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第39页
-
王琦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组方经验浅探
过敏体质属于特禀质的一种,是在禀赋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在因子的作用下,生理功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过敏体质与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IgA肾病等过敏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医着重于调节过敏体质,从内因进行治疗,而西医着重于对抗过敏原和对症治疗,从外因进行治疗,因而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因其独特的疗效而具自身优势。王琦教授在通过调节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用药经验...
-
医学博士陈小宁治干燥性鼻炎经验方
陈小宁,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 国家中医耳鼻喉科重点专科组组长,江 苏省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现将 陈老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干燥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干”范 畴,它是慢性鼻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病 变部位在鼻腔及鼻咽腔,也可波及口 咽、喉咽、喉及气管等处。其特征为鼻 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但无鼻黏膜及 鼻甲萎缩。 一、病因病机 陈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干 燥污染的环境与干燥性鼻炎存在一定关 联。 干...
-
临床治疗鼻炎经验方
蔡福养,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耳鼻喉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从医58年,长于运用辨证施治治疗各种耳鼻喉疾病。今将其临床治疗鼻炎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一、辨证分型 1.风邪侵肺型:蔡老认为,该型为鼻炎初发,临证又需辨风寒、风热、热毒之不同。鼻塞流清涕,鼻内粘膜淡白水肿,伴恶寒头痛,脉浮紧者为风寒袭肺,治当辛温通窍。方用苍耳子散加味:苍耳子12克,白芷8克,辛夷6克,豆豉、薄荷、苏叶各10克,葱白3根。鼻塞流黄涕,鼻粘膜红肿明显,伴发热、恶风、口渴、汗出或咽痛,苔白微黄,脉浮数者,为风热犯肺,治当辛凉解表。方用苍耳子散加减...
-
全国名老中医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干祖望,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耳鼻喉科教授。干老认为,肺经伏热是过敏性鼻炎的一个重要的病因,不可仅仅拘泥于肺脾肾虚与风寒侵袭;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应仔细辨证,随证分型,依法立方,据方选药;对于肺经伏热者,应予清肺泄热脱敏之法。 过敏性鼻炎是指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鼻病,又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青年,属全身性疾病。临床辨证多以肺、脾、肾虚或兼风邪侵袭为主。干老对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都有独到之处,他认为鼻炎主要分型为热伏肺经证、肺经虚寒证、卫气不固证、...
-
治变应性鼻炎 鼻出血经验方
治变应性鼻炎经验 经验方:炙麻黄、桂枝、半夏、白.芍、炙甘草各 6克,干姜、五味子各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变应性鼻炎患者50例,显效25 例,有效18例,无效7例。 治鼻炎经验 方法:取白芷、鹅不食草、川芎、辛夷花、细辛各3克,共研细粉,放瓶内,时时嗅之。 主治:鼻炎,中医辨证为风寒型,症见间歇性鼻塞不通,打喷嚏,常流清涕,遇冷则症状加重,苔白,脉濡细。巩璧 治鼻出血经验 方法:取鲜嫩葱叶1根,剖开,用棉球在葱叶内膜上蘸取葱汁,塞入出血鼻孔。 主治:鼻出...
-
过敏性鼻炎李发枝运用御寒汤治疗经验
李发枝教授(以下简称“李老” ) , 第四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河南中 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李老业 医50年, 学宗张仲景, 崇尚李东垣, 对《脾胃论》 《兰 室秘藏》等著作有较深入的研究, 并以之指导临床, 疗效显著。 李老擅用御寒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 [1] 、 鼻窒 [2] 、 艾滋病气虚感寒证引起的感冒、 咳嗽等外感 病 [3-5] 及头晕、 耳鸣 [6] 等内伤杂病, 现对其运用御寒汤 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介绍如下。 过敏性鼻炎病因...
-
治小儿扁桃体肿大刘启廷经验方
小儿慢性扁桃体肿大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扁桃体炎,多是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病后未彻底治疗而导致。扁桃体是幼儿时期很具特征的器官,西医说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形容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可抵御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特别是在4岁以前,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较强,成为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但是,有一些小儿素体虚弱,或养护不当,身体抵抗力低,受凉则引起感冒,容易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而发生急性炎症,若反复发作,扁桃体经多次炎症的刺激变得肿大,就形成了一个潜在...
-
治疗慢性咽炎经验心得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吕志杰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见其善用经方,并结合辨证,间用时方,或经方与时方结合应用。比如针对慢性咽炎或其他比较复杂的病变,同时开出两方交替服用,具有良好的疗效。现就其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浅谈随诊心得如下。 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由于咽部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慢性咽炎与中医学所讲的梅核气症状相似,正...
-
中医经验方治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粘膜慢性炎症,以咳不出、咽不下嗓子干、痒、痛,刷牙恶心、干呕,声带容易疲劳、声音嘶哑,睡觉打鼾、呼吸不畅胸口发闷、发慌,咽部附着粘性痰液等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经验方:元参20克,赤芍、浙贝母各 12克,山豆根、桔梗、丹参各10克,甘草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慢性咽炎患者38例,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 例。 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
-
咽部不适有异物感 自拟经验方利咽逐瘀汤加味
潘氏,女,57岁,北京人。退休职工。 患者主诉近一年来自感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咽不下,咳不出。早期咽干、咳嗽、胸闷。经多方治疗,服用抗生素类等药物,效不明显。曾经中医以滋阴生津、疏肝解郁等药物治疗,微效不愈。故前来就诊。 诊见患者咽干,咳嗽,声音微哑, 形体壮实,大便干结,脉缓,舌苔薄黄,舌质稍暗红。 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用自拟经验方利咽逐瘀汤加味。 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2克,桔梗12克,甘草5克,玄参20克,麦冬2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