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65页
-
治神经性皮炎对症选药
神经性皮炎以皮肤苔藓样病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病因不明,一般认为系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搔抓、摩擦、日晒、多汗、饮酒等因素或其他机械性、物理性刺激,以及胃肠、血液循环或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或病灶感染等,对本病的发生可能都有影响。中医认为本病与肝郁、湿蕴、血虚有关,用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较好。 肝郁化火型:皮疹颜色红,瘙痒不休,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满,心悸,口干,舌边红,舌苔黄或黄腻。治疗宜清肝泻火,可选用加味逍遥丸,口服。一次6 克,一日2次。 风湿蕴阻型:皮疹颜色淡褐色,相互融合成片,肥厚粗糙,瘙痒多...
-
尿布皮炎溃烂中药外治效佳
尿布皮炎是婴儿在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潮红和湿烂现象,俗称“红屁股”,又叫“婴儿臀部红斑”。婴儿的皮肤既薄又嫩,如不及时更换被尿、粪浸湿了的尿布,就可能引起皮炎。有些年轻的父母常在尿布外面再裹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更不透气,更容易发生皮炎。另外,尿布太粗糙、残留在尿布上的肥皂没有漂洗干净、潮湿结了块的爽身粉等均可引起尿布皮炎的发生。中医称尿布皮炎为“猴头疳”。认为是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湿热蕴结皮肤所致,治宜清热燥湿。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治尿布皮炎已溃烂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在介绍如下: 取地榆、紫草各10克,冰片1克,共人植物油中炸...
-
中药内服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
愈来愈多的激素类外用药,应用不当,会给患者尤其是面部肌肤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少患者面部只要有痒感,便用激素类外用药外搽,久而久之导致激素性皮炎,症见面部红色斑片,自觉干燥、灼热、发痒等。笔者临床体会,中药内服治疗本病,获效良好。 组方:生地黄15~30克,牡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第3煎药液待凉后,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至皮损完全消退,热痒感症状消失。 方中生地黄味甘苦寒,可清热滋...
-
脓疱疮即黄水疮疮 取黄花蒿加水煎取药
脓疱疮,即黄水疮疮,是夏秋季常多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本病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有关。选用中药青蒿、白矾煎洗,对本病有较佳作用。 办法:取黄花蒿(即青蒿)鲜品150g,加水煎取药液800~1000ml,药液趁热加白矾(或食盐)10g,溶化其水,药液凉后,用消毒药棉签或纱布,蘸液外洗疮面。每日迟早各1次,连用3天,1日1剂。本方可治脓疱疮、湿疹等。 中医以为,夏日脓疱疮多发,主要与暑湿交蒸、湿热蕴结皮肤有关。黄花蒿归于青蒿的一种,主要有清热解暑,除蒸功。《神农本草经》曾载:青蒿“主疥...
-
激素性皮炎中药外治方
皮肤干燥发痒,有少许细薄屑者:白鲜皮、白芷、当归各10克,共研细粉,加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调匀外搽,每日1次。 皮肤灼热痒剧者:白鲜皮、茜草根、牡丹皮、地榆根各30克,加水适量煎煮,待稍凉时,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5~10分钟换1次。也可用炉甘石粉、白鲜皮粉、滑石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皮损处,每晚1次。 皮肤无灼热,只有较剧烈痒感者: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薄荷各10克,加水适量煎煮,待稍凉时,用软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也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加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治...
-
肛周瘙痒中药外洗方
肛周瘙痒常令人坐立不安,这可能与局部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微生物容易孳生、长期摩擦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虫邪所致,用苦参、白鲜皮、花椒煎水外洗,常能收到较好效果。 苦参功能为清热、燥湿、杀虫,对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大肠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治疗湿疹、疥癣的良药。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主治皮肤瘙痒、渗出糜烂,对皮肤真菌有突出的抑制作用。花椒局部外用,既能杀虫,又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因而止痒力大。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三种药各取30克,常规煎煮,取汁备用。如果局部皮肤细嫩,可以淋洗或熏洗;如...
-
风吹后皮痒食黄芪药膳
春季刮风较多,许多中老年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春季主气为风,中老年人由于本身就气血虚弱,皮肤衰老,腠理不固,加之外出后又感受风邪的侵袭,所,以就会出现皮肤瘙痒、干燥等一系列不适的症状。黄芪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与其他的一些食材配伍制成药膳,对缓解风吹后皮肤瘙痒有良效。 黄芪大枣粥:黄芪10克、大枣6枚、粳米100克。黄芪用纱布包好,与大枣、粳米同熬粥,粥熟后去药包即可食用。此为1 日量,分早晚2次服食,连续7 天。 芪归羊肉汤:黄芪30克、当归10克、羊肉200克。将黄芪、当归择净,纱布包好;羊肉洗净,切...
-
药粥疗治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好发于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对于该病,不妨采用以下粥疗方。 一、苡仁百合粥: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大米150克,白糖30克,将苡仁、百合、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每日1次,每次喝粥150克,具有清热,祛湿、止痒的功效。 二、莲子黑米粥:莲子30克,红枣8颗,黑米100克,百合20克,冰糖30克。莲子洗净,去心;红枣洗净,去核;百合洗净;黑米淘洗干净;冰糖打碎成末。黑米、红枣、莲子、百合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
-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6~68岁;病程3~18天,’其中发病后 1~2天内就诊者25例,5天内就诊者7 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及皮损。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芙蓉叶、泽兰各等份。 制法:上药研成细粉,另取4倍量的凡士林,加热至。70%~80%,使之熔化,待温度降至40~C1~j.,将上药加人凡士林中,调成20%软膏,装入消毒密封罐内备用。 用法:使用时先用...
-
可治水痘的中成药口服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斑疹和丘疹为特征。尤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中药口服液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其中几种。 双黄连口服液。本晶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可使用,常用于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等。每次1支,每日3次。治疗水痘,外可祛时邪风毒;内可清除湿热,对水痘出疹期、脓疱期、恢复期皆有效用。脓疱期局部外用有收敛固痂及抗病毒作用。 复方大青叶合剂。由大青叶、金银花、大黄、羌活组成。具有清...
-
子时皮肤瘙痒 中药验方
张某,男,68岁。2011年2月19日初诊。述其全身皮肤瘙痒3月余,经服西药氯雷他定、依巴斯丁片、扑尔敏片及外涂药膏等,只能一时缓解,移时仍痒,服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中药30余剂,稍有小效,然终不能愈。 刻诊:全身皮肤瘙痒,抓痕累累,上午较轻,午后稍重,以夜间子时最甚,常服安定片方能入睡。伴口苦、咽干、心烦急躁,溲短赤,大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风瘙痒,证属少阳枢机不利,胆经蕴热,郁于肌肤所致。 拟小柴胡汤化裁,药用柴胡24克,黄芩、北沙参各10克,甘草9克,大枣10克,地骨皮、白鲜皮各20克,生龙骨30克...
-
皮肤瘙痒中药洗治
瘙痒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症见皮肤瘙痒难忍,或伴皮损、斑疹、血疹、结节、脓疱、水疱、糜烂、溃疡、皲裂、苔藓样变,或伴皮肤潮红、肿胀,以及出现炎性病变及皮肤色素沉着等。近两年多来,笔者自制中药散用于临床,共收治各类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急性皮炎,手足癣,疥疮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 治法:千里光、薄荷、石菖蒲各40克,白鲜皮、白芷、苍术各30克,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龙胆草、土茯苓各50克,金银花、大黄各60克。先将诸药烘干,研成细末,分别包装备用,每包100克。每次1包或半包,1日2次,用开水浸泡待...
-
外阴过敏中药熏洗
药物及其它化学药品引起的外阴皮肤的过敏性反 应,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西医治疗较困难,没有特殊 有效的方法,中医采取药物熏洗的方法疗效颇佳,现介 绍如下。 药方:蛇床子、苦参、黄柏、白鲜皮各15克,明矾、 川椒各10克,百部、地肤子各30克。 用法:诸药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待温 度适宜后用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0-15分 钟。 贵州六盘水 陈嘉伟 点评:熏洗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药结合 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汽,作用于肌肤,使皮肤毛孔开放,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从而改善局部血液...
-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尿布皮炎为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由于会阴部、臀部经常受到湿尿布浸泡,尿液中的尿素刺激皮肤,尿布上残留粪便也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形成尿布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侵袭,当以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为治,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家长注意使用纯棉、柔软的尿布,做到勤洗勤换,注意保护皮肤,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将患处冼净擦干,然后均匀涂搽京万红软膏1次,复盖皮损面,每天换药1次,轻者1~3日,重者5~7日均可获愈。 2.金银花、连翘、蒲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