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64页
-
中药内服配合外用朱红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患者,男,91岁,主因“右下肢破溃4年”接收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右足踝外侧破溃,自身未予重视,后创面逐渐增大,疼痛明显,于当地西医院行植皮术后创面愈合,3年前反复破溃,予西医外用药抗感染至今未愈。遂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入院症见:右外踝皮肤破溃,疼痛明显,纳少,眠差,小便频,夜尿3次,大便干,日一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静脉曲张病史30余年。 查体:右踝可见3*6cm疮面,深约0.3cm,基底部组织色暗,创面少量脓性分泌物。右足背肿胀,伴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趾甲粗糙、增厚,双侧股、腘、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皮肤瘙痒分部位用药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最初仅厨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局pa性皮肤瘙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 瘙痒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在治疗上首先应去除可能的病因(如内脏疾病),同时应减少洗澡、用碱性洗浴晶对皮肤的刺激,不吃鱼、虾、蟹等致过敏或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当然,用一些对症的外用...
-
皮肤瘙痒擦点自制药酒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是气滞血瘀导致,患者常因搔抓使皮肤出现抓痕、湿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治疗宜采用活血凉血之方,如此才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在此介绍一自制药酒方,坚持涂抹有望治愈。 方法:取百部、土槿皮、当归各10克,加入高度白酒浸泡,以没过药物两横指为度,浸泡7 天后,用药液涂擦患处,每日涂药2次。直至痊愈。 方中百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杀虫、止痒功效;土槿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经酒浸泡后,浸出的土槿皮酸对致病真菌有抗菌作用;配以当归活血化瘀,三味协同增...
-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中药方
笔者发现,有个别中医大夫一见到带状疱疹就直接选用龙胆泻肝汤(丸)治疗,这是不应该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 “缠腰火龙”、“ 缠腰火丹”、“ 蛇丹”、“蛇串疮”、“ 蜘蛛疮”范畴。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性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初次感染发作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在年老体弱免疫功能减弱时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从而大量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大都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一般在发疹前...
-
丹毒(湿热下注)方药:三仁汤加味
任某,男,32岁。2018年5月9日初诊,诉半年来右小腿反复红肿疼痛,用消炎药虽可缓解,不久又犯。本次发作小腿红肿半月,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经抗生素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右小腿中下约三分之一面积焮红肿胀,舌苔灰白厚腻。 诊断:丹毒(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四妙汤加味:苍术12g,黄柏15g,川牛膝15g,生薏仁20g,金银花20g,苦参12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半夏10g,厚朴10g,土茯苓15g,党参18g,炒白术15g,黄芪30g,生甘草8g...
-
秋季皮炎的中药治疗
秋季天气转凉,空气干燥,加上花粉飞扬,风沙四起,故是皮炎的多发季节。患上皮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心情,严重者可转为慢性者甚至导致心身疾病。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常见秋季皮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皮肤瘙痒症 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和色素沉着,而无原发性皮损。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 用药参考1.内服法:可口服乌蛇止痒丸,每次...
-
带状疱疹 一味中药可治
带状疱疹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菟丝子粉治疗本病26例,获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26例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25~66岁。患者均于一侧腰部或胸部、头面部、颈部出现云片状红斑,继而出现成簇疱疹,小如粟米,大如绿豆,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各簇疱群之间皮肤正常,自觉患处痛如火燎。患者多曾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而来诊。 二、治疗方法 到药店购买菟丝子炒至表面呈黄色,微鼓起时取出,摊凉后立即研磨成细粉,备用。用时将菟丝子粉用芝麻油调成糊状,外涂于患者疮面,每日6~8次,3 日为1疗程。...
-
带状疱疹_中药方集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 位,但以腰背为多见。病人感染病毒后,往往暂不发生症状,病毒 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时才引 起发病,如感染、肿瘤、外伤、疲劳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等。本病好 发于三叉神经、椎神经、肋间神经和腰底神经的分布区,初起时患 部往往有瘙痒、灼热或痛的感觉,有时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 振等前驱期症状,随后有不规则的红斑、斑丘疹出现,很快演变成绿 豆大小的集簇状小水疱,疱液澄清,周围绕以红晕。数日内水疱干 涸,可有暗黑色结痂,或出现色素沉着;与此同时...
-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虫咬皮炎是指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蚊、蜂、蜈蚣、臭虫等,多见于害虫孳生的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邪毒积聚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为治,用某些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1、南通蛇药片 取本品3-5片,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外搽患处,轻者每半小时1次,重者见药液干后即搽。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可见明显减轻,一般用药3-5天可痊愈。 2、新癀片 取本品5-10片,研为细末,用凡...
-
老年红斑狼疮应当坚持中成药调理善后
老年红斑狼疮 一般而论,系统性红 斑狼疮多发生在18~40岁 之间,对发病较晚,年龄在 50岁以上的红斑狼疮,往 往被忽视或漏诊,因而,老 年红斑狼疮应运出现。 老年红斑狼疮除具备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同的临 床证候外,对老年人要特 别重视下列证候的诊查: 关节病变主要侵犯手部的 小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内脏损害,以肾损伤、胸膜 炎、心包炎、肺实质病变以 及肝脾肿大较为突出,其 发生率在23%~55%之间。 人进入中老 年,脏腑功能衰 退是其共有的生 理现象,然其施治又以阴 阳偏虚者居多,故老年性 红斑狼疮分肺阴虚损...
-
中医缠腰火龙 中药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龙,主要以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继之呈簇集水泡,伴明显神经痛为特点,中药外治法可收到较好疗效。 方一 仙人掌(鲜)50克,去刺,去皮,捣为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方二 黄连、半边莲、明矾各10克,白芷、细辛、川乌、雄黄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方三 生白石灰500克,大黄片100克,麻油适量。将生石灰用水泼成末,和大黄片同炒,当生石灰变为桃红色时,去大黄,将石灰过细筛,用麻油调成膏...
-
运用自制蜂蜜药膏治疗瘢痕
瘢痕是因意外烧伤、烫伤、严重 外伤后遗留的瘢痕.有一些患者身 上会长出硬而隆起的疙瘩瘢痕。有 痒或疼痛的感觉。运用自制蜂蜜药膏治疗瘢痕.可获良效,现介绍如 下。不妨一试。 白芷、白及、炮甲、五倍子各10 克,冰片5克,蜂蜜80克,食醋80毫 升。将白芷、白及、炮甲、五倍子同研 成细粉.将食醋与蜂蜜加热至80℃~ 100℃.然后加入药粉、冰片.搅匀成 膏。冷却后装瓶备用。使用时,先用温 开水将瘢痕表面清洗干净。取药膏均 匀涂在患处,厚约0.1毫米,用消毒纱 布外敷包扎,以纱布不湿为度,隔日 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
-
刘明应用中医药治疗脂质硬皮症的经验
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LDS)是下肢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好发于小腿下 1/3 处。临床表现为小腿皮肤 片状红斑、丘疹、硬斑、瘀斑、色素沉着、皮肤粗 糙增厚、苔藓样变,患者多因瘙痒搔抓后继发感染, 重者可形成难愈性溃疡甚至引起皮肤坏死,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刘明教授对于 LDS 治 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重视 LDS 的临床分期及 鉴别诊断,并结合古代文献、临床经验对 LDS 的中 医分型、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提出了见解如下。 1 重视 L...
-
慢性单纯苔藓外治中药方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藓,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该病发病初期仅有自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糠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边界清楚。好发于颈后、肘窝、腘窝、股内侧、尾骶及腕、踝等处。临床可选择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取老黄瓜500克,冰片10克。将老黄瓜捣烂如泥,取其汁加入冰片充分摇匀后涂搽患部。每日3次。 ...
-
老年性皮肤瘙痒穿药衣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表皮缺乏皮脂滋养,就会出现萎缩、干燥等现象,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如天气寒冷、饮食不节、洗浴较勤、情绪激动等,很容易引起瘙痒。而将具有杀虫止痒、祛风润燥功效的中药做成一件药衣贴身穿着,则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方法是:取百部、苍术、白藓皮、防风、丹皮各30克,加水600毫升,煎煮半小时后过滤。取贴身内衣(纯棉最好)2~3件浸入药液中,2小时左右捞出晾干后即可着身。每件药衣穿一周左右,能有效防止老年皮肤瘙痒。【《中国老年报》2月5日】国艺文 ·冬天皮肤瘙痒治疗4方 ·皮肤瘙痒方(老年性皮...
-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强烈的疼痛。此病造成的疼痛有几个特点,一是周期长,疹前、疹期和疹后三个疼痛期衔接;二是“先痛后肿”,“肿而又痛”;三是疼痛剧烈。如果病毒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第一支或第二支,不但可引起眼部的广泛损害性疼痛,而且还会出现剧烈头痛,所以,《诸病源候论》将带状疱疹的疼痛形容为“惨痛”。 如能早期应用中药外治法,对治疗...
-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补气养血为本
隆冬季节许多中老年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中老年人由于本身就气血虚弱、皮肤衰老、腠理不固,加之外出后,又感受风邪的侵袭,所以就会出现皮肤瘙痒、千燥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治疗风证应以补气养血为本,祛风止痒为标,标本同治,从根本上消除瘙痒。下面介绍几则药膳以供选扦。 黄芪血藤肉汤 黄芪25 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 充(切片备用)。黄芪、鸡血藤择净,放入药锅加入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汁,加叨女/的猪瘦肉片煮,快熟时加入食盐少许,熟后即...
-
春季肤痒中药有方
春季,很多人的皮肤都会变得干燥、敏感、瘙痒。这时人们往往会在脸上涂抹一些无刺激性的润肤霜,也不少人会选择使用一些药膏。但是,专家提醒,药膏,特别是激素类药膏,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病。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想通过抹药膏滋润皮肤,反而将脸“整”得像张“关公脸”的女性。经皮肤科医生检查后得知是因长期外用激素类药膏,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春季气候普遍是干燥多风,空气中播散的花粉,易致皮肤过敏,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不少人养成了只要哪里痒,就用药物软膏来对付的习惯。但这样做如果不对症,反而会加重病情,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
药浴治秋冬皮肤瘙痒
天冷了,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加之用热水过度烫洗,易泛发全身瘙痒,这就是老年皮肤瘙痒症,是秋冬季节常见病,常为阵发性,睡前、神经紧张、气候变化、饮酒或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容易诱发。重者瘙痒常难以忍受,不停地搔抓。 这里介绍一则中药洗浴方,对老年皮肤瘙痒有良效。 取透骨草20克、侧柏叶20克、皂角10克、白矾15克,将以上四味药装入棉布包内,加水2500毫升,煮开之后,取出布包(布包内药可重复使用2次)。取药汁,兑水至37度,洗浴20-30分钟,每天1—2次,连续15~20天。 此方可以疏通经络、活...
-
祛风止痒 荨麻是良药
荨麻又名焮麻、萱麻、蠚麻、麻叶荨麻、蝎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坡、林边或沟边,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全草及根皆可入药。现代药学研究表明:荨麻全草含有多种维生素、鞣质。茎皮主要含蚁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质等。荨麻其味辛、苦,性寒,有大毒。有祛风止痒,活血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风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是祛风止痒的良药。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等病。 荨麻疹:荨麻10~30克,水煎取汁150毫升,分3次温服;或取麻叶荨麻鲜苗,捣烂取汁,涂擦患处。 ...
-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验方治
活血祛风汤: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蝉衣6克,马勃9克,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瘀、和营消风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 三石水:炉甘石90克,滑石90克,赤石脂90克,冰片9克,甘油150毫升。上药研末,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药水。用时摇匀,用毛刷涂于皮损部位。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 乌蛇驱风汤:乌蛇10克,蝉衣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8克,黄连5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
小满节气 药浴可清热止痒
这段时期的节气为小满节气,气候炎热,湿气比较重,所以,市民更应该在身体的调理,养生方面则应该注重除湿清热。广西友和古城大药房古城路总店药师宋俭生说,多吃点茯苓和薏仁米,对除湿清热有良好的作用,女性朋友要注重补血补气,可服用阿胶补血颗粒等。 而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天气也越来越炎热潮湿,在医院的皮肤科里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时候不少孩子都开始长痱子、皮疹等各类夏季多发的皮肤病。为了预防身子长痱子、生痤疮,同时可驱邪迎个好兆头,很多市民有用中草药沐浴或者烟熏家室的习俗,那么,选择哪一些中草药用来沐浴或烟熏较好? 宋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