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 第10页
- 
	
	儿童肿瘤防治“阳明大降机”理论源流浅述吕英从“阳明大降机”理论论治儿童肿瘤的临床经验 吕英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 现任南方医院李可中 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 南方医院古中医疑 难杂病诊疗中心治未病中心主任。从事中医临床近 30 年, 在儿童肿瘤防治工作中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 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证之时以 《易经》 为根本, 以 《黄帝 内经》 为宗旨, 以六经辨证为大法, 以伤寒方药为医 剑, 运用纯中医防治临床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病。立志 通过中医之路报效国家, 继承和发扬李可老中医的学 术思想, 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医师承教育之路, 培养 一... 
- 
	
	通中焦降阳明治疗肚脐红臭脐中,又名神阙,与五脏相通,为元神出入往来之门户,具和畅百脉、通利毛窍、上达泥丸、下至涌泉之能。其居人体上下、左右之中部,上为阳,下为阴,如此势成河洛阴阳二气以戊己土居中立极之象,盖一经立极,则八方交感,故神阙为百脉气机升降出入之总枢。 《难经·三十一难》指出:“上焦者……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是三焦之尊号。”脾胃表里络属,乃后天之... 
- 
	
	牙痛,阳明火郁,石膏和生甘草药物升降散为温病名方,见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组成为白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其成效为升清降浊,散风清热。笔者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上薄荷、麻黄、石膏和生甘草四味药物,治疗牙痛的效果更为明显。 患者张某,男,40岁,右下颌第一、二磨牙苦楚一周余,引起脸颊肿胀,口腔检查未见龋齿,只要牙龈红肿,口服消炎药和止痛药略有好转,但苦楚仍旧剧烈,牙龈及脸颊肿胀不消,现已影响作业和歇息,遂来进行中治疗疗。就诊时症见:右侧脸颊肿胀,按之即痛,不时呻吟,问诊小便黄,大便略干,舌诊舌红而苔略黄腻,脉诊略弦数。... 
- 
	
	不寐失眠,厥阴阳明合病 处方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恶梦、情绪烦躁,中医多从肝郁、肝火论治,但临床中有些患者的肝郁、肝火可能只是病理状态下伴见的病机,并非核心病机。本案从厥阴阳明入手,治以辛寒清热、甘寒养津,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某,女,60岁,2022年2月16日初诊。主诉:眠差、恶梦、烦燥多年。患者多年来眠差,入睡则恶梦纷纭,平时脾气急躁,动则易怒。刻诊:精神尚可,面色潮红,情绪急躁,易发脾气,舌边口唇溃疡,怕冷,夏天汗多,口干口苦,口渴欲饮,饮水多,饮凉无不适,眠差,多梦,尿频,无起夜,大便干结不畅,3~4日一行,舌暗红苔黄腻,右关洪... 
-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在急性或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也可见于继发肠道炎症之后,由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肠系膜淋巴结而致。现在小儿罹患此疾多和暖衣、厚味有直接关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粱厚味或穿衣过厚,常使小儿肠胃积热,甚者形成阳明腑实证。纵观此证,结合小儿的特点,多表现为或以外感风寒在前复加积滞,或以内热积滞在先复加外寒,总以外寒和内热积滞互见,加之小儿稚阳之体,风寒极易化热或脾胃常易积食,临床多以阳明腑实里证表现为主。 案一 刘某,女,... 
- 
	
	顽固性呃逆 气舍穴是足阳明胃经脉气注留场所孙某,女,31岁,农人,吉林省和龙县龙水村夫。于1984年5月2日初诊。患者重复发生呃逆已有三年余。呃逆常常发生,不能参加劳动,呃逆响亮,连连不止,脘腹胀满,胸闷心烦,口臭,病况时轻时重,呃逆难抑,昼夜不停,经屡次各医院(乡镇县等医院)用中西药医治,但病未彻底治愈,今呃逆发生较重,到门诊针灸医治。 取穴:气舍穴,强影响。留针20~30分钟后,止呃逆。当日因下雨受凉,半夜又复发呃逆。用上针法,1针呃逆而愈。通过1年3个月后,随访未再发呃逆,身体恢复健康。 领会: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连连呃声、令人不... 
- 
	
	出爪亮翅势 手阳明经筋出爪亮翅势导引法是鸟类的仿生导引法,脱胎于经典的导引势“鸟申”。 出爪亮翅势导引法疏导手阳明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阳明大肠经。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 手阳明经筋起于大拇指、食指,上行至头面。其常见病候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如:口干,鼻塞,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等。大肠经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分解演示】 第1步(见图1) 动作要领:两脚并拢,自上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