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风 第18页

防风 第18页

  • 苍术防风汤治疗泄泻,脉弦头痛。苍术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苍术防风汤治疗泄泻,脉弦头痛。苍术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苍术防风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苍术防风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泄泻,脉弦头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苍术防风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泄泻,脉弦头痛。...

  • 苍术防风汤治疗飧泄,水谷不化,不饮水,谷完出。苍术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苍术防风汤治疗飧泄,水谷不化,不饮水,谷完出。苍术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苍术防风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苍术防风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飧泄,水谷不化,不饮水,谷完出。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苍术防风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飧泄,水谷不化,不饮水,谷完出。...

  • 补虚调中防风丸治疗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补虚调中防风丸秘方制作方法。

    补虚调中防风丸治疗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补虚调中防风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虚调中防风丸的秘方制作方法,补虚调中防风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虚调中防风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

  • 补胆防风汤治疗胆虚风袭,惊悸不眠。补胆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补胆防风汤治疗胆虚风袭,惊悸不眠。补胆防风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胆防风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补胆防风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胆虚风袭,惊悸不眠。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胆防风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胆虚风袭,惊悸不眠。...

  • 补肝防风散治疗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补肝防风散秘方制作方法。

    补肝防风散治疗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补肝防风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肝防风散的秘方制作方法,补肝防风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肝防风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

  • 白芷防风膏治疗追脓生肌。白芷防风膏秘方制作方法。

    白芷防风膏治疗追脓生肌。白芷防风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芷防风膏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芷防风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追脓生肌。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芷防风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追脓生肌。...

  • 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治疗破伤风,服羌活防风汤后,脏腑和而有自汗者。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秘方制作方法。

    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治疗破伤风,服羌活防风汤后,脏腑和而有自汗者。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的秘方制作方法,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破伤风,服羌活防风汤后,脏腑和而有自汗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术防风汤(《保命集》卷中。)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破伤风,服羌活防风汤后,脏腑和而有自汗者。...

  • 八风防风散治疗厉风入肺,肺寒虚,伤言音嘶,用力战掉,缓弱虚瘠。八风防风散秘方制作方法。

    八风防风散治疗厉风入肺,肺寒虚,伤言音嘶,用力战掉,缓弱虚瘠。八风防风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八风防风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八风防风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厉风入肺,肺寒虚,伤言音嘶,用力战掉,缓弱虚瘠。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八风防风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厉风入肺,肺寒虚,伤言音嘶,用力战掉,缓弱虚瘠。...

  • 用蛇矾防风汤治好妻子的滴虫性阴道炎

    用蛇矾防风汤治好妻子的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炎是指由于阴道抵抗力下降,病原菌侵入阴道所致的炎症。临床上以带下增多,阴部瘙痒,灼痛或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为主。一般分为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老年性阴道炎三类。   配方及用法:蛇床子30克,枯矾6克,防风15克。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渣。趁热先熏阴道,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洗患处,每日1次。   疗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杀虫消炎之功,且无副作用,一般3~5次可痊愈。   百姓验证:广西南宁市沈阳路156号农xx,男,55岁,工人。他来信说:“我妻子患滴虫性阴道炎,我选用本条偏方为她治...

  • 防风通圣丸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防风通圣丸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防风通圣丸处方来源于《宣明论方》,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鼻塞,便秘等证。近年来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治扁平疣  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见效。   治痤疮  每次9克,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全身症状明显者加服牛黄解毒片。   治荨麻疹  每次6克,每日2次,本方使营卫和、表里畅,则荨麻疹自除。   治斑秃  每次6克,每日2次,另用白酒500克浸半夏60克,浸液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

  • 蝉蜕防风黄酒汤治荨麻疹

    蝉蜕防风黄酒汤治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瘾疹”,认为该病主要是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皮疹表现为风团块、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成批出现,瘙痒难忍。   荨麻疹在春季多发,现介绍一个治疗荨麻疹的非常有效的经验方“蝉蜕防风黄酒汤”。   组方:蝉蜕、防风各15克,黄酒50~100毫升。   用法:将蝉蜕、防风武火煎沸后,再以文火煎煮5~10分钟,加入黄酒再煎5分钟即成,顿服,连用5天。   方解:蝉蜕辛甘寒,具有疏散风热、...

  •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验案 痤疮 林某,女,20岁,2012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颜面痤疮5年,多处服药效不甚理想,近5天突发鼻翼及两颊红色皮疹,伴鼻气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石膏30克(先煎),僵蚕10克,蝉衣6克,炒牛蒡子10克,白鲜皮15克,白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甘草6克,酒军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23日复诊,颜面痤疮减轻,口鼻气热略减,舌脉同...

  •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例一:徐某,男,24岁,1992年5月7日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红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结于里,腹痛便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佐以祛风...

  • 预防风湿关节炎 夏天也要保暖

    预防风湿关节炎 夏天也要保暖

      免疫力下降导致关节炎   “这几天,我一晚上能接诊八九个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月6日,南宁迪拜中医诊所主任薛炜告诉记者,近日南宁天气炎热起来,寻找凉爽成了“主旋律”,从而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高发。医生告诫,做好保暖,或者服用中药可对风湿性关节炎进行预防和治疗。      免疫力下降导致关节炎   今年60岁的陆女士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了,她曾经是铁路工人,“那时候抗麻袋,一包就有五六十公斤,后来关节就落下了病根。”她已经记不清从哪年起,一到阴雨...

  • 防风治痹症妙方

    防风治痹症妙方

    【简介】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组成】取防风9克润透切片,桃仁6克去皮、心、尖,苡仁20克洗净。 【制法】将上三药同放锅内,加水250毫升,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煎煮50分钟即成。 【用法】代茶饮用 【治法】祛风、胜湿、止痛,用治风寒湿痹。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动静结合防风湿

    动静结合防风湿

    风湿类骨关节病变是由于体虚阳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邪气闭阻经络,气血不通而发病。通过静功和动功的相互结合,既能固肾健脾补足阳气,又能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风湿类骨病。 一、静功 卧式、坐式、站式均可。多用放松与呼吸结合,吸气时注意部位,呼气时念松字。采取四线放松法,依次放松,并配合呼气默念松字。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两肩—两肘—两前臂—两腕—两手十指。意守中指端2- 3分钟。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

  • 正气亏虚外邪侵袭 预防风湿病

    正气亏虚外邪侵袭 预防风湿病

    要想预防疾病,就得先了解发病的诱因。 现代医学认为多数风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中医学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风湿病的病因不外正气亏虚和外邪侵袭两个方面。因此,预防风湿病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正气亏虚 风湿病属于筋骨疾病,多半有肝肾不足的体质因素。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可以据日常体征和症状表现判断患者体质,属于肝肾不足体质者应在未发病之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避免风湿病的发生。体质的判断应咨询中医大夫,预防性调理可以采用食疗、艾灸、导引锻炼等非药物方式。...

  •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方歌中有“泻黄散中用防风”一句。防风,在原方中用量独重。王旭高说:“重用防风者,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   脾热,治以泻脾,重用防风(约占全方总量的二分之一稍弱),无论如何作解,似乎并不符合临床。尽管“伏火”需散,但伏火毕竟是火,与“伏寒”不同,治以辛温为主,确有以热增热之弊。   张山雷在《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泻黄散方下对方中使用防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为脾胃蕴热而设,山栀、石膏,是其主宰...

  •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方法:取羌活15克,防风 10克,红豆2个。共研成粉,鼻 内搐之。 主治:太阳经脉循行部位 头痛,症见头颈强痛,头痛自脑 上至巅顶,腰脊疼痛,遇寒加 重。 李灿亮 神经皮炎烟熏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是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 病,常反复发作。 处方:大枫子75克,胡桃50克,白 鲜皮、明矾、蝉蜕、槟榔、雄黄、松香、白 芷、地肤子、花椒、生南星、蛇床子、大黄、 土槿皮、硫黄各25克,巴豆、樟脑、白花 蛇、斑蝥、阿魏、蜈蚣各2.5克,碾为细 粉,每次用15克,每日1次,病灶局部熏 烟,有较...

  • 防风(炒)治胃下垂

    防风(炒)治胃下垂

    1.防风(炒)30克。黄芪30克,白术、炒当归各10克.红参5克(另煎,冲服),升麻、柴胡各 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日为1个疗程。 2.白术、党参、石菖蒲、黄芪各60克,山药 90克,陈皮30克,当归 15克。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3.柴胡10克.黄芪 60克,白术10克,云苓 10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炙黄芪50克.知母10克,桔梗10克。柴胡、升麻各5克,丹参、乌药、香附、五灵脂、元胡、蒲黄、桃仁、乳香、没药:甘草、浙贝母、海螵蛸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立夏、小满两个节气气温回升很快,人们容易忽视高温对身体的影响。这时,骄阳易侵袭人们的身体,故风热感冒是这一时期的好发病。常表现为鼻塞、黄涕、怕风、自汗,兼有头痛、疲劳,重者腹泻。 应采取下面的办法予以防治。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新,应早起到室外参加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保健功、广播操等,以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壮大,预防外邪的侵袭。饮食上可早晚服用杏仁粥。此粥可补益肺气,坚持服用可防病健身,预防风热感冒。其做法:甜杏仁50克,大米240克。将甜杏仁研成泥,加到淘净的大米中,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烂,即食即用。...

  • 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疾病】高热惊搐 【组成】防风9g,大黄6g,山栀9g,黄芩6g,连翘6g,甘草3g。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大便泄下停服。15例服1剂6小时内热退搐止,10例服1剂12小时内热退搐止,3例无效。 【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防风退热汤治疗高热惊搐28例,疗效满意。如治患者黄某,女,4岁。食滞内阻,风寒外袭,发热3日,目赤睛痛,口干口苦,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黏稠,大便秘结,烦啼不安,入暮惊搐频作,苔白腻,脉浮滑数,指纹青紫,已透气关。此邪滞互结,蕴蒸生热,热极生风,而至壮热惊搐。予防...

  • 黄芪和防风治感冒

    黄芪和防风治感冒

      桂林市三金大药房乐群店药师曾双庆   最近,感冒的人比较多,今年8岁的小果,前两天感冒流涕又咳嗽,变得无精打采。他妈妈十分着急,担心孩子感冒加重,但是又不愿意给孩子吃西药,于是找到中医生开了一些中药,有黄芪、防风等。   小果的妈妈来取药的时候还担心这药效果是否好。我告诉她,小果是受风寒感冒,流清鼻涕,防风有散寒解表的功效,会治好小果的病。同时黄芪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这对受病毒侵扰的小果,可提高他的免疫力,增强对抗病毒的能力。吃了两天的中药后,小果的感冒好了。他妈妈路过店里的时候,还专门进来和我说:...

  • 感冒要药——防风

    感冒要药——防风

    防风,又名关防风、口防风、青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我国各地均产防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所产者称“关防风”,品质最佳,以黑龙江产量为最大。防风其气微香,味微甘,以根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断而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好。 防风,顾名思义,有“防风”作用,可治风邪引起的感冒,为中医临床治疗感冒常用药物。防风性味辛、甘,微温,人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及止痒之功。本品性缓质润,微温而不燥,味甘而不峻,辛散而窜,尤善祛风,为祛风解表...

  • 防风通圣散治实热证

    防风通圣散治实热证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元素所撰《宣明论方》一书,该书全名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全方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 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解风寒之在表皮者,使外邪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焦风热之在巅顶者,使邪由鼻而泄;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热利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石膏、桔梗清肺胃之邪;,连翘、黄芩祛诸经之火;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奏解...

  • 防风通圣丸有新用

    防风通圣丸有新用

    防风通圣丸(散)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等主要成分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近年临床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的用途。 胆囊炎疼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胆石所致的疼痛,急服15克,以后每次服10克,每日2次,一般得腹泻后疼痛缓解。 神经性皮炎:适川于风热型,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 斑秃:将防风通圣原方生药酒浸1夜,焙干研末,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另取白酒500克,半夏60克,浸一夜后涂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溃疡性眼缘炎: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另用黄连素眼膏外...

  • 春天服点防风通圣丸

    春天服点防风通圣丸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风干物燥,人们易头昏目眩、大便燥结,皮肤瘙痒,这时服点防风通圣丸对清理体内一冬的“火气”很有效果。 防风通圣丸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刘完素著《宣明论方》的经典名方。方中有防风、连翘、麻黄、薄荷、石膏、黄芩等组成。 (各地药店、医院一般皆有中成药出售,价格不贵。——编者注) 功用:祛风清热,表里同治。 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疮疡初起,湿疹瘙痒。本方...

  • 从方案中品读防风通圣散

    从方案中品读防风通圣散

      古人说:“读书不如读案。”品读前人医案,是向前人学习临床的最好方法之一。   《谢映庐医案》中载有一则非常精彩的防风通圣散案例:“姜德华之子,二岁。潮热不退,胸紧气促。诸医用尽柴、前、陈、半、枳、桔、芩、连之属,毫无一效。遂尔手足抽掣,角弓反张,烦扰啼哭,夜间尤甚。灯火汤药,杂投无数,皆言已成惊风必死之症。德华来寓邀治。视其体肥面白,唇焦齿燥,舌苔灰白,黏涎满布,舌尖略有红刺,胸紧气促,七窍干燥,小水短赤,大便通而不燥,潮热异常,四肢指尖微冷。细详此症,乃风、热、痰三...

  • 防风通圣散治疗热证

    防风通圣散治疗热证

      防风通圣散方出自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漱,加半夏半两,姜制。”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为每服一两。荆芥为荆芥穗,且白术、栀子、荆芥穗用量为各二钱半。   不计药引生姜,共17味药,在古方中可谓大方、复方。   该方出自“风门”,且方名中有&ld...

  • 别滥用防风通圣散防病

    别滥用防风通圣散防病

      民间有一句俗语:“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说明防风通圣散用途之广,既可治病,又可防病。   部分地方有一习俗,春季天气转热时,服防风通圣散,当年不易得“火”病。   防风通圣散有“防风”之功,可用于预防中风。如《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夫圣人治未病之病,知未来之疾,此甚良也。其中风者,必有先兆之证: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者,此先兆也,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宜调其营卫,...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