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第3页
-
废电池油治四肢鱼痣1次即愈
配方及用法:取废电池1个,砸开锌皮,用小刀削下白色糨糊状油(如已干涸则另换电池)备用。根据患者记忆,选择首先发生的那个鱼痣,先用温水泡洗后,用小刀将其挨皮肤刮掉,立即敷上废电池油,盖棉垫包扎。3~4天后,患处发炎化脓,但对健康皮肤无损害。换几次药后,伤口愈合。日后其他鱼痣无形中就隐没了。 百姓验证:肖某,男,21岁。四肢面部均长满鱼痣,大如蚕豆,小如橘核,数达百个以上,时逾5年之久。经用上偏方治疗1次即愈,随访2年无复发。 引自:1977年第3期《新中医》、1981年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增刊 ...
-
多年的畏寒怕冷症只喝枸杞酒1个月即愈
我多年来怕冷,数次上医院诊断,始终未找到病因。数年来,怕冷至极,冬季离不开炉火,夜间两床棉被压身,也感觉不到暖和;和人握手,到方感觉我手犹如冰块。对此,我很痛苦。后来见报载一读者曾有如此病症,他在每天晚饭前喝30克枸杞酒(浸泡15天),3个月后见效,怕冷解决了,增强了体质。 于是,我也用酒泡枸杞,早晚饭前各喝一小杯枸杞酒(约25克),耐心等待3个月后见效。没想到,1个月后就不再怕冷了,似乎力气增加了许多。往年入秋,两床棉被已压身,可今年天气已冷,只盖一床被子,也未感觉冷。因而生活有了信心,工作劲头倍增。我请...
-
我用醋精治皮肤瘙痒一用即见效
我今年70岁,数年来离不开醋精,它是我的护肤之宝。每逢皮肤痛痒,就用醋精涂之,立即止痒,就连脚气病也治好了。(李实) 百姓验证: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运输公司吴顺希来信说:“我于今年1月份两条腿得了湿疹,开始时只小腿处生有不规则的小红块、小红点,不几天就蔓延到大腿及至后胯股处,下半身几乎全是湿疹,每到晚上特别痒。于是我就按本条秘方治疗,每天晚上用盐水洗,洗完后用醋精对水涂擦。刚涂上时,感到火辣辣的,几分钟后就不痛了,也不痒了。严重时一天擦2次,仅治一星期,现在我两条腿上的湿疹已彻底治好。如果到医院治疗,说不定要...
-
我应用橘红皮为母亲治发烧咳嗽2剂即愈
主治: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配方及用法:橘红皮9克,川贝母6克,黄芩12克。将上药焙干研末,每次服6克,日服3次。 按语:本秘方所治之咳嗽是由肺经郁热、灼津液为痰所致的咳嗽气粗、痰鸣气喘。方中橘红皮具有理气祛痰功能,川贝母具有清肺止咳功能,黄芩可清利肺经之虚热,三药相伍,共奏清肺止咳、除痰之功。 民间传说,清初有一官吏,性情暴躁,在广东化州为官时,曾患咳喘病,请遍当地名医诊治,服药效果不显。每遇季节、气候变化,或心情不好,则咳喘复发,甚是痛苦。一日夜间,大雨不止,咳喘骤发,咳声不止,张口喘促而坐,夜...
-
抗肿瘤治疗本身即有免疫抑制功效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昌明及医学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伴随而来的是,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尤其在一些工业化的国家中,人口构成的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表现之一。恶性肿瘤是一类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其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特别在发达国家,60%以上的肿瘤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罹患肿瘤的危险是青中年人的11倍。在全球人口正趋于老龄化的背景下,切实了解年龄对癌症发生、生长、扩散及治疗的影响,对更好地认识癌症本质,为肿瘤病人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最佳医疗方案极具现实意...
-
痈疮 即痈疽恶疮溃疡 黄豆外敷
黄豆,又称大豆,属普通食物,一般不直接入药(经过发芽成大豆黄卷后可作药用)。从药效视点看到,大豆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等功效,可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大豆外用能看病多种皮肤病,如《本草经》曰:“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止痛。”《随息居饮食谱》也有“治诸痈疮:黄豆,浸胖捣涂”的记载。 研讨标明:大豆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所含大豆皂苷还有改善炎症作用。据古今材料记载:大豆略炒后研末,调生姜汁和蜂蜜为膏可治折伤红肿;煮半熟...
-
遗尿 自行灸治一周即得以控制
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甚至成年人反复尿床、尿裤子的一种病症。由于患者本身羞于启齿,感到很不光彩,加上家人的歧视,甚至打骂,往往影响遗尿的康复。遗尿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标志,是一种暂时的病状,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愈。笔者临证发现中药缩泉丸、桑螵蛸散、金匮肾气丸等传统治疗遗尿的方药疗效不甚理想,而艾灸神阙、中极、水道、涌泉等穴位屡用屡效。 具体方法是,点燃艾条,在神阙、中极、水道、涌泉轮换熏,每由温热至灼热时换穴再灸,每次半小时。以夜间尿床为主者,睡前灸;以白天尿裤子为甚者,晨起灸;二者均重者,早晚各灸...
-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 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茵陈12克,神曲10克,菊花9克,丹皮9克,栀子9克,甘草3克。患者服药3剂,诸症...
-
妊娠恶阻食入即吐 中药熏气法治
妊娠恶阻临床常见,严重者往往食入即吐,以致影响营养吸收,故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从而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及孕妇身体健康,对于此类患者,余每以熏气法治之,常获良效。 药物及方法:取鲜芫荽(即食用香菜)一把,紫苏6克,藿香6克,陈皮9克,砂仁6克,煮沸后,倒入壶内,壶嘴对准患者鼻孔,令其吸入,做深呼吸运动。每次吸5~10分钟,每日2~3次,连续用3~5天。对妊娠恶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芫荽性辛温,含挥发油,有浓烈的异香味,功能宽胸和胃,定逆止呃,悦脾醒胃。多数患者闻此芳香之气,便会顿感舒适,加之紫苏、藿香、陈皮...
-
治经漏上药服完月经即止
张某,女,32岁。2012年11月20日就诊。月经淋漓不断2月余。患者既往月经正常,近2个月来,月经不止,量少色淡质稀,伴下腹部隐痛。B超示:无肌瘤,诊为子宫内膜脱落不全。经用西药、止血中成药无效。刻诊:经期如前,腰酸怕冷、乏力、面色白光白,纳食尚可,二便调。察其舌质淡,苔薄白,脉三部皆沉迟无力。证属元阳不足,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治以扶阳益气,固冲摄血。方用四逆汤合固冲汤加味:川白附片(先煎1小时)25克,炮姜30克,炙甘草20克,生黄芪30克,台党参25克,生白术15克,生龙牡30克,乌贼骨30克,茜草1...
-
产后呃逆不止 产后饮水即噎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产后呃逆不止 刘某,女,34岁,2110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外感风寒,加之情绪不遂,随即呃逆不止。每日晨起即发,持续数小时不止,入睡即停。遇寒或精神受刺激后加重。曾服西药,或以针灸治疗,呃逆未停,数日不止。刻诊:表情淡漠,呃逆频频,脉沉涩,舌淡苔薄白,边缘色紫。此患者呃逆起于产后,感寒而寒邪凝结,情绪不畅则肝郁气滞。气滞或寒凝皆可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血瘀,久之瘀血胶着不化。前医曾重用温寒利气降逆之品,然忽略活血化瘀之法,使病势加重。立方以通窍活血汤...
-
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余某,女,15岁,学生。诉:腹痛2日。患者经水适来2日,少腹隐痛连及胃脘,饮食俱废,夜不能安;语声低微,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无华、舌体胖质青黯苔白。笔者窃思之,痛经为临床所常见,不外气滞、寒凝、血瘀及血虚而已,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青黯苔白可知寒凝血瘀,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再仔细询问得知:该女14岁初潮,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适中、色淡,少腹坠痛,休息及局部热敷后可获缓解,此次痛经尤剧。切其脉滑实有力,不禁问其平素是否有痰?答:平素晨起即吐白浓痰,近半月来不仅晨起吐痰,三...
-
寒冬时节防冷凝肩即肩周炎
冷凝肩即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由于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冬季易发,这和此时受高气压影响,人体血液循环不畅有关。若置之不理,疼痛可向背和腰蔓延,甚者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气象医学研究显示,常年的气压变化,以初冬的气压最高。当气压增高时,可使人体交感神经紧张,以致血管收缩,血流降低。在这种状态下,易使肌肉僵硬。同时,初冬气温的大幅度变化,也容易使交感神经紧张。而且,从轻快的夏...
-
痹即痹阻不通 尪痹予上中下痛痹方加减
痹,即痹阻不通,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1]。现代医学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 旷惠桃教授有40多年的临床经验,长期专攻风湿类疾病,善于活用经方治疗各种顽痹。自创独步汤、养血通痹汤、上中下痛痹方等经验方,治疗风湿类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旷师学习,感受颇深,现总结旷教授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常用药对的临床经验,并附临床案例2例,供广大临床医师借鉴。 常用对药...
-
慢性肾炎自拟解毒化湿汤即肾炎五方
关某,男,22岁,广东增城人,农民。 患者咽痛9个多月,颜面浮肿及双下肢浮肿3个多月,于1987年9月18日入我院内科住院,诊为慢性肾炎,慢性咽炎,慢性表浅性胃炎,住内科期间使用大剂量激素(强的松 60mg/日,一次服),治疗无效,于1987年11月4日经中医会诊后同意转入中医科继续治疗,转科时,主要症状有:咽痛,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神疲体倦,全身消瘦,口苦口臭,常觉上腹部(心下)有异物顶住,胀满难受,胃纳不好,常有嗳气恶心,尿量少,大便干,舌红苔黄干,有时见苔白厚干,脉弦滑略数,实验室有关检查如下:肝功正常,HB...
-
考麻黄一药 自古即为冶痹要药
临床治痹.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 痹两大类。然部分痹痛患者,或因体质 偏胜。或因感邪先后,表现为寒热杂陈 亦见不少。观其外症,局部不甚红肿, 亦喜温熨,痛势甚剧,似属风寒湿痹, 但又兼见口苦舌燥。溲黄便干,脉象有 力等内热蕴伏之象。揣其机理。当是外 寒里热.搏结气血使然,故很难以上述 两纲统治之。笔者对此类患者常采用 寒温并用之麻黄、苍术、生石膏。屡收 卓效。 考麻黄一药.自古即为冶痹要药。 防风汤、乌头汤、薏苡fm:汤三方均伍麻 黄,取其温散寒凝、宣通气血之功。临 证体验:发表宜小量,恐过汗伤正。治 痹则非大剂无以...
-
陈宝贵治失眠不寐 即不得卧医案
寐即睡,不寐,即不得卧,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病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阴阳失和以及脾胃不和等,均可导致此病发生,但其病机总是与肝心脾肺肾以及阴血不足有关,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调。 陈宝贵认为,不寐之证与五脏皆有关联,任何一脏或多脏的阴阳失常都可导致不寐,故其治疗,以调和五脏阴阳气血为主,或清肝泻热,或化痰清热,或滋阴降火,或补脾养心,或和胃健脾,或安神镇惊,或交通心肾,或理气化瘀等等。总之,在上方的基础上佐以安神之品,每可取效。睡眠状况是人...
-
肚脐遇冷即出水液中医处方
韩某,女,42岁,因脐间遇冷出水三年前来就诊。患者自述于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肚脐中央遇冷即出水液,水液稍黏,无明显异味。症状严重时双手、双脚、面部接触冷水即有水液冒出。辗转多处就诊,无明显疗效。 查看患者体稍丰,面色暗黄,言语尚有力,脐部未见异常。问之经带,则曰:带下色黄量多异味,行经多夹杂血块。腹诊则见脐下及两侧压痛拒按。舌质红,苔薄略黄,脉滑尺略沉。 患者症状奇异,一时尚无明确辨证思路。沉思良久,始悟患者有两条明证可征,一为带下量多色黄为下焦湿热,二为月经夹杂血块,腹诊脐周压痛为瘀血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