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法 第2页

治法 第2页

  • 跖疣治法六则:寻常疣

    跖疣治法六则:寻常疣

    跖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属寻常疣的一种。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由于足底每天受力,再加上鞋的摩擦,所以跖疣非常容易自身接种传染;并且由于摩擦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给治疗带来困难,很难一次根治。 跖疣中医称足瘊,也有称为雌雄狐刺疮者。与鸡眼、胼胝不同,一般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法和寻常疣类同。 1.木贼、香附、板蓝根、乌梅、威灵仙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1剂,可复渣再煎,每剂浸泡2—3次,每次30分钟。 2.白矾100克,艾叶200克。艾叶加入300毫升水中,煎取液200...

  • 痱子外治法

    痱子外治法

      1.炉甘石粉90克,朱砂、冰片各10克,滑石粉300克,蓖麻油700克。现将朱砂和冰片研细,再混入他药,用蓖麻油调均即可,外涂患处,每日一次。   2.艾叶30克,明矾、苏叶各10克,煎水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晚一次。   3.蛇床子30克,枇杷叶60克,龙胆草30克,大黄3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一剂。   4.黄柏30克,明矾10克,徐长卿30克,野菊花30克,地肤子30克。水煎外洗患处或湿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5.黄柏6克,黄连5克,冰片4克。将上药研末混均,装入瓶内,加入75%酒精150毫升...

  • 红斑狼疮6年 金实辨证治法方药

    红斑狼疮6年 金实辨证治法方药

        金实,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历任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江苏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金实从医五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研究,其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肝胆、脾胃疾病颇具建树,以临床实践为验,以严谨的实验研究为证,制成多种新药,在临床应用中屡获良效。他重视从络论治,善用经典使之有章可循,遵古不泥必须有所创新审因别证,用药或轻灵...

  • 补肾法治皮肤病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

    补肾法治皮肤病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是提高皮肤病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广义外治法泛指一切从体表施治的方法;狭义外治法指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外治法作用迅速、可直达病位,疗效确切、运用方便。要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可以广泛开展外治法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禤国维教授将外治法的体系归为三类,包括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药物外治法有薄贴法、围敷法敷贴法、熏洗法掺药法、吹烘法热烫法、烟熏法湿敷法、磨擦法擦洗法、浸渍法涂擦法、蒸汽法点涂法、移毒法等十...

  • 暑疖外治法

    暑疖外治法

        ·苍白洗剂  苍耳子、白矾各30克,马齿苋12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疖肿初起。     ·蜂房三黄油  露蜂房1个,黄连粉、黄芩粉、黄柏粉各2克。将露蜂房烧存性,研为细末,与“三黄粉”混匀,用香油调和,外敷患处。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三黄散  硫黄、大黄各15克,黄连6克。同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有解毒消肿之功效。     ·四黄二叶膏  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芙蓉叶、泽兰叶各25克。共研为细末,加冰片1克,用凡士林500克调匀。取适量药膏摊纱...

  •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医皮肤病学在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将中医皮肤病学科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要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应在系统研究有关中医学文献基础上,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外治法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在中医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任何平凡或细小的创新,都是有意义的。       中医皮肤病学...

  • 过敏性紫癜瘀血阻络 治法方药

    过敏性紫癜瘀血阻络 治法方药

    【病案】     韦某,女,66岁,2014年6月13日初诊。     主诉 左侧小腿伸侧密集瘀点、瘀斑1月。患者于1月前因过食鱼虾,左侧小腿伸侧出现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瘀点、瘀斑,伴双手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红肿疼痛,遂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期间口服羟氯喹、秋水仙碱等抗炎药,效果不佳。     刻诊 左侧小腿伸侧见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双手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红肿疼痛,轻度腰痛,心悸胸闷,心慌,眼内异物感,视力正常,二便正常,纳可,眠安,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涩。...

  • 中医缠腰火龙 中药外治法

    中医缠腰火龙 中药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龙,主要以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继之呈簇集水泡,伴明显神经痛为特点,中药外治法可收到较好疗效。 方一 仙人掌(鲜)50克,去刺,去皮,捣为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方二 黄连、半边莲、明矾各10克,白芷、细辛、川乌、雄黄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方三 生白石灰500克,大黄片100克,麻油适量。将生石灰用水泼成末,和大黄片同炒,当生石灰变为桃红色时,去大黄,将石灰过细筛,用麻油调成膏...

  • 民间外治法治带状疱疹不花钱疗效好

    民间外治法治带状疱疹不花钱疗效好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等范畴,以皮肤起红斑水疱、急性疼痛、好发于胸胁部及腰部为特点。用民间外治法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4例,年龄18~ 75岁,平均39岁;男性8例,女性6例;单纯腰腹部出现疱疹者 5例,’伴胸背部疱疹者6例,伴颜面及四肢疱疹者3例;病程最长15天,最短1天。 治疗方法 挖取在韭菜地中生长的蚯蚓适量,放在冷水中游动2小时,使蚯蚓排出腹内泥土,洗净后捞出放于清洁的碗内,加入等量白糖,数小时后,蚯蚓全部溶化。治疗时将溶化的...

  •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治法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治法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是由外感风邪,内蕴温热而引起的,其治疗方法有两法,外治法以清热燥湿止痒为主,内治法则补益肝肾气血,培本固元气为主。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内服方药有:何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白芍各12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治法有: 1.药粉洗法:用珍珠母、青黛、冰片、海螵蛸、明矾各15克,同研成细末。每次洗头前先将头发蘸湿,然后撒上药粉,以双手轻揉按摩头皮,5~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并用硫磺香皂洗头,洗后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复杂多样,临床中以各型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的皮肤损害多见。皮损不仅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疾病轻重程度的反映。中医辨证多从邪正盛衰、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脏腑失和等方面论治。现代医学则多从变态反应、免疫攻击等方面阐述其发病机理。   病因病机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认为免疫相关性皮肤损害病位在肌肤腠理,基本病机为荣卫不和,皮肉枯腐。《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卫气实则为阳热,阳热则郁火腐肉、生疮起痈、又易耗气伤津,在外则表现为皮损的红肿热痛;卫气虚则腠...

  • 激素性皮炎外治法

    激素性皮炎外治法

    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激素类外用药被用于某些皮肤病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不能正确使用,会给患者肌肤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致使患处失去健康肤色,形成红色斑片,毛细血管扩张,灼热,干燥,发痒,皮肤粗糙乙中药外用治疗激素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1.丹皮30克,地榆20克,门鲜皮15克,茜草25克,水煎后取汁待凉,用纱布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 2.炉甘石粉、滑石粉、白鲜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此方适用于皮损处色红,灼热痒剧者。 3.白鲜皮12...

  • 带状疱疹外治法

    带状疱疹外治法

      1.雄黄50克,冰片3克,用75%酒精100毫升浸泡,以棉签蘸药液外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2~3次。   2.生半夏15克,放于陈醋50毫升中,浸泡12小时后,以棉签蘸药液外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3次。   3.芒硝60克,猪苦胆一个,混和后用筷子搅至芒硝熔化为度,以毛笔涂擦带状疱疹患处,每日5次。   4.王不留行20克,用文火焙干,呈黄褐色,以不焦为度,研成细粉,用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日3次。   5.紫草10克,生大黄10克,放入适量菜籽油中煮沸,冷却后取油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用1%消毒盐水...

  • 带状疱疹治法五则

    带状疱疹治法五则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疼痛性水疱型皮肤病,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症”等范畴。病因多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又感毒邪所致。参考以下治方施用,可见良效。 1、板蓝根适量煎汤后,外搽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2、鲜飞扬、雄黄各适量,将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0.2克调匀,涂抹患处。3、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适量(鲜者为佳),用口嚼烂后敷于患处,每日敷1次,5~7天显效。4、竹青10克,雄黄1.5克,菜油3...

  • 带状疱疹治法与预防

    带状疱疹治法与预防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治法:先将患处洗净,待干后用碘酒消毒一遍,再用75%酒精脱去碘酒。针具消毒后,将疱疹刺破,玻璃罐用95%酒精棉球点火除去罐中空气(形成负压)后对准患处拔罐,留罐10分钟取下。用75%酒精棉球将局部血迹拭净后,轻涂阿昔络韦软膏,再撒上冰片粉少许,无菌纱布包扎。一般1-2天可愈。 带状疱疹的预防: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染。防止外伤。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增进营养。...

  •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尿布皮炎为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由于会阴部、臀部经常受到湿尿布浸泡,尿液中的尿素刺激皮肤,尿布上残留粪便也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形成尿布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侵袭,当以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为治,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家长注意使用纯棉、柔软的尿布,做到勤洗勤换,注意保护皮肤,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将患处冼净擦干,然后均匀涂搽京万红软膏1次,复盖皮损面,每天换药1次,轻者1~3日,重者5~7日均可获愈。   2.金银花、连翘、蒲公...

  • 荨麻疹已年余 加重半年 治法疏表通阳

    荨麻疹已年余 加重半年 治法疏表通阳

    脾虚气阻瘾疹案 武某,男,38岁,2014年3月8日诊。 患者自述患荨麻疹已年余,加重半年,多医诊治未效。现周身满布丘疹刺痒,昼轻夜重,纳呆,便溏不畅,手足凉。有失眠已六七年。见:面及全身散在褐色丘疹和抓痕,无水泡,口围目围轻度浮肿,舌质淡暗,苔白腻厚,脉细缓,划痕(+++)。 辩证:风邪蕴结,阳气闭郁,脾虚失运,湿蕴中焦。 治法:益气健脾,疏表通阳。 药用:生芪30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木香2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麻黄10克,防风15克,丹皮15克,红花10克,刺蒺藜30克,生...

  • 黄褐斑外治法方2

    黄褐斑外治法方2

    柿叶去斑霜(柿叶研成细粉末,加入溶化的凡士林中搅拌,以成膏为度)外涂。...

  • 冻疮怎么治 中药治法十三方

    冻疮怎么治 中药治法十三方

    冻疮是冬季多发疾病,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给人的身心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淤的中药,效果较好。 治法一:樟脑25g,海螵蛸 10g,凡土林150g,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g,黄芪15g,附子6g(先煎),桂枝9g,当归9g,丹参9g,陈...

  • 痤疮外治法

    痤疮外治法

      痤疮是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临床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笔者用下列验方治疗,效果良好:   1.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5克,白矾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分别于早晚洗患处。15日为一个疗程。   2.栀子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研末混匀。取上药50克,用温水调匀敷于患处,30分钟后取下,每周一次。   3.大黄、白芷、白及等量烘干,研...

  • 黄褐斑外治法方1

    黄褐斑外治法方1

    五白膏(含白芷、白附子、白及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共研末,加蛋白或白蜜调膏备用)外涂。...

  • 牛皮癣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法

    牛皮癣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法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中医称牛皮癣为 “白疤”,多因感受风邪,凝集皮肤,郁而化热,久则耗伤血液,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而成。中医外治是通过药物和物理的直接刺激,使药力直达患处,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特点。 外搽法 1.鲜臭椿根白皮捣烂挤汁,佐以适量明矾末涂搽患处,每日3~5次,30日为 1疗程。 2.香芹草、红藤根、红花、田七各等份,研极细末,加香醋适量,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天后涂药处起细小疱疹,有轻度疼痛,不可抓擦,7日为1疗程。...

  •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齐某,男,67岁,风疹反复发作7年余,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诊,刻下症见:双上肢外侧对称性皮肤多发淡红色粟粒状湿疹,伴明显瘙痒,皮肤多处抓破结痂痕迹,颈后皮纹粗糙、增厚伴色素沉着,夜间因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伴手足凉,口淡不渴,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处方:《伤寒论》桂二麻一汤加减。蜜麻黄8克,杏仁12克,桂枝20克,炙甘草5克,干姜20克,大枣15克,茯苓10克...

  • 红疹,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凉血透疹

    红疹,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凉血透疹

    全某,男,17岁,2019年1月30日初诊。诉阑尾炎术后不久,双下肢小腿部出现较多散在瘀点,时胀。遂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后经皮肤科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口服脱敏药物治疗,并嘱进行饮食调整,少食含蛋白质类食物。经治疗两个月,其证时轻时重,症状并未缓解,经亲属介绍,今日来本科就诊。 刻诊:患者形体消瘦、精神疲惫、乏力、面色不华等。化验室资料显示:白细胞3.7×109/L,血小板137×109/L,转氨酶137U/L,转移酶102U/L,总蛋白57g/L,白蛋白30.2g/L,钾3.2mmol...

  • 牛皮癣治法

    牛皮癣治法

    牛皮癣外治法: 1.水牛角粉30克,青黛末30克。 用法:用牛胆汁适量浸泡牛角粉1天,烘干,与青黛末和均。涂擦患处。 2.蒲公英250克,核桃树皮500克。用法:上药用水.3碗煎至半碗备用,放在瓶里。每白涂患处1-2次。 牛皮癣穴位注射疗法药物:山莨菪碱注射液。 用法:山莨菪碱注射液1毫升每天1次行足三里穴注射(双侧)15-50天为1疗程。 注:穴位注射后有轻微疼痛,口干和面部潮红,半小时后自行消失。...

  •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使用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使用

    皮肤病中医外治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使用现已登峰造极,几代皮科人将火针、刮痧、拔罐、药浴、中药面膜、脐疗、放血、溻渍、揿针、耳穴贴压、埋针、艾灸、滚轮微针、蜡疗、梅花针、中药渗透、修治这17种外治法收集整理成《皮肤病中医特征适宜技能操作标准丛书》,为中医皮肤科的科研和临床供给了支撑和协助。 重庆市中医院刘素桃、刘毅、刁庆春用临床病例生动地展现了滚轮微针医治对肤质改进所带来的显着效果。滚针的影响效应有促进表皮更新、加快真皮及皮下胶原重塑的效果;一起激活皮肤循环系统。在滚针医治过程中配以不同功...

  • 手足癣的中医病因病机与外治法

    手足癣的中医病因病机与外治法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侵犯指(趾)间、手、足掌皮肤所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损害以丘疹、水疱,慢性损害以鳞屑角化为特点。 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鹅掌风记载:“此证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足癣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田螺疱”“臭田螺”相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田螺疱,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hel...

  • 股癣外治法

    股癣外治法

      1.川椒60克,硫磺30克,食醋250毫升。先将川椒、硫黄放砂锅内,炒至即将起火时,倒入食醋,熬至约100毫升时,将所有药物倒到同一容器内,过滤药液,用棉签蘸取该药液擦患处,一日两次,两周可愈。   2.蛇蜕10克,露蜂房8克,全蝎3克,食醋250毫升。将上药入食醋中浸泡3天后。(先将患部洗净)用棉签蘸药液外涂患处,每日2~3次。   3.老榆树皮100克,苦参50克,冰片10克。上药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7天,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用棉签蘸取该液涂患处,每日3~5次,连用2~3周。   4.土槿皮、蛇...

  • 湿疹 解肌止痒外治法

    湿疹 解肌止痒外治法

      湿疹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本病具有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湿、热客于肌肤所为,当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解肌止痒为治。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中药热熨   鲜鱼腥草、松树内层皮各半切碎共捣烂,纱布包紧,将药包加热后揉擦患处,药包愈热,效果愈显,但不可熨伤皮肤。每日2次。   外敷中药   1.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续5天。...

  • 脂溢性脱发治则治法

    脂溢性脱发治则治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脂溢性脱发, 中医称之为 “发蛀脱发” “蛀发癣” 等, 是一种表现为头皮皮肤油腻、 脱屑, 额顶部头发 脱落的慢性皮肤病, 临床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相当于 西医 “雄激素源性脱发” 的范畴。 本病临床常见, 但 治疗困难, 由于其影响美观,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 理损害。 禤国维教授(以下尊称为禤老)是广州中医 药大学首席教授, 第二届国医大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 是卫生部、 人事部、 国家中医药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