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第18页
-
用蛇矾防风汤治好妻子的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炎是指由于阴道抵抗力下降,病原菌侵入阴道所致的炎症。临床上以带下增多,阴部瘙痒,灼痛或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为主。一般分为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老年性阴道炎三类。 配方及用法:蛇床子30克,枯矾6克,防风15克。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渣。趁热先熏阴道,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洗患处,每日1次。 疗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杀虫消炎之功,且无副作用,一般3~5次可痊愈。 百姓验证:广西南宁市沈阳路156号农xx,男,55岁,工人。他来信说:“我妻子患滴虫性阴道炎,我选用本条偏方为她治...
-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验案 痤疮 林某,女,20岁,2012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颜面痤疮5年,多处服药效不甚理想,近5天突发鼻翼及两颊红色皮疹,伴鼻气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石膏30克(先煎),僵蚕10克,蝉衣6克,炒牛蒡子10克,白鲜皮15克,白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甘草6克,酒军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23日复诊,颜面痤疮减轻,口鼻气热略减,舌脉同...
-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例一:徐某,男,24岁,1992年5月7日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红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结于里,腹痛便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佐以祛风...
-
正气亏虚外邪侵袭 预防风湿病
要想预防疾病,就得先了解发病的诱因。 现代医学认为多数风湿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中医学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风湿病的病因不外正气亏虚和外邪侵袭两个方面。因此,预防风湿病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正气亏虚 风湿病属于筋骨疾病,多半有肝肾不足的体质因素。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可以据日常体征和症状表现判断患者体质,属于肝肾不足体质者应在未发病之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避免风湿病的发生。体质的判断应咨询中医大夫,预防性调理可以采用食疗、艾灸、导引锻炼等非药物方式。...
-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方法:取羌活15克,防风 10克,红豆2个。共研成粉,鼻 内搐之。 主治:太阳经脉循行部位 头痛,症见头颈强痛,头痛自脑 上至巅顶,腰脊疼痛,遇寒加 重。 李灿亮 神经皮炎烟熏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是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 病,常反复发作。 处方:大枫子75克,胡桃50克,白 鲜皮、明矾、蝉蜕、槟榔、雄黄、松香、白 芷、地肤子、花椒、生南星、蛇床子、大黄、 土槿皮、硫黄各25克,巴豆、樟脑、白花 蛇、斑蝥、阿魏、蜈蚣各2.5克,碾为细 粉,每次用15克,每日1次,病灶局部熏 烟,有较...
-
防风(炒)治胃下垂
1.防风(炒)30克。黄芪30克,白术、炒当归各10克.红参5克(另煎,冲服),升麻、柴胡各 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日为1个疗程。 2.白术、党参、石菖蒲、黄芪各60克,山药 90克,陈皮30克,当归 15克。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3.柴胡10克.黄芪 60克,白术10克,云苓 10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炙黄芪50克.知母10克,桔梗10克。柴胡、升麻各5克,丹参、乌药、香附、五灵脂、元胡、蒲黄、桃仁、乳香、没药:甘草、浙贝母、海螵蛸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立夏、小满两个节气气温回升很快,人们容易忽视高温对身体的影响。这时,骄阳易侵袭人们的身体,故风热感冒是这一时期的好发病。常表现为鼻塞、黄涕、怕风、自汗,兼有头痛、疲劳,重者腹泻。 应采取下面的办法予以防治。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新,应早起到室外参加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保健功、广播操等,以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壮大,预防外邪的侵袭。饮食上可早晚服用杏仁粥。此粥可补益肺气,坚持服用可防病健身,预防风热感冒。其做法:甜杏仁50克,大米240克。将甜杏仁研成泥,加到淘净的大米中,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烂,即食即用。...
-
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疾病】高热惊搐 【组成】防风9g,大黄6g,山栀9g,黄芩6g,连翘6g,甘草3g。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大便泄下停服。15例服1剂6小时内热退搐止,10例服1剂12小时内热退搐止,3例无效。 【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防风退热汤治疗高热惊搐28例,疗效满意。如治患者黄某,女,4岁。食滞内阻,风寒外袭,发热3日,目赤睛痛,口干口苦,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黏稠,大便秘结,烦啼不安,入暮惊搐频作,苔白腻,脉浮滑数,指纹青紫,已透气关。此邪滞互结,蕴蒸生热,热极生风,而至壮热惊搐。予防...
-
防风通圣散治实热证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元素所撰《宣明论方》一书,该书全名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全方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 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解风寒之在表皮者,使外邪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焦风热之在巅顶者,使邪由鼻而泄;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热利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石膏、桔梗清肺胃之邪;,连翘、黄芩祛诸经之火;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奏解...
-
防风通圣丸有新用
防风通圣丸(散)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等主要成分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近年临床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的用途。 胆囊炎疼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胆石所致的疼痛,急服15克,以后每次服10克,每日2次,一般得腹泻后疼痛缓解。 神经性皮炎:适川于风热型,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 斑秃:将防风通圣原方生药酒浸1夜,焙干研末,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另取白酒500克,半夏60克,浸一夜后涂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溃疡性眼缘炎: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另用黄连素眼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