼻腔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呼气时将嘴唇收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口形徐徐呼出,可以延缓小气道提前闭合,提高呼吸效...
-
慢性支气管炎 日常调养病后养护穴位按摩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而形成的。临床上凡咳嗽、咯痰或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其本质是支气管的损伤、破坏甚至重构,是一个需要长期保养和治疗的疾病。 影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原因一是感染,与感冒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流感病毒、鼻病毒是引起流感和慢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毒。二是气象因素,秋末冬初(10~11月)或冬末春初(3~4月)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气温骤降使呼吸道局部小血管痉挛、缺血,呼吸道上皮的纤毛变短、粘连、倒伏,故防御能力下降,...
-
支气管哮喘 老中医王有奎主任经验方吸入治疗
哮喘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肺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而多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 常在 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 1 ] 。我国哮喘患者呈快速上升 趋势, 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及青壮年 [ 2 ] 。目前, 临床上 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 明, 对其治疗主要采取西医治疗, 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 复发率仍较高。哮喘方为太原市中医医院国家级名老 中医王有奎主任经验方, 临床应用 3 0 余年, 疗效确切。...
-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药以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医案 许某,男,77岁。2020年9月11日以反复咳嗽、咳痰7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7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痰多、色白、质黏、有较多气泡,以晨起及夜间明显,影响睡眠,伴胸闷,与季节变化无明显相关,曾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查胸部CT结果示:双肺散在慢性炎症,肺气肿,主动脉及冠脉钙化。症见咳嗽、咳痰,痰多色白,伴胸闷,以晨起及夜间明显,纳尚可,寐欠安,夜尿频,大便调。舌暗、有瘀斑,苔薄、水滑,脉弦细滑。 诊断:(脾虚饮停型)咳嗽(西医认为属慢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重在治上焦 小儿哮喘治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儿童时期哮喘反复发作所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不可逆性受限,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其发展为成人哮喘的风险。国医大师王烈精谙小儿哮喘病的治疗,于1988年率先提出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理论,即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理论代表了哮喘病发生、演变的3个不同层次,其阐述的疾病发展趋势、治则治法与三焦辨证辨治疾病方法趋同。...
-
支气管哮喘 药用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尤其对肺系病症的治疗有独特认识。现将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调理肺气米子良认为轻可去实,临床喜用银翘散、桑菊饮、杏苏散等,药如桑叶、金银花、桑白皮、连翘、苦杏仁、薄荷、牛蒡子、芦根、白茅根等。桑叶、连翘、薄荷、牛蒡子诸药,气味轻薄,清灵活泼,皆为宣肺透邪,宣畅肺闭之佳品。既言轻清,则知大寒大热、质重味厚之品应谨慎应用。 宣肃肺气六淫外袭,痰热内扰,气道阻塞,咳喘气急,皆肺失宣...
-
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治方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 下面为常见病症: 1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 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按2:2:1的比例共研细粉,成人每次3克,日2次;小...
-
支气管炎反复感染肺痈成痈期 方用化湿败毒方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且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由于老年人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反复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因此予以积极治疗尤为重要。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该病多由外感六淫如风、寒、燥、热之邪侵犯机体或内伤所致。如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载:“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多由于外感咳嗽未及时治疗,久而化热,...
-
附子花粉汤与经方合用辨治慢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
附子花粉汤是笔者临床治病首选基础用方。 附子花粉汤组方 组成1号:制附子10g,天花粉12g,生姜10g,大枣12枚,甘草10g。 组成2号:生附子5g,天花粉12g,生姜10g,大枣12枚,甘草10g。 用法:上五味,以水800ml,浸泡30分钟,先以大火烧开,再以小火煎煮50~60分钟,取汁去滓,分早中晚温3服。 功用:温通散寒,消癥散瘕,清热益阴。 典型病例 梁某,女,22岁。有多年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刻诊:鼻塞不通,胸中喉中痰...
-
治慢性支气管炎 痰多色黄
处方:牛胆1个,黑豆 250克,橘红100克。橘红研极细末与黑豆,放入牛胆内调匀,置通风处吹干,每次履7粒黑豆,早晚各服1次。服完1料为1个疗程。 牛胆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利胆通肠,清热生津。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又名乌豆、黑豆,味甘性平。具补肾养血之功。橘红 化州桔红。辛、苦,温。归肺、脾经。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色黄,胸脘满闷,舌苔黄腻,脉滑而数者。(韦酉林)...
-
急性支气管炎(名医方剂:2)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汤。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芝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治法】温化水饮,开郁清降。 【方名】小青龙加石膏汤。 【组成】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
-
支气管哮喘(名医方剂:4)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苏礼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
支气管哮喘(秘方数:10)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据国内部分地区调查,发病率为0.5-2%。哮喘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由于过敏引起支气管痉孪,粘膜水肿和粘液分泌增多,致使毛细支气管狭窄,形成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时有哮鸣声。起病可急可缓,缓者可先有轻咳、打喷嚏和鼻塞,然后感到呼吸困难;起病急者发作开始即有呼吸固难,呼气时有哮鸣音,并伴有咳嗽及泡沫痰。哮喘持续状态可有明显的缺氧状态,表现喘憋、烦躁、神萎、面色苍白、青紫、咳不止、出汗,甚至神志不清。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哮喘属Ⅰ型过敏反应,...
-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4方
【简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粘膜上皮慢性炎症,分泌性细胞增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及分泌亢进,支气管壁有纤维组织增生、管腔逐渐变窄等,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顽固不易彻底治愈的,需要综合调治。 【治法】 1 [药物组成] 射干7.5克,地龙7.5克,蝉蜕7.5克,白僵蚕7.5克,苏子7.5克,麻黄5克,葶苈子5克,紫菀5克,甘草5克,杏仁3.5克。 *寒喘,加细辛、干姜、白芥子; *热喘,加前胡、桑白皮、黄芩; *高热,加生石膏、银花、鱼腥草。 [适应证] 毛细支气管炎: [ 用法 ]...
-
支气管哮喘(秘方数:6)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而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起病有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不一,好发于秋冬两季。鼻痒,喷嚏,流涕,该嗽,胸闷往往是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可自行缓解。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咳嗽,多痰,喘息,哮鸣,或呼吸困难,额冷汗,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和颈静脉怒张。如果哮喘出现持续状态时,张口呼吸,两肩单起,缺氧时口辱、指甲紫绀,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与代谢紊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心病,气胸等。如果发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可能会造成死亡。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由遗传因素中的...
-
急性支气管炎(秘方数:3)
本病的发生是由气管及支气管的急性炎性改变而成,故称急性支气管炎。起病先有喷嚏、咽痛、鼻塞、声音沙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咳嗽是主要的症状,阵发性或持续不断,严重时可见恶心、呕吐,以及胸腹部疼痛。全身症状尚有周身酸痛、恶寒、发热、头痛、疲倦。有少部分病人起病就有高热、咳嗽、气促、咯黄脓痰,或痰中偶带血丝。支气管炎急性期过后,咳嗽有时可延续数周始愈。 观代医学认为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是与病毒、细菌、物理、刺激性化学气体、寄生虫病、某些传染性疾病以及异性蛋白的过敏反应等因...
-
支气管扩张(秘方数:6)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为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而造成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简称“支扩”。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慢性核嗽。咳吐大量脓性痰,反复咯血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发热、胸闷或轻微疼痛,盗汗,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或有腺样腥味痰。分层痰为本病所特有,上层泡沫,下悬脓性,中层为混浊粘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有的病人因周围肺组织有化脓性炎症蔓延,或纤维化,或阻塞性肺气肿的趋向,出现气促、紫绀、胸膜炎、脓胸、心包炎和肺脓肿的变化。也有部分病人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可见肺原性...
-
毛细支气管炎(秘方数:4)
毛细支气管炎仅见于2岁以前婴幼儿,多数为6月以内的婴幼儿,其临床表现同肺炎,但喘憋更严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也有人称此病为喘憋性肺炎。起病时体温一般不高,咳嗽、呼吸困难,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为重。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气性喘鸣,有明显的鼻扇和三凹征,重症病儿有明显的梗阻性肺气肿、苍白和发绀,部分病儿可发生酸中毒和脱水,处理不当可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本病由病毒引起,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和少数肺支原体均可引起本病。...
-
慢性支气管炎(秘方数:26)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炎性慢性疾病,简称支气管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咳嗽、咳痰是主要的症状,终年不断是本病的特点。初起大多病轻,咳嗽,咳痰,痰白粘泡沫样,不易咯出,继发感染时则高热,寒战,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白粘或黄脓样,有部分过敏体质的病人在慢性支气管炎症情加重时,可出现喘息、哮鸣音,甚至不能平卧。少数严重的病人至后期常并发为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原性心脏病。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但据近年研究表明,可能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