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第34页

经验 第34页

  • 郭文勤治冠心病经验 学术思想

    郭文勤治冠心病经验 学术思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郭文勤教授从事中医心病研究50余年,疗效显著而持久。笔者有幸随师伺诊,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心病为表 根源于肾 郭文勤认为,肾虚与老年病密切相关。老年阶段人体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明显的生理性退行性改变,但这一改变是从中年时期就开始逐步进行的,只是到了老龄才有了明显的表现。 张景岳谓其“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生命之本”。人体在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心将不断消耗能量...

  • 眩晕临床经验中医辨治

    眩晕临床经验中医辨治

      杨牧祥为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他从医执教近50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中老年人多发,可见于高血压病、颈椎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病。杨牧祥认为,本病多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头目失荣、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扰动清窍所致,病位在...

  • 名老中医熊辅信治帕金森病经验介绍

    名老中医熊辅信治帕金森病经验介绍

    熊辅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现将熊老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丧失为主要特征。患者多出现以肌张力增强,运动减少,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有“慌张步态”,精细动作较难完成,如“写字过小症”等症状,严重...

  • 张琪治冠心病经验

    张琪治冠心病经验

    张琪教授认为,无论外感或内伤疾病,最终均会伤及气血,故治病之根本在于辨治气血。 治气病三法与治血病三法 张琪教授提出,冠心病气病当用补气、调气、疏气三法,血病当用补血、行血、止血三法。针对气虚证,其自拟益气养心汤,重用人参、黄芪补气。对于血虚证,则以四物汤加减。同时强调,血虚证不能单纯补血,尚需补气,气壮则能纳、能化,血液可源源而生。对于气血两虚者,常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八珍汤、圣愈汤等加减治疗;气虚血瘀者,则以补气为主,辅以活血通络,从而达到气旺血行之功效。 重视血瘀,化瘀有度...

  • 偏瘫以经验方加味三妙丸速治之

    偏瘫以经验方加味三妙丸速治之

    2001年3月27日,吾友吕豪兄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偏瘫稍有好转,痛风之证又作,左侧踝关节红肿热痛,彻夜难眠。诊为热痹,立以笔者经验方加味三妙丸速治之。 方药:苍术、黄柏、牛膝、当归各20克,金银花、生石膏、泽泻各30克,柴胡15克,全蝎5克,蜈蚣1条,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解:加味三妙丸方中苍术苦温以燥湿,黄柏苦寒以清热,牛膝导热下行,使湿热得清,得燥,得导,无有不除矣,故曰“三妙”。加当归以活血宣痹,加双花、柴胡、生石膏以清热利湿,加泽泻、薏苡仁...

  •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瓜蒌皮30克,薤白30克,黄芪60克,丹参6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元胡15克,桂枝20克,郁金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药1~3个疗程,或用本方加大剂量熬制成膏剂,开水冲服。 说明:本方看似平淡,但配方严谨,药专力宏。一般用药一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

  •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严世芸,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严老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证范畴,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病机关键及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内伤虚损引起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兼及心脾。病损脏器不同,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亦有表现差异。 病变在肝,多由于精神激动或忧愁思虑,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升发太过,肝阳偏亢或郁而化火,肝阳...

  • 杨牧祥 老中医治脑动脉硬化症经验

    杨牧祥 老中医治脑动脉硬化症经验

    杨牧祥,男,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将杨老自拟眩晕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基础上,使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从而使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基础。 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患者,由于年老精气渐衰,因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若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髓海空虚,则见眩...

  • 老中医王少华 治头痛经验方

    老中医王少华 治头痛经验方

    王少华,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现择其头痛临床治验介绍如下。 临床表现:主症阴虚阳亢头痛的一般规律为:起于辰(上午7—9点),甚于午(11—13点),止于酉(17—19点);或巳时(9—11点)作,申时(15—17点)罢。痛的部位,以前额及额角为多见,其他后脑、巅顶、眉间、半侧或满头者可见到。痛的程度,有悠悠然隐隐而痛,有胀痛,有剧痛如锥刺、针戳、鸡啄者。此外,其痛的特点,还有春夏剧,秋冬瘥:白昼剧,暮夜瘥;天晴剧,阴雨瘥;烦劳剧,安静瘥等。 常...

  • 高脂血症偏方释疑 医生经验方

    高脂血症偏方释疑 医生经验方

      高脂血症对心脑肾血管的危害重大,常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因此,亦被人称为“无声的杀手”、“多病之源”。由于高脂血症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同时除家族性高脂血症外,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发展成冠心病、脑卒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人们很容易忽视高脂血症的危害。本期将有中医专家为您解答高脂血症的中医调理治疗。   指导专家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洪敏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潘英媛   中医指导   高脂血症在中医并没有系统的病...

  • 心血管病专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经验

    心血管病专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经验

    刺激耳穴调血压 耳朵与脏腑经络有 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 织在耳廓上均有桐应的 反应点(耳穴),刺激耳穴 对相应的脏腑有调节作 用。有时,按揉一下耳朵 上不同的反应点,会起到 截然不同的疗效。 降血压高血压是 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 容易导致脑中风和心肌 梗死等严重疾病。按揉 耳朵的降压点,可以降 低血压,降压点位于耳 屏前下方部位,用食指 的指腹揉按此穴,力度 要适中,以能够承受为 佳,两耳交替进行,每次 3分钟,每天2~3次。降 压点具有滋养肝肾、清 泻肝热的功效,经常按 揉,可以预防高血压,或 治疗轻度高血...

  • 名老中医罗铨治心悸经验介绍

    名老中医罗铨治心悸经验介绍

    罗铨,男,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 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 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学术顾问,擅 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力 衰竭、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现将 罗老治疗心悸的经验介绍如下。 心悸乃心动悸不宁,惊慌不安,不 能自主的一种内科常见病证,包括惊悸 和怔忡。惊悸因惊恐、恼怒所诱发,病 轻浅,时作时止,不发如常人,而怔忡 则不因惊扰而自觉心悸不安,终日悸动 不止,稍劳尤甚,病情较重。心悸可单 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如:胸痹、眩晕、失...

  • 虚性高血压的辨证治疗经验

    虚性高血压的辨证治疗经验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 “失眠”等范畴。若治不及时或治而未控, 可变生“薄厥”、“大厥”、“水肿”、“胸痹”等 证。 在临床实践中其辨证分型主要为肝 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上犯、肾阳亏虚四 型。中医把肝肾阴虚、肾阳亏虚型称为虚 性高血压,通过辨证施治,临证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一、肝肾阴虚型 表现:头晕眼花,头部空痛,脑转耳...

  • 王法德治中风后认知障碍经验

    王法德治中风后认知障碍经验

    王法德,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 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 国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对中风病、糖 尿病、肾脏病等病的诊疗均具有丰富 的临床经验。现将王老治疗中风后认 知障碍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风后认知障碍临床以记忆力、 计算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方面的 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有研究表明, 中风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 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的痴 呆。 王老临床根据患者肾虚、血瘀、 痰阻孰轻孰重、哪方面为主,确定治 疗方法。 一、肾虚精亏,髓海不充 表现:患者常兼...

  • 老中医治老年失眠经验

    老中医治老年失眠经验

    卢永兵,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老年医学专家。现将卢老治疗老年失眠经验介绍如下。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能眠、卧不安等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病证,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较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 1.心肾不交:心主藏神,《景岳全书·不寐》曰:“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要神安,则应阴阳相交,最重要是心肾相交。心肾不交失眠证见:心烦难以入睡,睡而不安,心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可选用《伤寒论》黄连...

  • 全国名老中医治郁证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郁证经验

    任琢珊,全国名老中医,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中医所说的“郁证”,西医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临床常见病,多为情志致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发病率为高,现代医学检查常无客观发现,多是对症治疗,且疗效欠佳,尤其年龄偏大或处在围绝经期的患者,常常顽固难愈。任老认为,顽固性郁证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并与肝、肾、心、脾有关。任老师对病情顽固者常从肾论治,每获效验。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有情志致病因素,一般辨证当...

  • 孔立治疗偏头痛经验

    孔立治疗偏头痛经验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 是众多头 痛类型中的 “大户” , 其表现为搏动样、 中重度头痛, 且 多痛在一侧, 持续时间一般为 4 ~ 72h, 可同时伴有恶 心、 呕吐等症状 [1] 。偏头痛是常由疲劳、 情绪紧张等因 素诱发, 在青春期发病,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 。英国的 一项调查表明, 7.6% 男性和 18.3% 女性在过去 1 年 内有过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发作 [3]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 [4] 。偏 头痛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

  • 灵磁石治癫痫经验

    灵磁石治癫痫经验

    经验方:灵磁石100克,琥珀40 克,石决明、生牡蛎各100克,代赭石 75克,冰片5克。 用法:先将磁石在猛火中煅透,趁热入食醋后捣碎,再与其他五种药一起研成细粉末,混匀后装瓶备用。每次口服20克(小儿服10克),每日3次。 疗效:本方治疗癫痫患者7例,治愈2例,显效2例,无效3例。...

  • 张琪治不寐证经验

    张琪治不寐证经验

    张琪教授治肾水不足、心火亢盛、水火不济、阳不入阴之不寐者,症见心烦不寐、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味。 心肾两虚、气血亏耗、神志不宁之不寐者,症见心烦不寐、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方用十四友丸化裁。其他如磁石、赭石、珍珠母、牡蛎等亦可选用,寓补于潜,疗效益佳。 心阴虚之不寐者,症见神志不宁、心烦不寐、怔忡、自汗,舌红,脉细数等,方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方中重用生地,并加龙骨、牡蛎以潜阳;若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便通则睡眠随之好转。...

  • 全国名老中医治暑病、失眠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暑病、失眠经验

    陈瑞春,全国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本期介绍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暑病夹湿及失眠经验。 治暑病夹湿——小柴胡汤加苍术厚朴。 病案:李某某,男,49岁,司机。6月23日就诊。病者一星期前上庐山,当晚睡在空调房间,因而受凉。下山当晚即发热39.5度,无汗口不渴,头痛紧束,诸身酸楚,骨节疼痛,当即用西药(不详)发汗,汗出热退。第二天来诊,自述:头痛前额胀痛紧束,诸身关节疼痛,肌肉酸胀实在难忍,微恶风,不发热,四肢疲软,不欲食,脉缓而软,舌白润。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党参、防风、独...

  •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上)

    全国名老中医治头痛经验(上)

    熊继柏,全国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50年,始终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期择其辨治头痛经验介绍如下。 一、外感头痛:熊教授认为,治头痛当首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以风邪所致者最多,因风性轻扬,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李中梓亦云:“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且风为百病之长,故常兼寒、热、湿邪致病。风寒头痛者,其痛常连及项背,畏风怕冷,川芎茶调散主之;若寒甚而见肢厥、背冷、脉沉细,...

  • 沈元良治疗不寐之对药运用经验

    沈元良治疗不寐之对药运用经验

    对药的学术渊源, 上溯《神农本草经》 之 “七情 和合” 论, 始见于《黄帝内经》 中的半夏秫米汤; 据统 计,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载有对药 147对 [1] 。 配伍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精髓部分, 是中 医方剂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 视 [2] 。 沈元良教授从事内科工作近40年, 学验颇丰, 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临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善用 对药治疗不寐, 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作为五批师承人 员随师学习, 获益良多, 现将沈元良教授治疗不寐对 药运用的...

  • 治眩晕经验 独活治眩晕症 内耳眩晕中药酊

    治眩晕经验 独活治眩晕症 内耳眩晕中药酊

    独活治眩晕症 独活60克,鸡蛋6个,共煮,待鸡蛋熟后,剥去蛋壳,鸡蛋再放入药液中煮15分钟,等鸡蛋稍凉,吃鸡蛋,每次吃1个,每日2次,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可见效。 治眩晕经验 方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 研为细粉,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 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 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日。 主治:气血亏虚所致眩晕(症 见眩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 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失眠、 舌淡、脉弱)。 方梅丽...

  •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经验方:赤芍、桃仁、红花、僵蚕、甘草各10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红枣7枚,生姜3片。 加减:头胀目赤加钩藤10克,龙胆草、黄芩各5克,气虚神疲加黄芪、党参各10克,失眠多梦加生龙骨、夜交藤各12克,久痛不止加全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8例,痊愈72例,有效20例,无效6例。...

  • 不寐失眠 治疗处方用药规律临证经验

    不寐失眠 治疗处方用药规律临证经验

    不寐,常称为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时醒时睡,甚至醒后难再入睡等,甚者则彻夜不眠。不寐为患,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不定,精力不能集中,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障碍。研究显示目前不寐患者有逐年增多之势,如2010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8.2%的成年人遭受失眠的困扰。已故张珍玉先生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齐鲁补土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张老师临证治疗不寐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为更好地传承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

  • 治紧张性头痛方 治气郁血瘀型偏头痛经验

    治紧张性头痛方 治气郁血瘀型偏头痛经验

    治偏头痛经验 方法:川芎、蔓荆子、元胡各 20克,柴胡、黄芩、防风、白芷、赤 芍、红花各15克,黄连、炙甘草各 10克。上方加清水2500毫升,浸 泡30分钟,武火煮沸,文火缓煎 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容器,先 熏后洗患侧头部30分钟,同时点 按患侧攒竹、鱼腰、丝竹空三个穴 位,并反复抹按前额及目眶。后趁 热将药渣装布袋外敷于患侧头部 20分钟。l剂药用2天,每天熏洗 2欢。连用15剂为一疗程。 主治:气郁血瘀型偏头痛,症 见发作性患侧头部剧烈疼痛,同 时伴有头胀、头跳并针刺感,痛引 前额及目眶,每逢情志不遂...

  • 秦月好从风痰瘀论治女性偏头痛经验

    秦月好从风痰瘀论治女性偏头痛经验

    秦月好主任医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特 聘专家( 学科带头人) , 全国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之一 “秦氏妇科” 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临床工作 近 50 年, 尤善治疗妇科及内科疑难杂病, 在女性偏 头痛的治疗中以风、 痰、 瘀立论,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 经验, 并根据女性偏头痛特点对治疗头痛的经典方 剂散偏汤进行化裁,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介绍 如下。 1 风、 痰、 瘀为女性偏头痛的核心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 患,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

  • 曾定伦老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心法

    曾定伦老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心法

    •人体阴阳气不交是“失眠”的总病机。 •我国西南巴蜀之地两江交汇,湿浊蕴蒸,加之饮食习惯喜食辛辣厚味,故痰热内生、内盛,内扰胆、胃、心神之失眠非常常见,曾定伦运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清胆理气,使阴阳气相交,则其寐立至。 失眠一证,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眠”或“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加剧,年轻白领因为生...

  •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 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 很有深造诣。现将路老治眩晕经验介 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牛某,男,43岁。初诊主诉头晕 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 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 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 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 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 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 大便溏、每日3~4次...

  • 鸿儒大医裘沛然治失眠经验

    鸿儒大医裘沛然治失眠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是我国著名的中医 学家,临床以善治疑难杂病著称,治愈 病人无数,医泽广被。尤其难能可贵的 是其还是一位通晓文史哲的学者和诗 人,人称一代鸿儒大医。现将裘老治愈 一位中年失眠患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 病案举例 陆某,男,45岁。初诊主诉:近2 年来失眠有加甚趋势,每晚仅睡2~3 小时。病史:因杂事烦乱、情绪紧张导 致夜间睡眠不酣,迄今已有10余年, 每晚均需服安眠药1.2片,若有心事 则彻夜不寐。刻诊:易醒,醒后不易入 睡,睡后乱梦纷扰,并伴畏寒肢冷,口 苦烦躁,神疲乏力,盗汗耳呜,眼前时 有飞虫...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