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119页
-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骨术矫正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临床上绝大多数为伸直型,约占95%~98%。骨折后,肘部肿胀、疼痛、畸形,局部压痛,功能障碍,检查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点可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X线片显示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同时伴有尺偏或桡偏移位。 一般来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中医正骨治疗,治疗得当,可取得良好效果。若早期处置不当则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影响手功能而造成终身残疾;如骨折畸形愈...
-
中药外洗治“足跟痛”
很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脚后跟痛,特别是走路较多时,足跟部位总是隐隐作痛,十分难受。足跟痛,医学上称“跟痛症”,常见于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膜炎、跟骨骨刺等病症,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痛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再加上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而发病,用中药外洗有一定疗效。 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失眠、耳鸣、肢体乏力等症。治法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给以补肾壮骨汤:熟地、枸杞、山药各20克,茯苓、泽泻、木瓜、威灵仙各15克...
-
中断性生活致辞腰痛
有些中老年夫妻为了延长性生活的时间,将要射精时故意中断性交,往往事后会出现腰痛。 从生理学上来看,中断性交使得整个生殖系统和盆腔充血不能迅速消退,大脑皮层和脊髓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平静,前列腺、精囊、阴道、子宫等性器官仍然持续充血。同时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长此以往,可以引起腰痛。 当性高潮自然来临时,大脑分泌大量内啡肽。内啡肽不但令人产生欣快感,还具有止痛作用。中断性交与达到性高潮相比,由于内啡肽分泌量少,会使腰痛症状更为明显。 性学专家提醒,中老年人最好不要采用中断性交的方式延长性生...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推拿治疗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致使膝关节半月软骨撕裂,从而引发的局部肿胀、疼痛,甚至膝关节交锁等一系列综合征的临床常见病证。本病多发于青年人。 病因病机 膝关节处于半屈位,小腿处于内旋或外旋位时,若猛力伸膝或进一步旋转小腿;长期蹲位或跪位工作者,半月板受到牵拉、挤压;长期膝关节内病变,对半月板不断挤压磨损,引起半月板的退变;肥胖者体重过重,半月板本身松动或关节韧带伤后膝关节不稳定等,都是半月板损伤的诱发因素。 中医学把本病证候分类为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和肝肾亏损三型。 推拿治疗 治则治法:...
-
骨质疏松的治疗与中医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肾气虚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酸软、疼痛、双下肢乏力、关节酸痛等,且患者较易发生骨折。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则,重在调补肝、脾、肾三脏,笔者辨证分为以下3种类型治疗。 肾阳虚型:症见腰膝酸软、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脉细无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关节炎。 治宜温补肾阳,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胶、山药等。温补肾阳能提高体内性腺荷尔蒙的浓度,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常用的中药...
-
中药调治骨折迟延愈合
骨折迟延愈合是指骨折后经 3-4个月治疗,断端仍未能连接的情况,无论中医手法整复还是西医手术切开内固定,均存在此问题。近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骨折迟延愈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内方多以益肝肾、补气血,解决久病之虚,肝肾精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筋骨受到滋养,则强劲有力,利于愈合;外敷行血散瘀,荣筋养骨以改善局部条件,使迟延愈合转向愈合。 内服中药处方:熟地、鹿角片各 15克,山药、枸杞子、肉苁蓉、白芍、千年健各12克,黄芪20克,补骨脂、陈皮、干姜、党参、首乌、杜仲各10克。随...
-
治疗痹证中医走罐针刺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的内因基础上又外感风、寒、湿、热等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诱发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临床表现,且有渐进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的常见疾病。风气盛者为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上下左右走串痛疼,以腕、肘、膝、踝等处为甚,关节运动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腻,脉多浮紧或浮缓等;寒气胜者为痛痹,表现为关节或肢体痛疼剧烈,势如锥刺,痛有定处,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局部不红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等;湿气胜者为着...
-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栀子、生蒲黄、桃仁各20克,红花15 克,大黄60克。先将栀了、桃仁、红花、大黄共研成细粉,再加入生蒲黄混匀待用。 适用症及用法: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痛者。根据骨折肿胀部位大小取化瘀止痛散适量,加入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厘米,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绷带包扎。骨折有移位者,需先行复位,方可敷药,最后施以适当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外同定者,2~3天换药1次。一般5天肿痛即可消退。 河北石家庄张国发 点评:骨折肿痛属气滞血瘀之症,桃仁、红花、生蒲黄属通经活络、化瘀消肿之品;栀子...
-
中药熏洗治筋膜炎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药薰洗治疗颈肩背筋膜炎1080例,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劳损型:伸筋草、桑枝、桂枝、艾叶各25克,防风 20克,鸡血藤、五加皮、木瓜、牛膝、赤芍各15克,红花、透骨草各10克。风湿型:小茼香、防风、桂枝、羌活、伸筋草各15克,独活、牛膝、秦艽各10克,细辛5克,艾叶25克,威灵仙30克。 用法:E药共研粗粉,装入布袋中,加少许大青盐置笼屉上蒸半小时取出。根据不同类型趁热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热敷后可结合按摩治疗。一般治疗后即减轻症状,半月左右酸痛消失。 陕西西安 冯 娟...
-
郜中明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方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寒凝)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各15克,当归10克,肉桂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肾壮阳,散寒通络。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属肾虚寒凝型。症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畏寒怕冷,神倦懒动,腰背酸痛,俯仰不利,遇寒冷天气加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创方者:郜中明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亏虚)方 处方:熟地20克,白芍、茯苓、党参各15克,当归、川芎、炙甘草各10克,白术12克,生姜3片,大枣6枚。 用...
-
中医治疗各类关节疼痛的常用方法
发汗法是中医治疗各类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的常用方法。如果有风湿病,更要经常出点汗,对提高疗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汗程度 要以微微汗出为度。通俗地讲,首先要有汗出;其次要略微出汗。反之无汗则邪无所出,难以奏效;大汗,则又会导致阳气虚弱,且容易外受风寒,反而加重病情。 坚持锻炼 以轻松、缓和、有节奏感的锻炼为主,争取达到身上略微感觉出汗即可终止。 中药宜温服 药后可以喝点热稀粥,不可马上吃生冷之品。 多晒太阳 等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或散步,以自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度;经常晒晒衣...
-
中药熏洗治疗腱鞘炎
腱鞘也是肌腱的外壳,起着保护肌腱的作用。腱鞘分内外两层,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两层之间的空腔内有滑液。在关节运动、肌腱伸缩的过程中,腱鞘腔内的滑液润滑着腱鞘的内外两层,减轻摩擦。人到40岁左右,腱鞘腔内滑液分泌开始明显减少(女性更加明显),这样使得腱鞘磨损加重。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一些关节活动频繁,经年累月的摩擦使腱鞘磨损,可能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粘连,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这就是腱鞘炎。网球肘、腕部腱鞘炎女性多见;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部分年轻人过多...
-
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小儿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由于头倾向肌肉挛缩的一侧,下颏转向对侧,久之可致面部变形。也有极少数患儿为脊柱畸型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性姿势性斜颈;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和习惯性斜颈,本章不讨论。 病因病机 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初起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目前有许多说法,多数认为与损伤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也有认为分娩时期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
-
中医治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
付某,女,2008年10月9日初诊。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3年,加重3天。患者3年前因受寒出现四肢酸痛麻木,伴头项、肩背、肢体僵硬不舒,腰膝酸冷,下肢无力,遇寒加重,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颈椎CT:颈椎2~7曲度变直,5~6椎间盘突出。腰椎CT:腰椎2~4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治法:补益肝肾,祛寒胜湿,通络止痛。自拟秦防饮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5...
-
膝骨关节炎中药外洗治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时伴有关节积液,以及不同程度的局部炎症,但无全身症状为特点的关节病。笔者用中药散外洗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川乌、肉桂、干姜、白芷各30克,胆南星、赤芍各20克。水煎熏洗患膝。每日1剂,每日1次, 5日为1疗程。 广东江门 张 华 点评:此方以川乌、肉桂、干姜为主,有温而散寒、助阳补虚之功,辅以白芷、胆南星行滞通闭,助之赤芍活血散瘀,趁热熏洗患肢,感觉良好。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本草纲目》云“主大风顽痹&rd...
-
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医推拿疗法
凡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引起尾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进行性加重。先天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发生在青年人,后天性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先天性腰椎管狭窄与后天性腰椎椎管狭窄,表现为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呈均匀一致性狭窄。先天性椎管狭窄临床上少见,后天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退行性变,如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及椎板肥厚、小关节突肥大、椎间盘退变等原因使椎管容积狭小。此外,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腰椎骨折脱位...
-
中药熏蒸治疗关节疼痛
说到喝中药,很多人不愿意忍受喝中药时难以下咽的痛苦,其实通过熏蒸来轻松吸取中草药的精华。 长期坐办公室的张女士最近总感觉腰酸背痛,有时甚至都到了直不起腰的地步。去医院做理疗时专家推荐她体验了一次中药熏蒸。躺在熏蒸床上,浓郁芬芳的中药味充满房间的各个角落。这种的味道似乎有一种安神的效用,催人入眠。湿热的蒸汽将她的颈部完全包裹起来,颈部得到了完全的放松。做完熏蒸后,她感觉全身毛细血管都张开了,关节发热,身体肌肉酸痛的状态也有所改善。张女士想如果能长时间坚持下来,相信这对健康大有帮助。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
颈椎冷痛中药热敷
天气寒冷时,很多人都会感觉颈椎酸胀、发冷、疼痛,笔者临床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颈部,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适合广大人群使用。 具体方法是:艾叶、石菖蒲、生姜各120克,木瓜、老鹤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茴香15克,盐10克,混合在一起,装入纱布袋中缝好,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艾叶能散寒止痛;石菖蒲可活血、散风、祛湿;生姜能发汗解表;木瓜能祛湿;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独活能抗炎镇痛;茴香能芳香开窍;盐能消肿止痛,诸药配合在一起...
-
中药浸酒外搽治慢性腰肌劳损
临床采用中药方浸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外搽药酒的泡制:取制半夏、阿胶、牛膝、木香、制南星、当归、菟丝子、红花、续断、羌活、独活、木瓜各10克,杜仲12克,加1000毫升50度左右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3天振摇1次。 用法:患者取俯卧位,裸露腰部,取出制备好的药酒,每次10毫升,外擦痛处,每日擦3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疗效: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33例,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29例,无效 (症状未改善)6例,总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