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 第2页
-
绿豆冻糕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本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绿豆冻糕 【原料】绿豆400克,白糖250克,洋菜20克。 【做法】将绿豆去杂,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煮烂,沥水,去壳,放入容器内捣成豆沙,挤去水分待用;将洋菜洗净,入锅,放清水适量,用小火煮至溶化,加白糖煮透,用纱布滤除渣滓。把滤出的洋菜糖汁倒入绿豆沙内,边加边搅,当洋菜糖汁加完后再用小火煮沸,倒入洁净的盘内,冷却后放进冰箱略加冷冻即成。当点心食用。 【功效】清暑利湿,解毒消肿。适用于慢性肝炎者。...
-
适用于脂肪肝患者的四个黄瓜食疗偏方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四个以黄瓜为食材治疗脂肪肝的食疗偏方,如下: 炒黄瓜片 【原料】黄瓜300克,水发黑木耳60克,植物油20克,精盐、葱花、生姜末各适量。 【做法】将黄瓜去蒂,洗净,切成片。炒锅上大火,放油烧热,先下葱花、生姜末,稍炒后再放入黄瓜、黑木耳,迅速翻炒,再放入精盐,熟时要保持黄瓜脆嫩。佐餐食用。 【功效】降脂减肥,滋阴润燥。适用于脂肪肝者等。 豆腐拌黄瓜丝 【原料】豆腐700克,黄瓜500克,香菜末30克,麻油30克,蒜泥、酱油、醋、精盐、味精、辣椒油、麻酱各适量。...
-
番茄大蒜拌黄瓜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本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番茄大蒜拌黄瓜 【原料】嫩黄瓜2根,番茄2个,大蒜4瓣,芝麻酱10克,白糖、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黄瓜刷洗干净,抹干水分,用刀拍碎,放盘中。将番茄洗净,放热水稍烫一下,剥去皮,切小块,放黄瓜盘内,撒上精盐、白糖、味精拌匀;将大蒜剥去蒜衣,拍碎,剁成泥,撒在黄瓜、番茄上面;芝麻酱放碗内,加少许凉开水调稀,浇在黄瓜、番茄上面,拌匀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渴,健胃消食。适用于慢性肝炎者等。...
-
金针菇炒双耳适用于肝炎患者
本治疗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金针菇炒双耳 【原料】鲜金针菇200克,水发银耳100克,水发木耳100克,青豆25克,胡萝卜25克,植物油50克,香油2克,精盐4克,味精3克,葱末10克,姜末2克,鸡汤100克。 【做法】将银耳和木耳去蒂,洗净,大者粗切一下。青豆洗净,用冷水发开。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长4厘米、火柴梗粗细的丝。将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下入葱、姜末煸出香味,加入木耳、银耳、青豆、胡萝卜丝煸炒几下,再...
-
苦瓜拌马兰头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本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苦瓜拌马兰头 【原料】苦瓜300克,鲜马兰头200克,精盐、香醋、味精、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苦瓜放入清水中,反复洗净其外表皮,剖开后去瓤及子,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少许精盐抓揉均匀,腌渍片刻,待用。将鲜马兰头择洗干净,入沸水锅烫一下,捞出,码齐后均匀放入盘内,并将苦瓜腌渍水滗去,把苦瓜片均匀地放在马兰头上面,另将香醋、精盐、味精、白糖等调拌均匀的汁液淋在苦瓜上,拌匀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
-
鳝鱼山药汤适用于急性肝炎者
本治疗急性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鳝鱼山药汤 【原料】黄鳝300克,鸡内金10克,淮山药10克,生姜5片,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黄鳝活杀后去内脏,洗净,切段,用开水焯去血腥、黏液;鸡内金、淮山药洗净。起油锅,用姜爆香鳝肉,加黄酒少许,再加适量清水,移入沙锅内,加鸡内金、淮山药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味精后再煮一沸即可。饮汤食肉,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导滞。适用于肝脾不调型急性无黄疸型...
-
泥鳅青皮炖豆腐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本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偏方摘取自《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泥鳅青皮炖豆腐 【原料】嫩豆腐450克,青皮15克,泥鳅300克,黄酒、精盐、味精、葱花、姜末各适量。 【做法】先将活泥鳅放净水盆中养3天,其间勤换水,每次换水时加食用油数滴,以洗净内脏泥污。青皮洗净,切碎,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半个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待凉,与嫩豆腐同入沙锅,缓缓放入泥鳅,待泥鳅钻入嫩豆腐中,由微火至小火,煨煮至沸,加葱花、姜末,并烹入黄酒少许,加精盐、味精,拌匀,待泥鳅熟烂即可...
-
适用于急性肾炎患者的食疗偏方
中医学认为,急性肾炎属于“水肿”门中的“风水”、“阳水”、“肾风”、“溺血”等范畴。其辨证分型为风水泛滥、湿毒侵淫、水湿浸渍、湿热内室、下焦热盛和阴虚湿热等。 【偏方:荷叶凤脯】 原料:鲜荷叶1张,蘑菇250克,鸡肉200克,火腿100克,白糖、生粉中50克,芝麻油30克,葱20克,姜15克,绍酒30克,食盐少许,清汤300毫升。 制法:将鸡肉、蘑菇切成2厘米的薄片;火腿切成20片;姜、葱洗净后切成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根,切成20块小三角形。将蘑菇用沸水煮透捞出,用凉...
-
自制葱白消炎止痛膏用于临床有特殊疗效
河南孟津县朝阳乡卫生院外科主治大夫丁新宇,根据祖国中医理论,用葱白、白糖、赤小豆粉配制成一种新型消炎止痛良药——葱白消炎止痛膏。通过4年的临床实践,该药对挤压伤、扭伤、创伤、手术切口伤、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胸疼、心绞痛、腰疼、关节炎、男性结扎后睾丸肿大、淤结症、手指瘭疽等均有特殊疗效。 该药的制作方法:用三分之二的葱白茎,加三分之一的白糖,在蒜臼内捣成泥状,然后加适量的赤小豆粉,调成糊状即可。 使用方法:将药膏敷于手术部位,再用纱布包扎,2天换一次药,4天后即可拆线。其他伤口病患,将药膏敷于患处,...
-
靶向医治技能用于肿瘤医治
靶向,顾名思义就是对特定方针采纳的举动。现在在肿瘤界广为推崇的靶向医治被认定为针对性极强的医治手法。某种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地挑选致癌位点来结合发作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逝世,而不会涉及肿瘤周围的正常安排细胞,具有进步作用、下降副作用的作用。 靶向医治技能用于肿瘤医治似乎是医疗界约定俗成的概念。事实上,但凡某一药物具有挑选性结合某一位点发挥特异性成效的特性都归于靶向医治技能。比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其间能够挑选性按捺环氧化酶-2的药物,与早些时候出产的非挑选性消炎镇痛类药比较,就称得上是靶向性消炎镇痛...
-
益气固本汤加减用于肿瘤术后调理
周某某,女,49岁。主诉:咳嗽5个月。2011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咳嗽,中西药治疗二个月无效,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样改变,后经多项检查确诊为肺癌,予胸腔镜行右下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病理定性为高分化腺癌。术后咳嗽略有减轻,但多次复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求治中医术后调理。 刻诊见患者形体虚胖、面虚欠润、偶闻干咳。自述干咳无痰,呈刺激样咳嗽,无胸闷憋喘,乏力明显,动则汗出,食欲一般,二便自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 依据舌脉症状,为痰浊瘀...
-
鹅血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研究
鹅血营养价值丰富,古代即已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更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确切,服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鹅血,又名家雁血,来源于鸭科动物鹅的血液,性味咸平,无毒,入心、肝、胃三经;有通膈解毒、化瘤软坚、补益元气、温胃开津等功效。鹅血中富含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临床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中药学古籍早就有鹅血药用性能的记载,《本草从新》述其“愈噎膈反胃”,《本草求原》言:“苍鹅血,治噎膈反胃;白鹅血,能吐胸腹诸血虫积”。《本草纲目》记载其能“解药毒”。近年来报道,鹅血用于各种疾病的...
-
中医抗癌方用于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及化疗后的治疗
陈伟民,1957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从医38年,擅长中医男科、肿瘤诊治。现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与方剂学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义乌復元医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担任《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民间疗法》《中国医药导报》等10余家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方药组成:藤梨根30~40克,水杨梅根30~40克,薏苡仁30~40克,黄芪20~30克,白花蛇舌草15~20克,三叶青12~15克,...
-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与之功效相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与此类...
-
栀子消虑汤用于治疗焦虑性脾胃病
王庆其,男,1944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第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从事《内经》教学工作40余年,对《黄帝内经》理论的临床运用与文化价值研究有较深造诣。 组成:山栀12g,淡豆豉12g,黄连6g,莲子心12g,灯心草6g,连翘12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柏子仁12g,天麻12g,枳壳12g,郁金12g。 功效:清火消虑,疏...
-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虫咬皮炎是指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蚊、蜂、蜈蚣、臭虫等,多见于害虫孳生的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邪毒积聚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为治,用某些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1、南通蛇药片 取本品3-5片,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外搽患处,轻者每半小时1次,重者见药液干后即搽。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可见明显减轻,一般用药3-5天可痊愈。 2、新癀片 取本品5-10片,研为细末,用凡...
-
湿敷疗法用于瘙痒剧烈的体癣
体癣是除毛发、掌跖、甲及腹股沟以外的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家养动物最常引起体癣,如本人患有头癣或足癣、或者与患者有密切接触、接触污染衣物或家具也有可能引起体癣。常表现为感染从侵入皮肤的部位离心性播散,中央消退,形成典型的大小不等的环状损害,也可为弓形、螺旋形等。皮损大多有鳞屑,自觉瘙痒和烧灼感。 笔者运用此疗法使用于瘙痒剧烈的体癣,瘙抓后半有少量渗液,皮疹呈局限性,孤立散在者,可取:百部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苍耳子10克,半边莲10克...
-
用于婴幼儿出痱子的治疗
夏季高温湿热,人比较容易出汗,一旦排汗孔阻塞,排汗不畅,就容易长痱子。其中,婴幼儿的皮肤比较细嫩,汗腺功能也还在发育阶段,当汗液不能快速蒸发时,就会浸渍表皮的角质层,导致汗腺导管口闭塞,使汗液潴留,如状况持续没有改善,久之就会产生痱子。 一般来说,只要痱子的症状并不严重时,在温度下降、干燥通风的环境下,痱子会自行消退。如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可运用中药内病外治疗法进行治疗。 中药内病外治法,就是采用中药制剂,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此种治疗方法,以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