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第19页
-
防风通圣散治疗诸般杂症之临床
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的著名方剂。由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川芎、当门、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各10克,石膏20克,黄芩、桔梗各15克,甘草6克,滑石30克组成,加牛姜三片,共细,每服 6克;作汤剂,水煎服,剂量按原方比例调整;也可做丸剂,每服9克,每日2次。 功能:解表攻里,清热解毒。主治:表里实热证,憎寒壮热,头昏目眩,目赤肿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嗽喘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数或弦滑,本方具有表里双解,前后分利,气血均调之力,寓散泻于补养之中,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
防风通圣丸临床应用不断扩展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芥穗、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湿利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用黄芩、石膏、连翘清泻肺胃积热;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风清热之效。因此,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
-
荆防方,荆防败毒散与防风通圣散的比较
功效主治 出处:《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滑石90g,生甘草60g,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g 功效: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方解:方中防风、麻黄、荆芥穗、薄荷疏风解表,使表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栀子、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小便分消,共为主药。辅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散肺胃之热...
-
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三药组成 主治表虚自汗之证
全国名中医李冀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师从国医大师段富津,尤善治疗消渴、胸痹、心痛等证。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三药组成,主治表虚自汗之证。自汗实证者常责之于风、湿、热。玉屏风散所治之证为虚,证因表气不固而自汗出。而此方立法亦有尚待探讨之处。受业李冀数载,获益良多,侍诊之暇,忝集此三案,以飨同道。 方解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补虚”,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赖后天之滋养。而脾胃之气不足,则易累及肺气,正如东垣所谓“脾胃一伤,肺气先绝&rd...
-
坐卧防风吹脑后 脑内入风人不寿
坐卧防风吹脑后, 脑内入风人不寿。 平时坐着躺着,都要注意不要让风吹到后脑勺,风邪侵袭了头脑,人就不会长寿。为什么呢?因为风为阳邪,风伤阳,容易从脑后侵袭人,有句话叫“神仙都怕脑后风”。 头为诸阳之会,阳气集中到头部,若一股阴风从脑后袭来,对人体的阳气相当于一个集中的歼灭。这是外风伤人。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头位于人的巅顶,它相当于山的顶峰,这个地方很多邪气是来不了的,而风邪容易到。当人们爬上很高的山,第一感觉是风很大。人的...
-
风是百病之长 养生防风疏风
现在正值初夏时节,最近天气晴好,温度很高,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入夏了,其实专家提醒,虽然温度高,风也不小。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长,此时在防湿的同时还应防风疏风,避免风邪引发各类疾病。 从后背吹过的风最难防 气温升高后,此时皮肤腠理疏松,毛孔放大,风邪极易侵入体内。体质虚弱的人更易后背着凉。此时就要防从后背人一活动就容易出汗,贼风,就是从人体后背侵入使人受风寒致病的风。 专家提醒,人体背面的阳气不如正面充足,睡觉时不宜背对门窗;坐车时不要开着窗户睡觉;厕所时不宜蹲太久,以防贼风入侵。 睡觉时要防强劲的过堂风 过堂风...
-
风为百病长 入春要防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如果太过或不及则成了一种致病因素,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这时,则称之为风邪,居中医理论中“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首。 《素问·风论》中提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风邪有内风和外风的区别,外风的症状主要有出汗、怕风、头晕、头痛、皮疹等,最常见的就是伤风感冒。 在《素问·...
-
春防风邪少生病
中老年人受春季风邪侵袭,易诱发血压升高, 耳鸣, 头痛, 心律不齐, 中风 春季,不少中老年人常常会突然感觉心烦意乱,有一股热气直冲头顶,并感到阵阵眩晕,测量血压明显升高,有的甚至引起中风。临床医学资料显示,5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春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著名中医专家李显筑教授提醒,这是体内风邪扰动所致,风邪侵袭人体不同部位会引起头痛、心悸、荨麻疹、偏瘫等多种疾病,所以中老年人春季防病,首先要祛除人体内风,方能气血通畅百病不生。 中医中药秘方网日前采访李显筑教授时了解到,春季风邪较盛,体质虚弱者受风极易导致...
-
浅析防风通圣散及二类方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组成。 从方药上看,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凉膈散加上桔梗、荆芥、当归、芍药、滑石、川芎、防风、石膏、麻黄、白术,就与防风通圣散一致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凉膈散)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黏,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