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第32页

经验 第32页

  • 治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经验

    治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经验

    经验方:黄连、黄芩各5克,生地 10克,紫草、地榆、白头翁、当归、桃仁各9克,枳壳6克,木香、大黄(后下)、甘草各3克,芒硝1.5克(冲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用药1~3周。 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21例,痊愈18例,无效3例。...

  • 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

    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痛”、“胃痞”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失其和降,胃气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胃痛;或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临证时我们发现肝气犯胃致胃部不适者多见。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经验方:丁香30—60克。 用法:将丁香研为细末,加75%酒精调和,对酒精过敏者可用开水调和,然后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厘米,用纱布及塑料薄膜覆盖,周围以胶布固定。 疗效:本方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患者20例(用药1次者15例,3次者5例),用药2小时后可听到肠鸣音,4~8小时排便、排气。...

  • 中医药治疗慢性泄泻久病不愈经验

    中医药治疗慢性泄泻久病不愈经验

      慢性泄泻常以脾肾亏虚为本,虚实夹杂,其久病不愈,并非邪气之盛,而是正气不足,无力驱邪,病邪留滞,更伤正气,互为因果,迁延缠绵。故补脾肾之阳气,增强抗病能力,是祛除病邪的先决条件。此外,情志不遂也是慢性泄泻久病不愈的另一重要因素。   泄泻又称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中医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   慢性泄泻是指泄泻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每天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大便有时带有...

  • 治疗喘咳的经验方

    治疗喘咳的经验方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一治疗喘咳的经验方,命名曰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症见喘咳气短,动则加重,吐痰不利,唇甲紫绀者。验之临床,每有良效。   该方由白芥子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炒)15克、葶苈子20克(包煎)、五味子10克、附子10克(先煎)、车前子30克(包煎)、补骨脂10克、大黄6克(后下)、前胡15克、白前30克、杏仁10克、紫菀30克、川贝(冲)10克、水蛭10克、皂角10克组成。每日1剂,水煎2次,共300毫升,取150毫升分早晚温服。如果是老年虚喘,动则加剧,可...

  • 杨牧祥治慢性胃炎临证经验

    杨牧祥治慢性胃炎临证经验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胃镜诊断的普及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进展,慢性胃炎的确诊病例逐渐增多,据统计,慢性胃炎约占门诊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由于浅表性胃炎可逐渐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引起中西医的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嘈杂”、“吐酸”等范畴,尤以胃痛为主症。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素问·举痛论...

  • 治顽固性哮喘经验

    治顽固性哮喘经验

    经验方:黄荆子、枸杞子各30克,莱菔子、葶苈子、苏子、五味子各15克。纯白雄稚鸡(白毛小公鸡)1只。 用法:用丝线将公鸡勒死,除去内脏,洗净,将6味中药混匀包好置于鸡腹中,棉线缝好。放置瓦锅内,加水3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吃鸡肉喝汤。 隔日1次,14日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顽固性哮喘患者19例,治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

  • 治肺结核咳血经验

    治肺结核咳血经验

    经验方:白芨、生大黄各50克。 用法:将白芨与生大黄烘干,混匀,研成粉末,每次取6克药粉,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 疗效:本方治疗肺结核咳血患者68例,服药3日后,显效(咳血停止)46例,有效(咳血减少)18例,无效4例,显效率达67.%。...

  • 治急性菌痢经验

    治急性菌痢经验

    经验方:地锦草(鲜品)70—100克(重症加倍)。 用法:将地锦草加水煎汤,再酌加蜂蜜或白糖少许矫味。分3次服,每日1剂。或频煎代茶饮服。连服7日为1疗程。忌用其他药。 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42例,治愈39例,缓解3例。服药后如有腹胀不适感,减少药量后消失。...

  •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以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呃逆多数可自行停止,但也有极少数病例连连作呃昼夜不停,令人十分痛苦。下面结合两个顽固的呃逆病例谈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病案1   田某,男,72岁。   患者于一个月前因生气后饮酒引起呃逆频作,接连不断,昼夜无休止。有一次曾因严重呃逆而致气闭晕厥,经抢救恢复,唯呃逆依然。在当地用过中西药物未见功效,后转京诊治。到某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食道以及胃肠系统均未发现异常。诊为“膈肌痉挛”。由于治疗未见好转,前来我院就...

  • 治胃痛 胃石症 胃心综合征经验方

    治胃痛 胃石症 胃心综合征经验方

    治胃石症方 处方:白术、鸡内金、枳壳各15 克,党参10克,槟榔、木香、甘草各 6克。大便于结者,加大黄6克。每 日l剂,水煎分3次服。小儿用量 酌减。 主治:胃石症,中医辨证为气滞 型,症见食用大量黑枣或柿子后,上 腹痞满,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大便 干结难出,舌淡苔白,脉弦。经胃镜 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诊。 郑嘉礼 治食欲不振方 处方:山药15克,莲子(去心)12克,鸡内金9克,糯米50 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剂。 主治:脾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泻,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朱绘雯 治...

  • 全国名老中医治支气管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支气管炎经验

    印会河,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源于《医门法律》,印氏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经验。 方药组成:冬桑叶、黑芝麻(打)、杏仁、阿胶珠、枇杷叶、石斛各10克,桑白皮、沙参各15克,麦冬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 功用:清热润肺。 适应证: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行放射治疗后等中医辨证属燥热伤肺型的患者。症见咳喘无痰,或咳吐白色泡沫,质轻而粘,甚难咳出,咽干口燥,颊热面赤,口渴思饮,舌质红,舌苔少...

  • 治肠结核经验方

    治肠结核经验方

    经验方:紫皮大蒜适量。 用法:第1疗程:服用紫皮大蒜每次25克,每日服3次,连服10日;第2疗程,每次服紫皮大蒜20克,每日3次,连服20日;第3疗程:每次服紫皮大蒜15克,每日3次,连服30日;第4疗程:每次服紫皮大蒜10克,每日2次,连服12个月。均于进餐时一同服用。 疗效:本方治疗肠结核患者30例,全部有效,且多数病例疗效巩固。...

  • 治疗萎缩性胃炎治疗经验介绍

    治疗萎缩性胃炎治疗经验介绍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邓沂教授曾跟随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侍诊学习,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师从邓沂教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的治疗萎缩性胃炎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病由中焦气机壅滞不通   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甚至数目减少,并伴有肠化生等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综合临床症状,邓沂教授认为此病属中医“胃痞”、“痞证”等范畴。“痞证”在中医文献中有具体描述,《伤寒论》载...

  • 治急性肠炎经验

    治急性肠炎经验

    经验方:地锦草30克,炒山楂、炒黄芩、车前子、藿香各15克,木香10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2日。 疗效:本方治疗急性肠炎患者43例,治愈36例,好转4例,无效3例。...

  • 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经验方:党参、白术、茯苓、白芍各15克,陈皮、防风、炙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10天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7例,治愈62例,有效17例,无效8例。对45例随访半年,复发3例。...

  • 花蕊石治出血证经验方

    花蕊石治出血证经验方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肝、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肠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根据失血量大小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则危险性大,死亡率占10%左右。 经验方:花蕊石(醋煅)60克,白及40克,大黄炭 20克,三七、甘草各10克。 加减:上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出血者加海螵蛸15克;结肠或小肠出血者加地榆炭30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粉,装瓶密封。用时成人每次取10克,沸水调服,每日3次。出血量多及病重者4小时服...

  • 徐景藩治炎症性肠病其论治经验总结

    徐景藩治炎症性肠病其论治经验总结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卫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其病介于“泄泻”、“痢疾”之间,诊为“下利”较为实际,若病程在3个月以上,又可称为“久利”。笔者兹就其论治经验总结如下。 徐景藩认为,脾居中焦与胃相合,若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水走肠间而为下利泄泻。若湿邪内蕴,肠腑传导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瘀滞,兼以湿热损伤脂膜、血络,则便泄并带...

  • 治哮喘经验

    治哮喘经验

    经验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取30克, 加沸开水100—150毫升,或将细末再煮沸3—5分钟,取药液温服。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哮喘患者35例,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4例。...

  • 治百日咳经验

    治百日咳经验

    经验方:鲜马齿苋0.25公斤,百部6克。 用法:水煎2次,合并两次药液,再水煎浓缩至150毫升,分3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百日咳患者61例,痊愈42例,显效(痉咳消失,偶有一般性咳敕)8例,有效6例,无效5例。...

  • 治颈淋巴结核经验

    治颈淋巴结核经验

    经验方:猫爪草10克,蜈蚣1条。 用法:两药研成细末,混合,于清晨空腹1次服下。儿童药量减半。 疗效:本方治疗颈淋巴结核患者230例,服药20~90日,结果治愈208例,无效22例。...

  • 治疗脾胃病名中医花金方经验

    治疗脾胃病名中医花金方经验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花金方副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来,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脾胃病的治疗辨证细微,用药精准,疗效甚佳。笔者有幸跟随花金方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于下。   脾胃病大多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气机上逆”等范畴。脾胃病患者症状甚为相似,临床上需详辨其虚实、寒热、升降。花金方认为临床常见脾胃病证型可分为脾胃气滞、脾胃湿阻、脾气虚、脾阴虚、胃阴虚、脾胃虚寒、脾肾阳虚等证型...

  • 治小儿难治性迁延性肺炎经验

    治小儿难治性迁延性肺炎经验

    经验方:板蓝根18克,钩藤、竹茹、木瓜、僵蚕、银杏、百合各9克,地龙6克,红花、青黛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小儿难治性迁延性肺炎患者52例,痊愈46例,好转2例,无效4例。...

  • 治燥咳经验

    治燥咳经验

    经验方:马兜铃、杏仁、牛蒡子各12克,阿胶(烊化)、甘草各10克。 加减:感受凉燥者加苏叶、紫菀、款冬花各12克,桔梗、荆芥各10克,感受温燥者加桑叶、栀子、黄芩各10克,梨皮20克;燥热犯肺者加生石膏、鱼腥草各20克,知母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燥咳(干咳无痰或少痰)患者36例,痊愈27例,好转4例,无效5例。...

  • 治痢经验方

    治痢经验方

      痢疾主因外受寒湿、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气血阻滞,络伤血败,以致脓血下痢。在临床上有寒湿痢、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虚寒痢之分,在治疗方法上,临床多有“痢无补法”之说。使用清热利湿、导滞通下的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祛除湿热,匆使稽留,在治疗上属于反治法,以达“通因通用”。如果湿热积滞不清,徒用补中止泻何益?如湿热既清,则肠胃调和,下痢自止。   关幼波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痢无补法”有其独特的见解,并研制了...

  • 治小儿咽喉炎性咳嗽经验

    治小儿咽喉炎性咳嗽经验

    经验方:防风、百部、蝉蜕、黄芩、前胡i天冬各10克,射干、桔梗各6克,连翘15克,青黛3克,海蛤壳12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小儿咽喉炎性咳嗽患者70 例,治愈51例,好转10例,无效9例。...

  • 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经验方:生黄芪、淮山、生牡蛎各36克,白术、陈皮各24克,防风12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贮瓶备用。2岁以下儿童每次服2克,2岁半或大于2岁的儿童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隔日再服用。服药1--3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本方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5例作预防服用,服药后呼吸道感染率均大为减少。药效一般能持续3个月左右。...

  • 名老中医温振英治小儿哮喘经验

    名老中医温振英治小儿哮喘经验

    温振英,女,原北京中医医院内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中医师承教学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内儿科专家。行医 50年,在小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多种小儿疾病有独到见解。现将温老对小儿哮喘的论治观点介绍如下。 温老认为,内外风邪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首先,哮喘患儿若无合并感染,症状皆以呛咳或哮鸣为主,夜间发作较白昼为多,或表现为昼轻夜重,并且哮喘的患儿平素多有盗汗。以上规律提示哮喘患儿的特异性体质属肺脾阴虚型体质,成为肝风内动的潜因。 其次,哮喘患儿不论是在寒、暑、湿、热的...

  • 许建中丰富的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经验方

    许建中丰富的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经验方

      许建中,男,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许建中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许建中名医工作站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60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疑难病。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全国科...

  • 治慢支急性发作经验方

    治慢支急性发作经验方

    经验方:苏子、白芥子、炒菜菔子、茯苓各10克,麻黄、半夏、陈皮各6克,甘草3克。 加减:痰黄稠,舌苔黄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瓜蒌各10克;痰白清稀,舌苔白者,加款冬花、五味子各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48例, 临床控制(咳、痰恢复至发病前水平)18例,有效26例, 无效4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